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五章 淮军剿捻

李鸿章传 作者:王伟 著


第五章 淮军剿捻

捻军起义

早在1852年时,淮北地区就爆发了另一场声势浩大的农民运动。捻军,几乎是和太平天国同时崛起的农民组织,他们揭竿而起,反抗清政府的压迫,登上了历史的大舞台,上演了一场属于自己的话剧。

“捻”,乃指捻绳,引申出来的意思,就是合几股为一股,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势力,凝聚一切可以凝聚的力量。

1852年,安徽淮北地区涡阳、蒙城一带,一场百年不遇的大旱让这些地方的庄稼颗粒无收。

当地的农民,面对皴裂干涸的土地,生活无以为继,于是纷纷撇下镰刀,扔下锄头,走到大街上,加入了反抗封建压迫,自谋生活出路的事业。这就是捻军组织最初的起源。

这些失去生活来源的农民,走上街头,茫然四顾,不久以后,他们很快便找到了一个可以让他们凝聚和团结起来的人——张乐行。

一股新的农民起义,风急火燎地出现在了淮北大地上,响应者众多。

1855年的夏末,张乐行在雉河集召集了捻军各路首领会盟。

张乐行凭借其出众的影响力和良好的人缘,再次确立了他在这个组织中的领袖地位。会议推举张乐行为盟主,称为“大汉明命王”,又称“大汉盟主”。

有了主子,还得定个地方,以方便联系,同时也是保证日后他们想要做强做大的一个稳固根基。于是,捻军各路首领们在会议上确立了把雉河集作为首都。雉河集这个地方乃是捻军的福地,是他们最初聚义的地方。这次会议同时还宣布信条,制定了严格的《行军条例》,设黄、白、红、黑、蓝五色旗,同时各旗分别设有旗头。

张乐行自领黄旗,其他各路捻军首领,苏天福、龚德树、韩老万、侯士伟分别担任黑、白、蓝、红各旗的旗头。

捻军效仿清朝八旗制度确立了他们的五旗军制,把当时尚处于分散状态的捻军,初步统一起来,形成了一支强有力的地方组织力量,一时之间变成了清政府的心头大患。

1857年春,捻军最高首领——大汉盟主张乐行,率领十余万军队,渡过淮河,然后一路南下,与北上的太平军将领陈玉成、李秀成部队会师。

张乐行与李秀成作了一次愉快的交谈。后来,就有了二师会盟。捻军自愿接受了太平天国的领导,与太平天国联合作战。

两股势力合二为一,虎虎生威。他们在淮河两岸与清军连续作战,打了很多胜仗,甚至一度攻入了湖北地区。

1858年,张乐行又率捻军主力回到了淮北,一面抗击清军进攻,一面以快速流动的方式主动出击河南、山东、江苏等地。他们以这样的方式,歼灭了大量清军。

似乎在一夜之间,遍地四起的捻军,突然变得声势浩大,让清廷惊出一身冷汗。

1860年的冬天,火烧到了眉毛,清政府在别无他法之时,调遣科尔沁亲王僧格林沁全权督办攻捻战事,以解燃眉之急。

捻军与清兵对决过程中,前期,捻军凭借其浩大的声势数次击败过科尔沁亲王僧格林沁的军队,于是信心满满,以为会再次轻易地击败僧格林沁。但这次捻军实行的战略是消极防御,并未采取主动进攻。因此,僧格林沁的军队在此次战役中大举进攻,大胜捻军。同时,捻军根据地雉河集也被清军占领。

捻军最高首领张乐行,在这次战役中不幸殉难。他潜心计划的宏图,随着始料未及的死亡而迅速夭折了。

捻军中有一个叫张宗禹的将领,带着残余的捻军,誓死抵抗。张宗禹是张乐行的侄子,在殊死的抵抗中,这个年轻人看到了捻军起死回生的希望。

1864年的太平天国宫殿,刊登于1864年《伦敦新闻图片报》。

直到1864年的夏天,太平天国都城天京(金陵)失陷,太平天国灭亡。原太平天国遵王赖文光、淮王邱远才两部军队共计3000多人,成为没有组织没有领导的武装力量。他们与张宗禹、仁化邦率领的捻军3万多余部在湖北、河南两省边界地带,进行了两军第二次会师。

这次会师,使太平军和捻军的实力得到了进一步增强。那些从前被打散、打残的队伍,再一次聚拢而来,发展装大了起来。

捻军残余部队首领张宗禹被封为太平天国梁王。

原太平天国的遵王赖文光,被推举为这支武装力量的领袖人物。

赖文光总结了捻军与清兵之争失利的原因。一是组织松散,二是武器简陋,三是缺乏训练。

赖文光吸取了从前的经验教训,重新架构了组织,使其对上级无条件服从。然后,又聘请专门的军事人才,加强训练。接着,他摒弃了捻军在与科尔沁亲王僧格林沁的战斗中使用的落后战术,采用了新的游动战术;最后,赖文光在多方面考量之后,为捻军更换了一批先进的装备,改步兵为骑兵,使得捻军也来了个华丽转身,把一盘散沙、士气涣散的队伍,变成了一支约有10万人的精兵铁骑。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