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邶风

诗经 作者:(宋)朱熹 集传


邶风

朱熹云:邶、鄘、卫,三国名,在《禹贡》冀州,西阻太行,北逾衡漳,东南跨河,以及兖州桑土之野。及商之季,而纣都焉。武王克商,分自纣城,朝歌而北谓之邶,南谓之鄘,东谓之卫,以封诸侯。邶、鄘,不详其始封,卫则武王弟康叔之国也。卫本都河北,朝歌之东,淇水之北,百泉之南。其后不知何时并得邶、鄘之地。至懿公为狄所灭。戴公东徙渡河,野处漕邑。文公又徙居于楚丘。朝歌故城在今卫州卫县西二十二里,所谓殷墟。卫故都即今卫县。漕、楚丘皆在滑州,大抵今怀、卫、澶、相、滑、濮等州,开封、大名府界皆卫境也。但邶、鄘地既入卫,其诗皆为卫事,而犹系其故国之名,则不可晓。而旧说以此下十三国皆为变《风》焉。

柏舟

《诗序》:《柏舟》,言仁而不遇也。卫顷公之时,仁人不遇,小人在侧。

泛彼柏舟,亦泛其流。

耿耿不寐,如有隐忧。

微我无酒,以敖以游。[1]

我心匪鉴,不可以茹。

亦有兄弟,不可以据。

薄言往诉,逢彼之怒。[2]

我心匪石,不可转也。

我心匪席,不可卷也。

威仪棣棣,不可选也。[3]

忧心悄悄,愠于群小。

觏闵既多,受侮不少。

静言思之,寤辟有摽。[4]

日居月诸!胡迭而微?

心之忧矣,如匪浣衣。

静言思之,不能奋飞。[5]

[1] 比也。泛,流貌。柏,木名。耿耿,小明,忧之貌也。隐,痛也。微,犹非也。妇人不得于其夫,故以柏舟自比。言以柏为舟,坚致牢实,而不以乘载,无所依薄,但泛然于水中而已。故其隐忧之深如此,非为无酒可以遨游而解之也。《列女传》以此为妇人之诗。今考其辞气卑顺柔弱,且居变《风》之首,而与下篇相类,岂亦庄姜之诗也欤?

[2] 赋也。鉴,镜。茹,度。据,依。诉,告也。言我心既非鉴,而不能度物。虽有兄弟,而又不可依以为重,故往告之,而反遭其怒也。

[3] 赋也。棣棣,富而闲习之貌。选,简择也。言石可转,而我心不可转;席可卷,而我心不可卷。威仪无一不善,又不可得而简择取舍,皆自反而无阙之意。

[4] 赋也。悄悄,忧貌。愠,怒意。群小,众妾也。言见怒于众妾也。觏,见。闵,病也。辟,拊心也。摽,拊心貌。

[5] 比也。居、诸,语辞。迭,更。微,亏也。匪浣衣,谓垢污不濯之衣。奋飞,如鸟奋翼而飞去也。言日当常明,月则有时而亏,犹正嫡当尊,众妾当卑。今众妾反胜正嫡,是日月更迭而亏,是以忧之,至于烦冤愦眊,如衣不浣之衣,恨其不能奋起而飞去也。

绿衣

《诗序》:《绿衣》,卫庄姜伤己也。妾上僭,夫人失位而作是诗也。

绿兮衣兮,绿衣黄里。

心之忧矣,曷维其已![1]

绿兮衣兮,绿衣黄裳。

心之忧矣,曷维其亡![2]

绿兮丝兮,女所治兮。

我思古人,俾无訧兮。[3]

絺兮绤兮,凄其以风。

我思古人,实获我心。[4]

朱熹云:庄姜事见《春秋传》。此诗无所考,姑从《序》说。下三篇同。

[1] 比也。绿,苍胜黄之间色。黄,中央土之正色。间色贱而以为衣,正色贵而以为里,言皆失其所也。已,止也。庄公惑于嬖妾,夫人庄姜贤而失位,故作此诗,言“绿衣黄里”,以比贱妾尊显,而正嫡幽微,使我忧之,不能自已也。

[2] 比也。上曰衣,下曰裳。《记》曰:“衣正色,裳间色。”今以绿为衣,而黄者自里转而为裳,其失所益甚矣。亡之为言忘也。

[3] 比也。女,指其君子而言也。治,谓理而织之也。俾,使。訧,过也。言绿方为丝,而女又治之,以比妾方少艾,而女又嬖之也。然则我将如之何哉?我思古人有尝遭此而善处之者以自厉焉。使不至于有过而已。

[4] 比也。凄,寒风也。絺绤而遇寒风,犹己之过时而见弃也。故思古人之善处此者,真能先得我心之所求也。

燕燕

《诗序》:《燕燕》,卫庄姜送归妾也。

燕燕于飞,差池其羽。

之子于归,远送于野。

瞻望弗及,泣涕如雨![1]

燕燕于飞,颉之颃之。

之子于归,远于将之。

瞻望弗及,伫立以泣![2]

燕燕于飞,下上其音。

之子于归,远送于南。

瞻望弗及,实劳我心![3]

仲氏任只,其心塞渊。

终温且惠,淑慎其身。

“先君之思”,以勖寡人![4]

[1] 兴也。燕,鳦也。谓之“燕燕”者,重言之也。差池,不齐之貌。之子,指戴妫也。归,大归也。庄姜无子,以陈女戴妫之子完为己子。庄公卒,完即位,嬖人之子州吁弑之,故戴妫大归于陈,而庄姜送之,作此诗也。

[2] 兴也。飞而上曰颉,飞而下曰颃。将,送也。伫立,久立也。

[3] 兴也。鸣而上曰上音,鸣而下曰下音。送于南者,陈在卫南。

[4] 赋也。仲氏,戴妫字也。以恩相信曰任。只,语辞。塞,实。渊,深。终,竟。温,和。惠,顺。淑,善也。先君,谓庄公也。勖,勉也。寡人,寡德之人,庄姜自称也。言戴妫之贤如此,又以先君之思勉我,使我常念之,而不失其守也。杨氏曰:州吁之暴,桓公之死,戴妫之去,皆夫人失位,不见答于先君所致也。而戴妫犹以先君之思勉其夫人,真可谓温且惠矣。

日月

《诗序》:《日月》,卫庄姜伤己也。遭州吁之难,伤己不见答于先君,以至困穷之诗也。

日居月诸!照临下土。

乃如之人兮,逝不古处。

胡能有定?宁不我顾?[1]

日居月诸!下土是冒。

乃如之人兮,逝不相好。

胡能有定?宁不我报?[2]

日居月诸!出自东方。

乃如之人兮,德音无良。

胡能有定?俾也可忘。[3]

日居月诸!东方自出。

父兮母兮!畜我不卒。

胡能有定?报我不述![4]

朱熹云:此诗当在《燕燕》之前。下篇放此。

[1] 赋也。日居月诸,呼而诉之也。之人,指庄公也。逝,发语辞。古处,未详。或云,以古道相处也。胡、宁,皆何也。庄姜不见答于庄公,故呼日月而诉之。言日月之照临下土久矣,今乃有如是之人,而不以古道相处,是其心志回惑,亦何能有定哉,而何为其独不我顾也。见弃如此,而犹有望之之意焉,此诗之所以为厚也。

[2] 赋也。冒,覆。报,答也。

[3] 赋也。日旦必出东方,月望亦出东方。德音,美其辞。无良,丑其实也。俾也可忘,言何独使我为可忘者邪。

[4] 赋也。畜,养。卒,终也。不得于夫,而叹父母养我之不终。盖忧患疾痛之极,必呼父母,人之至情也。述,循也。言不循义理也。

终风

《诗序》:《终风》,卫庄姜伤己也。遭州吁之暴,见侮慢而不能正也。

终风且暴,顾我则笑。

谑浪笑敖,中心是悼![1]

终风且霾,惠然肯来?

莫往莫来,悠悠我思![2]

终风且曀,不日有曀。

寤言不寐,愿言则嚏。[3]

曀曀其阴,虺虺其靁。

寤言不寐,愿言则怀。[4]

朱熹云:说见上。

[1] 比也。终风,终日风也。暴,疾也。谑,戏言也。浪,放荡也。悼,伤也。庄公之为人,狂荡暴疾。庄姜盖不忍斥言之,故但以“终风且暴”为比。言虽其狂暴如此,然亦有顾我而笑之时。但皆出于戏慢之意,而无爱敬之诚。则又使我不敢言,而心独伤之耳。盖庄公暴慢无常,而庄姜正静自守,所以忤其意而不见答也。

[2] 比也。霾,雨土蒙霿也。惠,顺也。悠悠,思之长也。终风且霾,以比庄公之狂惑也。虽云狂惑,然亦或惠然而肯来。但又有莫往莫来之时,则使我悠悠而思之,望其君子之深厚之至也。

[3] 比也。阴而风曰曀。有,又也。不日有曀,言既曀矣,不旋日而又曀也。亦比人之狂惑暂开而复蔽也。愿,思也。嚏,鼽嚏也。人气感伤闭郁,又为风雾所袭,则有是疾也。

[4] 比也。曀曀,阴貌。虺虺,靁将发而未震之声。以比人之狂惑愈深而未已也。怀,思也。

击鼓

《诗序》:《击鼓》,怨州吁也。卫州吁用兵暴乱,使公孙文仲将而平陈与宋,国人怨其勇而无礼也。

击鼓其镗,踊跃用兵。

土国城漕,我独南行。[1]

从孙子仲,平陈与宋。

不我以归,忧心有忡![2]

爰居爰处?爰丧其马?

于以求之?于林之下。[3]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4]

于嗟阔兮,不我活兮!

于嗟洵兮,不我信兮![5]

[1] 赋也。镗,击鼓声也。踊跃,坐作击刺之状也。兵,谓戈戟之属。土,土功也。国,国中也。漕,卫邑名。卫人从军者自言其所为,因言卫国之民或役土功于国,或筑城于漕,而我独南行,有锋镝死亡之忧,危苦尤甚也。

[2] 赋也。孙,氏。子仲,字。时军帅也。平,和也,合二国之好也。旧说以此为《春秋》隐公四年,州吁自立之时,宋、卫、陈、蔡伐郑之事,恐或然也。以,犹与也。言不与我而归也。

[3] 赋也。爰,于也。于是居,于是处,于是丧其马,而求之于林下,见其失伍离次,无斗志也。

[4] 赋也。契阔,隔远之意。成说,谓成其约誓之言。从役者念其室家,因言始为室家之时,期以死生契阔,不相忘弃,又相与执手,而期以偕老也。

[5] 赋也。于嗟,叹辞也。阔,契阔也。活,生。洵,信也。信与申同。言昔者契阔之约如此,而今不得活。偕老之信如此,而今不得伸。意必死亡,不复得与其室家遂前约之信也。

凯风

《诗序》:《凯风》,美孝子也。卫之淫风流行,虽有七子之母,犹不能安其室,故美七子能尽其孝道,以慰其母心,而成其志尔。

凯风自南,吹彼棘心。

棘心夭夭,母氏劬劳。[1]

凯风自南,吹彼棘薪。

母氏圣善,我无令人。[2]

爰有寒泉,在浚之下。

有子七人,母氏劳苦。[3]

睍睆黄鸟,载好其音。

有子七人,莫慰母心。[4]

[1] 比也。南风谓之凯风,长养万物者也。棘,小木,丛生,多刺,难长,而心又其稚弱而未成者也。夭夭,少好貌。劬劳,病苦也。卫之淫风流行,虽有七子之母,犹不能安其室,故其子作此诗,以凯风比母,棘心比子之幼时。盖曰:母生众子,幼而育之,其劬劳甚矣。本其始而言,以起自责之端也。

[2] 兴也。圣,睿。令,善也。棘可以为薪,则成矣。然非美材,故以兴子之壮大而无善也。复以圣善称其母,而自谓无令人,其自责也深矣。

[3] 兴也。浚,卫邑。诸子自责,言寒泉在浚之下,犹能有所滋益于浚,而有子七人,反不能事母,而使母至于劳苦乎?于是乃若微指其事,而痛自刻责,以感动其母心也。母以淫风流行,不能自守,而诸子自责,但以不能事母,使母劳苦为词。婉词几谏,不显其亲之恶,可谓孝矣。下章放此。

[4] 兴也。睍睆,清和圆转之意。言黄鸟犹能好其音以悦人,而我七子独不能慰悦母心哉!

雄雉

《诗序》:《雄雉》,刺卫宣公也。淫乱不恤国事,军旅数起,大夫久役,男女怨旷,国人患之而作是诗。

雄雉于飞,泄泄其羽。

我之怀矣,自诒伊阻![1]

雄雉于飞,下上其音。

展矣君子,实劳我心![2]

瞻彼日月,悠悠我思!

道之云远,曷云能来?[3]

百尔君子,不知德行。

不忮不求,何用不臧?[4]

[1] 兴也。雉,野鸡,雄者有冠,长尾,身有文采,善斗。泄泄,飞之缓也。怀,思。诒,遗。阻,隔也。妇人以其君子从役于外,故言雄雉之飞舒缓自得如此,而我之所思者,乃从役于外,而自遗阻隔也。

[2] 兴也。下上其音,言其飞鸣自得也。展,诚也。言诚又言实,所以甚言此君子之劳我心也。

[3] 赋也。悠悠,思之长也。见日月之往来,而思其君子从役之久也。

[4] 赋也。百,犹凡也。忮,害。求,贪。臧,善也。言凡尔君子,岂不知德行乎?若能不忮害又不贪求,则何所为而不善哉!忧其远行之犯患,冀其善处而得全也。

匏有苦叶

《诗序》:《匏有苦叶》,刺卫宣公也。公与夫人并为淫乱。

匏有苦叶,济有深涉。

深则厉浅则揭。[1]

有弥济盈,有鷕雉鸣。

济盈不濡轨,雉鸣求其牡。[2]

雍雍鸣雁,旭日始旦。

士如归妻,迨冰未泮。[3]

招招舟子,人涉卬否。

人涉卬否,卬须我友。[4]

[1] 比也。匏,瓠也。匏之苦者不可食,特可佩以渡水而已。然今尚有叶,则亦未可用之时也。济,渡处也。行渡水曰涉,以衣而涉曰厉,褰衣而涉曰揭。此刺淫乱之诗。言匏未可用,而渡处方深,行者当量其深浅而后可渡,以比男女之际,亦当量度礼义而行也。

[2] 比也。弥,水满貌。鷕,雌雉声。轨,车辙也。飞曰雌雄,走曰牝牡。夫济盈必濡其辙,雉鸣当求其雄,此常理也。今济盈而曰不濡轨,雉鸣而反求其牡,以比淫乱之人不度礼义,非其配耦,而犯礼以相求也。

[3] 赋也。雍雍,声之和也。雁,鸟名,似鹅,畏寒,秋南春北。旭,日初出貌。昏礼,纳采用雁。亲迎以昏,而纳采请期以旦。归妻以冰泮,而纳采请期迨冰未泮之时。言古人之于婚姻,其求之不暴,而节之以礼如此,以深刺淫乱之人也。

[4] 比也。招招,号召之貌。舟子,舟人主济渡者。卬,我也。舟人招人以渡,人皆从之。而我独否者,待我友之招而后从之也。以比男女必待其配耦而相从,而刺此人之不然也。

谷风

《诗序》:《谷风》,刺夫妇失道也。卫人化其上,淫于新婚而弃其旧室,夫妇离绝,国俗伤败焉。

习习谷风,以阴以雨。

黾勉同心,不宜有怒。

采葑采菲,无以下体。

德音莫违:“及尔同死。”[1]

行道迟迟,中心有违。

不远伊迩,薄送我畿。

谁谓荼苦?其甘如荠。

宴尔新昏,如兄如弟。[2]

泾以渭浊,湜湜其沚。

宴尔新昏,不我屑以。

毋逝我梁,毋发我笱。

我躬不阅,遑恤我后。[3]

就其深矣,方之舟之。

就其浅矣,泳之游之。

何有何亡,黾勉求之。

凡民有丧,匍匐救之。[4]

不我能慉,反以我为雠。

既阻我德,贾用不售。

昔育恐育鞫,及尔颠覆。

既生既育,比予于毒。[5]

我有旨蓄,亦以御冬。

宴尔新昏,以我御穷。

有洸有溃,既诒我肄。

不念昔者,伊余来塈![6]

[1] 比也。习习,和舒也。东风谓之谷风。葑,蔓菁也。菲,似葍,茎粗,叶厚而长,有毛。下体,根也。葑、菲根茎皆可食,而其根则有时而美恶。德音,美誉也。妇人为夫所弃,故作此诗以叙其悲怨之情。言阴阳和而后雨泽降,如夫妇和而后家道成。故为夫妇者,当黾勉以同心,而不宜至于有怒。又言采葑菲者,不可以其根之恶而弃其茎之美,如为夫妇者,不可以其颜色之衰,而弃其德音之善。但德音之不违,则可以与尔同死矣。

[2] 赋而比也。迟迟,舒行貌。违,相背也。畿,门内也。荼,苦菜,蓼属也,详见《良耜》。荠,甘菜。宴,乐也。新昏,夫所更娶之妻也。言我之被弃,行于道路,迟迟不进,盖其足欲前,而心有所不忍,如相背然。而故夫之送我,乃不远而甚迩,亦至其门内而止耳。又言荼虽甚苦,反甘如荠,以比己之见弃,其苦有甚于荼,而其夫方且宴乐其新昏,如兄如弟而不见恤。盖妇人从一而终,今虽见弃,犹有望夫之情,厚之至也。

[3] 比也。泾、渭,二水名。泾水出今原州百泉县笄头山东南,至永兴军高陵入渭。渭水出渭州渭源县鸟鼠山,至同州冯翊县入河。湜湜,清貌。沚,水渚也。屑,洁。以,与。逝,之也。梁,堰石障水而空其中,以通鱼之往来者也。笱,以竹为器,而承梁之空以取鱼者也。阅,容也。泾浊渭清,然泾未属渭之时,虽浊而未甚见,由二水既合而清浊益分。然其别出之渚,流或稍缓,则犹有清处。妇人以自比其容貌之衰久矣,又以新昏形之,益见憔悴。然其心则固犹有可取者,但以故夫之安于新昏,故不以我为洁而与之耳。又言毋逝我之梁,毋发我之笱,以比欲戒新昏毋居我之处,毋行我之事。而又自思我身且不见容,何暇恤我已去之后哉。知不能禁,而绝意之辞也。

[4] 兴也。方,桴。舟,船也。潜行曰泳,浮水曰游。匍匐,手足并行,急遽之甚也。妇人自陈其治家勤劳之事。言我随事尽其心力而为之,深则方舟,浅则泳游,不计其有与亡,而强勉以求之。又周睦其邻里乡党,莫不尽其道也。

[5] 赋也。慉,养。阻,却。鞫,穷也。承上章言我于女家勤劳如此,而女既不我养,而反以我为仇雠。惟其心既拒却我之善,故虽勤劳如此而不见取,如贾之不见售也。因念其昔时相与为生,惟恐其生理穷尽,而及尔皆至于颠覆,今既遂其生矣,乃反比我于毒而弃之乎?张子曰:育恐,谓生于恐惧之中。育鞫,谓生于困穷之际。亦通。

[6] 兴也。旨,美。蓄,聚。御,当也。洸,武貌。溃,怒色也。肄,劳。塈,息也。又言我之所以蓄聚美菜者,盖欲以御冬月乏无之时,至于春夏,则不食之矣。今君子安于新昏而厌弃我,是但使我御其穷苦之时,至于安乐则弃之也。又言于我极其武怒,而尽遗我以勤劳之事,曾不念昔者我之来息时也。追言其始见君子之时接礼之厚,怨之深也。

式微

《诗序》:《式微》,黎侯寓于卫,其臣劝以归也。

式微式微,胡不归?

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1]

式微式微,胡不归?

微君之躬,胡为乎泥中?[2]

朱熹云:此无所考,姑从《序》说。

[1] 赋也。式,发语辞。微,犹衰也。再言之者,言衰之甚也。微,犹非也。中露,露中也。言有沾濡之辱,而无所芘覆也。旧说以为黎侯失国,而寓于卫,其臣劝之曰:衰微甚矣,何不归哉?我若非以君之故,则亦胡为而辱于此哉?

[2] 赋也。泥中,言有陷溺之难,而不见拯救也。

旄丘

《诗序》:《旄丘》,责卫伯也。狄人迫逐黎侯,黎侯寓于卫。卫不能修方伯连率之职,黎之臣子以责于卫也。

旄丘之葛兮,何诞之节兮?

叔兮伯兮!何多日也?[1]

何其处也?必有与也。

何其久也?必有以也。[2]

狐裘蒙戎,匪车不东。

叔兮伯兮!靡所与同。[3]

琐兮尾兮!流离之子。

叔兮伯兮!褎如充耳。[4]

朱熹云:说同上篇。

[1] 兴也。前高后下曰旄丘。诞,阔也。叔、伯,卫之诸臣也。旧说黎之臣子自言久寓于卫,时物变矣,故登旄丘之上,见其葛长大而节疏阔,因托以起兴曰:“旄丘之葛,何其节之阔也?卫之诸臣,何其多日而不见救也?”此诗本责卫君,而但斥其臣,可见其优柔而不迫矣。

[2] 赋也。处,安处也。与,与国也。以,他故也。因上章“何多日也”而言何其安处而不来,意必有与国相俟而俱来耳。又言何其久而不来,意其或有他故而不得来耳。诗之曲尽人情如此。

[3] 赋也。大夫狐苍裘。蒙戎,乱貌,言弊也。又自言客久而裘弊矣。岂我之车不东告于女乎?但叔兮伯兮不与我同心,虽往告之而不肯来耳。至是始微讽切之。或曰,“狐裘蒙戎”指卫大夫,而讥其愦乱之意。“匪车不东”,言非其车不肯东来救我也,但其人不肯与俱来耳。今按黎国在卫西,前说近是。

[4] 赋也。琐,细。尾,末也。流离,漂散也。褎,多笑貌。充耳,塞耳也。耳聋之人恒多笑。言黎之君臣流离琐尾,若此其可怜也。而卫之诸臣,褎然如塞耳而无闻,何哉?至是然后尽其词焉。流离患难之余,而其言之有序而不迫如此,其人亦可知矣。

简兮

《诗序》:《简兮》,刺不用贤也。卫之贤者,仕于伶官,皆可以承事王者也。

简兮简兮,方将万舞。

日之方中,在前上处。[1]

硕人俣俣,公庭万舞。

有力如虎,执辔如组。[2]

左手执籥,右手秉翟。

赫如渥赭,公言锡爵。[3]

山有榛,隰有苓。

云谁之思?西方美人。

彼美人兮,西方之人兮![4]

朱熹云:旧三章,章六句,今改定。张子曰:为禄仕而抱关击柝,则犹恭其职也。为伶官则杂于侏儒俳优之间,不恭甚矣,其得谓之贤者,虽其迹如此,而其中固有以过人,又能卷而怀之,是亦可以为贤矣。东方朔似之。

[1] 赋也。简,简易不恭之意。万者,舞之总名。武用干戚,文用羽籥也。日之方中,在前上处,言当明显之处。贤者不得志,而仕于伶官,有轻世肆志之心焉,故其言如此。若自誉而实自嘲也。

[2] 赋也。硕,大也。俣俣,大貌。辔,今之缰也。组,织丝为之,言其柔也。御能使马,则辔柔如组矣。又自誉其才之无所不备,亦上章之意也。

[3] 赋也。执籥秉翟者,文舞也。籥,如笛而六孔,或曰三孔。翟,雉羽也。赫,赤貌。渥,厚渍也。赭,赤色也。言其颜色之充盛也。公言锡爵,即《仪礼》燕饮而献工之礼也。以硕人而得此,则亦辱矣。乃反以其赉予之亲洽为荣而夸美之,亦玩世不恭之意也。

[4] 兴也。榛,似栗而小。下湿曰隰。苓,一名大苦,叶似地黄,即今甘草也。西方美人,托言以指西周之盛王,如《离骚》亦以美人目其君也。又曰西方之人者,叹其远而不得见之词也。贤者不得志于衰世之下国,而思盛际之显王,故其言如此,而意远矣。

泉水

《诗序》:《泉水》,卫女思归也。嫁于诸侯,父母终,思归宁而不得,故作是诗以自见也。

毖彼泉水,亦流于淇。

有怀于卫,靡日不思。

娈彼诸姬,聊与之谋。[1]

出宿于泲,饮饯于祢。

女子有行,远父母兄弟。

问我诸姑,遂及伯姊。[2]

出宿于干,饮饯于言。

载脂载辖,还车言迈。

遄臻于卫,不瑕有害?[3]

我思肥泉,兹之永叹。

思须与漕,我心悠悠。

驾言出游,以写我忧。[4]

朱熹云:杨氏曰:卫女思归,发乎情也;其卒也不归,止乎礼义也。圣人著之于经,以示后世,使知适异国者,父母终,无归宁之义,则能自克者知所处矣。

[1] 兴也。毖,泉始出之貌。泉水,即今卫州共城之百泉也。淇水出相州林虑县东流。泉水自西北而东南来注之。娈,好貌。诸姬,谓侄娣也。卫女嫁于诸侯,父母终,思归宁而不得,故作此诗。言毖然之泉水亦流于淇矣,我之有怀于卫,则亦无日而不思矣。是以即诸姬而与之谋为归卫之计,如下两章之云也。

[2] 赋也。泲,地名。饮饯者,古之行者必有祖道之祭,祭毕,处者送之,饮于其侧而后行也。祢,亦地名,皆自卫来时所经之处也。诸姑、伯姊,即所谓诸姬也。言始嫁来时,则固已远其父母兄弟矣,况今父母既终,而复可归哉?是以问于诸姑伯姊,而谋其可否云尔。郑氏曰:“国君夫人,父母在则归宁,没则使大夫宁于兄弟。”

[3] 赋也。干、言,地名,适卫所经之地也。脂,以脂膏涂其辖,使滑泽也。辖,车轴也,不驾则脱之,设之而后行也。还,回旋也,旋其嫁来之车也。遄,疾。臻,至也。瑕,何,古音相近,通用。言如是则其至卫疾矣,然岂不害于义理乎?疑之而不敢遂之辞也。

[4] 赋也。肥泉,水名。须、漕,卫邑也。悠悠,思之长也。写,除也。既不敢归,然其思卫地不能忘也。安得出游于彼,而写其忧哉?

北门

《诗序》:《北门》,刺仕不得志也。言卫之忠臣不得其志尔。

出自北门,忧心殷殷。

终窭且贫,莫知我艰。

已焉哉,天实为之,

谓之何哉![1]

王事适我,政事一埤益我。

我入自外,室人交遍谪我。

已焉哉,天实为之,

谓之何哉![2]

王事敦我,政事一埤遗我。

我入自外,室人交遍摧我。

已焉哉,天实为之,

谓之何哉![3]

朱熹云:杨氏曰:忠信重禄,所以劝士也。卫之忠臣至于窭贫而莫知其艰,则无劝士之道矣。仕之所以不得志也。先王视臣如手足,岂有以事投遗之而不知其艰哉?然不择事而安之,无怼憾之辞,知其无可奈何,而归之于天,所以为忠臣也。

[1] 比也。北门,背阳向阴。殷殷,忧也。窭者,贫而无以为礼也。卫之贤者处乱世,事暗君,不得其志,故因出北门而赋以自比。又叹其贫窭,人莫知之,而归之于天也。

[2] 赋也。王事,王命使为之事也。适,之也。政事,其国之政事也。一,犹皆也。埤,厚。室,家。谪,责也。王事既适我矣,政事又一切以埤益我,其劳如此,而窭贫又甚,室人至无以自安,而交遍谪我,则其困于内外极矣。

[3] 赋也。敦,犹投掷也。遗,加。摧,沮也。

北风

《诗序》:《北风》,刺虐也。卫国并为威虐,百姓不亲,莫不相携持而去焉。

北风其凉,雨雪其雱。

惠而好我,携手同行。

其虚其邪?既亟只且![1]

北风其喈,雨雪其霏。

惠而好我,携手同归。

其虚其邪?既亟只且![2]

莫赤匪狐,莫黑匪乌。

惠而好我,携手同车。

其虚其邪?既亟只且![3]

[1] 比也。北风,寒凉之风也。凉,寒气也。雱,雪盛也。惠,爱。行,去也。虚,宽貌。邪,一作徐,缓也。亟,急也。只且,语助辞。言北风雨雪,以比国家危乱将至,而气象愁惨也。故欲与其相好之人去而避之,且曰:是尚可以宽徐乎?彼其祸乱之迫已甚,而去不可不速矣。

[2] 比也。喈,疾声也。霏,雨雪分散之状。归者,去而不反之辞也。

[3] 比也。狐,兽名,似犬,黄赤色。乌,鸦,黑色。皆不祥之物,人所恶见者也。所见无非此物,则国将危乱可知。同行、同归,犹贱者也。同车,则贵者亦去矣。

静女

《诗序》:《静女》,刺时也。卫君无道,夫人无德。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

爱而不见,搔首踟蹰。[1]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

彤管有炜,说怿女美。[2]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

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3]

[1] 赋也。静者,闲雅之意。姝,美色也。城隅,幽僻之处。不见者,期而不至也。踟蹰,犹踯躅也。此淫奔期会之诗也。

[2] 赋也。娈,好貌。于是则见之矣。彤管,未详何物,盖相赠以结殷勤之意耳。炜,赤貌。言既得此物,而又悦怿此女之美也。

[3] 赋也。牧,外野也。归,亦贻也。荑,茅之始生者。洵,信也。女,指荑而言也。言静女又赠我以荑,而其荑亦美且异,然非此荑之为美也,特以美人之所赠,故其物亦美耳。

新台

《诗序》:《新台》,刺卫宣公也。纳伋之妻,作新台于河上而要之。国人恶之,而作是诗也。

新台有泚,河水弥弥。

燕婉之求,籧篨不鲜。[1]

新台有洒,河水浼浼。

燕婉之求,籧篨不殄。[2]

鱼网之设,鸿则离之。

燕婉之求,得此戚施。[3]

朱熹云:凡宣姜事,首末见《春秋传》。然于《诗》则皆未有考也。诸篇放此。

[1] 赋也。泚,鲜明也。弥弥,盛也。燕,安。婉,顺也。籧篨,不能俯,疾之丑者也。盖籧篨本竹席之名,人或编以为囷,其状如人之拥肿而不能俯者,故又因以名此疾也。鲜,少也。旧说以为卫宣公为其子伋娶于齐而闻其美,欲自娶之,乃作新台于河上而要之。国人恶之,而作此诗以刺之。言齐女本求与伋为燕婉之好,而反得宣公丑恶之人也。

[2] 赋也。洒,高峻也。浼浼,平也。殄,绝也。言其病不已也。

[3] 兴也。鸿,雁之大者。离,丽也。戚施,不能仰,亦丑疾也。言设鱼网而反得鸿,以兴求燕婉而反得丑疾之人,所得非所求也。

二子乘舟

《诗序》:《二子乘舟》,思伋、寿也。卫宣公之二子争相为死,国人伤而思之,作是诗也。

二子乘舟,泛泛其景。

愿言思子,中心养养。[1]

二子乘舟,泛泛其逝。

愿言思子,不瑕有害?[2]

朱熹云:太史公曰:余读《世家》言,至于宣公之子以妇见诛,弟寿争死以相让,此与晋太子申生不敢明骊姬之过同,俱恶伤父之志。然卒死亡,何其悲也。或父子相杀,兄弟相戮,亦独何哉!

[1] 赋也。二子,谓伋、寿也。乘舟,渡河如齐也。景,古影字。养养,犹漾漾,忧不知所定之貌。旧说以为宣公纳伋之妻,是为宣姜,生寿及朔。朔与宣姜诉伋于公。公令伋之齐,使贼先待于隘而杀之。寿知之,以告伋。伋曰:“君命也,不可以逃。”寿窃其节而先往,贼杀之。伋至,曰:“君命杀我,寿有何罪?”贼又杀之。国人伤之,而作是诗也。

[2] 赋也。逝,往也。不瑕,疑词,义见《泉水》。此则见其不归而疑之也。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