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B

小说药丸(《特殊病例》《自诊指南》及药品说明书) 作者:(英)埃拉·伯绍德,苏珊·埃尔德金 著


B

疤痕

《贴身》(Skin Tight)卡尔·希尔森(Carl Hiaasen)

倘若不幸身上有明显伤疤,你可能会烦恼该如何处理疤痕——维生素E药膏、遮瑕化妆品、暂时或永久刺青,甚至整形手术,以上种种你或许都考虑过。别再烦恼啦,拿本小说巧妙遮住你下巴那块不雅观的缺陷,比如漫不经心地斜掩着,这样就能藏住疤痕或转移目光焦点,书名吸引人的话效果更佳;比起书后面的疤痕,大家会更想看你在读什么。

扯远了。针对疤痕,我们开的小说药丸是卡尔·希尔森的《贴身》。这部小说和希尔森其他作品一样,故事背景设在游人如织、犯罪猖獗的佛罗里达州大沼泽地,主角是一个“反英雄”类型的人物,绰号“化疗”,他的脸在一次不幸的化学意外中炸成了可怕的米花糖。化疗跟一个因医疗过失害死一条人命的整容医生达成协议:只要“化疗”替医生处理掉目击证人,医生就替他做脸部复原手术。

身高两米零五的“化疗”称不上是多低调的杀手,脑袋也不太灵光,让情况更复杂的是,鲁迪·格拉沃利纳根本不是正牌医生,没有执照,过去有许多病例未完成、病人死亡或不满意的神秘状况。但有一个女人就连无耻的鲁迪·格拉沃利纳也不敢乱动——她是演员希瑟·查普尔,拥有堪称天底下最完美的身体。不过,希瑟自己不这么认为,她想把胸部、腹部、鼻子和下巴通通整一遍,而她不顾一切想改善身上根本不存在的瑕疵,也提醒了我们:我们往往以过于严苛的标准审视自己了。

这部令人绝倒的黑色喜剧还描述了可怕夸张的尸体处理方式,以及人际关系受阻的坏人恶有恶报的下场,而且一定会让你对整容医生的刀“惊”而远之。学着欣赏自己的伤疤,疤痕是你生命史的一部分,也是存在于你皮肤上的独特叙事。

爸爸的乖乖女

《爱玛》(Emma)简·奥斯汀(Jane Austen)

当爸爸的乖乖女可谓百害而无一利。小时候当个父亲捧在手心的小千金可能无伤大雅。但长大成人之后,发现其他人不像父亲一样把你的缺陷当可爱,那可是一场震撼教育。新男友发现自己不是你的最爱时可不会多开心。但或许无所谓,反正他也撑不久,因为在乖乖女眼中谁都不够好,而父亲也会极尽所能地保护乖女儿。

在简·奥斯汀讽刺19世纪婚姻的小说《爱玛》中,二十一岁的主角爱玛是个不折不扣的乖乖女。她的父亲神经兮兮、脆弱而愚蠢,人生目标就是避免吹到凉风、说服朋友吃营养的水煮蛋,而美丽聪明的爱玛在他心中就是真善美的典范,她要什么做什么都随她。爱玛的母亲早逝,扭曲的个性在家庭教师的溺爱之下更是变本加厉。

因此,当高度自满、以自我为中心、芳龄二十一岁的爱玛被无药可救的父亲送出家门时,她注定要受打击。例如后来遇上情敌简·费尔法克斯,简与爱玛一样出色,只是家境贫寒。而爱玛竟大胆地向简的姨妈贝茨小姐批评简是个长舌妇,这刻薄的态度,以及欺负社会地位较低之人的行为,触犯了社交忌讳,险些害她丢失社交圈的尊敬。对她这样社会地位的人,那可是一场大灾难。而这一切都要怪她的糊涂老爹,因为最该指正孩子错误的人,就是无条件爱儿女的父母。想象如果爱玛在成长过程中,父亲能以不失疼爱的态度压压她的气焰,她一定能成为更美好更坚强的自己。

为人父者请记住这则警示,别误了爱女的一生。女孩们,请留意你们的父亲是否像伍德豪斯先生一样溺爱你,如果是,请停止这种游戏,不妨让爸爸见识一下你被宠得有多坏,若有此需求,参见:脱轨。

搬家

《赫里戈兰岛》(Heligoland)谢娜·麦凯(Shena Mackay)

想想蜗牛,它把家背在背上,随时可以钻进去,只要没有粗手粗脚的笨蛋漫不经心一脚踩上来,蜗牛的家就永远在它手边(应该说是触角边)。反观我们的机动性就没这么高了,我们搬家需要搬运卡车、清点的单子、一小片森林做成的纸箱,还需要打包工人、搬运工人、姻亲、小孩保姆、狗保姆,而事后恐怕还需要治疗师。搬家真是我们一生中数一数二的麻烦事,会引发诸多副作用,除了影响银行存款,还造成焦虑、掉头发和人际冲突等等。如果你想彻底避免上述副作用,请带着谢娜·麦凯这部短小精悍的小说,找个纸箱躲起来读吧。

《赫里戈兰岛》里的角色住在一栋奇特的贝壳形房子“鹦鹉螺号”,这栋屋子闪闪发光,“宛若珍珠”,而中央处有一道锚,与伦敦海床相连。这栋建筑是西莱斯特和丈夫在1930年代建造的,用途是让艺术家和作家齐聚一堂,而今西莱斯特已是一位老妇人,仍住在鹦鹉螺号,但往昔

艺文人士共聚的盛况早已不复见,只剩空荡的回音。目前的住客差不多都是疲乏倦怠的过气人士,包括一个二流诗人和一个古董商。此外这里还住着一位罗威娜,她是个无父无母的印度裔女孩,是这栋房子的新任管家。

罗威娜是个迷失的孩子,她之所以受鹦鹉螺号及其居民吸引,是因为她怀念从前的两段生活,一是她儿时和阿姨在苏格兰高地过的孤独生活,二是就读切斯特纳特寄宿学校时的集体生活。罗威娜在这个古怪的地方越来越感觉自在,内心深处的孤寂也渐渐散去。一天,她在没告诉任何人的情况下,在厨房里害羞地准备一顿充满异国风情的印度盛宴,幸运的是,饭菜的香气把住客从各自的壳里引出来,大伙儿都盛装出席享用晚宴,仿佛往日荣光再现。罗威娜为鹦鹉螺号带来新生,激励老住客替她举办生日派对、把旧泳池清干净,他们甚至发现了花园里失落的一隅。

麦凯的文字珠圆玉润,色泽光亮,如同她笔下的贝壳,叙事精准而平静,让你在阅读时理清纷乱的思绪。看她一步步打造出自己儿时心中的理想家园,你将被罗威娜启发——书名的苏格兰赫尔戈兰岛,一半像不可航行海域中的小岛,一半像露天的旋转木马乐园。请像小说中其他角色一样,学习罗威娜的乐观精神,也打造自己的“贝壳乌托邦”,替生活揭开新的一页。

也可参见 破产、筋疲力尽、面对家人、与挚友绝交、压力

暴怒

《哭泣的大地》(Cry, the Beloved Country)艾伦·佩顿(Alan Paton)

暴怒吞噬人心,是最炽烈的情绪,会使你双眼发红、理智断线,你会像海啸般破坏万事万物,所到之处无一幸免。你根本不在意自己摧毁了什么。

屈服于暴怒情绪的问题在于害人害己,可能破坏有价值的事物(欲知详情,参见:打破瓷器),更会吓到见证你发飙的每个人,或让爱你的人觉得在你身边不安全。此外,暴怒伤身又伤心,经常发作会损害你的精、气、神,每次发怒后,你都会更难过,高贵情操又少了一些,因此最好在火苗蹿烧之前赶紧扑灭,避免习惯成自然。

我们的药丸是《哭泣的大地》。主人翁是文学史上数一数二有资格暴怒的人,小说以抚慰人心的叙事语言写成。故事中的例子告诉我们,即便遭遇再大苦难,人依然有办法压抑不动怒。小说以动人情节描述乡间牧师斯蒂芬·库马洛到约翰内斯堡寻找他迷途的儿子阿布萨隆。故事发生于1946年,当时的约翰内斯堡对库马洛而言是个可怕的地方,在他的故乡多申尼村,“随便坐哪辆巴士都能去想去的地方”,而在约翰内斯堡这座大城市里,却有无数的方法能迷路,无论是外在的实际方位还是内在的道德标准。这位温和的牧师和他睿智的同事兼朋友姆西曼古沿路打听,最后发现阿布萨隆就像南非种族隔离时期许多被歧视的无助黑人青年一样,误入犯罪的地下世界,库马洛虽找到儿子,但阿布萨隆已开枪杀死一个白人,而且这个人一生都在帮助社会底层的黑人争取权利。牧师看着自己的独子以谋杀伟人的罪名接受审判,他悲痛、心碎,形容日渐憔悴枯槁。

库马洛的故事没有快乐结局。其实,作者佩顿是希望呈现一个人从苦难中淬炼出的超凡坚毅。库马洛的思考和行为都是慢慢来,遵循着他所属的祖鲁文化中“轻缓的部落节奏”。作者刻画这位老人每次处理怒气和悲愤时所产生的情绪,由于佩顿笔下的角色总是展现真实人性,有时怒气会胜出,库马洛会忍不住出言伤人,但他也会很快从情绪中抽离,低头道歉。

《哭泣的大地》给我们仗义执言的勇气,让我们学习在失控发怒后开口道歉,并了解尖酸苛刻的话语并不能解决问题,只是火上加油。库马洛的苦难让你以正确态度重新看待自己的困境,作者的文字能抚慰你暴怒的灵魂,而他的智慧和笔下角色将使你明白,人在逆境中其实也能平和沉稳,甚至可能重拾欢笑。

也可参见 愤怒、打破瓷器、路怒症、思绪纷乱、一心寻仇、害怕暴力

暴食症

《欢愉的代价》(The Debt to Pleasure)约翰·兰彻斯特(John Lanchester)

暴食这个词的英语gluttony源自拉丁文的gluttire,是大口吞下的意思,而在现代语言中指的是过度沉溺及消耗食物、饮料或其他可食用消耗品到奢侈浪费的程度。如果你患有暴食症,在开吃之前,请先大口享用这本好滋味小说。(如果暴食的是你的朋友,请把这本小说摆在他们餐盘上,晚一点再上晚餐。)

本疗法共含三道菜,菜色如下。

前菜:这本小说没办法囫囵吞枣,因此可以让人延后用餐时间,甚至干脆不吃。叙事者塔奎因表达思绪十分精准,保证让你每段文字都想读两次,然后抄进阅读日志,像享用一口香嫩的小牛肝似的细细咀嚼。请在餐前和每道菜之间品尝这本小说,如此就能放慢用餐速度,说不定还会想离开餐桌,照着书里的食谱试做(比如薄饼、煎蛋卷、盐沼羊肉等等),因为这部小说在整个疗程中几乎不断离题,拿食谱当幌子回忆往事,在东拉西扯的漫谈中,借哲学和暗示点出我们真正前往的方向。

主菜:每种食材在塔奎因心中荡漾的美好滋味久久不散,让你学会细细品味而非狼吞虎咽。你读到的每种食物都蕴藏惊喜,比如桃子让塔奎因想起他的哥哥巴托洛缪,不只是因为他俩曾在儿时的一个夏天快乐地大啖这种毛茸茸的水果,而且这位热衷美食的主角早在六岁就忍不住尝试自己做果酱,他把桃子连同果核成颗下锅,意外把果核里的氢化物煮了出来,差点闹出人命。

餐后点心:结果没有点心,不好意思,因为品尝到这里,你已经惊觉事有蹊跷、大事不妙,此外也发现要注意自己的腰围了(参见:肥胖)。

这部小说让你学着减少进食但多加品味,以及在每口食物下肚前,先确定食材的来源。

也可参见 肠胃胀气、肥胖、牙痛

暴躁

《莫罗博士岛》(The Island of Doctor Moreau)H. G. 威尔斯(H. G. Wells)

H. G. 威尔斯于1896年出版的《莫罗博士岛》是一部反活体解剖的作品,里头有一位性情暴躁的莫罗博士,而如果你的个性像他,请注意自己对朋友、同事和同住的人所造成的影响。暴躁其实有传染性——很快你就会发现,自己身边原本开朗的人都变得执拗而好斗。

莫罗博士隐居在一座太平洋岛屿上,他试图通过手术和行为制约,将各种四只脚的动物(如野猪、土狼、狗和豹子等)变成人类。见证这些实验的人是英国人爱德华·普伦德里克,他遭遇船难被莫罗博士救起,却因而被囚禁,成了实验对象。起初普伦德里克误判情势,以为莫罗想把人变成野兽,因此担心自己的性命,但后来他才明白实情正好相反。莫罗博士功亏一篑,因为这些“兽人”仍不断恢复兽性、又开始用四脚走路、猎捕兔子,他因此才变得烦躁不堪。最后普伦德里克不再畏惧莫罗,可是在岛上待了几个月,长期感染莫罗的暴躁脾气,他也变得像这位科学家一样。

请别把暴躁传染给别人。参见我们专治易怒和憎恶人类的药丸,然后考虑转行(参见:入错行)。

也可参见 不满、爱发牢骚

悲观主义

《鲁宾孙漂流记》(Robinson Crusoe)丹尼尔·笛福(Daniel Defoe)

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有言:“人的性格即是他的命运。”但西方社会的思想却拐了一大个弯。中世纪时,人们相信上帝(或命运之神)支配一切,凡人无从掌握自己的命运,因此一个人的性格又有什么重要呢?但紧接着,方向盘突然又从上帝(或命运之神)那儿跑回我们这些凡人手上了。近代观念相信成功的人生取决于个人能力,这部小说就在这种“事在人为”的心理脉络下诞生了。

《鲁宾孙漂流记》是文学史上第一部说明乐观能扭转人生的作品。鲁宾孙的处境起初简直是走投无路,他遇上船难,全船只有他一人幸存,如今他身处一个荒芜贫瘠的无人岛,而他身上只有一把刀、一个烟斗和盒子里的一点烟草。他在脑中“痛苦万分”的情况下发疯似的四处狂奔,深信自己很快会被饥饿的野兽吃掉。

我们都知道,在这种状态下很难成就什么事情(参见:心碎、忧郁),所幸鲁宾孙努力发挥正向思考的力量,拯救了自己。他赶在船沉没前搜刮船上剩余的物品,其中包括纸笔,于是开始写下自己处境的“正反两面”,也就是老套地列出这件事的优缺点。在这过程中,他得出简单但改变他一生的道理:坏处其实被好处抵消了,而且因为他再也想不到比当下困境更惨的事,所以下了个这样的结论:“世上少有比这更悲惨的状况,但其中……也有值得感激的好处在里头”。让我们给鲁宾孙一个赞!

于是,鲁宾孙使尽浑身解数地求生:他打猎、养山羊、耕作、养鹦鹉当宠物、做锅子,还自己动手做许多东西。他成为自给自足的高手,在岛上安然度过二十八年。

所谓成功的人生是在心理上自给自足,遭遇困境时更须如此。如果在最黑暗的时刻也能把悲观绝望挡在门外,拿出乐观精神,展望光明未来,那么不但能挖掘出自己最好的一面,也能成为自己最好的朋友。只要懂得保持乐观,什么问题都不是问题。船失事时,让克鲁索伴你左右。假如赫拉克利特这么考虑过,他也会这么做:选择乐观主义而不是悲观主义,你会有一个更加美好的人生。

也可参见 犬儒主义、忧郁、失去信仰、失去希望、人生无意义、失去信任

悲伤

《巴特沙·B的无上幸福》(The Beastly Beatitudes of Balthazar B)J. P. 唐利维(J. P. Donleavy)

笔者悲伤时,身体会受一股看不见、挡不了的力量驱使,往书架走去,如潮汐受月球吸引,如候鸟被召唤回乡,丝毫不差地来到《巴特沙·B的无上幸福》这部作品前。这本小说的悲伤仿佛自书页间渗透而出,与我们的悲伤合而为一,以天经地义的道理安慰我们:肝肠寸断的悲伤就是这个世界的一部分。没人比爱尔兰裔美国作家J. P.唐利维更谙个中道理。如果你悲伤,请浸淫在这部小说温暖柔和的幽默中,开始漫长轻柔的旅程,向上飘离这份情绪。

巴特沙·B 出身富裕,生在巴黎“福煦大街边的一座大宅”,这个少年是出了名的优雅内向,而他的人生充满失落,以及对爱无止境的追寻。巴特沙的父亲过世,留给他一个失职的母亲(参见:遗弃)和“满坑满谷的财富”,因此他把情感都投注在“保姆”和爱德华叔叔身上,保姆有着丰润带笑意的双颊,而爱德华叔叔爱玩热气球、四处冒险,他的经历总让巴特沙听得目眩神迷,包括遇到熊的惊险逃生记、在巴黎十六区借着放屁让热气球升空。接着,穿着白袜和扣带皮鞋的巴特沙被送进一所穷凶极恶的英语寄宿学校,在这里,学童每天早上起床都哆嗦着“攥着毛巾”,巴特沙的蓝色大象玩偶蒂莉还在他眼前被扯烂,而抚慰他的是他在这里唯一的朋友——顶着一头胡萝卜般红发的大块头。大块头替他把蒂莉重新缝好,又安慰他,说想想早餐可以吃麦淇淋和马麦酱呢,他们还要在校长的咖啡里掺盐巴,他们一定撑得过这里可怕的日子,因为他们会尽量找机会做“坏事”。但后来大块头被退学,巴特沙再度孤单一人。

故事中不时有美妙的乐事,但让我们一路读下去的,是一股无所不在的温柔幽默,比如爱德华叔叔的生活诀窍——“在大道上无忧无虑,泡咖啡店开开心心,去打猎就打个精准”,还有每天在扣眼上别一朵花,以及每天早上排便时发出“狮吼”。把这本小说放在床边书架上,每当你快被自己的悲伤淹没,就潜入这故事的忧伤深渊,把你的悲苦和这位情绪大师的哀愁融为一体,你就会像他一样了解,悲伤是一件痛苦却温婉、甚至有趣的事。

也可参见 需要好好哭一场

悲恸

参见 心碎、死别、悲伤、丧偶、渴求

背痛

《通灵的按摩师》(The Mystic Masseur)V. S.奈保尔(V. S. Naipaul)

痛死啦,简直像一把弯刀把自己剖成了两半,刀锋直插入心,就像那么痛,难过得让人想倒在地上,像头猪似的死掉算了。如果你的背就是这么痛,请找这位住在奔泉林的神秘按摩师“格涅沙大师”吧,他把一个男孩身上的“大黑雾”治好了,要不是有他,男孩必死无疑。格涅沙拥有魔法般的力量,虽然有些人管他叫“神的商人”,因为他经营出租车生意,他美丽的印度教寺庙旁还有一间店铺。格涅沙大师对文字也在行,这不在话下,毕竟他还写了一本书,叫《印度教问答101题》,我们跟毕松买来的,你一定要读,这书写得可真“通畅”,在你痛到全身发麻以前,你真得好好读一读。但格涅沙确实治好了“不能吃东西的女人”,原本食物一进她嘴里便成了针;他也治好了“爱爱男孩”,他本来会跟自己的自行车亲热哩。格涅沙什么都治,治身体的病,更治灵魂的病。所以如果你背痛,快下床去找格涅沙大师,这位神秘按摩师会是你的绝佳选择。

也可参见 疼痛

被裁员

参见 愤怒、怨天尤人、破产、觉得自己一事无成、被炒鱿鱼、失业

被炒鱿鱼

a.《抄写员巴托比》(Bartleby, the Scrivener)赫尔曼·梅尔维尔(Herman Melville)

b.《幸运的吉姆》(Lucky Jim)金斯利·艾米斯(Kingsley Amis)

被炒鱿鱼无疑是一记沉重打击,重创你的荷包和自尊。最好的应对态度就是把它当成一个契机、一个从日常劳碌中解放的机会,你可以重新考虑各种可能,甚至探索全新领域。别认为自己不能胜任这份工作,是这份工作不适合你(参见:入错行)。如果这样你还不信服,就想想这份工作中有多少你不情愿做的事吧——跟巴托比一样。

赫尔曼·梅尔维尔笔下的巴托比是个抄写员,他初来到叙事者的律师事务所任职时看上去“整齐利落,少了点生气”、“尊严中带着几丝可怜”,雇主认为巴托比沉着的特质能让其他员工变得更沉稳。起初,巴托比看来确实是模范员工,勤奋地抄写一式四份的文书,但不久后,他竟叛逆起来。当老板请他将抄写的文件检查一遍时,他的回答是:“我希望不要。”情势很快就明朗了,原来巴托比只肯做最基本的分内工作,一旦被要求多做点事,就抛出这句硬邦邦的回答:“我希望不要。”故事的发展导向一场僵局:雇主不忍心叫这个抄写员打包走人,因为他是如此温驯,而且除了工作似乎没有自己的生活可言;巴托比则是打死不肯妥协。

请从巴托比的抵抗中学习,想想这份工作让你牺牲了多少真正想做的事?巴托比甚至叛逆到拒绝离开自己的办公桌,而你现在却有机会可以出走,开创另一片新天地。

或许你应该先好好庆祝自己丢了饭碗。在《幸运的吉姆》中,吉姆·狄克逊刚在英国中部地区的一所普通大学取得讲师教职,教中世纪英国史,他一点也不想把工作搞砸。因为明白自己得跟上司内迪·韦尔奇“打好关系”,他适时地接受了邀请,到乡间参加一个“艺术周末”活动。但他在活动期间不断惹出麻烦,接二连三上演各种闹剧,包括意外烧床单、酒醉唱情歌,以及各式各样的风流韵事。然而,最惨烈的状况发生在他关于“可爱的英格兰”的演讲中——在演讲尾声,“他用嘲弄的吸鼻声取代每次断句”。

来一场久违的大笑,然后动身寻找真正适合自己的工作,吉姆在众人面前出丑后的结局出人意料,当你看见有人把工作搞得一团糟,最后还大获全胜,一定会因此士气大振。

也可参见 愤怒、破产、觉得自己一事无成、失业

被催生孩子

《凯文怎么了?》(We Need to Talk About Kevin)莱昂内尔·施赖弗(Lionel Shriver)

如果你受够了得一直跟人解释自己为什么没生孩子,如果你喜欢活在当下、不想放弃现有的一切,如果你觉得地球人口已经够多,如果你知道自己就算生孩子也会是无能的家长,如果你享受不被打扰的漫漫长夜,也希望你的乳白色沙发别沾上顽皮小家伙的掌印——那么下回有人问你什么时候可以听到你的好消息时,建议把这本小说当圣诞礼物寄给对方,保证他们再也不会拿这问题烦你了。

也可参见 膝下无子、年过三旬*

被孩子耽误人生

a.《磨砺》(The Millstone)玛格丽特·德拉布尔(Margaret Drabble)

b.《最后一场画展》(Notes from an Exhibition)帕特里克·盖尔(Patrick Gale)

有时候,当我们的孩子在家里四处撒野时,我们会忍不住躲进楼梯底下的置物间避难,然后读起玛格丽特·德拉布尔的《磨砺》,因为即便是再快乐的父母,有时也不免觉得自己被孩子绑住了,而我们把这本小说放在置物间里正是应对这种紧急状况。

这部小说中,罗莎蒙德·斯特西生平第一次性行为就意外怀上孩子,但她却快刀斩乱麻接受怀孕的事实,以及随之而来的,不在计划内的育儿人生。她初得知自己怀孕并没有多开心,还试图弄掉孩子(喝金酒、泡热水澡),只是没成功,后来她便“没办法下定决心放弃胎儿”。而虽然她还有其他许多事得操心,但最后她对这个美丽的小生命全然奉献,浑然不觉友人所预言的那“挂在脖子上的磨盘”(意指拖油瓶般的重担)。突然间,我们在楼梯下的置物间里恍然大悟,原来绑住我们的不是孩子,而是爱。

帕特里克·盖尔的《最后一场画展》则更能让你感受到这种突如其来、出乎意料的喜悦之情。小说主角蕾切尔是一位情绪游走于两极的母亲,她为人母的经历独一无二。她会把自己关在画室里好几个月,主要为了作画,却也或多或少忽略了自己的儿女,然而在生日等特别的日子,她又会以全副身心投入母亲的角色,让孩子不必上学,还让他们自己决定想做的事。更重要的是,她不吃药时最有创作灵感,因此她很喜欢怀孕的时光,因为孕期不能吃药。所以她养育和生育孩子时,正是她精神的巅峰。

当然,事情没这么简单,紧随巅峰而来的是低潮,以及这些起起伏伏在孩子心上铭刻的伤痕。但至少这个故事鼓励我们以更深刻强烈的方式感受与儿女之间的相处——一连好几天为他们开怀喜悦,庆幸生活中有他们的美好。

也可参见 儿女成群导致无暇读书*、幽闭恐惧症、为人父、身份认同危机、打退堂鼓、为人母、身为单亲家长

被控诉

《凯利帮真史》(True History of the Kelly Gang)彼得·凯里(Peter Carey)

若你遭人控诉而且知道自己有罪,那就欣然受罚吧;如果你没犯错,是被冤枉,那就勇敢捍卫自己的名声吧;但假使你确实做了被控诉的事,却不认为那是罪行,那又怎么办?

彼得·凯里在《凯利帮真史》一书中述说了澳大利亚版罗宾汉内德·凯利的故事,凯利年仅十岁时为让家人填饱肚子,杀了邻居的小母牛,犯下人生第一桩罪行。随后他便被自己的母亲送去当绿林亡命之徒哈里·鲍威尔的徒弟;后来哈里犯下“巴克兰马车”抢劫案时,据传内德就是那位搬树挡路以及拦马的“不明人士”,“让哈里好办事”。内德一生的命运就此注定,成了永远的绿林汉,而他也把这块草莽招牌打得极响亮。

内德亲笔写下自己的故事,好让襁褓中的女儿长大后能阅读,因为他知道自己将无法亲自说给她听。内德行文粗犷、毫无标点的文字读来令人眼花缭乱,但真正令我们对这个结合男人和男孩形象、罗宾汉般的人物产生好感的,却是他黑白分明的态度——内德始终秉持着强烈的忠诚心和原则行事,只是他的原则恰巧不符合法律规范:他妈妈需要黄金,他便替妈妈弄来黄金;他妈妈和妹妹被不忠的男人抛弃时,他不惜替她们违背“第六诫”(不可杀人);此外,尽管哈里和他自己的叔伯舅舅都待他“不怎么样”,但他从未背叛这些长辈。面对如此胸襟广阔的绿林汉,尽管他杀人不眨眼,我们又怎能不爱呢?腐败的并非他这个人,而是他身处的世界,因此,我们不禁在枪林弹雨和这位英雄的恩菲尔德步枪枪声中替他欢呼呐喊,这部小说就这样让读者全都成为法外狂徒。

内德·凯利是一个珍贵的提醒,告诉我们不遵守社会法律规范的人并不一定是坏人,关于是非对错每个人都该有自己的一把量尺,划出自己的规则界线,然后据以行事,一旦逾越界外,请第一个跳出来谴责自己。参见:罪恶感。

被冷落

《婚礼的成员》(The Member of the Wedding)卡森·麦卡勒斯(Carson McCullers)

有时我们觉得自己仿佛被人刻意排挤,看大家玩得开心却不得其门而入,其实决定不加入就没事了,毕竟热闹也不是人人都爱(参见:格格不入)。但若你兴致勃勃,却没人欢迎你加入,最后难免满肚子委屈,而且开始嫉妒起那些只顾自己开心、浑然不察他人痛苦的人。不幸的是,我们的第一反应往往是以下两种错误做法:硬是挤进小团体中,或是排挤这个排挤我们的小团体。

这两种策略都行不通。卡森·麦卡勒斯的作品经常向孤单和古怪的人致意,而《婚礼的成员》也不例外,小说背景设在美国南方小镇,主角是丧母的十二岁少女弗兰淇,上述两种做法她都试了。故事中她的生活急转直下。当好友搬家到佛罗里达州时,父亲对她说“这腿长长的十二岁大傻蛋”怎么还睡在爸爸床上,弗兰淇开始做出一连串使人忧心的行径,比如拿着父亲的手枪到空地开枪、在西尔斯罗巴克百货商店偷刀子,还跟一个叫巴尼·迈基恩的男孩子在他家车库犯下一桩“古怪的错事”。尽管如此,她依然感觉自己“被排挤”。当小区孩子在俱乐部举办派对时,她在后巷听他们的欢闹声。

起初,她想到的解决办法是加入哥哥贾维斯和未婚妻的“阵营”,决心成为他们婚礼的“成员”,待婚礼结束后,跟着他们一起出发见识大千世界。贾维斯和贝丽尼斯当然不领情,弗兰淇干脆决定离家出走。但她毕竟是个十二岁的孩子,并没有跑多远。

事情的解决方法令人“又惊又喜”。对自认老是在人生赛场上坐冷板凳的人来说,《婚礼的成员》一定能引起共鸣,无论你是在职场上被忽视,还是没跟上朋友中最近兴起的风潮——可能是成家,也可能是集体去果阿旅行。请读读这本小说,提醒自己:不强求,也不要逃开(尤其如果你才十二岁的话),要有耐心,人群总有一天会对你敞开双臂。

也可参见 与众不同、身为外国人、寂寞、人见人厌、格格不入、害羞

被欺凌

a.《猫眼》(Cat’s Eye)玛格丽特·阿特伍德(Margaret Atwood)

b.《汤姆·布朗的求学生涯》(Tom Brown’s School Days)托马斯·休斯(Thomas Hughes)

欺凌有许多形式,男孩子之间的欺凌通常诉诸肢体暴力,女孩间的欺凌则以恶意的言辞为主,虽然我们会觉得欺凌局限在小孩之间,但其实成人环境也随处可见欺凌,不管在职场还是在家庭中都有。我们提供的两种药主治年轻人之间的欺凌现象,它们都包含同一种成分——那就是点出受害者是因为屈辱和困惑(至少一开始是如此)才无法看清情况并求援。若你怀疑自己正遭受欺凌,这两本小说能提供你一些观点,辨认出恶霸宣示权力的伎俩。请根据你是会被打趴或反击的人,学习回应欺凌的不同做法。

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的《猫眼》是一部令人不寒而栗的作品,描述中年的伊莱恩回到多伦多举办个人画作回顾展,心想着会不会巧遇从前的朋友科迪莉亚,如果见到了又要说些什么。科迪莉亚在校时,是一个三人小团体里最有势力、最迷人的女孩(另外两人是卡罗尔和格雷斯),伊莱恩和她们形影不离,而科迪莉亚是她最想讨好的人。科迪莉亚偶尔“有交朋友心情”的时候,便会拉着伊莱恩的手一起唱歌笑闹,这种时候伊莱恩会很感激——但同时也感到焦虑,因为她知道科迪莉亚的友好没多久就会转为敌对,而且她身为小团体的头头,还会唆使卡罗尔和格雷斯一起欺凌她。在多伦多,伊莱恩找到一块形状如猫眼的石子,那是当时哥哥斯蒂芬送她的,于是一段她多年来努力忘却的伤痛回忆在脑中复活。

有被欺凌经历的人一定都能理解伊莱恩为何情绪麻木,也能理解她为何脱离不了伤害她的小团体。欺凌受害者最初往往不会意识到自己正被欺侮,反而会被施暴者吸引,渴望被对方接纳,又害怕被拒绝和鄙视,就这样形成一种诡异的共谋结构。譬如伊莱恩就被吓唬得失去勇气和信念,因此无法反抗施暴者(如果你有这个情形,参见:缺乏自信)。当情况越演越烈时,伊莱恩才终于觉醒,找到离开的力量,但她得先鼓起勇气:“这就像从悬崖一跃而下,心里要相信风会好好接住你。而风确实会。”若你感觉伊莱恩和小团体的互动可以套用在你的处境,请在情绪麻木之前逃离吧。

而在托马斯·休斯的《汤姆·布朗的求学生涯》中,主角汤姆没被欺侮他的校园恶霸福莱斯曼击垮。汤姆一到拉格比学院,可怕的福莱斯曼便使尽全力让汤姆的生活陷入地狱,他对汤姆施加言语和肢体暴力。而当这个年纪较大的男孩在火堆前发起“火烧”汤姆的活动时,汤姆终于鼓起勇气,决心反抗校园恶霸对他和朋友的不公不义。情势之所以能转变,汤姆变得坚强果敢当然是原因之一,但另一个原因则是他赢得了学长的尊敬,其中有位学长还帮助他扳倒了福莱斯曼。

汤姆成功反抗欺凌者的故事能激发你的士气和灵感,但最能达到宣泄效果的其实是作者对汤姆受创的描述。谁晓得心灵的创伤要多久才能愈合呢?(参见:心灵创伤)对《猫眼》中的伊莱恩而言,这个伤口一直延伸到中年,但当她回顾童年受创的情景时,旧伤终于痊愈。愿这两位文学作品中的受害者带给你勇气,他们曾在欺凌的恶浪中载浮载沉,却在历经劫难后磨出一身光辉。

也可参见 焦虑、被冷落、噩梦、看不起自己、想成为超级英雄

被甩

参见 愤怒、没胃口、分手、心碎、需要好好哭一场、失眠、相思病、想杀人、悲伤

被锁在门外

在等待开锁匠吗?你需要好看的侦探、犯罪或间谍小说,请放一摞这类作品在院子里(呃,你也可以考虑在院子里藏一把备用钥匙),这些故事或许能让你想到破门而入的妙招呢。

陪你等待开锁匠的十本小说

《别无选择的贼》(Burglars Can’t Be Choosers
  劳伦斯·布洛克(Lawrence Block)

《水的形状》(The Shape of Water
  安德烈亚·卡米莱里(Andrea Camilleri)

《完美的间谍》(A Perfect Spy
  约翰·勒卡雷(John Le Carré)

《白衣女郎》(The Woman in White
  威尔基·柯林斯(Wilkie Collins)

《天使航班》(Angels Flight
  迈克尔·康奈利(Michael Connelly)

《生死关头》(Live and Let Die
  伊恩·弗莱明(Ian Fleming)

《闯入》(Break In
  迪克·弗朗西斯(Dick Francis)

《烂辣椒》(Bad Chili
  乔·R. 兰斯代尔(Joe R. Lansdale)

《蓝衣魔鬼》(Devil in a Blue Dress
  沃尔特·莫斯里(Walter Mosley)

《九曲丧钟》(The Nine Tailors
  多萝西·L. 塞耶斯(Dorothy L. Sayers)

扁桃体发炎

《冰激凌女王》(The Empress of Ice Cream)安东尼·卡佩拉(Anthony Capella

这年头已经不流行随便切除扁桃体,如今对付扁桃体发炎,除了忍耐、青霉素和多流汗之外别无他法,显然我们必须把这小恶魔似的构造留在喉咙里,以备我们意外进入卡通世界而且需要尖叫时,还可以张嘴露出这颤抖的小玩意儿。

而当可怕的扁桃体又发炎时,我们要推荐一部冰凉柔滑的小说让你咽下——那就是《冰激凌女王》。这个故事在17世纪的佛罗伦萨展开,一个出身低微的男孩卡洛·德米尔克来到波斯制冰商阿哈默德身边替他干活。阿哈默德的制冰技术是祖传秘方,而且他谨守传统配方,只以四种基本口味(橙子、玫瑰水、乳香、小豆蔻)制成四种冰——甜酒冰、刨冰、冰冻果子露和果汁牛奶冻。

那时代的冰神奇得难以想象,有的自冰川刨下,有的从结冻的河或湖中采集,然后运到专门的冰窖中悉心存放,为了达到足够的低温,还会在冰激凌中混入硝石,简直是十足的科学技术,与其说是一项厨艺,其实更像是一种工程。从各方面看来,卡洛都不像仆人而像奴隶,完全没有提升地位的机会,然而他极有进取心,求知若渴,会拿各种糖浆和水果自己做实验,他曾说:“对我来说,没什么东西是古怪或荒谬到不能尝试的。”卡洛试过的制冰原料包含酒、青酱、杏仁奶、小茴香末,以及各式各样的奶油,他渴望解开藏在冰激凌深处的奥秘。最后他带着这些秘诀来到查理二世的深宫——一个混合了云雨之欢、香甜冰冻果子露和明争暗斗的刺激世界。

请庆幸你还保有你的扁桃体吧,小玩意儿发炎时,就用这则华美的故事冰镇一番,边读边舀一匙匙的冰激凌来吃。

也可参见 疼痛

便秘

《项塔兰》(Shantaram)格里高利·大卫·罗伯兹(Gregory David Roberts)

有些小说会让你想沉淀保留,有些则会让你想彻底解放,澳大利亚前银行抢匪格里高利·罗伯兹所写的这部小说叙事不羁、篇幅宏大,描写极度穷困的孟买贫民窟,保证能刺激你肠胃蠕动。看叙事者的热忱口吻,看故事里贫民窟的蓬勃活力和乱无法纪,看文句倾巢而出仿佛举起这座两千万人的大城市,看那令人窒息的高温和肮脏梦想,看一片片的棚户区,居民的生活全在这些废弃物搭成的棚屋之间发生——饮食、抽烟、争吵、交媾、讨价还价、唱歌、刮胡子、分娩、嬉戏、炊煮、等死,一切动作都在旁人眼里进行。小说里还提到种种迷人的水果,诸如泡泡果、木瓜、释迦果、甜柠檬、葡萄、西瓜、香蕉、橘子和芒果等应有尽有,或许能发挥文字泻药的效果,松弛你的括约肌。更重要的是,务必看普拉巴克描述贫民窟男性居民每天的晨间“活动”:年轻男子和男孩们集体沿着防波堤蹲着,屁股朝海,气氛欢乐和谐,每个人都能任意观看别人进行得多顺或多不顺。身为小说叙事者的朋友,普拉巴克也催促他一起到堤防去:“对啊!他们都对你很有兴趣,你就像电影明星一样,大家都想看你怎么‘活动’。”

大伙儿一起在众目睽睽下露出屁股“活动”,请将这画面铭刻在脑海中,往后你只要一想到可以独自如厕便会心怀感激,而且会很想善用厕所。要是你等待已久的“活动”一直动不起来,这本门挡般的砖头书也是您如厕等待期的消遣逸品。

也可参见 易怒

不敢冒险

《比格斯对抗纳粹党》(Biggles Defies the Swastika)W. E. 约翰斯(W. E. Johns)

悲惨的响尾蛇呀!你是那种成天窝在躺椅上装病,等德国佬上门来抓你的胆小鬼吗?德国佬也有好的,这我们知道,但德国人普遍有个习惯,就是会把病恹恹而不把握机会逃出去的敌人处理掉。只要速速审视当下的劣势,你很快就会了解冒险的必要性。抓紧时机行动吧,良机一去不复返,否则你可能不仅会对不起自己,还会辜负了国家。个人的性命当然无足挂齿,但秉持荣誉原则,个人务必对伙伴和祖国的安危负责。

我们没必要让自己身陷险境,但有时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我们最不该的就是消极呆坐。让中队长詹姆斯·比格斯沃斯成为你的导师,带你踏上惊险刺激的道路。很快你就会发现,路上处处是钥匙忘了拔的汽车、油箱里也总是加满了油,而且你在九死一生时想出的逃生点子一定会奏效;或许你满怀忧虑、闭口不言,但依然昂首阔步表现出胸有成竹的模样,而就在你以为要被某辆车压成肉酱时,必定在最后一秒发现开车的是你的战友,他会把你搭救到安全的地方;你会有勇气与灾难正面交锋,还可以把飞机平降在树顶,绝不会缠上电报线。

约翰斯上校的96部比格斯系列作品能激励你的冒险本能,看着他勇挫跨国阴谋、营救战友和落难佳人,并赶在早餐前无私地拯救世界,这一切必定会使你想起身效法。在这个系列里,我们尤其喜欢《比格斯对抗纳粹党》,因为比格斯在这一集装扮成纳粹,靠糊弄的本领化险为夷,包括在下坠的战斗机里跟敌人扭打争夺操纵装置、在千钧一发的状况下搭救战友,带给我们一流的冒险传奇。

也可参见 懦弱、乖乖牌、过于井井有条、拖延症、未能把握当下

不会再爱了

《1Q84》(1Q84)村上春树(Haruki Murakami)

真爱、皎洁的月光、玫瑰、此情不渝、命中注定的另一半。

我们听到你说:“醒醒吧。”

我们之中有些人已受够爱情,感觉自己爱人的能力已枯竭,召唤爱情的力量已逝去,人生的浪漫时光已画下句号。

这般心灰意冷简直是浪费时间,我们要把你拖出愤世嫉俗的深渊,重新唤醒你爱人的能力,让你永无止境地爱下去,而这回要用的秘方就是村上大师的长篇巨作《1Q84》。

说《1Q84》是一部很复杂的小说并不为过,它的篇幅长得吓人,故事背景又分成两个世界,然而情节可说是浪漫到骨子里,浪漫恋情的核心发生在两个主角的过去,他俩十一岁时曾在学校教室牵手牵了许久,那一刻寂静无声,是那么地富有意义,对男主角天吾来说是意料之外,对女主角青豆则在计划之中,但却也玄奥难解。这次牵手从此在两人心中萦绕,挥之不去。青豆当时知道自己即将离去,而天吾一直待她很好,她把自己的精髓刻在他的掌心,他的灵魂自此蜕变。

二十多年后,天吾和青豆各自过着孤独的生活,两人成年后都不曾发展任何感情关系。天吾在数学补习班教书,同时着手写一本小说,青豆则以非常自律的方式生活,她教人防身术,也当兼职杀手。接着,他们都和狂热的邪教团体“先驱会”有了牵连,不久后更是分别被邪教追杀,也渐渐明白对方其实仍牵动着自己的生命。

这部小说关注的主题之一是无可挽救的迷失,包括道德迷失、在两个平行世界之间的迷失,以及对爱的迷失。天吾到疗养院探视垂死的父亲时读“猫之村”的故事给他听,猫之村是一个让人可以迷失到无可挽回的地方,导致爱无从碰触那些人。天吾经常想起猫之村,在他眼里,那是终极的无爱国度。后来,当情势出现超现实发展,无论是真切而难以解释的身孕、不顾重重阻碍寻找彼此的两人,或是已经放弃爱很久的人再度面临真爱,显示爱的力量似乎能攻克一切。请与天吾一起踏上这趟壮丽旅程,和他一起重新爱上爱的感觉。

也可参见 幻灭、失去希望、遇到错误的另一半

不老实

参见 说谎

不满足

《罐头厂街》(Cannery Row)约翰·斯坦贝克(John Steinbeck)

许多人永远活在不满足的状态——这种感觉啃噬着我们,我们呐喊着成就不够高,这辈子拥有的还不够多。有些人嫌不够的是物质,我们从十几岁起就经常错误地以为只要买得起新的小玩意儿或金银线织的泳衣,我们就会心满意足;有些人嫌不够的是时间,总是永无止境地在待办事项之间奔忙,几乎没有思考和喘息的空间(参见:太忙);也有些人嫌情感、智识或心灵层面不够富足,渴求更好的人际关系(参见:遇到错误的另一半)、更棒的工作(参见:入错行)或更理想的生活状态(参见:破产、品位欠佳),如此我们才能感觉自己终于进入某种状态,可以好好开展人生。

这么说很抱歉,但如果你一直试图从外界寻找答案,永远不可能满足。真正的答案从来是不假外求的,想参透这点,你应该放弃继续追逐艳丽的蝴蝶,而是停下来,审视自己现有的一切。

你可以向麦克这帮家伙学学怎么做。在《罐头厂街》中,作者斯坦贝克歌颂这些流浪汉无欲无求的生活。这群人悠哉地坐在沙丁鱼罐头工厂扔到空地的生锈废水管上,他们分别是麦克、艾迪、黑兹尔、休吉和琼斯,这些男人有三个共通点,一是没家人,二是没钱,三是除了吃饱喝足、心情快活以外别无所求。

其实,上面的描述不完全正确,因为他们就像彼此没有血缘关系的家人。这个家庭的成员还包括令人敬爱的“博士”,他是“西部生物实验室”的老板,整天与瓶瓶罐罐里的海洋生物标本为伍。博士明白自己在这个大家庭中扮演父亲的角色,谁踏进他家门,他就以斯卡拉蒂和蒙特威尔第歌剧或中国诗人李白的诗来熏陶教化一番。此外还有顶着一头橘发、身穿碧绿晚礼服的老鸨多拉,以及杂货店兼周转中心的老板李中,他卖廉价威士忌,又总是乐意让人赊账,有着露金牙的招牌笑容。这个大家庭唯一的野心就是打造自己的家——在一间李中借给他们的旧鱼粉店面,他们悉心布置,摆上旧地毯、椅子(有些有椅面,有些没有),替这个地方起名叫“烧烤皇宫”,里面还有一个“荣耀之心”——一座大得吓人、有着镶银涡卷饰边的火炉,是其中两个人花了整整三天扛回家的。

在许多人眼里,这些人是窃贼、流浪汉和没用的家伙,但在博士看来,他们都活得很成功——手脚健全、“干干净净”,每天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赚得只够糊口,靠打零工挣来的现金过活,却幸福快乐。其他人为生活奔忙,竭力累积成就和物质,永远在追寻,永远达不到期待,麦克这帮人却“悠哉、安静”地获得满足并欣然拥抱这一切。斯坦贝克问道:“若一个人挣得全世界,回到家里时却是带着溃疡的胃、肥大的前列腺和又近视又老花的眼睛,那又何苦?”

小说场景中处处铁锈,有破损的人行道、长满杂草的空地,还有廉价酒吧和旅社。拨出一天时间让自己浸润在这群汉子温柔、关爱而悠闲的世界里吧,他们不需要什么就能快乐,想为博士“做件好事”却搞得乱七八糟,但他们的心思都放在对的地方,不瞎忙,随遇而安。请把小说里随意恬静的生活方式应用在你的生活里,经过几番练习,相信你很快就能悠闲入定,接受生活中的不满,就像故事中博士和黑兹尔抓海星的岩池的池水那样,缓缓落潮。

也可参见 无聊、暴躁、庸庸碌碌、爱发牢骚

不受欢迎

参见 身为开罚单的交警

不顺畅

参见 便秘、写作遇到瓶颈

不思进取

《绛红雪白的花瓣》(The Crimson Petal and the White)米歇尔·法柏(Michel Faber)

若你看着大家挥汗往前,自己却意兴阑珊,甚至根本还没起跑,那么你需要一部小说激励你画出终点线并拔腿前进,而《绛红雪白的花瓣》正是最理想的作品。

在绝大多数人眼里,这个故事中年轻女主角展开人生的地方,根本就是一个无法与人竞争的起跑点,简直可以直接弃权退赛。名叫蜜儿的女孩在十三岁的时候就被母亲卖入妓院,成长过程中她认为自己除了顺从那些来到床前“替她暖身子”的男人之外别无选择。但蜜儿渴望挣脱这恶劣的生活,她努力的方式是成为妓院的当家头牌,接着成为全英国第一的名妓。不消多久,她不仅在床上了得,还懂得倾听和打情骂俏的诀窍,让男人在她的陪伴下感觉自己健谈机敏、生气勃勃。然而,她的内心深处依然憎恶这份工作,于是将反感全部倾注到她私下创作的小说中。

香水制造商的儿子威廉·拉克姆的出现是她翻身的契机。拉克姆在男性杂志《极乐伦敦》里发现她之后便为她神魂颠倒,甚至安排让她不再接其他客人,专门接待他。最后蜜儿成为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不仅因为她的风采和美貌,更因为她的才情。她头脑机敏,比拉克姆更能掌握香水客户的需求,很快地,蜜儿成了他拟订广告宣传和整体经营策略的主脑。

作者法柏将维多利亚时代社会不公和僵守传统的现象刻画得丝丝入扣。他在小说的开场如此劝谕:“小心翼翼,步步为营,方为安全。”请跟着蜜儿的脚步(可别跟着下海),洞察先机,掌握自己的人生,但别操纵他人的命运。诚如王尔德的智慧箴言:“我们的野心应该用于自身,这是我们每个人真正该主宰的疆域。”

也可参见 冷漠、离不开床、无精打采

不想当父亲

《鸟鸣》(Birdsong)塞巴斯蒂安·福克斯(Sebastian Faulks)

再也不能晚上喝酒。再也不能在礼拜天早上喝咖啡配报纸消磨到中午。再也不能全心全意爱你的女友∕老婆∕伴侣∕爱狗∕老妈。再也不能洒脱地说:“跟我那群朋友去度周末啰,礼拜天晚上回来。”

对女人来说这一切没这么难。女性怀孕后,肚里的新生命不仅改变她们的身体,也转变了她们的心态,比如《鸟鸣》里的伊莎贝尔就是如此。在塞巴斯蒂安·福克斯这部催泪的“一战”题材小说里,伊莎贝尔和斯蒂芬私奔逃离她不幸福的婚姻,当她发觉自己怀了斯蒂芬的孩子,几乎立即感受拥有孩子的“饥渴”。然而,她在情绪混乱(或许是荷尔蒙作祟)的情况下,不仅决定不告诉斯蒂芬,而且还抛下他投奔姐姐珍妮。

我们再次见到斯蒂芬时,他的心门紧锁,已经七年没碰过任何女人了。这时他在法国索姆河的战壕间打仗,负责带一个排的士兵;这些军人日复一日面对无从想象的可怕苦难,随时可能丧命,但同时也一直和家人通信,我们清楚了解哪些人有儿女而哪些没有,姑且不论这个做法对不对,但作者利用这些男人的父亲身份让读者对他们产生同情。比如有个士兵威尔金森新婚不久,妻子怀了身孕,而他却惨死前线;另外还有一位好好先生杰克·法尔布瑞斯,他收到妻子寄来的信,得知儿子约翰得白喉住院,病情危急,而他在执勤时不慎瞌睡,他的中尉考虑将他枪毙,这时他问中尉是否有儿女。这个中尉正是斯蒂芬,他回答:“没有。”但我们都知道他其实有。

我们不一定要认同作者以是否为人父将男人分成两个世界,但在这部小说中,有儿女和没儿女的男人之间的差异开辟出全新观点——我们不禁觉得,和伊莎贝尔生了孩子却不知情的斯蒂芬像是输了什么,如果他知道自己其实是个父亲,会变成一个怎样的人?他虽然没有处决杰克,但在黑暗的战场上也不曾像战友一样感受到孩子带来的希望。小说以一个孩子的出世作结,新生儿的父亲心中涌起一股意想不到的喜悦,忍不住奔到屋外,将七叶树果实抛向空中。

如果你已经是个准爸爸,却只觉得好日子将尽,心情是慌乱中带着恐惧,那这本小说正适合你;如果你对承诺和婚姻的态度摇摆不定,这本小说也适合你。我们认识许多男人对在另一半肚里栽下的种子没有半点为人父的自觉,但从孩子出生的那一刻起,便无可救药爱上这个新生命。陪斯蒂芬走这一趟吧,你自己想想:他是侥幸躲过,还是损失了体验丰富人生的良机?

也可参见 害怕投入

不幸已婚

《迷人的四月》(The Enchanted April) 伊丽莎白·冯·阿尔尼姆(Elizabeth von Arnim)

已婚哪里是需要治疗的症状?如果这是你的第一反应,本条目你就不用读了,恭喜你中了人生头奖,找到了理想伴侣,婚姻生活过得自在又愉快。

但如果你婚后经常得妥协,必须努力保有自我,抑或是婚姻生活一成不变,随着时间流逝,和伴侣竟然渐行渐远而非如胶似漆,我们推荐你服用伊丽莎白·冯·阿尔尼姆的《迷人的四月》。

这是一部未获得足够重视的佳作,是一部时代小说,背景设在1920年代,描述威尔金斯太太和阿巴斯诺特太太两人的故事。这两位遭受不幸婚姻折磨的女人都看到了《泰晤士报》上的一则广告,广告写着:“喜欢紫藤和阳光吗?中世纪意大利小古堡待租,装潢、家具、仆从一应俱全,让您尽享地中海风情。租期:整个四月。”两人都心动了,在迫切想寻觅幸福感的情况下,两位妇女虽然不相识,却决定合租这栋城堡,还邀请了两位个性更活跃的女性友人同行,而这两个女人也都有各自的感情问题,一位是言行举止端正到极点的费希尔太太,另一位是美丽而难以捉摸的卡洛琳夫人,她厌倦所到之处无论男女都受她吸引,因此说话经常尖酸不客气。

古堡位于圣萨尔瓦多,有着白墙壁、石地板,纯净的环境治愈了这四个女人,随着时间推移,她们逐渐找回了感官感受和快乐的能力。这里盛产橙子,碧草春花,还有一位乐于帮忙的园丁多梅尼科,四个女人逐渐产生了神奇的转变,原本因忧虑而紧绷的容颜舒展开了,紧闭多年的心也像艳阳下的花苞般绽放,又能重新去爱了。例如洛蒂(威尔金斯太太)便说:“我在家里活像吝啬鬼,以前总是处处计较……梅勒许爱我多少我才肯爱他多少,要绝对公平,而他没给我爱,所以我也就没给他爱,我们家是个多枯竭的地方呀!枯竭至极。”

我们以为这座世外桃源只让四位主角找回自己,没想到她们最后……好吧,不多说了,总之她们的丈夫可没被遗忘,婚姻得救了,爱火也重燃了。如果你的婚姻现状不如意,就买本《迷人的四月》,然后订一间意大利度假小屋,在旅途中读这本小说吧。

也可参见 被催生孩子、打退堂鼓、高潮不足综合征、爱发牢骚、性生活太少、性生活太频繁、打呼噜

不知谦逊

参见 傲慢

  1. 以下是一些很能使你说话对象分心的书,让他们不再注意你的疤痕(可惜这招不适用于电子书):
    《我依然想念我男人,但我目光远大》(I Still Miss My Man but My Aim is Getting
    Better)莎拉·山克曼(Sarah Shankman)
    《壁花少年》(The Perks of Being a Wallflower)斯蒂芬·克伯斯基(Stephen Chbosky)
    《最后约翰死了》(John Dies at the End)王大卫(David Wong)
    《爬出窗外并消失的百岁老人》(The Hundred-year-old Man who Climbed Out of the Window and Disappeared)约纳斯·约纳松(Jonas Jonasson)
    《枪,偶尔有音乐》(Gun, with Occasional Music)乔纳森·勒瑟姆(Jonathan Lethem)《班迪尼的春天》(Wait Until Spring, Bandini)约翰·芬提(John Fante)
    《仿生人会梦见电子羊吗?》(Do Androids Dream of Electric Sheep?)菲利普·K.迪克(Philip K. Dick)。

  2. 敏锐的读者或许注意到了,这栋房子的名字和儒勒·凡尔纳作品《海底两万里》里尼摩船长的潜水艇一样。

  3. 在这种观念的脉络下,这部小说在1791年诞生了(和鲁宾孙·克鲁索一起)。在其他时候,我们会遵循其他观念的脉络。

  4. 但也别乐观过了头。参见:乐观主义。

  5. 但别爱昏了头,如果爱到晕头转向,参见:无可救药的浪漫主义者。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