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一只手掌的掌纹,何尝不是山川大地厚土演绎而来。
古人关于华夏山水的两部重要著作,一部是《山海经》,一部是《水经注》,都有涉及江西山水的章节。《山海经》一书中未记载庐山,而记载了柴桑山。这也说明《山海经》写作者所在年代,还未有庐山之名,但却有柴桑山——
又南行九十里,曰柴桑之山,其上多银,其下多碧,多泠石赭,其木多柳芑楮桑,其兽多麇鹿,多白蛇飞蛇。
《山海经》是先秦古籍,成书时,尚未立柴桑县。东晋郭璞认为柴桑山在浔阳柴桑县南,是与庐山相连的一座山。一座山在写作者眼中没有名字时,他除了依据当地住民的称谓外,就是根据山体状态来命名。因为那是个命名空间无限广阔的时代,山川大地没有名字,他就可以直接命名写在著作中,后人根据书本所记,就传布开来。
《山海经》作者根据山体多柴桑的特点,命名为柴桑山,是十分贴切的。从先后次序来讲,是先有了柴桑山名,后有柴桑县名。
柴桑城在历史上存在近八百年,作为寻阳郡(地级)、江州(省级)治所亦近三百年,历史上很多重大政治事件和军事事件均在这里演绎,不少历史名人曾在这里活动,如慧远、陶渊明、谢灵运、陆修静、李白、白居易等都在柴桑踏石留印,遗下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令后代读者神往之至。
读《三国演义》,其描写的“诸葛亮舌战群儒”“群英会蒋干中计”“柴桑口卧龙吊孝”等故事,都与柴桑有联系,英雄故事流布于匡山蠡水之间。上世纪七十年代曾拍过一部戏曲片《柴桑口》,该片讲述诸葛亮吊祭周瑜的故事。很多人闹不清楚柴桑口在什么地方,有说是在今七里湖赛湖村,这里是柴桑城故址;也有说是古柴桑所在的星子县,但说不清具体地址;还有说是甘棠湖……莫衷一是。
我通过多年走访,认为柴桑口就是九江口。所谓“口”,就是一个村子、一个集镇、一座城市的出水口。柴桑口,是指柴桑县时期的出水口;而九江口则是九江城的出水口。当我们知道了柴桑与九江其实是不同时代的同一地理概念的时候,就可以认定,柴桑口和九江口其实是指一个地方,即今天的湖口下游不远的汇口。
长江与鄱阳湖交汇之后,向下游收纳另一支长江来水,这里就是汇口。从地图上看,汇口的陆地和江流形成近似于九十度的弯道,这里是今宿松县汇口镇所在地。汇口所在的平原,在古代叫桑落洲。汇口长江段又叫泾江口,是当年陈友谅中流箭丧命的地方。
古代汇口属于柴桑县的东部边界,也是柴桑县水道的出口,因此叫柴桑口至为恰当。
一村、一镇、一城的水口容易分辨,而江西一省的水口则在湖口。《山海经》写到了赣江一统江西山河的局面:“赣水出聂都山,东北流注于江。”这一句话将赣江的出处和汇入处全部道出,赣水发源于聂都山,流注进入长江。在现代鄱阳湖形成之前,赣江以澎湃之势收纳江西境内的抚河、信江、饶河、修河等大小河流,统统汇入长江。
历史上,赣江的名号很多,豫章水、章水、湖汉水等都指赣江。今天对于赣江的称谓较为严谨,赣江即指赣州城下章江与贡江汇合以后的江水。
章水发源于崇义县聂都山张柴洞,流经南康三江乡三江口与上犹江汇合,为赣江两条分支之一,古人借指赣江;湖汉水,本指今赣江上源贡水,古人也借来称赣江。
一水多名,不同时代的称谓不同罢了。
章贡二水,一东一西,东为贡水,西为章水。若以长短和流域面积来比较,贡水远远超越章水。贡水主河长二百七十八千米,自东向西流,流域面积两万六千五百余平方千米;章水全长一百九十九千米,由西向东流,流域面积七千六百九十六平方千米。若论流域面积,贡水是章水的三倍多。
章水主要支流有两条:大余的章江、上犹的犹江;贡水的主要支流却有八条:龙南信丰的桃江、兴国的平江、于都的贡江、宁都的梅江、石城的琴江、安远的濂江、会昌的湘江、瑞金的绵江。章贡二水共十条河流,齐聚于赣州城下。这使赣州自古有“十龙聚龟”之说,由此形成赣州城的独特形胜。
若忽略历史,以今天的技术、数据论,贡水应为赣江正源。但历史上,章水开发时间早于贡水,自古就形成中原与岭南的交通要道。章水被南来北往的口碑相传,声名远扬,甚至以章江代指赣江。
《水经注》是古代涉及水文化的一部巨著,其中涉及赣水的部分约四千二百字,可谓篇幅不少。这些文字大多是交代主要支流如何与赣江交汇,章、贡合流为赣,赣水流经庐陵,有庐水西出长沙安成(今江西安福)县来与赣江汇合;到了新淦(今新干)地界,有牵水(袁水之误)从宜春来会;途经南昌时,有盱水(今抚河)从南城来与赣江汇合;又有浊水(今锦江)注入赣江,水出康乐(今万载)县。接下来郦道元写到余水(今信江)、鄱水(今饶河)、缭水(今潦河)、循水(修水之误)与赣江相会的情形。《水经注》的描述,实际上是将赣江描绘成主干,其他河流都成为分支,从不同的节点,先后归入赣江,最后由赣江汇入长江。
郦道元总共写了十条与赣江相会的水,这十条水“同臻一渎,俱注于彭蠡”而汇入长江。在叙述鄱阳湖周边的水系时,以赣水为纲,别水为目,将赣水提起来,其他的江河都顺便提溜起来,纲举目张。
在涉及鄱阳湖时,郦道元这样写道:“大江(长江)南,赣水总纳洪流,东西四十里,清潭远涨,绿波凝净,而会注于江川。”郦道元所处时代,正是鄱阳湖发育基本成熟之时,因此,他描写的赣水水系状况与今天可以说基本是一致的。
赣江总揽江西境内的其他水系。在古代,赣江水系等同于鄱阳湖水系。特别是鄱阳湖未完全发育前,江西境内的水,就统称为赣水及赣江水系。其他各水都汇入赣江,然后归于长江。
在我看来,赣江就像鄱阳湖这只巨掌的生命线,清晰、蓬勃、深刻,镂刻着天地运行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