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赣鄱书 作者:凌翼


对于一只巨掌来说,它无时无刻不在演绎着自己的故事。

抹开历史的尘埃,发现古彭蠡湖的消失与长江的南移,是造就现代鄱阳湖的成因。有几个地理名词,是彭蠡湖向鄱阳湖演进的见证。

首先,古文献中的“寻阳”,与今天的“浔阳”,让很多人心生疑惑。这到底是同一个地名,还是两个不同的地名?我试图以历史的线索来解释。

浔阳是一个熟悉的名字,至今仍然还在沿用。如今,浔阳是九江市城区所在地。

白居易在《琵琶行》开篇写道:“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长江流经浔阳的这段就叫浔阳江。熟悉《水浒传》的读者知道,书中多次写到浔阳,如宋江在浔阳楼上题反诗;李逵与李俊大闹浔阳江;浪里白条张顺是施耐庵塑造的一个水将,也是地地道道的浔阳人。

浔阳,史称柴桑、江州,自古便有“南开六道,途道五岭,北守长江,运行岷汉,来商纳贾”之谓,历史上这里就是“四大米市”“三大茶市”,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商贸码头。

说到“寻阳”,则要追溯到汉文帝十六年(前164年),置寻阳县,县治在今湖北黄梅蔡山附近的古城村。说到蔡山,有必要提到这里曾经盛产大龟,故称蔡龟。据记载,蔡龟长一尺二寸,古人用龟占卜,龟越大越灵验,故有“大蔡神龟”之说。蔡龟也成为地方长官进献朝廷的贡品,君主杀伐决断,喜占卜问吉凶,占卜问龟,有时也说“问蔡”。

寻阳县治之所以设置于蔡山,也许与蔡龟有扯不清的渊源。此外,长江流经蔡山脚下,寻阳城傍大江而建,才是最为重要的依据。

中国古人以水之北为阳,从史料可知,长江出武穴,流经寻阳时,江水呈分汊状向东漫流。在这些众多的分流中,寻阳城南有一支重要水流,名叫寻水,故寻水之北的这座城市被命名为寻阳。北宋学者陈舜俞在《庐山记》中描写过这个情景,他说:现在的江州在山北二十里,但过去却“在大江之北,寻水之阳,因名寻阳”。

寻阳县包括今湖北黄梅县全部,广济县绝大部分,宿松县湖区以南至望江县华阳沿江一带,九江县大部分,湖口、彭泽两县北部沿江一带(即古之柴桑、彭泽二县之间自长江至庐山一带)。巧合的是,这个范围正好涵盖了古彭蠡湖的水域范围。

由于长江中上游人类活动频繁,来沙量剧增,导致长江三角洲淤积加剧,水位上升。有人测算,五千年以来,长江下游水位上升了二十米左右。这一现象无疑对寻阳郡长江段和彭蠡湖影响极大。长江主泓道和彭蠡湖水位也因上游来沙猛增,产生淤积,水位抬升。到了东晋成帝咸和年间(326~334年),原先众多分汊江道和湖汊,有的自然合并,有的人为围垦,彭蠡湖退缩变成了陆地,长江在这种自然和人力作用下向南运动。

南北朝地理学家郦道元在《水经注·江水》中也写到过当时长江与彭蠡湖演变后的情形:“又西南,历寻阳,分为二水:一水东流,通大雷。一水西南流注于江。”这里的“一水东流”,“通大雷”,指彭蠡湖消失后留下的“大雷”,那时候长江主泓道仍与大雷连通;“一水西南流注于江”,指分汊河道,后来演变成今天的长江。

寻阳县治也随着长江主泓道的南移而迁到江南鹤问寨(今九江西),而移郡治至柴桑县(今九江西南),完成了寻阳地理上的第一次迁移。

到了唐贞观八年(634年),开始设置浔阳县。这时的人们为了有别于以往的寻阳,在“寻”字上加了“氵”旁。按照中国古代的地理概念,水之南为阴,浔阳城位处长江之南,名字不应为阳,而应为阴。我为“浔阳”命名者冲破地理命名的俗套,以遵循历史的勇气而心悦诚服。

浔阳这个地理名词,就这样与浔阳江出现、彭蠡湖消失、鄱阳湖新生密切相关。

彭蠡湖的退缩,长江主泓道的南移,直接导致赣江水系与长江在湖口遭遇顶托,阻滞了赣江下游盆地来水的迅速排泄,使赣江下游盆地水位不断上升并逐渐向南扩展,出现了公元420年和425年的鄡阳、海昏城沉没事件,这也可以说是现代鄱阳湖形成的标志。

公元420年,北面有彭蠡湖和长江的顶托、倒灌,南有赣江、抚河、信江、饶河、修河等汹涌灌入,这片原本面积不大的湖泊开始以前所未有的气势,开疆拓土,甚至不惜将两座城池沦入湖底,这难道不是上天要造就一个鄱阳湖吗?

浔阳替代了寻阳,它是彭蠡湖退化和长江南迁的亲历者,也是现代鄱阳湖生成的见证者。它像一个年迈的老人,见惯了朝代更替的风风雨雨和自然山川演绎的沧海桑田,它无言,以城名、以楼名、以江名演绎自己的存在,栖身于历代文人墨客的诗文中。

从寻阳变为浔阳的变迁中,寻找到了诸多地理变迁的玄妙。也由此确认鄱阳湖这只手掌的前世,是如此意蕴丰富,令人徘徊悱恻……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