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深植的根
●有什么样的教育,就能引领我们实现什么样的未来。
●教育即生长。教育的本义是使得每个人的天性和与生俱来的能力得到健康生长。
●每一个新的学年,都只是一个新的起点;追寻张謇先生的办学之路,永远也没有终期。
●当今教育的所有问题,都可以在陶行知教育思想的词典里找到答案。“学陶师陶”,是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的正确选择。
●通州教育,因为植根深深,所以枝繁叶茂!
郝:“来通州二十多年,最强烈的印象是,通州人谈教育,都言必谈张謇。黎化老师,听说你们家祖上和张謇也有些渊源,是吗?”
黎:“是的,同属常熟‘敦伦堂’后裔。——这没必要牵扯。若说到张謇先生对通州教育的影响,以‘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来形容毫不为过。通州,是他的祖籍乡贯和博得高科的发祥之地。”
郝:“不是说张謇是海门人吗?”
黎:“张謇是出生在海门长乐镇,但祖籍却是通州。他在殿试卷的履历上就曾亲笔题写:‘世居通州金沙场,后迁西亭,侨居海门长乐镇。’因为自幼在通州求读入学,他对通州的教育事业自有一番特别深厚的情愫……”
踏进位于金西三姓街的张謇学校,感觉耳目一新。粉墙黛瓦、九曲回廊,典雅古朴的建筑掩映于一片绿色之中。
我们想象中的张謇学校,就应该是这样的!
这所学校,系张謇亲手创办。
说起张謇的科举之路,颇多磨难。按当时的旧制,祖上没能获得“秀才”及以上功名的,称为“冷籍”,其子弟应试往往颇费周折。于是,在塾师的安排下,他冒籍如皋,却不料受尽敲诈勒索之苦;无奈之下,只得递禀自行检举,所幸通州知州爱才,从中斡旋,张謇才得以改籍归宗于金西三姓街张家。1894年高中状元之后,张謇将“状元及第”匾额送三姓街家庙,算是向祖宗的回报。
张謇
出身贫寒的他,自是懂得农家子弟的艰难,于是掏钱办起了“私立张氏高等小学”,恩典三姓街大户张姓子弟,读书不收学费,令四乡八邻为之眼红。
风风雨雨,天翻地覆。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私立变公立,更名为“新生小学”;直到2008年,才重新改名为“张謇学校”。这是一份传承的纪念,也寄寓了一种深切的厚望。
名为“张謇”,处处“张謇”。有体现张謇 “做一分便是一分,做一寸便是一寸”之进取精神的“得一寸”文化走廊,有观照其成长经历的“未名河”,有寄寓其美好期盼的“紫藤架”,有体现其“知行并进”教育思想的“知行桥”,有以其生平重要年份为名称的楼宇,更有记载其殷殷切切再三叮咛的“家戒碑”……徜徉于校园,我们分明感觉躬身于这位先贤的面前,聆听着他的一句句教诲。
在为南通师范拟定的办学章程中,张謇曾提出培育学子“国家思想、实业知识、武备精神”的办学方针。对此,张謇学校的师生们心领神会、身体力行,开设的“四大育人活动”趣味浓浓:
“状元及第好读书”。活动激发出学生们的读书兴趣和求知欲望。学校的“诗词大会”对外展示活动赢得了苏南无锡、陕西镇巴参观团的满满好评。镇巴县教育局副局长不惮重复地感叹:“到底是状元公办的学校,传承丰厚,学生们一个个都是‘状元’啊!”
“实业救国强科技”。“家庭实验室”的蚕桑课程上,学生们经历了从剪插枝条、养蚕采桑,到在操场上缫出几十米长的蚕丝的全过程。一系列精彩的活动,让孩子们在品行、习惯、情感等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步,学校也因此获得了“江苏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先进学校”“全国新教育实验优秀学校”的荣誉。
“丹青雅乐爱体艺”。该活动更是亮点闪闪,800多名学生都有自己喜欢的社团。舞蹈团的表演参加了阳光体育运动会的展示,合唱团参加了南通电视台“守望家风”节目的演出,学校的金钥匙、篮球、毽球、乒乓球、围棋等社团在全区竞赛中也均有所斩获。
“勤逊传承学礼仪”。各班班主任和科任老师积极配合,有热情、有活力、有创造力,活动设计的课题和形式力求巧妙有趣,让学生乐在其中,并且动员学生家长以志愿者身份参与。每次活动常常引得笑声飞扬、掌声一片,学校已成为师生成长的 “乐园”。
想来,倘若先贤张謇九泉之下有知,也一定会手捋胡须“呵呵”地畅怀大笑。
“万物有始者有卒,教育有始而无卒之事也;万物有新者有旧,教育有新而无旧之事也。”秉承先贤的教导,张謇学校的师生们懂得:每一个新的学年,都只是一个新的起点;追寻张謇先生的办学之路,永远也没有终期。
有什么样的教育,就能引领我们实现什么样的未来。张謇致力于教育救国、教育兴国的壮举,带动和影响了众多的追随者。
通州的诸多名校、老校,追根溯源,或深或浅,或远或近,都和张謇有所关联。
名闻遐迩的通州实验小学,创办者是清末举人、开明绅士孙儆先生。他与张謇交往密切,亦师亦友。张謇也为其所创办的学校题写了“以学愈愚”的校训。
至今,通州实验小学的校园里依然立有张謇与孙儆,以及学校第一任美术教师张臻品评魏紫姚黄、挥毫泼墨吟诗的塑像。
“愿与一方垂不朽,百年人具万年心……”
由孙儆亲自作词、穿越了百年的校歌,其歌词闪耀着一代人的责任与担当;悠扬、悦耳的旋律,依然隐约回响在校园的亭台轩榭、山石流水之间。
前几年刚刚落成的南山湖小学隶属于通州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学校的建筑设计,融入了实小百年的历史和文化基因。
踏进南山湖小学的南大门,转身回望,是一块大理石材质的校训壁,“智由仁出”四个金色大字倒映在清水池中,格外明净耀眼,体现出如水教育的生生不息。
“智由仁出”出自朱熹朱文公。朱熹为宋朝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集理学之大成者,其理学思想对元、明、清影响极为深远,是中国教育史上继孔子之后的又一人。
其《训蒙诗》有云:“义兼礼智由仁出,接物当先主以仁。”显而易见,“智由仁出”与张謇为实验小学题写的校训“以学愈愚”,有着内在的传承性、连续性和一致性。
“以学愈愚”也好,“智由仁出”也好,均可视为对基础教育“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校本化表达和校本化践行。
“仁”者,《现代汉语词典》注释为“仁爱”,《辞源》的注释更为温暖:“人之所以为人之理,爱人无私者谓之仁。”
无疑,张謇就是个“爱人无私”的仁者。
少年时的张謇曾在通州西亭求学居住。
西亭高级中学的两位老师陈建、徐育,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张謇与西亭渊源的深入研究。两人先后走访了数十位相关人士,赴南通、海门,以及金沙、三余等镇实地考察,寻根问源,完成了一部专著《风雨情思西亭场——张謇先生与西亭往事》,由吉林出版集团出版。
该书以翔实的资料,填补了张謇研究的一项空白。
时任西亭镇党委书记的邱志珺,看过书稿后兴奋地表示:“感谢两位老师将张謇与西亭的关系进行了一次全面梳理,为西亭这座千年古镇的文化建设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也为我们全面打造张謇文化夯实了基础。”
在学校食堂,吃着简便的教师工作晚餐,我们和两位作者兴之所至地做了交谈。
陈建和徐育老师均为中学高级教师、南通市学科带头人。聊起写作的初衷,陈老师侃侃而谈:“如果站在文化传承的高度,我们都是张謇的‘后人’。因为我们站在张謇当年求学、成长的故土上,继续以赤诚之心手持教鞭办学育人、力求精进。张謇的仁爱精神和教育理念,可谓我们的乳汁。写这本书,我们义不容辞!”
一份可贵的文化自觉。
一个采访日,我们走进了西亭镇东的西亭初中校园。
校长朱建十分健谈,滔滔不绝地介绍了一番学校的历史后,便引着我们去看学校收藏的“西亭东桥铭碑”。
此碑刻于1926年——也就是张謇去世的那一年,很可能是张謇生前的绝笔。张謇手书的碑文已显得模糊,依稀能辨识出后面的几行三字碑文:
……日而月,瞻驷星。和里老,嘤鸣赓。翼虹双,跂以峥。旅有道,市有型。土臧心,视吾铭。
和西亭高级中学的陈建、徐育老师一样,这所学校的执教者们均以张謇教育事业的薪火传承者自居,竭力从“力求精进”和“知行并举”中汲取张謇教育思想的精髓。
“精进”二字,出自张謇1912年创办“南通纺织染传习所”时题写的训词:“老实不欺,力求精进”。
朱建和全校教职员工一起,集思广益,择取“精进”二字作为校训,引领学校文化建设的方向。
如何向教学管理、课堂教学上渗透?
他们别出心裁、奇兵突进,抓住“葫芦”大做文章。
葫芦是江海大地的常见植物,也是中华民族的一种文化现象。作为常见植物,其具有生物学习和科学探究的典型特征;作为文化现象,它承载着汉民族增寿、降瑞、除邪、赐福、护佑子孙等美好愿望,能充分激发学生青春期的奇思妙想。
葫芦科艺课程的开发,收到了我们坐在书斋里难以想象的奇效,学校的总结材料林林总总:丰富了学校的课程设置,激发了学生的审美情趣,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提高了学校的办学品质。
听起来似乎有点空洞。
如果你深入西亭初中的葫芦科艺课堂,你一定会恍然顿悟:这一课程的开发还真是精妙!它以学生们常见的葫芦这一物品为载体,拓展为提升学生审美能力、创美能力、探究能力的一系列文化课程、科学课程和艺术课程。
“假如你有一只要什么有什么的宝葫芦,你用来干什么?”仅这一问题,便引发了太多奇特幻想:
——我要它把所有的课堂知识,统统装进我的脑海里,让自己成为一个超人。
——我嘛,要让它搜集全球的电脑,把最新的科技奥秘统统公布于众,让全世界的国家都变成发达国家。
——我没那么大志向,就让它给我们学校食堂每天都做上许多好菜,让老师和同学们都吃个痛快。
——我要让它移来一座山,就放在我们学校的操场边上。
…………
我们相信,若是把这些幻想集拢来写一本书,或许会比张天翼的长篇小说《宝葫芦的秘密》更受青少年读者的追捧。
教育即生长。教育的本义是使得每个人的天性和与生俱来的能力得到健康生长,而不是把外面的东西强行灌进一个容器内。当然,教育不可能脱离现实,也要用社会尺度来衡量;但这个尺度应该是宽阔的,而非狭隘的、功利的。
在这一点上,张謇既是现实的,也是超前的。他的丰富的教育思想,他对育人的深度思考,以及对地方教育的卓越奉献,不只是通州教育的重要资源,也已成为我们的精神图腾。
郝:“听说你在二窎中学当过教师?是哪一年的事?”
黎:“没错,从1982年秋到1988年夏。工资关系转文化局后,我又在学校‘赖’了一年。”
郝:“怎么,舍不得离开学校?”
黎:“是有点。那会儿,我的文学创作小有成就,省作协也征求我的意见,想调我去《雨花》当编辑。县委书记、副县长相继登门,希望我留在通州。几十年过去,回头想想,在二窎中学任教的那六七个年头,还真是我人生最充实的阶段。”
郝:“这我有同感。刚走上教学岗位的那几年,总有些东张西望;时间长了也就发现,在别的岗位,你很难脱颖而出。如果你具备真才实学,每堂课都会成为展现才华的舞台,而且,演的是连续剧。我想,这也是好多教师35岁之后便不再愿意改行的原因。”
黎:“是啊!一所好的学校,总能让学子找到自己成长的根;一个好的教师,也总能在学生身上,看到自己的枝蔓延伸,掂出自己的人生价值。”
我们在二窎中学的校园里踯躅。
“窎”这个字有点儿冷僻,字典注音为“d iào”,意为深远,但用于地名,却读为“yǎo”。
这一名称从何而来,不得而知。
二窎街头有热爱家乡的企业老板树起了双龙的雕塑,基座上刻下了一段请当地文人撰写的铭文:
二窎福地,曾为滩涂,遍野蒿苇在望,海沟纵横,潮水晨昏来袭。潮墩座座,是以明证。道光年间,涨沙成陆,移民迁徙来此;烧盐牧垦,代代蕃息安居。盐灶双双,当为留痕。境内水流回旋,时有鸾凤来仪,得名独特;位处交通要冲,市场贸易兴隆,传扬遐迩。
百姓人家,劬劳稼穑;经年累月,治理盐碱。兄弟同甘共苦,亲邻协力齐心。宗祖虽远,祭祀飨以至诚;家居或偏,读书亦为崇尚。苍天厚爱,雨露沃土;耕读传承,滋润乡风。
抗战之时,长街毁于倭寇;灾后重建,繁华得以再现。适逢改革开放,迈步全面小康;幸得经济发展,延续绿水青山。
二窎民众,感恩天佑,立此腾龙,万里鹏程!
短短三百来字,说清了这片土地的由来、历史和嬗变。
二窎中学,是二窎人的骄傲。学校创办于“大跃进”时期,属于那种农村小集镇常见的初级中学。
恢复高考后,学校又由初中直接延伸为高中,办起了“戴帽子高中”。
教师青黄不接,大多学历只为中师或大专;学生参差不齐,几乎都是二窎附近的农家子女。谁也没有想到,就是这么一所校舍简陋、设施不全的农村中学,其高考成绩居然在恢复高考后的十多年间,名列“教育之乡”南通市的前茅。两个班的高中毕业生,高考达线率为百分之八十以上,被清华、北大、南大等名校录取的学生比比皆是。
这些成就,得益于学校校长和全校教师对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教学理念的自觉传承。
陶行知
“文革”刚刚结束那会儿,陶行知还是个令人感觉忌讳、生涩的名字;但,两位乡村教师出身的校长顾宪华、张连祖,因为某种机缘,却是陶行知的铁杆粉丝。周末总结,平时闲聊,说得最多的就是陶行知。
——陶行知先生办学,连个教室也没有,强调的是“教学做合一”,培养的学生个个英才。“死读书”“读死书”没出路,最后只能“读书死”!
——教师工作,凭的是良心。管得太死,会让教师觉得是在为学校、为你校长工作,哪还有个积极性?教师有教师的清高,能把知识点讲透,能把学生培育成英才,就是真本事!陶行知说过:“以教人者教己;在劳力上劳心。”就是这个道理。
——好学生、好苗子,不是靠作业堆出来的,是他的悟性和创造力在起作用。我们的学生都是农家孩子,念书图什么?不就图考上大学活出个人样吗?所以说呢,大家要在“教书育人”这四个字上多动动脑筋。送大家一句陶先生的名言:“为了苦孩,甘为骆驼;于人有益,牛马也做。”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管学校、当教师,不能搞那些花架子。你能真心喜欢学生,能把书教好,学生也就自然会敬重你,听你讲课也就专注、认真。
…………
这些话稍加整理、删改,完全可以看作是学陶师陶的至理名言。也正是在两位老校长的苦口婆心和修正调教下,二窎中学的校风、教风、学风,才始终保持了那么一种鲜活、适合的状态,高考获得骄人的业绩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每年暑假的后半段是二窎中学的 “嘉年华”。全国各地大专院校的新生录取通知书纷至沓来,校园一片欢欣。
那会儿,没学生给老师送礼物,但接到大学录取通知书,“谢师宴”却是必办的。家长们倾情相邀,老师们欣然而至。
南通市委党史办原主任吴声和先生曾在二窎中学执教数年。回忆起往事,他的脸上总是露出抑制不住的笑容:
“那会儿,我总觉得教师是天底下最幸福的职业。中午喝酒喝得脚底打飘,午睡刚刚起床,又有家长来请了,不去还不行。酒席上,总有一些高一、高二的学生家长前来敬酒相约:‘明年(后年) ,我家孩子考上大学,你们可要给个面子!’我也就回答:‘一定!一定!告诉你孩子,我就等着喝这顿酒了…… ’”
10余年间,先后有1000多名农家子女从这所农村中学跨进了大学的校门。
值得一提的是,从二窎中学走出去的学生踏入仕途的不在少数,学校做过统计,县处级以上的就达30多人,至今还没听说有谁落马“进去”了。
有校友提议,应当在二窎中学立一座“读书改变命运”的群雕塑像,让后辈们记住那一个个平凡而又光辉的名字:顾宪华、张连祖、沈复海、张作义、戴维岗、王海珊、张圣译……
遗憾的是,随着两位老校长和十多名骨干教师被调离、被选拔,这所学校辉煌不再。2010年,通州调整教育布局,二窎中学重又回到初中规模。
接下来的数年中,二窎中学似乎玩起了失踪,教育界大大小小的各类会议上鲜能听到这个名字。
直到2008年8月,王振华接任校长。
在一篇题为《穿一双布鞋远行》的文章中,我们曾读到过王振华的业绩简介:省优课评比一等奖获得者、“省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先进个人”、“长三角名校长”……
他热衷于学陶师陶,工作30多年间先后任职于5所农村学校,这些学校都在他手里风生水起、后来居上。
聊及治校方略,王振华就四个字——“学陶行知”。他甚至认为:“当今教育改革的所有问题,都可以在陶行知教育思想的词典里找到答案,‘学陶师陶’是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的正确选择,好教师都应该来学陶行知,好校长都应该来办‘陶校’。”
对此,我们表示怀疑。时代在发展,教育在更新,不同学校有不同的文化传承。这世上哪有什么包治百病的万用良药?
然而,王振华在二窎初中校长任上的所作所为,却为这一理念做出了令人信服的诠释。
他从“细节行知”入手,以学生为本,抓活的教育,形成了“十八个一”的办学思路:
“一天一课”——每天安排一位教师执教一节以学生为主的“陶的课堂”;
“一周一励”——每周安排学校团委干事为学生讲述一个陶行知的励志故事;
“一人一师”——每一个教师至少要拜一名学生为师傅;
“一周一星”——每周表彰一名学陶先进个人;
“一月一会”——每月召开一次学陶师陶的研讨会;
…………
“十八个一”立足于教学实践,表现为抓细化、抓节点的过程,不断把学陶师陶活动引向深入,让陶行知的教育理念融入学校的生态文化。
就任二窎中学校长一年后,王振华在江苏省陶行知实验中学校长论坛上放言:“学陶师陶,一年可以改变一所学校。”
三年之后,他又在一次规格颇高的经验交流会上宣称:“学陶师陶,三年定能办好一所学校!”
果如其言,“细节行知”教育的推行,让二窎中学渐渐复苏,再次声誉鹊起。学校挂上了“南通市行知实验中学”的校牌,开创了南通市初中教育管理史上的先例,还被《中国教育报》提名参加“中国当代特色学校”百强评选。
但令人痛惜的是,因为涉嫌资金违规使用,相关部门进驻学校调查50多天,却并没有发现大的问题,结果是人心惶惶、元气大伤。随后,也许是因为性格过于强势,王振华得罪、伤害了一些人,“人民来信”不断,最终被调离学校。“细节行知”教育半途而废。真是成也“细节”,败也“细节”!
现任的两位校长陪同我们游览校园。
当年的高级中学教学大楼,已有一多半划给了二窎小学。整座校园因而显出几分空阔。“细节行知”的语录提示依然处处可见,却已经褪去了鲜艳的色泽,露出几分明日黄花的迹象。看来,元气的恢复还有待时日。
身在局外,我们无语……
先锋小学也精心打造出 “书香” “陶味” “健体”三张名片。
徜徉于这所宽阔、整洁、布局井然有序的校园,能清晰地感受到浓浓的“陶味”:
行知大道的西侧,是一座花卉掩映的“行知园”,园子正中安放着一尊汉白玉陶行知半身塑像,数棵罗汉松拱立一旁,显出庄严肃穆。
学校办公楼的入口处,静卧着一块书有“爱满天下”四个大字的花岗岩巨石,时刻提醒着人们牢记陶先生的伟大精神和人格,将“爱”播撒给每一个学生。
宽阔的行知大道北侧,是一座巨大的书形雕塑,上书陶行知先生的“每天四问”:“我的身体有没有进步?我的学问有没有进步?我的工作有没有进步?我的道德有没有进步?”
学校的西侧辟有四处园林,建筑物之间以三道长廊连接,构成了“三廊四园”的物态格局——启学廊、沐香廊、行知廊和行知园、怀远园、探真园、博雅园。
200多米长的行知廊里,布置了陶行知的生平事迹、教育诗词,以及学校学陶师陶的活动介绍与成果展示……
这些,仅仅是华丽的外表,重要的是这所设施先进、硬件一流的百年老校在传承和弘扬陶行知教育思想方面究竟做了什么、走了多远?
沿着张贴有陶行知教育名言的楼梯拾级而上,我们在校长办公室拜访了瞿学广校长。
瞿校长滔滔不绝地向我们介绍:
“在教学改革的浪潮中,我们秉承‘诚、勤’校训,以‘从每个孩子脸上看到微笑和自信’为办学追求,营造‘和谐进取’的校风,时刻践行‘仁爱、务实’的教风,努力构建‘勤学、善思’的学风,以创新求发展,以特色求进步,教学质量稳步上升……”
吐出的全都是铅字啊!不喜欢也不习惯这种一本正经的交流方式,我们转而起身去参观学校的荣誉室。
嚯,满橱的光辉灿烂:“全国语文教改示范校”“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江苏省绿色学校”“江苏省科技教育先进学校”“南通市文明学校”……各类奖牌、奖证、荣誉达数十项之多。
最引人注目的,还是那块“江苏省陶行知实验学校”的授牌。
这下,陪同参观的瞿校长语气鲜活了许多,指点着墙上的“至真行知”告诉我们:“这四个字是我们学校办学的文化核心,每个老师都把‘为至真之师,育至真之人’作为追求。学校成立了行知学社,由工会牵动,每周都开设‘行知讲坛’,让老师轮流汇报工作,谈体会。重要的活动,还进行视频直播呢。这几年作为省陶行知实验学校,我们承担了省陶研会的两个规划课题:一是‘小学学科教学中的“小先生制”实践研究’,二是‘小学生自主管理能力培养“小先生制”实践研究’。学生互教互学,养成了良好的习惯,效果不错……”
这所学校的另一项特色是体育。毕竟高举的是陶旗,先生的教导必须牢牢铭记:“身体和精神要全体顾到,不可偏于一面。”
学校规定:无论刮风下雨,每天一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雷打不动。
学校要求:每个学生都得会踢毽球,并且将之作为校本课程。
教师队伍成立了篮球、登山、游泳等7个俱乐部,涌现出横渡长江的游泳健将、参加国际马拉松赛的运动达人。
学生成立了乒乓球、羽毛球、跆拳道等7个社团。足球队聘请了一流的教练,在如皋举行的足球邀请赛上获得全国二等奖,在南通市和通州区的比赛中也多次获得好名次。
采访结束时,我们为先锋小学“学陶师陶”取得的成果而深感欣慰,对陶行知更增添了几分崇敬之情,空气中弥散的镇上印染厂的化学剂异味也变得淡了许多。
余西古镇同样有一座已有100多年历史的小学——理治小学,原名“余西小学”。若再向前推,就是创办于光绪年间的精进书院了。
——不知张謇先生为南通纺织染传习所题写的训词中的“精进”二字,是否是从这所书院得到的启发。
1905年停止科举考试后,学校教育占据了主导地位。余西武举王景唐等人在张謇的大力支持下,改精进书院为余西小学。由余西走出去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朱理治,曾在这所学校教过书。
抗战期间,南通教育家顾怡生先生亲自为这所小学创作了校歌:
美哉我校,美哉我校,
邻有夫子堂堂庙,乡有将军乡勇曹。
天风怒号,海潮狂啸。
我保我卫先我教。
夫子之道高,将军胡弗效?
学生努力各有造,家邦真正生英豪。
果如歌词所云,100多年来,这所小学甘棠遗爱,弦歌不断,立德树人,英豪辈出,先后走出了数十位专家学者、社会贤达。
校名虽几经变化,但学校百年传承的“精进”文化未变,包括“精信·精诚”的德育文化、“精勤·精细”的管理文化、“精简·精思”的课堂文化、“精彩·精致”的活动文化、“精美·精秀”的环境文化,都得到了很好的发扬光大。
一一叙述,难免耗费太多的笔墨。每年阳春时节,这所学校都会隆重地举办一场名为“学会感恩,快乐成长”的10岁成长礼活动。一位教师以文学语言向我们描述:“置身于那种氛围里,真的,你能听到学生生命成长的拔节声音!”仅这一句话,便足以激起我们一连串的想象了。
落实新版《中小学守则》,他们以“八礼四仪”为抓手,深入进行“日行一善,月习一德”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养成教育,围绕“让生命的每一天都精彩”的理念,勾画学生每一天的学习生活:
晨读,用诗歌故事开启新的一天。
大课间活动,操场成了欢乐的海洋。
午读,伴随着经典音乐,享受着灿烂的阳光,阅读属于他们自己的书籍。
傍晚,几十个社团一起活动,校园内襟飘带舞、龙腾虎跃,鼓声阵阵、歌声嘹亮……
的确,透过这些活动,我们听到了生命成长的勃勃律动。
通州教育,因为植根深深,所以枝繁叶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