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翰林总理梁士诒 3

百年滄桑話翰林 作者:邸永君


民国初年,新旧交割,政局纷乱,群雄蜂起。士诒为袁世凯倚重,遵其旨意,利用桑梓人脉,先挑拨广东新锐胡汉民与陈炯明关系,使陈拥袁;继而以为父祝寿之名,回粤收买粤籍将领拥袁;遣其胞弟梁士赴香港活动,促成广东军变,取消独立,南方反袁军事同盟瓦解,因而在挫败孙中山等人发起的“二次革命”、平息南方诸省反袁过程中立下大功。袁世凯踌躇满志,急于做正式大总统,命士诒于九、十月间组织公民党,胁迫国会选举袁为大总统。此时,财政总长周学熙告假,士诒出任财政部次长代理部务,既掌握中枢大权,又控制交通、财政大权,得“梁财神”之号,交通系进入鼎盛时期。 

然而,袁世凯得陇望蜀,梦想称帝。于1913年11月下令解散国民党。翌年又解散国会,熊希龄内阁倒台。5月,又取消国务院,改设国务卿,在总统府内设政事堂。士诒颇不理解,表示反对,而被世凯逐出总统府,出任税务处督办,8月,任国内公债局总理。袁世凯玩弄帝王之术,顺之者昌,逆之者亡。士诒在连吃苦头后,悟出“赞成帝制是不要脸,不赞成则是不要头”之情势,转而在袁世凯称帝过程中,在财政上大力支持,成为帝制派中坚。 

洪宪帝制闹剧般草草收场后,世凯于1916年6月病逝。1916年7月,北京政府着手惩治帝制策划操办者。西南护国军方面原提出一个惩治祸首名单,除筹安会“六君子”杨度、孙毓筠、严复、刘师培、李燮和和胡瑛外,加上梁士诒、朱启钤、段芝贵、周自齐、张镇芳、雷震春、袁乃宽等所谓“七凶”,合称“十三太保”。总理段祺瑞欲息事宁人,力主折衷,主张将帝制派与被缉拿的国民党人一同予以特赦。而大总统黎元洪则认为不能将两者混同,黎、段意见相左。而西南方面坚决要求惩办,为了满足要求,经多次磋商,北京政府于7月14日发表惩办帝制祸首命令,将杨度、孙毓筠、顾鳌、梁士诒、夏寿田、朱启钤、周自齐、薛大可等八人列为祸首。士诒见大势已去,偕弟士 逃往香港避难。是年底,执掌交通、财政的曹汝霖,与陆宗舆、章宗祥等亲日派渐成气候,形成新的交通系。 

在避难期间,士诒仍不忘国事,尽力而为。1917年7月1日,张勋等人在北京拥戴清帝溥仪复辟。士诒在香港分别致电唐绍仪、叶恭绰、陆荣廷等,声援讨逆。在得知叶恭绰参与段祺瑞在马厂誓师讨伐张勋,由交通银行提供资助,便立即致电叶,由津行拔款200万元。同年10月,士诒应邀访问日本,力主和平统一中国,提出“中国提供自然资源及劳动力,日本提供资本和技术”等主张,并拟订出中日实业合作的详尽计划。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