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对生命的观察和体会

光明大手印 作者:雪漠


我将用正念应对万事万物时所生起的警觉,称为观察和体会。什么是观察呢?观察自心的那份警觉,而不为外物所牵引就叫观察。体会则是让自己的生命也融入这份觉悟之中,不要丢掉它,就像你永远都不会忘记呼吸一样。

刚开始的时候,你还没有习惯这种状态,也许会丢,但不用着急,因为有了那份警觉,你很快就会忆持起来并马上融入其中,慢慢地,就可以永远融入这份觉悟当中了。你要少说话,一直专注于品味、体会,这样久而久之,就没有执著了。

吃五十年饭,却没嚼一粒米;写几百万字,却又没有动一笔;走了千千万万条路,却又没有走一步;经历了所有的红尘历练,心灵却仍然处在那种朗然空察之中,与赤子无异。因为这吃饭、写作、走路、经历,都在空性光明的朗照下,是真心的流露,不会形成执著和牵挂。

进入空察、警觉、专注、体会、放松的状态,让自己行、住、坐、卧都融入这种光明,久而久之,就会悟道,进而证道,就能够离苦得乐了。

当你真正证得大手印之后,三身五智都是俱足的,它不像有些人说的,只修法身,不修报身。它是非常圆满的。

只要长期经过如法的训练,我们就可能见性,进而证道。我们上面的要求,仅仅是一种入道方式。

见性是理上和事上都要明白后才能生起的一种究竟智慧。即使有些愚痴者可能会生起一种类似见性的觉受,但仍然不是见性。

曾有一位朋友说,我把一种可能简单的东西弄复杂了。事实上不是这样,佛教有教和证。而那“教”必须是真正的理上明白,那“证”是事上明白。理上的明白,必须明白佛教的理论和智慧。要是把三藏十二部的如海一样的智慧仅仅用某种觉受代替,显然是十分荒唐的。要知道,任何动物也可能在某个瞬间生起某种觉受,但它们不可能在蒙昧状态中“见性成佛”。没有“教”上的明白,就不可能有“证”上的究竟。

真正的大手印行者,必须既明白大手印的教理,又能生起大手印的智慧,更能在日常行为中生起妙用。

任何拒绝智慧的愚痴者,哪怕他会生起那种类似见性的觉受,但离真正的见性还很远。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