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区浩荡波无极——太湖
(摄影:奚和平)
太湖,位于江苏和浙江两省的交界处,长江三角洲的南部,是我国第三大淡水湖。湖面海拔3米,平均深度约2米,最深达4.8米,水域面积2338平方千米,湖岸线全长393千米,其西和西南侧为丘陵山地,东侧以平原及水网为主,湖水主要来自浙江天目山的苕溪水系和安徽茅山的荆溪水系,湖水东由浏河、吴淞江、黄浦江入长江。
太湖是我国历史上的名湖。春秋战国时期,吴越二国以太湖为界,湖之西为吴,湖之东为越。吴越地区,是著名的水乡泽国,孕育了江南的文化,地处吴越中心的太湖便有“包孕吴越”之称(文清,2000)。自古太湖三万六千顷,周回五百里,勾连吴越,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在著名江南才子唐寅的《泛太湖》一诗中即有记载:
泛太湖
[明]唐寅
具区浩荡波无极,万顷湖光尽凝碧。
青山点点望中微,寒空倒浸连天白。
鸱夷一去经千年,至今高韵人犹传。
吴越兴亡付流水,空留月照洞庭船。
太湖古称“具区”、“震泽”,又名“五湖”、“笠泽”等。北宋诗人陈舜俞在《初入太湖》一诗中写道“东南有具区,三万六千顷”。“震泽”一名源自《尚书·禹贡》,据说是因为太湖经常泛滥,震荡难定的缘故,其中有大禹治水“三江既入,震泽底定”的记载。《三吴水利录》对此有比较详细的记述:“昔禹之时,震泽为患,东有堽阜,以隔截其流。禹乃凿断堽阜,流为三江,东入于海,而震泽始定”,说的是海面上升,引起潮水倒灌,雨量充沛,带来洪水成灾,经过大禹疏通三江(淞江即今吴淞江,娄江在今浏江一带,东江已干涸),导流入东海,这也奠定了今太湖的基础(洪雪晴,1991)。“五湖”在《太湖备考》中注释为“内有五湖:菱湖、莫湖、胥湖、贡湖、游湖”。这五湖都处于太湖北半圈,《史记·河渠书》中说太史公“上姑苏,望五湖”,这五湖都属两千多年前的吴国水域(秦寿容,1981)。
太湖烟波浩渺,水复山还,湖上群峰起伏,宛若游龙,形成一幅湖中有湖,山外有山,风光旖旎的天然画卷。湖上诸山,发源于南岭山脉,由浙江天目山向北延伸构成,重峦叠嶂,雄踞湖心,加上地势较高的岛屿星罗棋布,湖中向有48岛、72峰之说。宋代文学家欧阳修的《远山》一诗便描绘了泛舟太湖上,琳琅满目的小岛与山峰变化万千:
远山
[宋]欧阳修
山色无远近,看山终日行。
峰峦随处改,行客不知名。
清代文人王鼎的《泛舟太湖》更是点出了太湖的七十二峰和秋夕时节湖上不带雕琢的自然美景:
泛舟太湖
[清]王鼎
双帆剪破碧玻璃,秋色空濛望欲迷。
七十二峰何处好,夕阳一角洞庭西。
湖上诸山以洞庭东山、洞庭西山及马迹山最为著名。诗中的“洞庭”指的就是位于太湖东南部的洞庭山,洞庭山是东洞庭山、西洞庭山两地的统称,今惯称东山、西山。历史上的文人墨客极为偏爱秋季夕阳下的太湖,盛唐著名边塞诗人王昌龄唯一一首咏苏州的诗便留在此时的太湖:
太湖秋夕
[唐]王昌龄
水宿烟雨寒,洞庭霜落微。
月明移舟去,夜静梦魂归。
暗觉海风度,萧萧闻雁飞。
诗人似睡非睡,似梦非梦,置身太湖畔隐隐地感到似海风吹来,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太湖秋夕图。此外,唐代著名诗人薛据、白居易的《泛太湖》、《宿湖中》二诗也有异曲同工之妙:
泛太湖
[唐]薛据
万顷波涵一碧秋,飘飘随处任轻舟。
踏歌听立忘机鹭,击楫惊飞熟梦鸥。
烟水淡图山点翠,云霞丽景日抛毬。
帆收不尽湖天景,何必蒹葭古渡头。
宿湖中
[唐]白居易
水天向晚碧沉沉,树影霞光重叠深。
漫月冷波千顷练,苞霜新橘万株金。
幸无案牍何妨醉,纵有笙歌不废吟。
十只画船何处宿,洞庭山脚太湖心。
秋日暮色中的太湖,一碧万顷的湖面,烟霭迷离。在霞光的映衬下,树影山色婆娑缤纷,轻舟与游船从流飘荡,山水相依,天人合一,“太湖天下秀”当之无愧!唐代,随着中国经济重心的南移,环太湖流域发展迅速,社会安定,风流遍地,文人雅士往来频繁,留下了大量的诗文作品。据统计,唐代吟诵太湖的诗有近三百首之多(沙建芳,2013)。
太湖流域气候温和湿润,水网稠密,土壤肥沃,素有“鱼米之乡”的美誉。宋元时期,随着精耕细作的普及,太湖地区已发展成为全国最重要的农业基地,时有“苏湖熟,天下足”(指苏州和湖州)的说法。北宋著名诗人、湖州长史苏舜钦的这首《望太湖》就描绘了太湖地区丰富的物产:
望太湖
[宋]苏舜钦
杳杳波涛阅古今,四无边际莫知深。
润通晓月为清露,气入霜天作暝阴。
笠泽鲈肥人脍玉,洞庭柑熟客分金。
风烟触目相招引,聊为停桡一楚吟。
吴中鲈鱼誉满天下,诗中把太湖(笠泽)鲈鱼脍比作“脍玉”,形容其肉色鲜美。太湖洞庭山盛产柑橘,句中将客人剥柑橘称为“分金”。“玉”与“金”相对,显出太湖物产堪与金、玉媲美。
元代文学家戴表元也在其《湖州》一诗中给予富庶的太湖地区高度的赞美:
湖州
[元]戴表元
山从天目成群出,水傍太湖分港流。
行遍江南清丽地,人生只合住湖州。
这首诗不仅仅称颂了湖州的好,还形象地描绘了当时南太湖水系的情况。太湖周围港湾交叉,湖荡密布,共有大小湖荡一百八十多个,与那些出入湖荡的大小河道一起,组成了一个既广又密的水道系统,起着沟通长江,调节太湖上下游河流、湖泊的水源和水位的作用(秦寿容,1981)。诗中“山从天目成群出,水傍太湖分港流”一句指的就是南太湖岸线上分布着的大大小小的溇港,它们在汛期是导泄东西苕溪山洪和平原涝水的北排入湖的主要通道,在旱季又是杭嘉湖平原赖以引湖济旱的生命线,古称七十二(亦作七十三)溇。因此,太湖水位总体较为稳定,太湖地区广大的农田很少遭受旱涝灾害。
元朝政府为保障农业发展,大兴水利,并仿唐宋旧制设立了都水庸田使司、行都水监机构,以专司管理,同时吸收民间意见以指导太湖水利建设(陈秋速,2008)。戴表元的另一首诗《苕溪》就提到了太湖地区圩田修建的情况:
苕溪
[元]戴表元
六月苕溪路,人言似若耶。
渔罾挂棕树,酒舫出荷花。
碧水千塍共,青山一道斜。
人间无限事,不厌是桑麻。
“碧水千塍共,青山一道斜”指的是山脚下绿水环绕着人工建成的千百条田埂,当时在吴淞江南北(主要是北岸)已建成大量五里七里为一纵浦,七里十里为一横塘规格的圩田,具备了较好的抗御水旱灾害的能力(王建革,2013)。
明清时期,随着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太湖地区更显繁荣,已成为全国最大的丝绸、棉布、茶叶、书籍市场和重要的粮食、金融、日用品、工艺品市场,出现“凡四方难得之货,靡所不有”的局面(陆玉麒和董平,2005)。太湖的繁盛从明代官员胡缵宗的《太湖》一诗中可见一斑:
太湖
[明]胡缵宗
茫茫四郡尘嚣外,渺渺五湖烟雾中。
若更无山天地溷,纵还有石水云空。
澄潭日出渔帆集,遥浦潮平贾棹通。
为谢东庄王相国,金庭玉柱属三公。
这首诗不仅描绘了太湖水乡的秀丽景色,“澄潭日出渔帆集,遥浦潮平贾棹通”一句还体现了当时太湖渔船往来,商贾云集的盛况。此外,在《太湖备考》中还这样记载道:“千斛渔舟,风帆六道,远若浮鸥,近如山涌。”可见历史上太湖渔业的繁荣兴旺。太湖地区在经济上长期处于领先地位,很大程度上是得益于太湖。
太湖,因水而灵动,因文化而隽永。那首吴侬软语幽然浅唱的《太湖美》:“太湖美呀太湖美,美就美在太湖水。水上有白帆,水下有红菱,水边芦苇青,水底鱼虾肥……”道不尽太湖好风光,也勾起了无数人对太湖的向往。然而近年来,太湖蓝藻泛滥、水华暴发、水危机四伏,严重影响到了太湖地区人民的生产生活,对湖泊资源的过度开发利用和疏于保护侵蚀着太湖之美。保护太湖,还其美丽容颜,是太湖人民的迫切愿望,更是我们不可推卸的历史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