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原道第一

文心雕龙选译(修订版) 作者:周振甫 译注


原道第一

“原道”指文原于道,即文章是从对道的认识来写成的。刘勰一开头讲“文之为德”,他讲的文,分形文、声文、情文。形文的德即形和色,有了天地就有天地的形和色,即形文的德和天地并生。声文的德即韵律,有了泉石激韵就有了声文。人文的德即情思,有了人的思想感情就有了情文。形文、声文可以独立在文章以外。为什么讲文章要讲形文、声文呢?因为他要讲骈文,他认为骈文要讲对偶、辞藻,是形文;又要讲声律,是声文;又要表达思想感情,是情文。他认为骈文是自然形成的。

他又讲最早的“人文”是从“神理”来的。即道是从“神理”来的,这是客观唯心主义。他认为八卦是从黄河里龙马献图来的,这是神理。其实,这种神话传说,不当据以立论。他从八卦联系到《易经》,再联系到《书经》、《诗经》,说这一切都是圣人认识了神理创作出来的,即圣人认识了道创作出来的,这样说也不够正确。

这篇除了有不正确的观点外,有三点好处:一是要用有内容、有教育作用的经书来纠正当时内容空洞的浮靡文风;二是要提倡自然来纠正当时矫揉造作的文辞;三是指出文原于道,要根据对道的认识来写文章。

文之为德也大矣[1]。与天地并生者何哉?夫玄黄色杂[2],方圆体分[3];日月叠璧[4],以垂丽天之象[5];山川焕绮[6],以铺理地之形[7]:此盖道之文也。仰观吐曜[8],俯察含章[9],高卑定位,故两仪既生矣[10]。惟人参之[11],性灵所钟[12],是谓三才[13]。为五行之秀[14],实天地之心。心生而言立,言立而文明,自然之道也。

傍及万品[15],动植皆文:龙凤以藻绘呈瑞[16],虎豹以炳蔚凝姿[17];云霞雕色,有逾画工之妙;草木贲华[18],无待锦匠之奇。夫岂外饰,盖自然耳!至于林籁结响[19],调如竽瑟[20];泉石激韵,和若球锽[21]:故形立则章成矣,声发则文生矣。夫以无识之物,郁然有彩[22];有心之器,其无文欤[23]

人文之元[24],肇自太极[25],幽赞神明[26],《易》象惟先[27]。庖牺画其始,仲尼翼其终[28]。而《乾》、《坤》两位[29],独制《文言》[30]。言之文也,天地之心哉!若乃《河图》孕乎八卦[31],《洛书》韫乎九畴[32],玉版金镂之实[33],丹文绿牒之华[34],谁其尸之,亦神理而已[35]

自鸟迹代绳[36],文字始炳[37]。炎皞遗事,纪在《三坟》[38],而年世渺邈[39],声采靡追[40]。唐虞文章,则焕乎始盛。元首载歌[41],既发吟咏之志;益稷陈谟[42],亦垂敷奏之风[43]。夏后氏兴,业峻鸿绩[44],九序惟歌[45],勋德弥缛[46]。逮及商周[47],文胜其质,《雅》、《颂》所被,英华日新。文王患忧[48],繇辞炳曜[49]。符采复隐[50],精义坚深。重以公旦多材[51],振其徽烈[52],剬诗缉颂[53],斧藻群言[54]。至夫子继圣,独秀前哲,熔钧六经[55],必金声而玉振[56];雕琢情性,组织辞令,木铎起而千里应[57],席珍流而万世响[58],写天地之辉光,晓生民之耳目矣。

爰自风姓[59],暨于孔氏[60],玄圣创典[61],素王述训[62],莫不原道心以敷章[63],研神理而设教,取象乎《河》、《洛》,问数乎蓍龟[64],观天文以极变[65],察人文以成化;然后能经纬区宇[66],弥纶彝宪[67],发挥事业,彪炳辞义[68]。故知道沿圣以垂文,圣因文而明道,旁通而无滞,日用而不匮[69]。《易》曰:“鼓天下之动者存乎辞。”辞之所以能鼓天下者,乃道之文也。

赞曰:道心惟微,神理设教。光采元圣[70],炳耀仁孝。龙图献体,龟书呈貌;天文斯观[71],民胥以效[72]

【翻译】

文章的属性,是极普遍的,它同天地一起产生。怎么说呢?天是玄色、地是黄色,天是圆的、地是方的;日月像重叠的玉璧,来显示附丽在天上的形象;山河像锦绣,来展示分布在地上的形象,这应该就是大自然的文章。向上看到日星的光耀,向下看到山河的文彩,上下的位置确定,便产生了天、地。只有人和它相配,是性灵之所孕育,这就成为“三才”。人是五行之秀,是天地之心,从心灵产生了语言,从语言形成了文章,这是很自然的事情。

推广到万物,动植物都有文章:龙凤用文彩来显示祥瑞,虎豹用毛斑来构成雄姿;云霞呈色,胜过画工的妙绘;草木开花,无需锦匠的奇技。这难道是外加的装饰吗?是自然形成的啊!再如风吹林木发声,谐和得像吹竽弹瑟;泉激岩石成韵,应和得像击磬打钟:所以有了形体就成章,发出声响就生文。这些都是无知的东西,还大有文彩,何况有心智的人,哪能没有文章?

人的文章的起源,源于所谓的太极,深通这个神奇的道理,首推《易经》中的卦象。从伏羲画八卦开始,到孔子作《十翼》结束。其中的《乾卦》、《坤卦》,孔子特地写了《文言》来解释。可见言要有文采,才算是天地之心啊!至于说《河图》孕育出八卦、《洛书》包藏了九畴、玉版上刻着金字、绿简上写着丹文,是谁来做的,也无非靠神理而已。

自从模仿鸟迹来代替结绳,文字的作用显著起来。炎帝、太皞传下来的事迹,记载在《三坟》里,可是年代太遥远,它的那些文采已无从追想。唐虞时代的文章,才兴盛起来而发出光彩。元首带头作歌,已是有吟咏的意思,伯益、后稷陈述谋议,也传下进言的风气。夏朝兴起,建立了丰功伟业,工作井井有条,得到了歌颂,勋德更加彰著。到了商周,文采胜过前代的质朴,《雅》乐、《颂》歌广为传播,文采越来越新颖。周文王在忧患之时,所作繇辞文采照耀,内容含蓄,意义精深。加之周公多才,发扬文王的事业,制诗作颂,修饰文辞。到孔子继承前圣,而超过他们,编订六经,都像金声玉振般集其大成;他培养成美好的性情,组织成精美的词语;他像木铎振动而传声千里,他像席珍流传影响万世,体现出天地的光辉,聪明了人们的耳目。

从风姓到孔子,前圣创作典制,素王阐述义训,没有不是推求道心来写文章,探索神理来建立教化,从《河图》、《洛书》取得形象,向蓍草、龟甲探问气数,观察天文来穷究变化,考察人事来完成教化;然后才能治理天下,制定常法,使事业发展,辞义彰明。由此可知道是通过圣人用文章来表达,圣人又通过文章来明道,这样用到什么地方都不会有阻碍,每天用它也不会感到不足。《易·系辞传上》说:“鼓动天下的在于文辞。”文辞所以能够鼓动天下,就是因为它是表达道的文章。

赞道:道的精意很微妙,圣人用神理来设教。光采的元圣在宣扬仁孝。龙图献出体制,龟书呈现面貌;再观察了天文,人们都来仿效。


注释

[1]文:包括颜色、形状、五音、文章。德:文本身所具有的属性,即文的形、声、情。

[2]玄黄:是天和地的颜色。

[3]方圆:指地和天,古人误以为天圆地方。

[4]叠璧:《尚书·顾命》的《正义》里传说,日月曾经一度像璧玉那样重叠起来。

[5]丽:附着。

[6]焕:光彩。绮:有花纹的丝织品,此指文彩。

[7]铺:分布。理地:使地有文理。

[8]吐曜:发光,指日、月、星。

[9]含章:含有文章。

[10]两仪:指天、地。

[11]参:三。

[12]性灵:指人的天性灵智。钟:聚集。

[13]三才:天、地、人。

[14]五行:金、木、水、火、土,古人认为是天地万物的五种元素。

[15]傍:当作“旁”,指广。万品:万类。

[16]藻:文彩。绘:彩画。

[17]炳:光采鲜明。蔚:色彩繁多。

[18]贲(bì闭):装饰。贲华:开花。

[19]籁:风吹孔窍所发出的声音。

[20]竽:吹奏乐器,像笙,有三十六簧。瑟:弹奏乐器,像琴,有五十或二十五弦。

[21]球:玉磬。锽:钟声。

[22]郁然:形容文彩盛。

[23]其:岂。欤:疑问助词。

[24]人文:《情采》中作“情文”,指五性,即仁、义、礼、智、信,五性发而为文章,所以称人文。人文在有了人以后才有。元:始。

[25]肇:开端。太极:天地未分以前的元气。

[26]幽:深。赞:明,通晓。神明:神奇的道理。

[27]《易》象:指八卦。

[28]“庖牺”二句:相传庖牺(伏羲)画八卦,孔子作《十翼》。《十翼》是十篇解释《易经》的文章,翼是辅佐的意思。

[29]《乾》、《坤》:二卦名。

[30]独制《文言》:相传孔子作《文言》来解释《乾卦》和《坤卦》。

[31]《河图》孕乎八卦:相传黄河里龙马献图,伏羲依照图文作八卦。

[32]《洛书》韫乎九畴:相传洛水里神龟献书,禹依照书制定九畴。九畴:九类治国的大法。

[33]镂:刻。

[34]牒:竹简。

[35]尸:主管。神理:指道。

[36]鸟迹:相传仓颉仿照兽蹄鸟爪痕迹来制造文字。绳:上古结绳记事。

[37]炳:明显。

[38]炎:炎帝神农氏。皞(hào浩):太皞伏羲氏。《三坟》:相传记载三皇的书。三皇即伏羲、神农、黄帝。

[39]渺邈(miǎo秒):遥远。

[40]靡:无。

[41]元首:指舜。载:始。

[42]益:伯益。稷:后稷。都是舜臣。陈谟:陈述谋议。

[43]垂:示。敷奏:进言。

[44]夏后氏:指禹。业、绩:均指业绩,事功。峻:高。鸿:大。

[45]九序惟歌:九种功绩各有顺序,加以歌颂。九序,指水、火、金、木、土、谷、正德、利用、厚生都有秩序。

[46]弥:更。缛:丰富。

[47]逮:及。

[48]文王患忧:指周文王被商纣王囚禁在羑(yǒu有)里。

[49]繇(zhòu宙)辞:《易经》中解释卦和爻(卦由爻组成,每一卦从下至上有六个爻)的话。

[50]符采:玉的横纹,指文采。复隐:丰富含蓄。

[51]公旦:文王子周公,名旦。

[52]振:发扬。徽:美。烈:功。

[53]剬:同“制”。缉:辑。

[54]斧藻:修饰。斧,指砍削。

[55]熔:铸器的模子。钧:造瓦的转轮。熔钧:指制作编订。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

[56]金声、玉振:奏乐时先击金属的钟,结束时再击玉石的磬,此指集大成。

[57]木铎(duó夺):用木做舌的大铃,宣扬文教时摇铎。

[58]席珍:儒者在坐席上有珍贵的道德学问来供人请教。

[59]爰:于是。风姓:指伏羲。

[60]暨(jì技):及。

[61]玄圣:远古的圣人,指伏羲。玄:远。

[62]素王:空王,汉人认为孔子有王者之德而没有王位,所以称他为素王。

[63]道心:自然之道的精意。“心”即“天地之心”,相当于“神理”,只有圣人才能体认。

[64]数:术数,指未来的命运。蓍(shī师):草名,古时用它的梗来占吉凶。龟:龟甲,古时把龟腹甲钻后烧灼,看它的裂纹来卜吉凶。

[65]极:穷尽。

[66]经纬:织布的经线、纬线交织,指治理。

[67]弥纶:包举。彝(yí移)宪:常法,经久不变的大经大法。

[68]彪炳:像虎纹般鲜明。

[69]匮:乏。

[70]元圣:大圣,指孔子,与上文玄圣指伏羲不同。

[71]斯:助词。

[72]胥:都。效:仿效。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