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屈的廉颇
走近八公山纪家郢放牛山,我发现芳草地里有个高大的土堆,前有墓碑,丄刻著名书法家司徒越题写“赵大将军廉颇之墓”八个大字。廉颇是赵国大将,怎么会死到楚地来了?
对于廉颇,我一直为之抱屈。太史公司马迁在《史记》里将廉颇与蔺相如“合传”,并把廉颇作为蔺相如的陪衬。“合传”的结尾,司马迁独独大赞蔺相如:“相如一奋其气,威信敌国,退而让颇,名重太山,其处智勇,可谓兼之矣!”司马迁盛赞蔺相如,当然非常有道理,一代史家的臧否不是任意为之的。但我总是觉得,“赵之良将”廉颇也有着独特的价值,在廉、蔺合作的过程里,他并不仅仅只是蔺相如的陪衬。
战国后期,强秦威胁六国,面对强秦,六国中只有赵、燕坚决抵抗,后人曾盛赞燕、赵两国,国力虽弱,却不屈从于暴秦。特别是赵国,后人赞其“能守其土,义不赂秦”(苏洵《六国论》)。这主要得力于赵国代有猛将贤相,使秦国望而生畏,因而两国对峙,有半个多世纪。而廉颇就是一位后人敬仰的战功赫赫、威武勇猛的英雄,是其中最杰出的代表。
赵武灵王传位给赵惠文王时,廉颇统帅着赵国军队。当时的秦昭襄王几次攻打赵国,都被廉颇打败,以至于秦兵听到他的大名,便不敢轻举妄动。秦昭襄王被迫在中阳(今山西中阳)约赵惠文王相会讲和。以后,在五国联合攻打齐国之时,又是廉颇于周赧王三十五年(公元前280年)带赵军伐齐,长驱深入齐境,攻取阳晋(今山东郸城),大破齐军,为赵国夺得不少土地。秦国虎视赵国而不敢贸然进攻,正是慑于廉颇的威力。因为廉颇屡立大功,赵惠文王便封他为上卿。此后,廉颇率军征战,守必固,攻必取,几乎百战百胜,威震列国。
周赧王三十二年(公元前283年),赵惠文王获得了和氏璧,秦昭襄王听说后想用十五座城池来交换美玉,是蔺相如“完璧归赵”,因而被封为上大夫。后又因在“渑池之会”上立功,被封为上卿。廉颇对蔺相如的飞速升迁直言不满。蔺相如则对其采取退避谦让的态度,后来廉颇终于感悟到应以国家利益为重,不应只顾个人名利得失。于是,廉颇负荆上门请罪,跪倒在蔺相如面前诚恳地承认了自己的错误,使二人误会消解,并成为刎颈之交,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将相和”。二人一文一武,将相和睦,同生死共患难,使秦国长期不敢轻易进攻赵国,对维护赵国政局的稳定作出了突出贡献。
周赧王三十六年(公元前279年),秦昭襄王准备入侵楚国,顾虑到赵囯乘虚而入其后方,就请赵惠文王作“渑池之会”。赵惠文王非常害怕,不愿前往。廉颇和蔺相如商量认为赵惠文王应该前往,以显示赵国的坚强和君王的果敢。赵惠文王与蔺相如同往,廉颇相送,与赵惠文王分别时说:“大王这次行期不过三十天,若三十天不还,请立太子为王,以断绝秦国要挟赵国的希望。”廉颇还在边境上布置了大量的军队,以防秦国的进攻。廉颇的大将风度与周密安排,壮了赵惠文王的行色,同时由于蔺相如渑池会上不卑不亢地与秦昭襄王周旋,毫不示弱地回击了秦昭襄王施展的种种手段,不仅为赵国挽回了声誉,而且对秦昭襄王及其群臣产生震慑,最终使得赵惠文王凯旋而归。
值得一提的是,当时的秦将白起是一个异常凶悍残忍的战争狂人,其屠杀手段,足令各国军民心惊胆战。如周赧王二十二年(公元前293年)的“伊阙之战”,白起战胜韩魏的联军,斩首二十四万。周赧王三十六年(公元前279年)的“鄢之战”,白起引水灌城,淹死楚国军民几十万。周赧王四十二年(公元前273年)的“华阳之战”,又大胜赵魏联军,斩首十五万。几次大战之后,白起威震各国,秦兵的凶猛使各国将士不寒而栗。但秦在进攻各国的过程中,却对赵国军队从不敢轻视。当时,赵惠文王是个明智的君主,曾用乐毅为相,蔺相如为上卿,廉颇、赵奢为大将,“国赋太平,民富而府库实。”秦、赵曾在阏与(今山西和顺)进行决战,当时秦军包围了阏与,但赵奢利用计策造成秦军的错觉,命令军队急行军赶到阏与,赢得时间,占据有利地形,终于大败秦军。
后来,秦军又想进攻畿(今山西长治或河北临漳)作为补偿,不料,又遭到廉颇的打击,秦军的锋芒,一时大受挫折。但秦国并未就此罢休。
周赧王五十年(公元前265年),秦囯大举进攻韩国,逼近上党郡。因韩国的上党郡守不愿降秦,就将上党郡十七县献给了赵国。赵国派廉颇率领四十万大军,昼夜兼程赶往上党,援助韩国的上党郡守军。后廉颇率军进驻长平关(今山西高平),防备秦军。而秦国则派兵进攻长平,从而展开了战国以来最大的一次惊心动魄的激战。
此时赵惠文王已死,其儿子赵孝成王继位,赵奢也已亡故,蔺相如重病缠身,只有廉颇还健在,并率领二十万大军驻守长平。长平的旷野上,一片杀气腾腾的景象。开始的几场交战,赵兵屡次失利,连丢两座营垒,四个校尉被杀,赵军据守的重要阵地韩王山也被秦军占领。
面对强敌的凶猛进攻,廉颇作为久经沙场的老将,冷静地分析了敌我双方的优劣对比,决心固守阵地,以逸待劳,拖垮敌人。面对敌人的百般挑战,坚持不出战,一面命令士兵加紧挖沟筑垒,一面整顿军纪,严下军令。壕沟越挖越长,堡垒越筑越高,完全是一种长期作战的打算,使秦军陷于疲惫。廉颇的这一战术果然奏效,秦军的进攻势头被抑制住了。两军对峙达三年之久,战争处于胶着状态。而随着时间的推移,长途远征的秦军粮草供应不济,将士们出现了厌战情绪,渐成衰竭之势,而深谋远虑的廉颇则稳守长平岿然不动,并密切注意寻找战机,以给秦军致命一击。
为了打破战场的僵局,秦昭王采纳了范雎的反间计,派遣间谍王敖携带重金去邯郸收买了赵王的宠臣郭开,散布廉颇的坏话。于是,一股流言在赵国四起:“廉颇年纪大了,哪儿还敢同秦军打仗呢?廉颇防御固守,是将要投降秦军的表现。秦国最怕的是赵奢的儿子赵括,如果赵括当了统帅,秦国就要打败仗了。”不懂军事的赵孝成王原本对廉颇多次作战失利,失利后又坚守壁垒不与秦军交战不满,于是听信间谍之言,立即派专使赶到长平前线,限令廉颇和秦军进行决战。而廉颇不改初衷,仍坚守不战。赵孝成王便决心撤掉廉颇,派夸夸其谈的赵括代替廉颇为军事统帅。
赵括,赵国名将赵奢之子,是个只会纸上谈兵的军事人才。赵括“自少时学兵法,言兵事,以天下莫能当,尝与其父赵奢言兵事,奢不能难,然不谓善。括母问奢其故,奢曰:‘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使赵不将括即已;若必将之,破赵军者必括也!”(《史记·廉颇蔺相如传》)已经病入膏肓的蔺相如对赵括的为人及所谓的军事才能有着清醒的认识,抱病来劝说赵王:“大王任用赵括为大将,就好像把琴弦钉死了去弹琴一样。他只会死记硬背兵书,却不知道随机应变,要误大事的。”但赵王却听不进去。赵括的母亲苦口婆心地劝谏也没能阻止住赵王的决心。
周赧王五十五年(公元前260年)七月,赵括带二十万军队赶到长平,趾高气扬地剥夺廉颇的兵权。
赵括统帅四十万大军,声势浩大,踌躇满志。他轻率地更改廉颇制定的作战方针,采取贸然轻进的进攻战术,还大而化之地下令说:“秦军再来挑战,必须迎头痛击,杀他个片甲不留!”
秦军听说赵军统帅变动,高兴异常。秦王立即任命骁勇善战的白起为上将军到前线调兵遣将,并严令军中:“敢泄武安君将者斩。”而赵国对秦军主帅的变动却毫无所知,在两军对垒时,秦军按照计划佯作败退,赵括自以为得计,不顾一切地穷追。白起指挥两支奇兵,一支堵住赵军的退路,另一支又切断了赵军的粮道。另派五千精骑直捣赵军营垒,使赵军失去了根据地。赵军只顾盲目轻进,一直追杀到秦军壁垒之下,但因壁垒坚固和秦军顽强抵抗而无法攻克,这时赵括慌了,派人四处求救。秦昭襄王听到长平的捷报,亲自赶到河内,赐民爵一级,下令征发国内十五岁以上的男子,全部送到长平前线,堵截赵国援军和后勤补给,秦军声势更为壮大。
被围的赵军士气低落,军心动摇,坚守了四十多天,粮草断绝,饥饿难忍,内部甚至出现暗中杀人以相食的现象,局势非常危急。赵括眼见救兵无望,被迫带领部分军队与秦军拼死血战,轮番进攻秦军壁垒,企图突围。最后,他孤注一掷,亲自上阵参加肉搏战,不料秦军万弩齐射,赵括中箭身亡。溃败的赵军全部投降,面对这支庞大的降军,白起心存戒备,他仅仅释放了其中二百四十名年幼的战俘,而把四十万降卒全部活埋。战场上的硝烟散尽之后,留下的只是累累白骨。
这一场战国时期规模最大的战役,由于赵括轻举妄动,就这样残酷地告终了。廉颇得知这一消息后,极为愤慨,但又无计可施。
长平之战后,赵国又与秦军在邯郸城下交战五年,虽然赵国取得了邯郸保卫战的胜利,但是损失惨重,元气大伤。
赵孝成王十五年(公元前251年),燕王派丞相栗腹与赵结好,用五百金给赵王祝酒。回到燕国,栗腹却以“赵氏壮者皆死长平,其孤未壮,可伐也”(《史记·赵世家》)为由,劝说燕王出兵伐赵。燕王征询昌国公乐间的意见,乐间认为赵国是“四国之战,其民习兵,不可伐也”(同上)。但燕王不听劝阻,纠集六十万燕军,分两路进攻赵国,一路以栗腹为帅,率军四十万攻鄗(今河北柏乡);一路以卿秦为帅,率军二十万攻代(今河北蔚县)。
赵王得到燕国来攻的消息,惴惴不安地问计于廉颇,廉颇不慌不忙,胸有成竹地说:“燕国认为我国刚刚吃了败仗,没有多少兵力。假如大王能大赏天下,动员全国十五岁以上的人都拿起武器,保卫国家的话,赵国立刻就会有一支士气高昂的军队。我军斗志高昂,燕军士气就会下降。栗腹好大喜功,缺乏韬略。燕军指日可破。”
听了廉颇精辟的分析后,赵王终于放宽了心。廉颇还推荐了李牧,说他是个难得的将才,后来,李牧果真成了赵国出色的大将。
赵国针锋相对,兵分两路迎战燕军,一路以廉颇为将,率八万人迎战栗腹;一路以乐乘为将,率五万人迎战卿秦。结果是廉颇不负众望,大败燕军,栗腹被杀,卿秦、乐间成为赵军的俘虏。随后,赵军转入进攻,在两年的时间内,廉颇和乐乘先后两次率军攻入燕国腹地,长驱直入,包围了燕国的国都,迫使燕王派使臣到赵国,表示愿意割让五座城池给赵国以求和。赵孝成王大喜,立刻派人到前线,封廉颇为信平君,不久又拜为相国。秦庄襄王三年(公元前247年),赵、燕两国交换了土地,赵国将龙兑(今河北满城)、汾门(今河北徐水)、临乐(今河北固安)三城交还燕国;燕国将葛(今河北高阳)、武阳(今河北易县)、平舒(今河北大城)三城交还赵国。赵燕战争至此告一段落。
廉颇从长平免职回家,失去权势的时候,原来的门客都离开了。等到再度被重用当上将军,门客们又都聚拢上来。廉颇没好气地说:“你们都离开我吧。”可是那些门客似乎都很无赖,说:“哎呀!您怎么这么晚才看到呢?天下的人都以市场的道理进行交易,您有权势,我们就随从您;您失掉权势,我们就离开您,天下的道理本来如此。您有什么可抱怨的呢?”我不知道廉颇对这种势利的“理由”会有什么样的反应,司马迁没有再写下去。
廉颇的晚景是凄凉的。赵孝成王二十一年(公元前245年),赵王派廉颇去攻打魏国的繁阳(今河南内黄)。同年,赵孝成王死去,其子继位,即悼襄王,他对廉颇有成见,从一开始就不信任和重用廉颇。再加上廉颇作为德高望重的老臣,时常对赵悼襄王的错误进行规劝,悼襄王对廉颇更加不满。其宠臣郭开为人谄佞,历被廉颇鄙视,因此怀恨在心,于是也乘机攻击廉颇老而无用,攻打魏国时间长而无功,提出用乐乘代替。赵王听信谗言,就派乐乘替代廉颇为将攻打魏国。廉颇得知后怒不可遏地说:“我从惠文王时为大将,到如今已有四十多年了,没有遇到过大的挫败,乐乘是什么人,能来代替我?”带兵马要攻打乐乘,吓得乐乘逃走了。廉颇自忖在赵国已无法立足,遂投奔了魏国,在魏国的都城大梁定居下来。魏国尊廉颇为客将,但因他原是赵国大将,并不信任他,也不重用他。不久,楚王听到了这个消息,便派特使到魏国,秘密地把廉颇接到楚国,并且拜他为楚国的将军。
廉颇被逼走以后,秦、燕等国经常在赵国边境挑起事端,威胁赵国的安全。赵悼襄王九年(公元前236年),赵国派兵攻打燕国,秦国以救燕为名,派王翦和桓龅等率两路大军攻打赵国,占据了赵国很多地方。赵国不能抵御强秦的进攻,屡次被秦国击败,这时的赵悼襄王才国危思良将,想召回廉颇,但他又听说廉颇已老,不堪任用。于是派唐玖去探望廉颇,看其是否还可用,并送去盔甲一付,良马四匹。唐玖赴楚前夕,郭开赠以黄金,要求唐玖只说廉颇老迈不堪,早已不能打仗。唐玖接受了贿赂,前往楚国看望廉颇。
廉颇虽身在异国,却一直关心着故国的安危,见到唐玖,非常高兴,为了表示自己身体健壮尚能领兵打仗,在招待使者的酒席上,一餐饭吃了一斗米的饭,十斤肉。酒酣饭饱之后,廉颇又披上盔甲,骑上骏马,拿起长戟,舞弄起来,威风不减当年。廉颇要求唐玖为之缓颊。
而唐玖已接受郭开的贿赂,回到邯郸,竟对赵王说:“廉将军年事已高,虽然饭量还很不错,但脾胃不好,与我同坐,一会儿工夫,就拉屎三次。”赵王一听,不由叹气,打消了召回廉颇的念头。
郭开是小人,唐玖也是见钱眼开的小人,廉颇终为小人所困。赵国的军国大事也终为小人所害。我读历史,读来读去,常常感到好多大事小事,几乎都败在一帮小人手里。而奇怪的是,小人常常会得势得志。秦国间谍王敖曾就郭开谗间廉颇事问道:“你不怕赵国灭亡吗?”郭开回答:“赵国的存亡是整个国家的事,可廉颇是我个人的仇敌。”为泄一己私愤,可置国家安危于不顾,这就是小人的逻辑。唐代周昙有《春秋战国门郭开》诗云:
秦袭邯郸岁月深,何人沾赠郭开金。
廉颇还国李牧在,安得赵王为尔擒。
廉颇的愿望始终未能实现。廉颇担任楚将后,并未建立什么功劳。他说:“我思用赵人。”(《史记·廉颇蔺相如传》)但赵国终究未能重新启用他,致使这位胸怀报国之志,并为赵国守土捍疆立下汗马功劳的一代名将,抑郁不得志,最终默默无闻而死在楚国的寿春(今安徽寿县)。正如司马光所言:“廉颇一身用与不用,实为赵国存亡所系。此真可以为后代用人殷鉴矣。”(《资治通鉴》)平心而论,赵国是战国后期实力仅次于秦国的国家:有一大批军事将领,如武灵王、廉颇、赵奢、李牧、庞煖等,尤以廉颇、李牧最为著名;军队也有数十万精锐之师;赵国因连年同秦作战,百姓也十分熟悉军事。但其君主多为无能之辈,对奸佞之臣言听计从,长平之战战死四十五万人,精锐尽失,即便再有千百个廉颇和李牧,最后也难逃灭亡。
千百年后,辛弃疾亦有相似的遭遇,想起廉颇,遂写下千古名句:“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我看我们的历史研究非常有必要从社会学、政治学等角度好好考察一下这个“小人文化”和“小人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