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八则
原典
愿在木而为樗(1)(不才,终其天年),愿在草而为蓍(2)(前知),愿在鸟而为鸥(3)(忘机),愿在兽而为廌(4)(触邪),愿在虫而为蝶(花间栩栩),愿在鱼而为鲲(5)(逍遥游)。
原评
吴薗次曰:较之《闲情》一赋,所愿更自不同。
郑破水曰:我愿生生世世为顽石(6)。
尤悔庵曰:第一大愿。又曰:愿在人而为梦。
尤慧珠曰:我亦有大愿,愿在梦而为影。
弟木山曰:前四愿皆是相反。盖“前知”则必多“才”,“忘机”则不能“触邪”也。
注释
(1)樗:即臭椿。苦木科,落叶乔木。抗旱性较强,耐烟尘,生长快,为工矿区较合适的绿化树之一。其材粗硬,不耐水湿,可供胶合板、建筑、造纸用,根皮可入药。《庄子·逍遥游》:“惠子曰:‘吾有大树,人谓之樗。其大本拥肿而不中绳墨,其小枝卷曲而不中规矩。立之涂,匠者不顾。’”喻才能低下,多用作自谦之词。
(2)蓍:多年生草木植物,一本多茎,可入药。我国古代常用它的茎占卜。
(3)鸥:《列子·黄帝》:“海上之人有好沤鸟者,每旦之海上,从沤鸟游,沤鸟之至者百住而不止。其父曰:‘吾闻沤鸟皆从汝游,汝取来,吾玩之。’明日之海上,沤鸟舞而不下也。”指人无巧诈之心,异类也与之亲近。后以“鸥鹭忘机”比喻淡泊隐居,不以世事为怀。
(4)廌:传说中能辨是非曲直的神兽,同“獬豸”。
(5)鲲:古代传说中的大鱼。《庄子·逍遥游》:“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
(6)顽石:未经斧凿的石块,坚石。
译文
愿做树中的臭椿(虽不成材,却能寿享天年),愿做草中的蓍草(可预知未来),愿做鸟中的鸥鸟(没有机心),愿做走兽中的獬豸(能辨明是非),愿做飞虫中的蝴蝶(能在花间优游翱翔),愿做鱼中的鲲鹏(能逍遥游荡天地)。
评析
中国古代文人受道家思想的影响,体现在他们的人生观、世界观、审美观等各方面,甚至他们对于一事一物的看法。《庄子》中的不材而保其天年的臭椿、逍遥游的鲲、翩翩起舞的梦蝶,《列子》中忘机的鸥鸟,这些都是不自觉地就落入了道家思想物象的臼窠,这是他们时代的局限。道家消极避世,性法天然,追求无尽的精神自由,作为一种人生境界的追求,在中国的历史上对美化人生、诗意世界的建构起到了一定作用,而它忽视人生的苦难、现实的是非,封闭于自我精神的陶醉中,使人失去对于社会、人生的担当,在另一层面上是一种思想上的钳制和囚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