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辑一

书鱼繁昌录 作者:谢其章 著


毛边书的前世今生

谈毛边书需要先谈它的定义。由于现代的铅印平装书对于我们来说是舶来品,而线装书才是我们的专利,所以谈起毛边的定义,还是得遵从西方的说法。法俄英德称毛边书为“未切本”,定义是“书籍出版后,有经装订而书页尚未切开的,称为‘未切本’,在法文书中甚为流行”。我们叫习惯了的“毛边书”里的“毛”,实际就是西方定义的“未切边”——“书或杂志常有折页尚未切口的,此边称之为‘未切边’”。

《语丝》毛边书

郁达夫《日记九种》毛边本

鲁迅《伪自由书》毛边书

说起来,毛边书实属图书装帧的范畴,是装帧的手段之一,如同封面、扉页、字体、行距、插图一样,它们共同完成了一本书的外观和内在。只不过读者们习惯了切边本,看到毛糙糙的没有裁开的书页很是怪异,他们通常会说:“这本是个废品吧,你瞧连页还没裁开呢。”实际上,读者没有说错,将书边裁齐是印书车间的最后一道工序,除非作者特别嘱托了“别裁边”,工人们是不会忘了这“最后一刀”的,忘了就是废品。一个世纪以来,喜欢毛边书的人群乃“小众里的小众”。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至今,毛边书热了三十来年了,但是如今谈起毛边书来,好像仍然处于启蒙阶段,仍然得ABC地从头谈起,这个A就是鲁迅先生。说毛边书,鲁迅是绝对绕不过去的一号主角。鲁迅关于毛边书的经典语录被无数次地提及,现在依然如此。

鲁迅先生曾自称“毛边党”,他与周作人合译的《域外小说集》初版就是毛边本,如今已成珍罕书籍。他曾在一九三五年四月十日写给曹聚仁的信中说道:“《集外集》付装订时,可否给我留十本不切边的,我是十年前的毛边党,至今脾气还没有改。但如麻烦,那就算了,而且装订作也未必肯听,他们是反对毛边的。”

此事是指《集外集》的付印,大概曹聚仁筹划此事,所以才会有先生的叮咛。在同年的7月16日,鲁迅先生给萧军的一封信中同样说到毛边书的问题:“许(指许广平)谢谢你送给她的小说,她正在看,说是好的。切光的(指小说《八月的乡村》,此书有毛边本)都送了人,省得他们裁,我们自己是在裁着看。我喜欢毛边书,宁可裁,光边书像没有头发的人——和尚或尼姑。”

鲁迅的兄弟周作人也对毛边书有着精辟的见解。周氏兄弟所办的《语丝》杂志是非常有名的刊物,在一九二七年四月的那期(第一百二十九期)上,有位青年读者方传宗给周作人写信询问“毛边装订的理由”。方说:“近来毛边装订书的制出真是风行一时了:北新啦,创造社啦,光华啦,开明啦等书局最新出版的书籍几乎都是毛边装订的。”这口气分明是对一窝蜂的毛边书热的不满。方抱怨道:“若说阅读时带着一把小刀是富有艺术意味,那更是不值一驳的一句牵强话!”方向周作人求助:“岂明先生,你是留心我们青年种种问题的人,好在《语丝》也并不是那一类毛边装订的书,那我才敢大胆地向你提出我的意见,求你公开解决我们对于读那类书的时间上的损失(至少是我个人的损失);或者请你更详细地、满意地来解答毛边装订书的理由。但切不要以‘此自古已有之’或‘外国亦然’等敷衍话来塞责!”

令我想不到的是,当年毛边书初兴之时,会遭到如此猛烈的反对。这位方先生说《语丝》不做毛边,也许是他没看到,《语丝》也做有少量的毛边本,笔者收存了好几本呢。有趣的是,我抄方先生的这段话就是从毛边《语丝》上抄来的。

周作人回复方先生,称毛边书有两个好处:“第一,毛边可以使书不大容易脏,——脏总是要脏的,不过比光边的不大容易看得出。第二,毛边可以使书的‘天地头’稍宽阔,好看一点。不但线装书要天地头宽,就是洋装书也总是四周空广一点的好看……至于费工夫,那是没有什么办法,本来读书就是很费工夫的,只能请读者忍耐一下子。”

热爱毛边书的一族虽然拥有鲁迅这面大旗,可是在民族危机频发的年代,这种小摆设的个人趣味,只有黯然地隐退到书房一隅,这一退便是半个世纪的光阴。

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国泰民安,毛边书热又悄然兴起,尽管依旧文人趣味,但是赶上了全民收藏的热潮,毛边书沾了光,勃兴至今三十年,未见颓势。狂热之程度,参与之人数,均非二三十年代可比。

说起毛边书的第二次热潮,藏书家唐弢(1913—1992)居功至伟。唐弢的杂文风格酷似鲁迅,在上世纪三十年代他使用笔名“晦庵”发表杂文,居然被误认为鲁迅的又一个笔名。唐弢藏书多为新文学绝版书,自然地继承了鲁迅的爱好。唐弢说:“我之爱毛边书,只为它美——一种参差的美,错综的美,也许是我的偏见吧:我觉得看蓬头的艺术家总比看油头的小白脸来得舒服。所以所购取的书籍,也以毛边的居多。”唐弢去世后,藏书捐给现代文学馆,现代文学馆出版了好几本关于唐弢藏书的图书,使毛边书爱好者可以一睹早期毛边书的风采。据最新消息,在香港的一场旧书刊拍卖会上,唐弢的签名本《晦庵书话》拍出了二万七千港币的惊人高价。

比唐弢稍晚一辈的藏书家姜德明、倪墨炎为第二次毛边书热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姜、倪所出作品都要留几十本毛边本,以赠同好。二十年前我初涉猎书之事,听说到了“毛边书”这个专业词,那是从唐弢、姜德明这一代新文艺藏书家写的书里得知的,感觉这真是很了不起的一种书。唐弢先生我没见过,他去世的那一年(一九九二年),我开始给姜德明先生写信,一封接着一封地写。姜先生当时已写了文章《告别“毛边党”》,文中说,他编撰的《北京乎》出版时曾留有几十册毛边本,寄给了朋友。孙犁给他写信说:“从昨天上午收到你惠寄的书,就开始了裁书的工作,手眼跟不上,直到今日上午才把两册裁完。这当然是雅事,不过也耽误先睹为快的情绪。心急读不了毛边书,这就是结论。当年鲁迅提倡,然而‘毛边党’后来没有普及,恐怕就是这个缘故吧?”孙犁的话给姜先生提了个醒,至少毛边书对于老年读者不适宜。孙犁说得很对,“先睹为快”是一本好书对读者的召唤,而毛边阻隔了阅读的快感。当一本书失去阅读的快感,它的外形再奇特也没有实际的意义,也就是一向所说的“徒有其表”。

我认识的几位资深“毛边党”(对深度毛边书痴爱者的称谓),都有一个共同的约定,新入手的毛边书只为收藏绝不会裁开来阅读,如果阅读的话就会另外买一本,并美其名曰“一本藏,一本读”。对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毛边书,约定便成为一句空话,因为能够得到早期毛边书的几率很低,更不大可能收藏到没有裁开的毛边书。精明的贩书者会在出售一本毛边书时着重加一句“本书的毛边是没有裁开的”,当然价钱你可是要多付三四成的。

我以前说过很多赞美毛边书的话,现在似乎不觉得毛边书有那么神乎其神,甚至对于当下“逢书必毛”的现象心生反感。不只毛边书这一件事,我对过去如痴如狂地热爱过的许多事物的态度都发生了相反的改变。我唯一没有改变的是对于图书本身的喜爱。

当年我也收到过姜德明先生赠送的毛边本《北京乎》,异常兴奋,别说裁了,连姜先生邮书用的旧报纸和大信封我都原封未动地保存至今。所以,我又另外买了一本《北京乎》来读。

在收到《北京乎》之前,姜先生还送了我一本他的书话集《余时书话》,也是毛边的。这本书初版只印了一千五百本,其中毛边做了一百册。当时我还不知道毛边书的珍贵,收到书后马上就急着咔嚓全给裁了,还在书页的空白处乱写了许多字,现在很后悔,我毁了一本极其难得的毛边书。

对于书为什么要做成毛边,周作人的说辞是毛边翻脏了还可以切掉,就又和新书一样了。这个理由看似有道理,仔细一想则不尽然,世上除了词典一类的工具书有可能由于经常使用而翻脏之外,还有哪种书能达到翻脏之程度?过去有可能,因为过去图书是稀有之物得来不易,一本书会被很多人传阅。脏即切掉,此书就不再翻阅了吗?再脏可就无边可切了。

毛边书是对书籍本身功能的反动,也许这话说得不大得劲儿,还是打个比方吧。邮票的功能是邮资,是寄信时使用的,可是一旦进入了收藏的范畴,邮票原来的固有属性就发生了动摇,甚至完全改变了原有属性,这是现成的例子。当然这种动摇或改变,并没有什么“对与不对”,反而带来了巨大的商业利益。我一开始集邮,后来才转入搜集图书。我写过《别矣,我的集邮》,意思有点像现在对毛边书的态度。我断然将收集了二十年的邮票“清仓出货”,可说是情断意绝。对于书籍,我却是一本也不愿意舍弃,利用自有书刊,竟然写了十几本书。

我写的书,每本都嘱咐责编做些毛边本。一九九九年第一本书《漫话老杂志》做了十本毛边,做出来后编辑觉得新奇留了两本,到我手只有八本了。我的朋友当然都得送毛边的,现在我只剩一本了,有人出很高的价钱购买,我舍不得卖。由此可见我对毛边书的态度是游移的,多重标准的。上海译文出版社最近出了一系列精装毛边本,做工很精致,内容又是我所喜欢的,当即在当当网订购了其中的《美国散文精选》,其中一篇《古宅琐记》,最初读的是北岳文艺版的,那时的书做得真够粗糙的,但是那时读书就是读书,不大关注书的外貌。

毛边书近年来大受追捧,有一个具体的原因大家都没有提到,说得最多的总是“鲁迅如何如何倡导毛边本”的那几句话。毛边书能大行其道,北京的网络书店布衣书局功不可没。这家书局八九年来不遗余力地宣扬毛边书,最重要的一点是书局是卖书的,不间断地出售毛边书,终于形成了规模效应,终于集结了一大批铁杆“毛粉”。毛边书好卖,出版社闻风而动也愿意做毛边。最快的毛边书销售速度是布衣书局创造的,一百册《书边梦忆》(姜德明著)在四分三十秒内售空;最多的毛边书销量也是布衣书局创下的,《四手联弹》售出二百三十五册。这样的销售业绩连大书店也自叹弗如。毛边书一旦和商业挂钩,来势之凶猛,前景不可限量。

二〇一四年三月十七日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