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助春风化雨 滋润学生健康成长

立德树人:清华大学教书育人研讨会30周年纪念文集 作者:韩景阳 李淑红 主编


助春风化雨 滋润学生健康成长

韩景阳

教书育人,是每一名教师的神圣职责与使命;立德树人,要求学校形成良好的人才培养环境,以高尚的师德引领学生成为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人才培养是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和首要职责,而教师正是承担这一任务和职责的直接责任人,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科学技术文化知识,教师也在用自己的思想观念、语言行为影响和感染着学生,教师的言行将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影响着学生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模式、价值取向等,教师不仅仅在教书,更是在育人,在用自己的观念、言论和行为引导和影响着学生。因此,教书育人成为对学校、对教师的一项基本要求,如果学校教书育人成效显著,就犹如春风化雨,能够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精神营养,极大地有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曾任清华大学校长的蒋南翔同志曾经指出,韩愈对老师的定义规定为三条: 第一是传道,第二是授业,第三是解惑。我们现在替他解释一下: 传道是为人之道,政治方向的大道路;授业是业务知识,像指导课程设计、毕业设计之类;解惑就好比习题课,学生不懂就问老师。这三条是比较基本的,即老师对学生有传道、授业、解惑的职责。

老校长梅贻琦认为,大学应该着眼于对学生“人格”的全面培养,至少应该有知、情、志三个方面。他在论述教师在高等教育中的作用时指出,教师不单要能“以己之专长之特科知识为明晰讲授”,而且要为学生的“自谋修养、意志锻炼和情绪裁节”树立楷模。他形象地比喻道,“学校犹水也,师生犹鱼也,其行动犹游泳也,大鱼前导,小鱼尾随,是从游也。从游既久,其濡染观摩之效自不求而至,不为而成。”

近年来,学校更是高度重视教书育人,不仅要求学生系统、辅导员、班主任注重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教育,每一名任课教师也要在传授科学技术文化知识的同时,关心学生的全面成长,学校的所有管理部门和服务单位,都要把本职工作与人才培养、与育人结合起来,使学生在学校期间受到全面育人环境的影响和熏陶。学校的教书育人研讨会正是这种育人理念的具体体现,是将教书育人理念转化为教书育人实践的有力推动。从最初的发起组织,到现在已经坚持召开教书育人研讨会30年,校工会也在此项工作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一、倡导教书育人,工会作了积极的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高校工会作为教职工的群众性组织,有着非常广泛的群众基础,工会组织的职责就是要配合学校的教育教学中心工作开展各项有意义活动,服务于学校的人才培养。校工会积极倡导广大教师在教书中育人,1983年,校工会第十二届二次会议发出“广泛、深入地开展‘教书育人,优质服务,为人师表’活动给全校教职工的倡议书”,发动全体教职工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以后就简称为“三育人”。为了进一步总结学校教师教书育人的经验,交流教师教书育人的体会,进一步深化教书育人是教师的责任的理念,推动教书育人工作的深入开展,1984年学校组织召开了第一次教书育人研讨会,此后作为一项制度一直坚持到现在,已经整整进行了30年。教书育人研讨会以教学一线教师、研究生导师、学生辅导员、班主任和学生工作系统教师为主,也有一部分教学管理干部和服务部门的人员参加。每次研讨会都事先确定一个研讨的主题,以使研讨主题更明确,讨论更集中,更有效果。例如,研讨会曾有如下一些主题: 教师在培养学生中的地位和责任;加强本科生德育教育,搞好学风建设;在研究生培养工作中,教研组如何抓好教书育人工作;充分发挥导师主导作用,加强研究生全面素质培养;加强师德建设,充分发挥教师在育人工作中的主导作用,进一步推进学生全面素质培养;充分发挥教师在课程教学中的育人作用,不断提升人才培养水平;等等。大家围绕研讨会的主题,共同讨论教书育人的重要意义、教师所肩负的教书育人的责任和使命,探讨进一步提高教书育人水平的途径和方法,志在推动我校教书育人理念的不断深入人心,并将教书育人工作落到实处。通过研讨,不仅促进了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也使与会者进一步提高了教书育人的自觉意识,而且借此发现了一批教书育人的好典型,总结了一些教书育人的好经验和好做法。例如,重视在课程内容中融入育人思想,有的老师不仅介绍公式、原理的推导过程,而且介绍科学家严谨的科学作风和一丝不苟的治学态度,有的老师把追求真理的奋斗精神与所教内容巧妙结合。再例如,在实验课程中,把实践出真知,理论要与实践相结合的理念贯彻其中,强调要把动手能力的培养作为科技工作者的基本功。还有的老师把当前面临的一些科学技术问题带入课堂,激励学生为提高国家的现代化水平,为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而努力学习掌握过硬的本领。这些丰富、鲜活生动的教书育人实例通过研讨会,通过论文交流,更进一步通过学校的媒体和院系内部的交流得以推广和传播,使教师教书育人的自觉性不断增强,有效地促进了学校教师教书育人水平的提高。学校管理部门不断树立管理树人理念,把管理工作与培养人结合起来,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全面成长为目标,做好学校的各方面管理工作。学校后勤等各服务部门也把培养人作为根本任务,重视以优质服务为学生的全面成长作贡献。学校各院系、各部门、各单位都把育人作为自己的首要职责,教书育人理念已经深入人心,无论是教师还是管理工作者和服务人员,都有一种比较自觉的意识,把育人工作与自己的岗位结合起来,与自己的本职工作结合起来,使学校各方面都紧紧围绕培养人的中心工作而展开,全校上下形成了一个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育人格局,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已经成为一个响亮的口号深入全校广大教职工之心,也引导教师和职工把自己的工作与育人的责任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共同为学校学生的健康成长成才而努力。

二、教书育人,青年教师要传承学校的良好传统

学校教书育人的理念和传统在老教师中有较好的实践和传承,应该坚持和发扬。近年来,学校的教师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不少青年教师是从国外引进的,继承学校长期形成的育人理念还需要一个学习的过程,也有些教师来自外校,对学校的文化传统等也还要不断学习和适应。相对来说,青年教师没有太多的教学经验,在教学工作中,他们要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教学内容上,在育人方面还需要有效的指导和帮助。因此,我们应该把更多的力量放在青年教师育人理念的培养和育人实践的锻炼上。学校的教书育人研讨会也应该吸收更多的青年教师参加,让他们在交流研讨中学习老教师教书育人的经验和做法,也可以介绍一些青年学生的思想状况和新情况,探索在当前新形势下如何做到既教书又育人。另外,提高青年教师教书育人水平还可以进一步拓展途径和渠道,比如,对教书育人方面理论和经验的学习、学校传统文化的学习,可以使青年教师提高对教书育人责任的认识,增强他们做好育人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比如开展老教师的“传、帮、带”,为青年教师安排指导教师,老教师把自己的育人体会和做法传授给青年教师,帮助他们尽快适应对大学教师教书育人的要求。再比如,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让他们通过了解国情、民情,了解国家对大学培养人才的要求和期盼,通过带领和组织学生的社会实践,在实际锻炼中认识自己所肩负的育人的使命和责任。只有一代一代的教师都能不断传承育人的理念和好做法,不断结合新的形势和新的情况,把育人的职责履行好、落实好,学校的教书育人工作才能有坚实的基础和源源不断的发展。

三、继续开好教书育人研讨会,积极探索推动教书育人不断深入的途径和方法

教书育人研讨会已经连续坚持召开了30年,我们要认真总结30年来学校召开教书育人研讨会的经验和成效,把这个好的形式和做法坚持下去,同时,我们也应该认真进行回顾和思考研讨会举办过程中遇到的一些困难和存在的一些不足,要根据新的形势和新的工作要求,不断丰富和充实研讨会的内容,改进研讨会的形式,使研讨会取得更加有效的成果。另外,我们还应该积极探索推动学校教书育人的新途径和新举措,使教书育人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使教书育人的意识进一步加强,使教师真正能够将教书育人看做是自己的首要职责,自觉地将教书育人的理念落实成为教书育人的自觉行动。

我们要进一步宣传清华大学32字师德,“敬业报国,育人爱岗;务实求真,进取自强;克己奉公,团结协畅;为人师表,仪态端庄”,使清华师德更加深入人心,耳熟能详,成为每一位清华大学教师的行为规范和做人做事的准则,用清华师德规范自己的一言一行,以良好的精神面貌和高尚的职业操守,展示清华大学教师的风范,特别是在面对学生的时候,要有“为人师表”的自觉和自律意识,把自己的言行与教师的职责结合起来,在学生中树立良好的师德形象。我们要进一步宣传教书育人表现突出的教师的事迹,用这些身边先进的典型事例鼓励和引导教师,树立榜样,使教师们看到好的师长在教书育人中的思想和做法,有生动鲜活的范例以效仿,从而有利于教师不断提高教书育人的水平。本科生学生会组织学生们评选的“清韵烛光——我最喜爱的老师”,研究生会组织评选的“良师益友”,都在学生中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也为全校教师树立了做一名好教师的榜样,他们的事迹也是应该大力宣传的,他们的育人风范值得全体教师学习。同时,学校的教书育人工作还应该进一步向基层拓展和延伸,各个院系以及更基层的党支部和研究所等单位,也应该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积极推动教书育人工作的深入,特别是要通过请具有丰富教学经验和教书育人成绩突出的教师,给青年教师做导师,手把手传授他们教书育人的经验,具体指导青年教师怎样把育人的理念贯穿到教学实践中,老教师的“传、帮、带”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培养形式,也是一代一代传承学校良好传统的一种行之有效的做法,是应该不断坚持和发扬的。

30年对教书育人的探讨,在学校人才培养中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我们要保持这种好的做法和行之有效的方式,并不断进行探索和创新,推动我校教书育人工作取得新的成绩。

作者简介

韩景阳: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工会主席,研究员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