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天报之福 汝不死也——母亲对叔孙敖的开导

透过历史看女人 作者:恢嘉 著


天报之福 汝不死也——母亲对叔孙敖的开导

叔孙敖杀蛇的故事人们耳熟能详。

春秋时期,楚国有个名叫叔孙敖的少年,一天外出游玩时,遇见了一条长着两个脑袋的蛇。叔孙敖听大人们说过,长着两个头的蛇是不祥之物,凡是见过它的人都要死。这时,叔孙敖心里立即浮现出这样一个念头:既然我看见了两头蛇,已是必死无疑,临死前也一定要把它杀死,免得它再去害别人。于是,叔孙敖便杀死了两头蛇。回到家里以后,一见母亲,叔孙敖便嚎啕大哭。母亲见状,赶忙问他为何哭泣。叔孙敖回答说:“听人说看见两头蛇的人必死无疑,我今天看见了两头蛇,所以害怕离开母亲而死去呀!”

母亲忙问:“两头蛇现在哪里?”

叔孙敖回答说:“我怕别人再看见它,所以把它杀死又埋起来了。”

母亲听了,便开导他说:“儿呀,不要害怕。我儿杀死了害人的两头蛇,不让它再去害人,这是做了一件大善事啊!积了阴德的人,上天一定会报答他。我儿不必担心,你不会死去的。”

听了母亲的话,叔孙敖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一颗悬着的心才慢慢地放了下来。

叔孙敖长大成人后,做了楚国的令尹(宰相),史称其宽刑爱民,兴修水利,发展经济,重视教育,政绩斐然,是当时屈指可数的政治家之一。

这个故事的主人公叔孙敖小时候杀死两头蛇,做了善事,后来又成为楚国的令尹,名重一时。如此发展脉络,完全符合“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传统说教,于是,便被统治者拿来,作为一个现成的生动的教材,用来教育民众。

被人神化了的故事,自然会衍生出许多故事的主人始料不及的东西,特别是当着有心人各取所需地拿它来说事的时候,更可能和主人公当初的意愿相去甚远。在这个故事里,叔孙敖路上遇见两头蛇并将其打死掩埋,是一个意外;母亲从儿子的啼哭声中知道了事情的经过,同样也面临着一个究竟作何解释的难题。她向儿子所说的那番话,既是对儿子的宽慰,同时也是对自己的宽慰。因为,在科学不发达的古代,迷信是一种常人难以摆脱的世俗观念。见了两头蛇的人究竟会不会死去,儿子心里没底,母亲心里同样没底。

但是到了算命先生、占卜者的口中,经过他们的胡诌闲扯,叔孙敖打死两头蛇居然和他后来出人头地出将入相有了扯不清的关系。似乎因为打死两头蛇、做了善事,才有了后来的官运亨通,显名于世。如果当初叔孙敖没有打死那条两头蛇,就会很快死去,就不会有后来的一切。于是,一个偶然的遭遇,便成了“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佐证。翻看古代小说,叔孙敖杀蛇的故事一次次地出现在面前,令人无可奈何。

虽然如此,叔孙敖母亲对儿子的开导毕竟可圈可点。平心而论,这是一位有见识的女性。儿子路遇两头蛇,尽管担心自己命不长久,还是不想让两头蛇再去害人,便将其打死。儿子的心思是善良的,主观上是在做善事、做好事。叔孙敖的母亲肯定儿子做了善事好事,相信儿子会有好报,无疑体现出了一种人性的善良愿望。

古人将做善事做好事视之为积阴德,固然有明显的因果报应的成分,但在科学不发达的时代却也有其积极的成分在,不应简单地一口否定。虽然现实生活所彰显的一切并不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而是不断地呈现着“修桥铺路,少眼没户”,不断地上演着“黄钟毁弃,瓦釜雷鸣”,但是人生在世还是应当养成做善事做好事的自觉。就像叔孙敖一样,自己虽然不幸地遇见了两头蛇,也要将他杀死,以免它再去祸害其他人。从理念上讲,叔孙敖的观念应当成为所有人的共识,叔孙敖的行动也应当成为大家的自觉行动。

站在这样一个高度上来阅读叔孙敖杀蛇的故事,来审视叔孙敖母亲对儿子的开导,心中的郁结顿时开朗,善良的人们原本应当如此善良。不管善恶是否真有报应,不管报应是如何地步履迟缓,我们都应当向叔孙敖一样,自觉地做善事,自觉地积阴德,都应当和叔孙敖的母亲一样,持有坚定的信念: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或许,我们可以比当年叔孙敖的母亲向前再走一步,那就是:即便是人妖颠倒是非不清,我们也要一如既往地一心向善,永不停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沿着这个思路进行下去,就难免重蹈前人精心设计好的窠臼或者说是套路: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