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光向日“金陵”开
湘军将士得到鼓励,曾国荃率水、陆两军相互策应,把金陵城团团围住,获得了最佳的时机。
金陵城外围,钟山一带坚固的石头堡垒被拔掉,内外隔绝。
城内的世界,浑浑噩噩:粮食都被吃光了,百姓饿得奄奄一息,甚至到了人食人,到了分子易食的地步。金陵城已是朝不保夕。
同治三年六月一日,一个炎热难耐的日子,太平天国天王洪秀全,自知死亡将至的洪天王,最终选择了自尽,时年50岁。
洪秀全是服药而死的。曾经不可一世的太平天国天王洪秀全,自知一切不可逆转,于是选择了服毒自尽,时年51岁。洪秀全闭上了眼睛,仿佛听到声势浩大的湘军攻克了天京,在战鼓轰鸣声中,他感觉自己迷迷糊糊睡过去了,仿佛在睡梦里依旧做着天子的美梦。他还会从睡梦里再次醒来。在某一个细雨酥润的清晨醒来,他依然是温柔乡里风流倜傥的天子形象,住在天京城里,喜欢封王就封王,喜欢纳妾就纳妾,田园风光无限美好,酒池肉林惬意舒畅,好不快活……(注:曾国藩刊刻的《李秀成自述》:“天王(洪秀全)斯时焦急,日日烦躁,即以四月二十七日服毒而亡”)。
这个曾经来自粤地的落第秀才,考场失意者,通过布教,获得了大量的追捧和支持者。广西金田起义后,特别是在定都天京后,洪秀全却再不思图大志,一心享受,淫逸奢靡,最终死在了六朝古都——这慵懒华丽的温柔乡里。
洪秀全死后,忠王李秀成辅佐其子洪天贵福即位,成为太平天国第二任天王。
其时,太平天国的势力范围,仅余下金陵这一座孤城。城内太平军势单力孤,苟延残喘。
曾国荃日夜督战,催促将士猛攻坚垒,深挖地道。短短半月时间,已经秘密打通了十余处通往城内的地道。
然而,忠王李秀成也是不可多得的将才。
在天王洪秀全死后,太平天国号令全部出自其手。李秀成指挥调度得当,知人善任,恩威并施,上下一心。
熬过了最难熬的日子后,一天夜里,在湘军放松警惕的时候,李秀成亲率敢死队数百人,从太平门的缺口溜出去,又派遣另外一支敢死队,换了衣裳,假冒清兵,从朝阳门突围冲入了曾国荃的湘军大营,偷偷点了一把火。
火势蔓延起来,湘军大营顿时乱作一团。
突遇太平军袭击,这让曾国荃实在猝不及防,驻扎在此地的湘军大营损伤惨重,几近瓦解,幸亏救援的部队及时赶到,才避免了更大的灾难。
后来,一向行事谨慎的曾国荃更加小心翼翼。围城、督战,亲自指挥湘军在已经挖好的秘密隧道内装好了火药。火药被点燃,爆炸的时候,似乎如万雷般轰隆巨响,天地为之震颤。
金陵城城墙被震断,倒塌了二十余丈。
胜利的曙光显现了。
湘军士兵叱咤奋进,越过了倒塌在地上断成几截的城墙,向城内冲了进去。城里的太平军做了顽强的殊死抵抗。
弹丸如雨下过后,金陵城已是流血漂橹。湘军将士是踏着太平军堆叠成山的尸体冲入城里去的。
势单力孤的李秀成,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做了以下这些工作:
他把自己惯骑的一匹战马赠予了洪秀全的幼子洪天贵福。临行之前,李秀成秘密嘱咐,又竭尽全力,掩护了这位太平天国的未来接班人成功逃出生天。似乎,在那时的李秀成看来,只要洪天贵福还活着,太平天国就还有复国的希望。只要太平天国还能复国,那么他也还有希望……
然而,人算不如天算。
李秀成没有了马,于是渐渐跟不上队伍,后面又是紧追的敌兵,不得已,只好寻找地方躲藏。最后,他藏在了南京郊外的农民家里,被人发现,报告给了清军。李秀成被俘获。
6个月以后,洪天贵福逃无地方可逃,躲也无地方可躲,最终在南昌被俘。
这标志着太平天国政权就此彻底覆亡了。
清政府借助汉人组织起来的军队,解除了自己的心头大患。曾国藩的湘军和李鸿章的淮军,在这次剿灭太平军的系列战役中功不可没,于是清政府论功行赏,重重地嘉奖了这几个能力与见识皆非同一般的汉人官吏。
朝廷论功行赏,这一次湘军得了头功,淮军次之。
因曾国荃率领的湘军,攻下了金陵,捣了太平天国老巢,实在让人印象深刻。清政府加赏两江总督曾国藩太子太保的头衔,封了一等侯,世袭罔替。浙江巡抚曾国荃、江苏巡抚李鸿章都被封为一等伯,赏戴双眼花翎。
这是汉人在当时满人执掌的政权之下能够得到的至高无上的荣耀。
事后,湘军统帅曾国藩亲切地拉住李鸿章的手,向他表示感激之情:“少荃,愚兄弟薄面,赖子保全。”
李鸿章笑笑,沉默以对,没有说什么。
大事已定,该得的荣耀,都已经一一收入囊中。
李鸿章最应感谢老师曾国藩的一手提携、谆谆教诲,是曾国藩成就了他,让他从一介书生,默默无闻,到今天的淮军统帅、江苏巡抚、一等肃毅伯、双眼顶戴花翎……他迈上了事业的坦途,向权利的巅峰攀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