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名人传

山月记 作者:[日] 中岛敦 著


名人传

赵国的国都邯郸城里有一个人叫纪昌,他立志要成为天下第一的弓箭手,于是遍寻名师。他认为,要论射箭,当今世上绝世高手当数能够百步穿杨、百发百中的飞卫。于是,纪昌便千里迢迢赶去寻访飞卫,拜他为师。

拜师之后,飞卫对新入门的弟子说:“要学射箭,必先学会不眨眼睛。”于是,纪昌回到家中,钻入妻子的织布机下,仰面朝上,任凭织机踏板贴着眼皮上下翻飞,却始终保持不眨眼睛的状态。妻子不知其中缘由,大吃一惊。她不明白自己的丈夫为什么要用这么奇怪的方式来窥视自己,颇感不快。但纪昌不为所动,并对其严加斥责,强令其继续织布。如此这般,日复一日,纪昌始终坚持用这种奇怪的姿势来修炼不眨眼睛的功夫。两年之后,纵使上上下下的织机踏板碰到睫毛,纪昌也可以做到不眨眼睛。于是纪昌终于从织布机下爬了出来。此时,无论是用锋利的锥子尖刺向眼睛,还是有火星儿意外入眼,抑或是眼前飞灰四起,纪昌都可以不眨眼睛。他的眼睛似乎是丧失了闭眼的机能,即便晚上熟睡之时也是双目圆睁,以至于后来竟有一只蜘蛛在其睫毛之间结了网。这时他终于认为自己已达到师父的要求,于是向师父飞卫禀告。

飞卫听了之后对纪昌说,“只有不眨眼睛的功夫还不足以授你射箭之术,接下来你还要学习视物。要把极小的东西看成庞然大物,把细微的东西看得清清楚楚才行。等你练成之后再来吧。”

纪昌再次回到家中,从贴身穿的内衣缝里捉住一只虱子,用自己的头发系住吊在朝南的窗户上,终日凝视。一开始怎么看也只不过是只虱子,两三日后依然是只虱子。然而过了十余日,也许是心理作用,总觉得虱子好像大了许多。过了三个月,纪昌眼中的虱子明显已大如蚕蛹。悬挂虱子的南窗外面的景物也在不断变化。阳春三月不知何时已变成炎炎夏日;刚刚还是天高云淡、北雁南飞的时节,不觉间已是漫天飞雪的冬季了。纪昌依然一如既往地耐心注视着那只头发丝下吊着的半翅类小节肢动物。时光飞逝,一转眼三年时间过去了,吊在窗口的虱子也已换了数十只。一日,纪昌忽然觉得吊在窗口的那只虱子竟形大如马。他惊喜不已,慌忙起身来到屋外。定睛一看,纪昌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只见人如高塔,马似山峦,猪像山丘,鸡如城楼。纪昌雀跃不已,奔回家中,再度面对窗边的虱子,拿起以燕国的兽角制作的弓,搭上以北方的蓬竹制作的箭,瞄准后射了过去,一箭贯穿虱子的心脏,而系虱子的头发却完好如初。

纪昌连忙去将此事报与师父知晓。飞卫高兴得手舞足蹈,称赞道:“太好了!”于是,飞卫便倾尽毕生所学,将射术之妙尽授予纪昌。

纪昌苦练目力五年成效卓然,学起射术来进步神速。得授射术之精妙十日后,纪昌尝试百步射柳叶,已是百发百中;二十日后,将一个盛满水的酒杯置于右肘之上,拉强弓射箭,命中目标自不待言,杯中之水亦纹丝不动。一月之后,纪昌尝试百箭连发,第一箭射中靶心之后,马上射出第二箭,且第二箭刚好射穿第一箭的箭杆,紧接着射出第三箭,同样第三箭又射穿第二箭,如此箭箭相连,发发必中,后箭的箭镞必定射穿前箭的箭杆,因此未有一箭掉落在地。转瞬间,百支箭已连接如一条线,最后一支箭的箭杆犹如仍在弦上。在一旁观看的师父飞卫也不禁赞道:“妙哉!”

两个月之后,偶然回到家中的纪昌与妻子起了争执,为了吓唬妻子,纪昌拿起乌号弓,搭上棋卫箭就射向妻子的眼睛。箭到之处,三根睫毛应声而落,而其妻本人并未察觉,眼皮都没眨一下,仍然继续大骂纪昌。由此可见,纪昌的射术已达出神入化之境。

一日,纪昌忽然想到一个问题:以自己今时今日的箭术,早已从老师那里学无可学了……

纪昌心里盘算到,如今世上,要论箭术,除了师父飞卫再无第二人能与自己比肩。要想成为天下第一弓箭手,无论如何也要除掉他。于是他便伺机而动。偏巧有一天,二人在郊外不期而遇。纪昌当即计上心来,即刻拉弓搭箭,想要除掉飞卫,飞卫早已察觉,也立即引弓反射,只见两支箭在空中交会,箭头相碰,双双坠地。甚至连半点儿灰尘都没有荡起,可见二人的箭术皆已到了出神入化的境地。少顷,飞卫已无箭可发,而纪昌手里还剩有最后一支箭。纪昌心下窃喜,又将最后一支箭射向了飞卫。危机之中,只见飞卫迅速折断路旁的一根荆棘,将迎面射来的箭头击落在地。直到此时,意识到自己的野心已无法实现的纪昌心里,忽然涌起了一股惭愧之情——

一种基于道义的惭愧之情。这边飞卫因刚刚捡回一条命也松了一口气,同时,醉心于自己的非凡射术,竟对纪昌毫无仇恨之念。师徒二人都激动地跑上前去,在旷野上相拥而泣。(这样的事以如今的道德观来看,的确不合乎情理:美食家齐桓公在寻求自己没有品尝过的美味佳肴之时,厨师易牙曾把自己的儿子蒸熟以供其享用;秦始皇十六岁时,在其父王驾崩当晚,就三度召幸父王的爱妾。这些故事皆出自那一时代。)

飞卫虽然与纪昌相拥而泣,但是想想自己随时都有可能再次成为这个爱徒的目标,实在危险,如果能给纪昌一个新的目标,将其注意力转移开就好了。于是他对这个危险之徒说道:“如今,我该传授给你的东西,已悉数教授予你了,如果你想钻研更上一乘的箭道奥妙,就要往西方的大路上去,翻过险山,登上霍山之巅。那里有位甘蝇先生,可谓是旷古绝今的箭道大家。跟甘蝇先生比起来,我等的箭术简直如同儿戏。如今有资格做你的老师的人,也就只有甘蝇先生了。”

纪昌闻听,立刻西行。师父飞卫说,在那人面前师徒二人的技艺都如同儿戏,这激发了纪昌的好胜心。如果此事当真,那纪昌要成为天下第一,恐怕还遥遥无期。自己的技艺是否如同儿戏,无论如何也要尽早见到那人,与他一较高下才能知道。纪昌心中焦躁,一个劲儿地急着赶路,脚底都磨破了,小腿也受伤了,一路翻山越岭,终于,在一月之后到达了霍山之巅。

迎接他的是一位目光柔和却老态龙钟的长者。那位老者看起来百岁有余,由于腰也弯着,走路的时候白胡子竟拖到了地上。

纪昌担心老者耳背,于是大声向其表明来意。说完希望对方看看自己的箭术之后,不等对方开腔,心急难耐的纪昌便立刻取出背后的杨干麻筋弓,拿在手里,然后搭上石碣之箭,正巧彼时高空中有群鸟飞过,纪昌便向其射去,随着弓弦响动,碧空中即刻便有五只大鸟应声而落。

“还可以吧!”老者微微一笑说道,“不过,这只是所谓的射之射,看来阁下还不知道不射之射。”

老者带着颇有几分愠怒的纪昌来到离山巅仅二百余步的绝壁,毫不夸张地说,脚下屏风似的崖壁有千丈之高,远远望去,正下方的河流宛如一条细丝,只看上一眼就立刻让人头晕目眩。悬崖边上有一块突出的危石,老者气定神闲地往上一站,转身对纪昌说道:“怎么样?你站到这里来,还能把刚才表演的那一套射术再做一遍吗?”“现在可不能打退堂鼓!”纪昌心里这样想着,与老者互换了位置。纪昌踏上危石时,脚下的石头微微晃动了一下。就在他鼓足勇气准备放箭之时,刚好一块小石头从崖端坠落。顺着小石头坠落的方向往下看时,纪昌不由得趴在了石头上,吓得手脚发颤,冷汗直流。老者微笑着伸手将纪昌引下危石,自己又站了上去,说道:“就让阁下见识一下什么是射箭吧?”听闻此言,尚心有余悸、面色苍白的纪昌立即回过神来。随即问道:“您的弓呢?怎么没有弓?”“弓?”老者微微一笑说道:“若是需要弓箭,便是射之射。而不射之射,乌漆弓、肃慎箭皆不需要。”

刚好这时,在二人正上方的天空至高之处,一只白鸢正悠然盘桓,从下面望去也不过如芝麻粒大小,片刻后甘蝇便拉开无形弓,搭上无形箭,双手挽弓犹如满月向其射去,只见白鸢还来不及挣扎,便犹如石块从碧空中坠落下来。

纪昌肃然起敬,只觉得自今日开始才算窥得箭术之道了。

此后的九年时间,纪昌得到老者允许,留了下来。在此期间到底修业如何,谁也不得而知。

九年之后,当纪昌下山的时候,人们尽皆为他的容貌变化之大而吃惊:从前那副不服输的精悍样子已消失得无影无踪。如今的纪昌脸上毫无表情,宛如木偶。当纪昌去拜访许久未见的师父飞卫时,飞卫一见纪昌如此容貌,不禁感慨道:“如今你才算得上是天下名人,我等皆望尘莫及了。”

纪昌已是天下第一名人,邯郸城的民众都来迎接他的归来。大家都期待能亲眼看见纪昌的精湛射术。

然而,纪昌却完全无意满足大家的期望。不仅如此,他甚至连碰都不碰弓箭,就连九年前上山时随身携带的杨干麻筋弓,也不知丢弃在了何处。有人问他为何如此,纪昌只是无精打采地说道:“至为无为,至言无言,至射无射。”果然,这极致的见解立刻在邯郸城的民众中引起热议,大家纷纷以不执弓的射术名人自夸。纪昌越是不碰弓箭,大家越是盛传他天下无敌。

各种传闻也在民众当中口口相传。有人说每天夜里刚过三更的时候,纪昌家的屋顶上就会站着一个人,也不知是谁,拉弓引弦,声声入耳。大家都说,一定是射道之神在主人公睡着之后离开体内,为驱赶妖魔而彻夜守护。又有住在纪昌家附近的商人说,曾亲眼看到有天夜里,纪昌在自家的屋顶上空腾云驾雾,更稀奇的是他竟手持弓箭,正与古时的箭术名人后羿和养由基比箭。当时三位名手射出去的箭,分别在夜空中化为三道青白色的光,直射向参宿和天狼二星之间消失不见。还有小偷招认说,有一次他潜入纪昌家中,脚刚踏进院墙,突然一道寒气从寂静的院子里冲出来,正好打中额头,吓得他落荒而逃。从那以后,纪昌家方圆数里,心存邪念的人都绕道而行,聪明的鸟儿也不从他家上空飞过了。

在世人的一片赞誉声中,名人纪昌也逐渐老去。他的心早已远离射术之道,渐渐归于恬淡枯寂之境。原本就像木偶的样貌更加面无表情,说话也更少了,到了最后,连有没有呼吸都令人怀疑。“已经无彼此之分、是非之别了,眼如耳,耳如鼻,鼻如口”。这便是老名人晚年自述之语。

辞别师父甘蝇四十年后,纪昌如一缕轻烟静静地离开了人世。这四十年间,纪昌绝口不提射术之事,更没有碰过弓箭。当然,作为寓言的作者,理当在这里创作出老名人晚年的丰功伟绩,以证明纪昌是名副其实的射术名人,进而满足读者的期待。但是,无论如何也不能歪曲古书上记载的事实吧。实际上,除了下面这则逸闻,已经归于无为的纪昌,在其晚年,并无任何值得大书特书的英雄行为。

大约是纪昌去世前一两年的事。有一日老纪昌应友人之邀前去赴约,在友人家中见到一物。这东西看起来确实很眼熟,奇怪的是,纪昌却怎么也想不起它的名字,也不记得是做何用的。老纪昌便去向主人询问,“这个到底是何物,又有何用呢?”主人只以为纪昌在开玩笑,也故作不知地笑笑。老纪昌又认真地再次询问,可是,主人家还是疑惑地笑笑,实在不明白客人到底什么意思。第三次,纪昌又一脸严肃地问了同一个问题,这时,主人家的脸上开始出现了惊愕的表情,他盯着纪昌的眼睛,可以确定,对方没有在开玩笑,也没有神经错乱,自己更没有听错,紧接着他惊慌失措地叫道:

“啊?夫子你……身为古今无双的射术奇人……竟然连弓都忘了吗?弓的名称、用途都忘了吗?!”

此事之后,一时间邯郸城里画师纷纷藏起画笔,乐师剪断琴弦,工匠也羞于再将规矩拿在手里了……

  1. 赵国:战国七雄之一,疆域有今山西中部,陕西东北角及河北西南部。
  2. 乌号弓:传说为黄帝用过的弓。后代指良弓。
  3. 棋卫箭:第一代商王汤仿照后羿射日神箭所创。后以“棋卫之箭”指良箭。
  4. 齐桓公(?—前643):春秋时齐国第十五位国君,前685—前643年在位,晚年昏庸,任用易牙、竖刁等小人,在内乱中饿死。
  5. 易牙:春秋时代著名的厨师,亦有写作“狄牙”。善于调味,很得齐桓公的欢心。
  6. 石碣:箭名。汉赵晔《吴越春秋·勾践伐吴外传》:“越王中分其师,以为左右军,皆被兕甲,又令安广之人,佩石碣之矢,张卢生之弩。”
  7. 乌漆:即黑漆,可用于涂饰。
  8. 肃慎:中国古代东北民族,是现代满族的祖先。亦作“息慎”“稷慎”。传说舜时,肃慎氏朝,贡弓矢。肃慎人善射,矢皆石镞。
  9. 后羿:帝尧时期的射箭高手,传说曾射下九个太阳。
  10. 养由基:春秋时期楚国将领,古代著名的神射手,相传能百步穿杨。
  11. 规矩:校正圆形和方形的两种工具。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