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谜一样的「大莫莫”
关于埃里克·侯麦,我们知道什么?
电影爱好者对他的代表作如数家珍:《慕德家一夜》《克莱尔的膝盖》《O侯爵夫人》《圆月映花都》《夏天的故事》《英国贵妇与法国公爵》等。更多观众则知道他钟爱拍摄年轻女性,这些“侯女郎”时而迷人、时而恼人,由于极具说明力度,导演有时将她们定格为时代特征。他也曾帮助几位男演员走上星途,例如法布莱斯·鲁奇尼(Fabrice Luchini)和帕斯卡·格里高利(Pascal Greggory)。在外国人眼中,侯麦是法国电影风格的代表。
但你是否知道,侯麦的二十五部长片在法国吸引了超过八百万的观众,在其他国家也有几百万观众。侯麦并不是圣日耳曼—德佩生活方式的纯粹产物,其作品也并未亦步亦趋地追逐巴黎时尚。在他看来,情节的曲折和情感的细化必须通过古典的完美形式实现,这样才能触动观众:不管是情绪表达、故事叙述,还是影片执导。尽管如此,他也曾用批评或讽刺的手法针砭时弊。
你是否知道,埃里克·侯麦的真实身份是一个叫莫里斯·谢赫的男人,他年过三十才开始使用这一笔名。正是由于莫里斯这个本名,几位交情最深的朋友一直叫他“大莫莫”。他喜欢秘密,最爱做的事差不多就是保持神秘:懂得隐藏,布置疑云,退居幕后。他对此类假面游戏情有独钟,为此编出若干不同身份,让外人对他的私人生活捉摸不透,以维持一种无名(甚至隐秘)的个人生活。
“二战”刚结束时,25岁的莫里斯完成了第一部小说,由伽利玛出版社出版,并使用第一个化名吉尔贝·科尔迪耶(Gilbert Cordier)。此后不久,他写了些关于电影的文章,还拍了最早的几部短片,这期间使用的是第二个化名,即埃里克·侯麦。几年后,到60年代中期,侯麦找工作时发过几份简历,其中一份声称他于1920年4月4日出生于南锡;另一份简历上,生日改为1923年4月4日,出生地仍在南锡。简历进一步说明:他的“父亲路易·侯麦是一名教师”,而他自己“毕业于南锡高中和里昂文学院,后从事高中历史和地理教学工作”[1]。
这些大多是虚假信息。他习惯篡改内容,让人猜不到真实情况。侯麦显然对制造模棱两可的印象乐此不疲,因而长时间以来,很难搜集到关于他个人生活的可靠信息。1986年,他将写给弗朗索瓦·特吕弗(François Truffaut)的几封信托付给吉尔·雅各布(Gilles Jacob)和克劳德·德·吉弗雷(Claude de Givray),信中写道:“我请求你[……],假如要发表的言论关乎到我个人,而不仅仅是我的文章或电影的话,请拿给我过目,征求我同意。因为你知道,我很在意自己的秘密,哪怕是过往的事情。”[2]
然而他费心隐藏的这些秘密并非丑闻或离经叛道之举,他也没有复杂的家庭背景和感情关系。他在一本练习册中写道:“我的生活一直很普通,我头脑里的想法也是所有人都会有的。[3]”他有很多这样的本子,用来记录想法、印象、阅读心得或摘抄字句,这个习惯伴随他一生。保密行为对他来说不乏乐趣,但更是实际需求:他一直对母亲隐瞒自己位列法国最知名电影人的身份,在20年的时间里,母亲以为他仅仅是高中古典文学老师,直到1970年临去世才得知真相。“她如果知道,绝对会无法接受。[4]”侯麦的一位密友肯定地说。莫里斯·谢赫曾是一名法语教师,过着安稳的生活,他是一位好儿子、好丈夫、好父亲,是称职的一家之主;至于侯麦,他从不触碰莫里斯的生活,而是像不羁的艺术家那样,与爱情片女演员们以及一帮时髦才俊往来,过着电影里的梦想生活。不过严格说来,侯麦不属于很吸引女孩的类型。有人问他为什么能和那些漂亮姑娘走得这么近,他狡黠地回答:“我们只有纯洁的精神交流。”他的确与女演员往来很多,不过主要是为了向她们推荐故事和剧本,不动声色地将她们纳入自己导演的电影世界里。
人们还容易忽略一件事情:作为《电影手册》的主编,侯麦是同时代最伟大的影评人、电影理论家之一。1955年,他起草了一份五页纸的宣言《赛璐珞与大理石》,断言电影艺术前途十分光明:“一种艺术[……]如今完美地代表古典主义,它充满着其他艺术形式已经失去的巨大活力。”侯麦由此树立了这门重要艺术的合理性,指出影评人的职责是提高人们的“审美力”。但他也热衷参与围绕电影展开的报刊讨论甚至是论战,曾在《艺术》周刊发表许多文章——这是新浪潮运动最有影响力的文化期刊,是新浪潮电影人打破传统、逆流而行的主要阵地。
通过这些文章,我们看出,侯麦非常喜爱美国西部片,支持好莱坞的影片和女影星。他对那个时代的电影动态了如指掌,经常提出与别人不同的理论,他希望说服大众读者,并且让他们眼前一亮。必须承认,在对“第七艺术”的思考中侯麦占据重要一席,也要强调他是一位真正的电影作家。
侯麦之所以藏在化名背后,是因为他对自己的冲动持怀疑态度,且不相信任何过分的事物。向公众承认自己极端或者过激的立场,这和他本身性格极为不符。即便如此,他还是相信某些价值观,肯定某些原则。他也积极参与关于思想、艺术、政治的讨论。他从不避讳身为保守主义者的事实,认为过去对现今,乃至对未来都有很大启发意义。他的观点在很长时间里都有保皇主义和天主教思想的倾向。不过,他从不独断教条,其思想状态饱含对旁人的好奇,对于反对声音以及有礼有节的争辩,他常持宽容甚至是爱护的态度。
侯麦去世五个月后,根据其本人意愿,家人于2010年6月将档案交由法国当代出版纪念馆(IMEC)保管。侯麦九十年的一生留下了将近140箱文件,总计逾两万件。如今这些数量可观的收藏品让我们得以弄清楚莫里斯·谢赫/埃里克·侯麦这两条平行的人生路线,以及他同时从事的几项事业:教师、影评人、电影爱好者、作家、电影艺术家。此外,我们还可了解其学习、阅读、参考、通信等内容,以及能反映其个性的其他兴趣爱好。
侯麦档案记录了艺术家的众多活动,包括写作和制作电影。我们可以找到从1940年代初开始写作的故事、短篇、短片剧本等手稿,证实作者曾进行大量写作实践,这些作品后来被充分运用到他的影视创作中。侯麦的许多电影,包括几个重要的系列(“道德故事”系列、“喜剧与谚语”系列等),实际上都源自十五、二十年前,甚至是三十年之前的文学创作。侯麦的作品图谱因此显得很清晰,艺术表现手法也很丰富。
侯麦档案还记录了长片的制作,通过研究这些资料,我们可以一步步追踪它们的创作过程,从最初的构思到写作、拍摄、导演,包括每一部作品问世后引起的反响。我们发现侯麦早在1952年就已策划拍摄了一部长片,根据塞居尔伯爵夫人(la comtesse de Ségur)作品改编的《两个小淑女》。这部长片日后被认为是新浪潮的第一部电影作品。
除了这些珍贵的档案资料,另一个重要的信息渠道是访谈,笔者会见了一百多位曾与侯麦共事的人士,包括他身边的朋友、合作者、技术人员、艺术家以及学者等等,他们的贡献使这部传记得以完成。只有结合当事人见证、档案纪录以及资料佐证,我们才有可能了解侯麦涉猎广泛的人生。他在人生旅途中曾涉足故事集、小说、剧作、评论文章以及关于电影、文学和音乐的随笔等。侯麦不仅是一位出色的电影导演,更身兼摄影师、插画师、服装设计师、布景师、影片作曲师等众多角色。他的形象逐渐清晰起来:这是一个全能型的人物,很重视自己完成所有任务的可能性。但与此同时,他有许多电影、文学、摄影、音乐以及戏剧作品,因而得以广泛结识各界英才,进而为他的电影创作提供源源不断的灵感。
没错,本书即将为您呈现这样的侯麦:一个身份隐秘、个性复杂的人,一位全才的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