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章 清教谱系——美国小说永远的烙印

美国小说:本土进程与多元谱系 作者:朱振武 等


第二章 清教谱系——美国小说永远的烙印

引言

16世纪,马丁·路德(Martin Luther,1483-1546)发起的宗教改革运动席卷了整个欧洲大陆,并最终促成了基督新教(Protestant)的发展。法国的让·加尔文(Jean Calvin,1509-1564)受到路德的影响,先后在瑞士、法国等地进一步创立了加尔文教派。这股改革之风同样吹到了远离大陆的岛国英国。16世纪中叶,英国确立了属于新教范畴的国教安立甘宗(Anglicanism),然而国教内部的宗教群体又出现了进一步的分化,因为有些人认为国教中的天主教痕迹仍然太多,希望进行更加彻底的改革。这些人越来越多地接受了加尔文有关神学和教会制度的理论,“下决心要‘净化(puri-fy)’英国国教”,使其完全脱离天主教的影响,因而得名“清教徒(Puritans)”。从16世纪下半叶到17世纪上半叶,清教主义运动在英国一直起起落落。但是自从1620年第一批逃往荷兰的英国分离派清教徒乘坐“五月花”号轮船到达北美新大陆,立志建立“一座建立在山巅之上的城市”开始,清教主义就“在北美扎根生长,对北美的历史和文化产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影响”,并形成了具有美国特色的清教主义神学思想和清教伦理观,且发展沉淀。如今,“人们说起清教徒,一般指的就是美国的清教徒”

关于宗教和某个民族的文化之间的关系,著名作家T·S·艾略特曾经指出,“一个民族的文化是其宗教的体现,……而且,一个民族,如果其文化同一种具有部分真理的宗教是一起形成的,那么它就会实践那种宗教(至少在其历史的某些阶段是这样)。”因此,尽管早期的清教徒在新大陆建立宗教王国的梦想已经破灭,清教主义的宗教狂热到了18世纪初也渐趋冷却,但是清教主义宗教观、伦理观和道德观等因素却并未随着时代变化而消亡,而是形成一股暗流,滋润着美国社会的每个成员——包括那些生于斯,长于斯的美国作家们——并成为一种“经过许多世代的反复经验的结果所累积起来的剩余物”。这些文化积淀对于作家们“具有珍贵的价值,尽管他们是在察觉不到的情形下发生影响的,有时着意探究也觅不出蛛丝马迹。但是,在文艺家们后来艺术表现中独具特色的风貌中注定有文化积淀的建树”

正因为这种影响早已融入美国作家的血液,犹如呼吸的空气一样须臾不离而又难以觉察,所以美国学者全面探讨清教思想对美国文学影响的著作并不太多。这样的现象也很正常,中国学者论述儒家学说在中国文学中的反映的著作也不多。不过,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中美两国距离遥远,文化迥异,追寻清教思想的蛛丝马迹,探求其文化基因在美国社会以及文学艺术的反映,对于中国的美国文化研究者和爱好者来说,反而具有新鲜的兴趣以及实际的意义。特别是最近二十年里,中国对美国清教思想的研究有了很大发展,主要从文化和文学两个方面进行。文化方面,无论是专著还是论文,都不仅研究清教思想的宗教内涵,更是关注了其世俗意义和对现代社会的影响。除了系统论述清教思想来源的《英国清教》之外,专门论述美国清教思想影响的《美国基因:新英格兰清教社会的世俗化》(张媛,中央编译出版社,2016),《当代美国文化》(朱世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美国文化概论》(董小川,人民出版社,2006),以及《美国文化变迁探索——从清教文化到消费文化的历史演变》(张晓立,光明日报出版社,2010)等专著都用了或长或短的章节对清教思想在美国的发展以及现实影响进行了介绍。他们大多从解释清教的宗教含义开始,进而分析其在塑造美国国民性和价值观中发挥的作用。此外,这些专著也指出,随着越来越多来自世界各地的移民加入美国,以及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清教的影响变得越来越模糊隐晦,但是并未消失,而是表现方式发生了变化。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近二十年核心刊物的论文和博士论文中,以清教(主义)和美国文学以及文化为主题的大概有270多篇(以中国知网的数据为参考),其中从文化角度分析的论文有100余篇,占三分之一还多。这些论文从宗教、历史、政治、道德、伦理等方面深入探讨了清教思想对美国国家特性和国民性的形成的影响。这一文化方面的研究成果对于分析文学中清教思想的反映有着重要的作用——只有首先深入理解清教思想本源及其在后来时代中的遗留和发展,才能进一步进行更加专业,更加细致的文学分析。

关于清教思想对美国文学,特别是小说的影响,近十几年出版的文学史,专著和大量的论文中也的确进行了一定的梳理和论述。几乎所有的美国文学史都会提及清教,但其中最值得仔细研读的当属《新编美国文学史(第一卷)》(张冲著,刘海平、王守仁主编,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大多数文学史都将清教思想作为美国建国时期的宗教背景进行介绍,或者在介绍霍桑等作家的时候有所提及。而《新编美国文学史》一书则将美国文学的概念一直上升到印第安传统文学时期,以清教为思想和表达主线的“北美殖民地时期文学”自然也要独立成章。更重要的是,该书不仅把以清教徒为主的殖民地时期的历史叙述和清教神学家的宗教宣传等典型作品进行了较为细致的梳理和介绍,而且还概括论述了清教思想的文学特征,为后面对具体作家作品的分析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就专著而言,还没有知名度较广的著作对清教思想在美国小说中的反映直接进行综合性论述,但是评述某些典型作家如霍桑、麦尔维尔和福克纳的专著中对这一点都会有所提及。除此之外,陈许的《美国西部小说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梳理了以库柏为代表,并以此为滥觞的西部小说,该书用专门一章论述了“上帝的花园”这一概念在某些西部小说中的反映。这一概念是库柏通过他的主人公班波之口表达的,也是早期清教徒对西部的看法,虽然西部本身的意义在美国文化界一直存在争议。黄铁池的《当代美国小说研究》(上海三联书店,2014)对20世纪某些作家如彭·华伦,威廉·斯泰隆以及凯鲁亚克的作品进行了与清教思想有关的分析。值得一提的是洪增流的《美国文学中上帝形象的演变》(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一书,该书按照从早期殖民地时期到现当代社会这一历史发展轨迹,以众多文学作品(小说以及诗歌戏剧)为素材,整理了包括清教思想在内的基督教思想中上帝形象的发展变化,从最初的完全崇拜到缺席到扭曲到再追寻,等等。该书概述并较为深入地探索了基督新教在美国——一个宗教立国,同时又最大限度世俗化的国家——文学作品中或鲜明或隐晦的痕迹。当然,其他论述美国文学的专著如潘绍中的《美国文化与文学选集1607—1014》(商务印书馆,1998),也同样或多或少地提到了清教思想。不过这些专著大多将清教思想作为美国宗教理念中的一个部分进行分析,重点也往往放在清教思想占主导地位的17世纪。它们大多没有分析清教思想在现代社会所遗留的痕迹,而是认为随着这一思潮本身的逐渐没落,各种新的概念不断发展更新,并且在文学作品中得到了相应独特而鲜明的思想呈现。针对清教思想在美国小说中的体现的具体研究更多出现在一篇篇论文当中。上文提到的270多篇核心刊物论文和博士论文中,除了论述诗歌和戏剧的论文之外,大概有130多篇论文是专门分析小说或者进行综合述评的,占比几乎一半。这些论文大多分析了清教思想对某一位作家的影响,数量最多的当然是霍桑,接近一半;接下来就是南方作家的代表福克纳,此外还有麦尔维尔、安德森、德莱塞、海明威,等等。这些论文的主题仍然比较集中,要么探讨清教的宗教意义在作品中的体现(特别是霍桑和福克纳),要么以清教作为作家本人的成长背景或者时代背景,结合了其他批评方法进行剖析。当然也有个别论文探讨了清教思想在富兰克林的作品中的世俗化倾向。真正以清教思想为主题,对美国文学进行全面梳理和述评的只有2006年的一篇题为《清教主义对17—19世纪美国文学的影响》的博士论文(李安斌,四川大学)。该论文从神学信仰、世俗精神和伦理道德三个层面入手,对不同时期文学的不同清教特征进行具体分析。不过该论文似乎更侧重清教主义本身在不同时期的发展变化,对其相关背景和概念进行了十分详细的整理和阐释,而真正深入分析的作家只有小说家霍桑和麦尔维尔以及诗人迪金森这几位众所周知的典型作家,其他作家则甚少提及,不能不说是一大遗憾。2015年,《美国文学研究在中国》(刘海平、张子清主编,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从全国美国文学研究会的角度,回顾并整理了中国学者三十年来在美国文学研究方面的热点问题和主要趋势,清教思想并不在主要问题之列。种种资料表明,清教思想对美国文学,特别是小说的影响在学界一直得到关注,但是大多数是零散的,专注于个别作家的研究。以清教的独特思想为主题的全面而概括性的研究还没有形成气候,也还没有较有影响力的论文发表,或者即便发表了,也未引起广泛关注。

本章在研磨已有研究成果基础上,希望能够结合美国本土对于美国清教这一独特概念的新发现和新理解,对清教思想遗产在美国小说中的痕迹进行一番深入的追寻和探索。我们仍然从宗教教义进入,逐渐走进理想主义和功利主义两大分支,看一看作家们到底是怎样刻意而为,或者不知不觉地赞颂、反思,以及批判了他们生于兹长于兹的重要文化基因。因为篇幅有限,而美国小说数量巨大,所以本章将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作家作品进行欣赏分析,希望藉由小说这一文学形式,触摸到美国人民思想中从未停止跳动的一根脉搏,从而更好地理解他们的文学文化和一直引以为豪的“美国精神”。

关于清教主义思想对于美国文化的影响,美国著名的文学史家范·威克·布鲁克斯(Van Wyck Brooks,1886-1963)在《美国的成长》(American’sComig ofAge)一书中总结道,美国的文化中一直存在由清教主义所分化出来的两种思想趋向——理想主义和功利主义。前者由虔诚的清教神学家乔纳森·爱德华兹倡导,经过爱默生的超验主义,而最后形成了美国文化中的理想主义趋向。而后者以清教思想中一些注重实际的观点为源头,成了弗兰克林所提倡的机会主义哲学,并且最终酝酿形成了具有浓厚功利主义色彩的美国世俗商业文化氛围。这一理论已经获得了美国文化文学界人士广泛认同。或许中国的研究者,特别是美国文学研究者仍然对清教的神学理论印象深刻,但是清教思想不仅包括宗教教义,还延伸形成世俗价值观,两者共同影响了美国文化的形成,这样的理解在当今社会的方方面面都可以找到足够的证据来证实,毋庸讳言。

除了17世纪清教鼎盛时期的神学著作和历史叙述文本提供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外,总结清教思想的开山之作——佩里·米勒编辑的那本著名的《美国清教徒:他们的散文与诗歌》(The American Puritans Their Prose and Poetry)自从1938年问世以来,就一直是这一领域的标准文本,也是很多资料和理念的重要来源。但即便如此,对于清教思想本身的挖掘和研究仍然没有停止。1985年出版的《美国的清教徒:叙述作品集》(The Puritans in America A Narrative Anthology edited by Alan Heimert and Andrew Delbanco,Harvard University Press)到1996年的时候已经印刷了至少6版,现在仍然很受信赖。这本书在向米勒的书致敬的同时,希望用更具评判性和分析性的态度对待清教思想的文献,使当今社会的学生和学者对清教的理解可以与时俱进,并对17世纪的文献进行新的思考和诠释,最终目的当然是更好地理解美国创始阶段那复杂而迷人的历史。

在分析清教思想对美国小说的影响时,我们将以美国学者对清教思想本身的研究结果为依据,同时结合不同时期的小说创作,探讨其在不同作家作品中遗留下的或深或浅的痕迹。概括地说,这种影响最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要明白清教原罪观和宿命论对教徒(也包括那些作家)心理的影响,其次是小说作为载体对清教理想主义的继承,以及对清教世俗伦理和功利主义的反思和批判。

  1. William Bradford,“Of Plymouth Plantation”.Perry Miller Ed.The American Puritans Their Prose and Poetry,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Morningside Edition,1982,p.1.
  1. 柴惠庭:《英国清教》,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4年,第124页。
  1. 马克斯·韦伯:《天职:美国员工创业精神培训读本》,曼丽编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前言。
  1. T·S·艾略特:《基督教与文化》,杨民生,陈常锦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第106页。
  1. 杜·舒尔茨:《现代心理学史》,杨立能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2年,第359页。
  1. 钱谷融、鲁枢元编:《文学心理学教程》,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第92页。
  1. Van Wych Brooks,“Chapter I‘Highbrow’and‘Lowbrow’,America’s Comin gofAg”,选自,常耀信编:《美国文学研究评论选》(Selected Readings in American Literary Criticism)上册,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2年,第93页。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