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 凉 州 词 〔唐〕 王 之 涣
注释
凉州词:乐府诗题,为《凉州曲》的唱词。凉州,唐州名,治所在姑臧(今甘肃武威)。万仞山:极言山势高峻。仞:古代长度单位,七尺或八尺为一仞。羌笛:相传笛为古代西北的羌人创制,故名。度:经过,这里有“到”的意思。玉门关:汉武帝时置,故址在今甘肃敦煌西北小方盘城。古代西域输入玉石取道于此,故名。
简繁对照
题解和大意
王之涣(688—742),字季凌,唐代晋阳(今山西太原)人,迁居绛郡(今山西新绛)。曾任衡水主簿、文安县尉。诗歌善写边塞风光,为当时乐工传唱。
《凉州词》一题《出塞》,作年不详。前两句以“孤城”为中心,描写西北边塞雄阔苍凉之景;后两句感念塞外的荒寒和守边的艰苦,以婉曲的手法抒写了远戍征人的别怨离愁,表达了对朝廷恩泽不及于边塞的抱怨。
吟诵说明
《凉州词》由于晓鹏朗诵,陈少松、林庚吟诵,陈岳琴吟唱。下面对吟诵、吟唱做分析说明。
陈少松对这首诗的吟诵体会如下:本诗的情调可用“悲壮”二字概括,行腔使调时须注意并处理好诗中情调的转换。诗的前两句描绘西北边地的景象,雄阔苍凉,吟诵时宜吐字有力,音调高昂,语速稍快些。后两句转到抒写远戍征人的怨情,含蓄隽永,吟诵时音调宜适当压得低沉些,语速放缓些。第三句须突出“何须”二字,重读“怨”字,吟完“杨柳”后宜作稍长的停顿,以让人思索:羌笛“怨杨柳”什么呢?诗人为什么说羌笛何必“怨杨柳”、何必吹出哀怨的《折杨柳》曲呢?诗的结句对此作了回答,原来羌笛在怨边地杨柳迟迟不发青;原因是“春风不度玉门关”。“春风”隐喻朝廷恩泽,两字都吟得较长;重读“不度”后,再轻吟出“玉门关”,“关”为韵脚,拖得较长。三、四两句如此吟诵,方能在徐徐咏叹之中细细玩味远戍征人深深的离愁别怨、诗人对他们的深切同情以及对朝廷不恤远戍征人的委婉抱怨。(撰稿:陈少松)
林庚先生的吟诵是跟他父亲林宰平先生学的,用的是福州方言。这个吟诵调曾经刘东升记录成五线谱,编入《中国古代歌曲》。整个唱腔雄浑质朴,把边城的空阔旷远之感形象地表现了出来。他采用了“二四四二”的格式,但是,三个韵字“间”、“山”、“关”都未拖长。首句“上”字表现出一定的弧度,把“黄河”与“白云”的意象自然隔开,使人想见黄河绵延直上,与白云相交的景象。二句“一片”音高直下,突出了“孤城”空而大的特征,表现出边塞的荒凉空旷。“万仞”极言山脉高峻,但吟诵者并没有刻意强调它,而是留有一点距离感,显得山既高且远,既符合西北盆地的特征,又把孤城限定在群山包围的辽阔盆地的环境当中。第三句 “羌笛”吟得比较低沉,“杨柳”的“柳”字回环反复,吟得略显苦闷,表现出士兵们因怀乡情绪不得排解而产生的抑郁感。末句的吟诵节奏是平缓的,“玉门关”三个字作为全诗的结尾,节奏放缓,给读者留下一定的遐想空间。
陈岳琴的吟唱遵从“二二二一”的格式,只是在韵字方面,如“间”、“山”、“关”拖得更长。前两句写景,陈氏吟唱得很有气势,尤其是首句“黄河远上”的“上”是上扬的腔调,显示出边塞风光辽阔壮丽;第二句的“山”字尾音作波浪式的处理,和“万仞山”的延绵起伏相一致;三四两句抒情,略显低沉,进入沉思状态。“杨柳”是双关,吟唱者既要表现出这是羌笛吹奏出的杨柳曲,又要反映现实生活中婀娜多姿的杨柳,吟唱者做了有益的探索。最后一句“春风不度玉门关”,吟唱者在“门”字的拖音上运用了一些装饰音的唱腔,反映出远戍征人的离愁别绪,使人回味。(撰稿:王恩保、刘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