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纵观人与自然关系发展的历史和未来,可以根据人类生产实践的不同水准,划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原始时代,第二阶段是农业文明时代,第三阶段是工业文明时代,第四阶段将是生态文明时代。”[1]“我们已处于后工业文明时代——生态文明时代。”[2]学者们在人类现今所处的历史时代的命名上似乎达成了共识,那么,生态文明时代是否真的已经到来了呢?其实,我们不难发现这些看上去信心十足的论断背后所包含的更为真实和强烈的愿望:对建立一种新的人类文明的迫切期待和呼吁。毫无疑问,我们目前仍旧行走在工业文明的道路上。人们一方面对走向生态文明满怀憧憬和信念,另一方面却又对前途忧心忡忡。现代社会没有餍足的发展对自然的索取和伤害已大大超过了它所能够承受和自我修复的限度,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全面恶化,从而引发了一系列生态危机:自然资源变得匮乏,并终将在这种过度的使用中被消耗殆尽;地球上的许多物种正以一种难以想象的速度走向灭绝;温室气体使全球气候变暖,伴随而来的极地冰川的融化所导致的海平面的上升将会使数以亿计的人失却自己的家园;地震、洪涝、干旱等自然灾害频仍……我们的生存环境已然受到了不可逆转的严重污染,我们赖以存活的地球生态系统也失去了平衡,走到了崩溃的边缘。这就是我们生活的这个时代的现实。面对这一现实,忧虑和失望显得合情合理,而对于变革的期许也就更为急迫。
20世纪60年代,人们就已经认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发生在世界范围内的生态危机日益严重,导致了生态运动的兴起,这一运动引发了一场来势凶猛的生态思潮,且不可避免地波及文学领域,从而产生了对文学的生态维度的思考和关注,“生态文学”“生态批评”应运而生。人们不再盲目歌颂人类理性精神的伟大,相反开始对科技发展和现代化进程保持警惕和反思。尤其在文学领域,作家更倾向于去描摹人在世界中简单生活、诗意栖居的状态,而读者也乐于从中发掘各种生态启示。
“自然”最早作为文艺作品表现的主题,是在远古神话中,那时,天、地、神、人是有机的整体世界。随着人类社会文明进程的加快,人从自然的层面渐渐剥离出来,人与自然浑蒙的原始状态被打破了,人类渐渐意识到自己是天地间的一个独立的存在,自然也开始明确地成了人类生存的环境。在农业文明时代,人与自然在感性上处于一种相对、相关、相依、相存的关系中。此时的人类对包括天地在内的自然,既持有疑惧、敬畏的膜拜之心,又怀着亲近、依赖的体贴之情,以自然为主题的文学艺术作品,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达到了顶点,这是人与自然在艺术琴弦上的一种“谐振”。[3]进入工业社会以后,文学艺术中人与自然的这种充满诗意的“谐振”被破坏了,文学艺术的主题集中在“社会”生活方面,社会性的人成了文学艺术作品的主角,而原本占据重要地位的“自然”渐渐被丢掉了。这些作品中虽然也还穿插有对“自然”的描绘,但从整体上看,自然不能再与人事、人情对等地存在。在以后的一些“文学理论”著述中,“自然”仅仅被当作人的活动、事件发生的“环境”,由原先的“主人”降格为“仆从”,旁落到附庸的地步。[4]在科学技术耀眼炫目的光芒下,曾经容光焕发的“大自然”黯淡下去。与此同时,“自然”也被从文艺批评中放逐出去,成了一个不在场的缺席者。
随着“生态文艺”思潮的兴起,“自然”才又成为文学的重要主角之一。虽然在中国没有像国外那样在一定时期内掀起一股“生态文学”的创作潮流,但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散见于文坛的“生态”题材的小说、诗歌、散文、戏剧、报告文学等文学作品,其数量还是相当可观的。[5]生态批评不能只是研究以生态为题材的文艺创作,而是应当把生态学的视野投注在一切文艺现象上。在这一基础上,我们可以说我国的生态文学创作取得了一定的喜人成绩。生态批评是一门后起而勃兴的学问,大有用武之地。
从生态的角度来研究贵州的文学创作,不是简单地把一种时兴的批评方法硬套在地域文学研究之上,而是在契合贵州文学创作自身特质的基础上,对贵州文学内涵和价值的一种发掘。在贵州这片尚未充分开发和发展的土地上,人们有更多的机会生活于大自然的怀抱之中,而这里孕育出来的文学也更多地带有自然气息。我们甚至可以说,贵州作家们几乎不需要经历从写“社会生活”到写“大自然”的痛苦转变,因为他们的很多作品天然地以大自然为主要表现对象。在贵州作家的视界里、观念里,人与自然是不可分的,因此无论是写人情、人事还是写自然风景,他们都有意无意地透露出一种生态意识。贵州作家们写现代化进程对大自然的损害以及对故土家园的侵蚀,写人与大自然既依存又斗争的状态,写乡村人在“别人的城市”无所归依,等等。可能并非人人都带着自觉的生态意识进行创作,相反,更多的人是凭着潜意识或无意识来描摹人在自然中的生存状态。正是贵州作家这种不加雕琢的生态本能让我们看到,人天性里便有着亲近自然、依赖自然的因子,也只有在大自然的怀抱中,人才能获得栖居的幸福感。这应该是贵州生态文学作品带给人的最可贵的启示。
[1]徐恒醇:《生态美学》,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第4页。
[2]曾繁仁:《生态美学导论》,商务印书馆,2010,第41页。
[3]鲁枢元:《生态文艺学》,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第293页。
[4]鲁枢元:《生态文艺学》,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第296页。
[5]鲁枢元:《生态文艺学》,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第30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