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一个人的集体记忆 作者:李长安 著


换锅底。

70年代以前,城市里的老百姓家里煮饭,大多是用的铝制饭锅,四川、重庆、贵州一带的老百姓称之为“锑锅”。一种是铝质的铸造锅,另一种是铝皮压制的锅。也有不少家中有老人的,是用木甑子蒸饭,那时还没有什么不锈钢锅,更没有什么高压锅、电饭锅。

铝皮冲压成型的铝锅,轻便、漂亮、易洗、导热快,价格也不贵,缺点就是锅壁薄,稍不注意,饭容易煮糊,或者被烧通锅底。

小时候,大人们上班,小孩放学回家,都是先淘米做饭,然后等大人回家做菜。往往是饭煮上了,玩起来就忘记了灶上的饭锅。经常是闻到阵阵的糊焦味,有人喊:“谁家的饭糊了!”这时,小孩子们才惊醒过来,纷纷跑到自家的灶房,肯定是又有谁家的饭煮糊了。有时候,甚至连锅底都被烧穿了。

因此,时间一长,铝制品饭锅的底是最容易坏了。换锅底,就是那时候常见的行当,隔三岔五都能听到“换锑锅底”的吆喝声。

换锅底的师傅大多是挑着一个担子,一头摆放着一摞大大小小、整齐有序的圆铝片;一头是工具箱,装着铁砧子、铁锤子、大小剪刀等工具。也有的师傅就背个大帆布口袋,装上不同尺寸的铝锅底片和工具,一手拿个铁砧子。

换锅底的师傅一来,就会有各家拿来大小各异的铝锅、铝壶来补。主人家会首先挑选下薄厚不一的料子,厚一些的经用,但价钱要贵一些。

师傅拿起锅子,会认真看上一看,既要剪掉坏掉的锅底,又要尽量保持锅的最大容量,然后抄起剪刀,剪下旧锅底。

师傅找出大小差不多的新锅底料,用圆规划好锅底的尺寸,留好包边的部分,就开始准备换底的话儿了。

换锅底的关键,就是完全靠手工让新底与饭锅紧密地吻合在一起,不用焊,不用胶,稍有缝隙,就会漏水。所以,用一把锤子敲出来,是补锅师傅的真功夫。

看师傅敲的这个过程,是挺有趣的。

师傅把先剪好尺寸的新锅底铝片,放在铁砧子上,左手拿住新锅底,贴住铁砧子,右手拿一个一尺左右长的硬木块,开始不停地敲击铝片的边沿,左手不停地旋转着铝片,一直把这个新锅底敲出一道大约5厘米左右的荷叶边来,像是一个大盘子。然后,把剪过的旧锅的沿,向外再敲出一道同样宽的边来。再合起来,先看看有什么地方不合适,再修整一下。之后把锅底和锅身再合扣起来,用锅底的边,包住锅沿的边,用一把特制的平口小铁锤,慢慢地把两道边紧紧敲合在一起。

这道工序很重要,两道边要严丝合缝地咬合在一起,稍有缝隙,就会漏水。

最后一道工序,是把已经咬合在一起的这道边,向锅的外壁敲贴在一起。这道工序也很重要,敲轻了,可能包不紧,敲重了,已经敲击过一遍的新锅底的边可能会敲裂。

为了做好最后这道工序,师傅在敲打这一道包边时,会先用硬木块轻轻地敲,让这道边慢慢地卷向锅的外壁,等一整圈边基本上已经贴近锅壁时,最后再用小铁锤敲一遍,直到整个包边全部紧紧地贴住锅身。这样,一只锅底就全部换完了。

这时,师傅会向主家要来一瓢水倒进锅里,然后去补另一只锅,几分钟后,如果换好的锅一点也没水迹浸出来,就可以拿钱取锅了。

换锅底手艺好的师傅,在整个换底的过程中是不会使用任何辅助材料的,完全靠手上的敲打功夫。有的师傅手艺欠缺些,在包边的时候会抹一道膏料,这样换的锅底,虽然当时不会漏水,但用不了多久,就会渗水。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