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建造大厦,打好地基最关键

李嘉诚商业课: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作者:刘志则,胡海艳


建造大厦,打好地基最关键

年轻人一定要脚踏实地。我们在用人时非常关注一个人是否脚踏实地,不管他现在做得怎么样,如果一个人不脚踏实地,走得越远,也就越麻烦。就像一栋大楼,如果地基没打好,建得越高越危险。

李嘉诚很欣赏孔子所说的“过犹不及”。在他看来,任何一个行业,过度扩张都是不好的。你过度保守,就无法跟人家竞争;你过度扩张,也容易出毛病。任何企业,知道什么时候应该停止,什么时候应该扩张,这是很重要的。怎样从小型企业到中型企业,怎样从中型企业到大型企业,步步为营,这是一个学问。

从茶楼跑堂到店员、销售员,无论做哪一行,李嘉诚都脚踏实地地做好本职工作,在每一个岗位上,都努力汲取不同的知识和技能,这些经验的积累无疑为他日后自己创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茶楼工作时,李嘉诚每天都是早出晚归,为的是比别人多学点东西。年轻的时候,李嘉诚付出了很多,很辛苦。但是他并不觉得自己辛苦,因为他知道自己这不仅仅是在工作,还是在学习,为自己的未来而学习。先苦后甜这句话用在李嘉诚身上是再合适不过了。

从创业初始到创业成功,李嘉诚一直坚持脚踏实地的作风,不求大,不求快,一步一个脚印,稳扎稳打地前进。

创业之初,李嘉诚的手头上仅有五万港元,为了节省开支,他经常独自一人背着一大包的样品进行推销。那时,他一天走上十多个小时的路来推销自己的产品。也正是在那段辛苦打拼的日子里,李嘉诚感受到,做生意必须脚踏实地。

在日常交往中,李嘉诚也积极为自己树立良好的人品和信誉,很多人就是被他这种脚踏实地的做事态度和风格而感动了,纷纷选择和他合作,这也让李嘉诚迅速积累起巨额财富。

李嘉诚曾经说:“很多公司只看见千斤和四两的直接可能,而忽视支点的可能性,因过度扩张而陷入困境。”而在此,李嘉诚所说的支点就可以看作是“脚踏实地”的做事态度。

一个很普通的道理:一座大厦要想稳固,首先要打好地基。倘若地基没有打好,那么大楼尽管盖得再华美,也有坍塌的可能。“空中楼阁”终究只是一个传说。

很多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并没有切实地关注企业的自身经营状况,从而采取可行的、稳健的发展策略,而是一味地进行盲目的投资和扩张。最终将会导致企业没有办法继续前进,直至倒闭。

1999年11月,李嘉诚刚刚因为出售GSM流动电话服务业务—Orange的股权而获得了1180亿港元的资金,就在这时候,欧洲的电讯市场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英国的沃达丰电讯公司想要收购德国曼内斯曼52.8%的股权,而沃达丰和曼内斯曼都是电讯公司。

如果沃达丰成功收购了曼内斯曼的股权,那么,这就意味着德国曼内斯曼公司将失去自主经营权。而曼内斯曼的领导层显然已经知道了英国的沃达丰电讯公司的真实意图。于是,曼内斯曼的领导层表示坚决抵制沃达丰电讯公司的恶意收购。两家公司在私底下进行着较量。

在这场收购案中,李嘉诚显然成了战局的关键性人物,因为其是曼内斯曼公司的最大股东,拥有10.2%的股权。作为最大的股东,其实无论李嘉诚做出怎样的选择,他都会成为最后的赢家。

也正是因为如此,很多人都很好奇李嘉诚到底会如何选择。很快,李嘉诚就做出了决定。李嘉诚所在的和黄董事局发表声明,表示要坚决支持德国曼内斯曼公司,这个决定让大家很是意外。

很多人都不能理解李嘉诚当时的做法,都觉得他是不是糊涂了,放在眼前的钱不赚。而李嘉诚却这样说:“和黄与曼内斯曼一起发展,这对和黄股东有利,而且沃达丰提出的收购价不具备吸引力。”

在英国沃达丰所给的巨额红利面前,李嘉诚没有迷失自己。因为他知道公司此时还不具备扩张的能力,积蓄力量,稳步发展,才是和黄与曼内斯曼发展的关键。于是,李嘉诚和曼内斯曼一起抵制了英国沃达丰的收购。

李嘉诚选择曼内斯曼公司其实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他的目标不仅仅是为了获得一些资金,而是想在欧洲电讯市场上谋划布局,大展拳脚,取得更大的机会,因此,他不会放弃自己的商业谋略。

李嘉诚曾说:“年轻人一定要脚踏实地。我们在用人时非常关注一个人是否脚踏实地,不管他现在做得怎么样,如果一个人不脚踏实地,走得越远,也就越麻烦。就像一栋大楼,如果地基没打好,建得越高越危险。”

相比我们生活中的普通人,他们常常会被眼前的利益蒙住双眼,而放弃了更有前景的目标,在还没有打好基础的时候,盲目地追求快速发展,根本没有注意到风险会随之而来;还有一些人,他们明明知道会有不好的结果,却一意孤行,以为自己是个例外,可以侥幸避开,结果可想而知,注定要一败涂地。

在商业竞争中,要想顺利发展就要牢牢打好地基,坚持稳健的策略,战胜一时的贪念。一个人如果连自己的想法都无法控制,那么这个人也难以取得成功。正所谓“九层之台,起于累土”,任何事情,若想成功,都得从基础做起,稳扎稳打。

从白手起家到成就商业帝国,李嘉诚的经历告诉我们,成功的人都是务实主义者,他们总是用心做好每一件事,不管这些事看起来有多么平凡和普通。一个人若一味好高骛远、急于求成,那么,成功也可能就会成为水中月、镜中花。

其实,在创业的路上,李嘉诚也曾犯过急功近利的错误,为了战胜对手,他也曾好高骛远,盲目地做出错误的决定。

20世纪90年代,在香港新界马鞍山,李嘉诚的长实地产和李兆基的恒基地产都在这里开发大型商居楼盘,长实地产开发的海柏花园楼盘与恒基地产开发的新港城楼盘挨得非常近,只隔了一条马路。两个大楼盘相隔如此之近,势必会引起激烈的市场竞争。

1994年,为了赢得市场,李嘉诚率先以非常低的价格将海柏花园推出市场,由于楼盘价格低,客户们趋之若鹜,竞相购买,海柏花园因此获得了非常高的收益。

客户是固定的,当然是哪里的价格低就去哪边购买,买了这边的就不会买那边的。因此,李兆基的新港城楼盘可谓是门可罗雀,很少有人去过问。

两家楼盘仅仅相隔一条马路的距离,但差别却是如此之大。于是李兆基也开始降价销售,由于降价,李兆基也获得了一定的收益。

1995年7月13日,李兆基又以更低的价格限量出售房子。紧跟着李嘉诚又再次降价,两家开始打起了价格战,竞争进入白热化。

最终,李嘉诚的楼盘价格降到了非常低,很多客户又转向了他这边。楼盘的价格已经降到了最低,李兆基觉得一直依靠降价来竞争是一个非常不明智的选择,于是,他很快就退出了这场价格战。

而李嘉诚的长实地产却坚持到了最后,结果是售出了很多的房子,但是因为售出的价格非常低,相对的,获得的利润也就不是很多。与此同时,公司也承担着很大的风险。李嘉诚与李兆基的竞争,虽然挫伤了其士气,但是他自己也没有得到一定的好处,可谓是两败俱伤。

这次事件最后虽然没有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但确实让李嘉诚深感后悔,在他以后的商业活动中,他都告诫自己,不要一味贪大而冲动做事,每做一件事都要充分考虑其潜在的风险,坚持在稳健中求生存,求发展。

生意人一定要懂得:在竞争激烈的商场中,无论形势如何紧迫、严峻,身为生意人都要有一个清醒的头脑,既要根据形势采取冒险、勇猛的举措,还要审时度势,适时采取稳健的措施,只有这样,才能成为一名成功的生意人。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