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序二 美国印第安文学的多维度研究

抵制、存活与文化身份的商讨:美国印第安文学研究 作者:生安锋,翟月,孙文千


序二 美国印第安文学的多维度研究

刘克东

生安锋教授的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结题,邀我为其专著作序,我回复说,愿意拜读大作,作序却难以胜任。无奈他执意邀约,难以推辞。那就谈谈我对印第安文学的理解吧。

我与生安锋教授是在2017年于华中师范大学举行的“族裔文学与流散文学:第四届族裔文学国际研讨会”上认识的,但是早在2012年,我就在网上看到生教授的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立项了,于是,利用到清华调研之机,将我出版不久的小书《趋于融合——谢尔曼·阿莱克西小说研究》(光明日报出版社,2011年)托他的同事送给了他一本。7年后,在他的新著《抵制、存活与文化身份的商讨:美国印第安文学研究》里面,就有了互动。

一般来说,研究者将美国印第安文学分为三个阶段:同化阶段(Assimilation)、回归传统阶段(Return to the tradition)、杂糅或者融合阶段(Hybridity/Syncretism)。1968年以前的北美印第安人羞于表明自己的族裔身份,因为他们为大环境所不容。他们更多地想通过认同白人文化——即同化——融入主流社会。20世纪60年代,在民权运动的背景下,北美印第安人也揭竿而起,游行示威,甚至占领监狱等设施,与白人发生武装冲突,意在抗议白人屡次违背条约的行为。1968年,随着莫马迪《日诞之地》的出版,北美印第安文艺复兴拉开了序幕。印第安人不再因为自己的民族身份而自卑,他们大胆发声,勤于写作,歌颂自己伟大的文化传统。大批作家涌现出来,大量作品得以发表。重要的美国印第安作家包括莫马迪、韦尔奇、希尔科、维泽诺、霍根、厄德里克、阿莱克西、卡尔,重要的加拿大印第安作家有金、海威等,其中金具有加拿大和美国双重国籍,可是他在加拿大工作、生活,作品中往往表现出对加拿大的认同、对美国的鄙夷。

作家们对族裔文化与主流文化的关系看法不尽相同。有的属于纯粹的民族主义者,主张武力与美国当局斗争到底,直至建立自己的国家和政权;有的主张谙熟民族传统的同时,适应主流社会,并融入主流社会。

我一直认为对抗不能解决问题,理想的模式应该是平等互惠、相互尊重、多族群和谐共生的多元文化社会模式,即多民族融合的共生模式。融合主义模式实施得比较理想的是加拿大,即其马赛克多元文化主义模型(Mosaic):全社会尊重不同民族群体各自的文化和习俗,不要求任何个体或族群趋同一个统一的文化,各族群保留自己的文化,相互不攻讦、不诟病,在法律框架下“互不干涉”,平等共存。这种文化模式和美国的大熔炉(The Melting Pot)有本质区别,在美国的文化熔炉里,各族群都要趋同,以至于失去文化自我。

我们所使用的融合(syncretism/syncreticity)的概念,意指多个种族、民族或文化群体之间求同存异、平等共存的理想多元文化共存模式(equal multicultural co-existence),这种模式为同一社会的不同群体及不同社会之间提供了一个“平等存异”的框架,不同群体间不再以征服/被征服、统治/被统治的二元对立模式或者等级模式存在,不再追求统一的、“唯一正确的”的规范(norm),而是充分尊重所有社会群体的文化传统。(Ashcroft,Griffiths,and Tiffin 37)

融合(syncretism)一词来源于希腊语συγκρητισμó(synkretismos),意思是克里特联邦。公元一世纪,希腊历史学家普鲁塔克在文章中引用了求同存异、共御外侮的克里特联邦政体。伊拉斯谟于16世纪的文献中引用了克里特联邦的例子,造了这一概念的拉丁语形式,表示为syncretismus。融合的概念出现在政治、神学、艺术、文化、建筑等多个领域。

在建筑领域,融合被称为折中主义(eclecticism),指多种截然不同建筑风格的和谐并置,如巴基斯坦某些建筑中,既体现了印度教的元素,又体现了伊斯兰教的元素,又如某些中西合璧的建筑,外形是新古典主义的,内部的雕梁画栋却是中国的建筑风格。

融合概念的特性是包容(inclusive),不同于“排他”(exclusive),是混合(amalgamation),不是化合(compound),是相互妥协(compromise),不是对立(confrontation),是平等共存(equal coexistence),不是等级制度(hierarchy),是和谐(harmony),不是纷争(dispute)。

人们对融合的态度也可以分为三种。有的人赞成,认为融合是多民族、多信仰、多文化社会的理想社会模式,是多种传统的互动和创新。有的人反对,认为民族、信仰、文化都应该保持纯洁性(purity)和正统性(Orthodoxy),他们认为融合是对纯洁的、正统的民族、信仰、文化的玷污。还有的人持观望态度,认为融合是有很高的不确定性的,变数太多,不好控制,谨慎为妙。

融合有别于杂糅(hybridity)。杂糅源于生物学,也称杂交,是指通过不同基因型的个体之间的交配而取得某些双亲基因重新组合的个体的方法。一般情况下,把通过生殖细胞相互融合而达到这一目的过程称为杂交。杂糅在语言学中还指代一种语病,是把两种不同的句法结构混杂在一个表达式中,结果造成语句结构混乱、语义纠缠,这样的语病就叫杂糅。 句式杂糅又称为结构混乱,即把几种结构或几个意思硬凑在一个句子里,使句子结构混乱表意不明。杂糅经常有不纯(impure)、不独立的含义。(Ashcroft,Griffiths,and Tiffin 37)

在印第安文学中,杂糅经常体现在印白混血的情况下。这种成长个体如果对两种文化和传统处理得当,则能够成功应对其文化冲突;反之,如果处理不得当,则经常饱受身份不明之苦。有学者也将印第安成长主体吸收白人主流文化称为文化杂糅,认为是文化互动的理想模式,但是,该模式有印第安主体被白人文化同化之嫌。

持融合主义观点的印第安文学研究者认为印第安主体要熟知自己的民族传统,在保持传统的前提下,具备在主流社会生存的能力。在这一过程中,如果需要,印第安主体要做出一定的调整和适应,但是要保留民族传统的内核。融入,并非被白人主流社会同化。

当然,融合主义是一种理想模型,有时并不能和杂糅彻底地分清楚。种族/民族融合过程中,并置共存一段时间后,不同元素之间就可能出现杂糅,出现新的产物。社会不同成分经过一段时间的互动和外部的影响,之间的平衡会发生变化,整个社会就会发生变化。所谓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应该就是这个道理。但是,我们认为和谐平等共存的时间越长,则社会模式就越理想。不管是融合,还是杂糅,任何一个社会个体和群体都应该能够追溯其民族、信仰、文化传统根源。多元文化社会是魅力无穷的。

国内印第安文学研究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目前已经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等10余项,出版著作十余部,发表论文上百篇,但是,比起华裔文学研究、犹太裔文学研究、非裔文学研究等,仍然规模较小。跟主流外国文学比起来,规模就更小。回想2015年5月上旬在复旦大学举行的“美国本土裔文学:教学与研究”专题研讨会,与会者也就30人左右。但是,这个领域的研究是有声有色,成果频出。

目前已经出版的著作中,有三部是印第安文学的整体研究:《后殖民理论视角下的美国印第安英语文学研究》(英文),邹惠玲著,吉林大学出版社,2008年出版;《从边缘到经典:美国本土裔文学的源与流》,张冲、张琼著,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4年;《美国印第安文学与现代性研究》,王建平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年等。两部是多作家研究:《美国印第安神话与文学》(英文),石坚著,四川人民出版社,1999年(研究了四位作家);《文化对抗——后殖民氛围中的三位美国当代印第安女作家》(英文),刘玉著,厦门大学出版社,2008年。五部是单个作家的研究:《趋于融合——谢尔曼·阿莱克西小说研究》,刘克东著,光明日报出版社,2011年;《桦树皮上的随想曲——路易丝·厄德里克小说研究》,王晨著,中央编译出版社,2011年;《超越生态印第安——露易丝·厄德里克小说研究》,蔡俊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年;《厄德里克小说中的千面人物研究》,李靓著,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4年;《现实维度中的族裔性重构——路易斯·厄德里克作品研究》,陈靓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18年。可见,关于印第安文学的整体研究有待于加强。

生安锋教授等的这部专著加强了印第安文学的整体研究。他以深厚的学养覆盖了印第安文学的主体,研究广度较宽。从印第安口头文学开始,综述了19世纪及20世纪初的印第安英语文学创作,然后研究了印第安文艺复兴的主将莫马迪、维兹诺、希尔科等,接下来研究了融合(杂糅)阶段的厄德里克、阿莱克西等作家,最后讨论了美国印第安文学的世界主义走向。此外,生教授等还对相关历史阶段的历史背景及相关历史时期美国印第安文学的国内外研究情况进行了比较全面的综述。

其次,这部专著的理论视角多维。虽然专著篇名的关键词之一是“后殖民”,却包括了种族/民族身份认同研究、后殖民主义研究、生存抵抗理论研究、印第安文艺复兴研究、文化涵化、世界大同主义等理论研究。以文化涵化为例,生教授指出文化涵化为伦理学与跨文化研究中最为重要的概念之一,是一种重要的心理现象。所以,这个概念本身就具有高度的跨学科性。生教授借用了1974年约翰逊·贝里(Johnson W.Berry)提出的一套关于文化涵化的理论及其四种模式。该理论界定了文化接触的模式:同化(assimilation),分离(separation),边缘化(marginalization)和整合(integration)。这一范式用于印第安主体与民族文化及主流文化的关系是非常贴切的。民族主体是认同民族文化还是主流文化?认同民族文化后,是采取分离或孤立的态度,还是与主流文化融合?如果不认同民族文化,而只认同主流文化,则被主流文化所同化,结果是丧失民族自我;如果认同民族文化,却选择与主流文化分离,则可能产生两种文化的对抗,其结果是很可能被主流文化边缘化;如果选择整合,则既可以保留民族自我,又可以适应主流文化,是比较理想的结果。

再次,这部著作研究深入,与文本结合紧密,没有空谈理论。随着文学理论跨学科性的增强,学界容易出现仅就理论高谈阔论,或者针对研究对象泛泛而谈的现象。而生教授的这部著作没有落入这个俗套。他在选定的理论框架内对美国印第安文学进行了细致的文本细读。章节标题已经涉及作品题目。内容部分引用作品原文较多,论证深入透彻,逻辑清晰。

这部著作没有讨论印第安文艺复兴“四位大师”之一的詹姆斯·韦尔奇及重要印第安文学女作家琳达·霍根、乔伊·哈荷等。当然,任何一部著作都有其侧重点,不可能面面俱到。作者在现有作家作品的基础上,能够将印第安文学全貌加以研究,得出有规律可循的结论就可以了。

总之,这部著作是美国印第安文学的重要参考资料。是研究人员、高校师生、文学爱好者不容错过的好书!

引用文献

Ashcroft,Bill,Gareth Griffiths,and Helen Tiffin.Post-colonial Studies:The Key Concepts.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 (Taylor & Francis),2007.

2019年2月5日,于哈尔滨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