正文

五、“睡”以归血气(1)

元气禅:和尚为什么不生病 作者:玄侑宗久 桦岛胜德


打鼾的问题

上一节讲到“世间最美的是睡眠”,其实不是指睡,而只是说了“躺着”的情形。

最近出了很多与睡眠相关的问题,譬如“睡眠无呼吸症”。

“睡眠无呼吸症”的原因很多,其中之一是严重打鼾,这意味着呼吸道几乎被封闭。弛缓的喉头黏膜堵住了呼吸道,有时甚至要十几秒钟才能冲开。当事人虽在睡眠中,却也难受得在无意识之中频繁翻身,冲开堵塞的黏膜之后,就大口呼吸一下。所以,不能轻视这个病症,而应及早就医。不少打鼾人就是在睡眠之中没再醒来的。

打鼾是怎样形成的呢?

是颈椎的弯曲,与弛缓的喉头黏膜造成了呼吸道堵塞,导致呼吸道狭窄所致。因此,枕头越高,问题可能越严重。这时,人脖子前侧的肌肉疲劳(或发生病变),“柔韧”之性亦随之丧失。

即使打鼾再严重的人,如果侧过身子,鼾声就会轻下来,而吼声如雷的时候,大都仰卧。这是因为侧卧的时候,颈椎的弯曲度获得缓和,呼吸道得以伸张。

当然,颈椎是脊椎的一部分。所以,归根到底,仍是脊椎问题。

为减少脊椎与颈椎的弯曲,低弹力垫子和低弹力枕头。所以,倒是“高枕无忧睡得香”,且不至于呼吸道被压缩。

人都是通过睡眠来获得第二天活力的,但这解决不了随年龄而来的疲惫感。不过,即使有一些疲劳,建议大家在睡前做一下“体操”,以防止脊椎的“超速老化”。

这个“体操”就是“内观操”。

“内观操”:融通气海丹田

“内观操”传自江户时代的白隐禅师。

他这样教导我们——

虽身已躺倒,但心尚未眠,眼皮未合。此时,可在床上伸直双脚,再用脚跟一下一下地叩磕床面,以此,令全身的“气血”,自然而然地由“肚脐”向“气海”(与丹田相对应的肚皮一处),“丹田”(气海深处)、“腰”(丹田与第五腰椎相应处),再到“脚”、“脚趾”(末梢),渐次充实。

怎样“自然而然”?以如下“内观操”相导引:

1.我的气海丹田、腰脚足心,均为我之本来面目。那么,将是一种怎样的神情?

2.我的气海丹田、腰脚足心,均为我之本分家乡。那么,家乡有怎样的消息呢?

3.我的气海丹田、腰脚足心,均为我之唯心净土。那么,净土有着怎样的庄严?

4.我的气海丹田、腰脚足心,均为我之己身弥陀。那么,弥陀说了什么法?

如是反复动作(体操),配合反复的“妄想”(心操),渐渐和合,令身心一体化,并由模糊以至于清晰。

白隐禅师身为禅僧,有道行,故能自如导引,但对现代社会中人们来说,能做到吗?因此,我们需要有一个现代版的“内观操”:

1.我的气海丹田、腰脚足心,是我本来的样子。那么,我本来是一种怎样的姿势呢?

2.我的气海丹田、腰脚足心,是我一切人性的本源。那么,我的人性中有怎样辉煌?

3.我的气海丹田、腰脚足心,是我所有平安的源泉。那么,这泉中泛起的是什么水?

4.我的气海丹田、腰脚足心,是我身体的中心。那么,这个中心需要什么呢?

如是反复动作(体操),配合反复的“妄想”(心操),渐渐和合,令身心一体化,并由模糊以至于清晰。

当然,要避免陷入“联想游戏”,尤其注意不要因这个“妄想”而令自我意识增殖,演化成思虑。如此坚持一会儿,就会感觉到从肚子到下肢,都有暖流在回旋,并渐渐有了好心情,也自然能安然入眠了。

一切的起源,都是白隐禅师的。他的精神是支柱。他期待以本来面目生活,而不带着假面;他期待回到自己的故乡,过一种令人性发挥的生活;在我们原汁原味的心与身体里,建设佛国净土。如此意气昂扬,令今人感叹不已。

高深莫测的课题,常常很难有一个迅速的答案。否则,一定是错解。先在反反复复的训练过程中,形成身体的一些习惯,包括“妄想”。这个过程很关键,每个人都在此过程中提炼、总结、抽象、进而促成课题的“血肉化”,而非“枯燥化”。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