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上辑 把我的心地澄清

锦书来 作者:张冠生


张謇:“父生平待人坦怀相与”

《张謇存稿》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7年4月第1版

辛亥革命后,熊希龄为内阁延揽“第一流人才”,张謇出任农林工商总长兼全国水利总裁,制定农、工、商、矿各业法令,规划全国水利设施,设立棉、糖、林、牧等试验场,引进现代科学技术,百业待兴。

治国平天下之时,张謇未忘家中幼子的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

《张謇存稿》五十多万字,十之八九是函电、书信,可直接作“张謇书信”看。其中家书百余封,老牛舐犊,有趣,有味。文字中有个很醒目的主题——培养良好习惯。

其时,其子正读初小,初学写信,与张謇书信往还过程中,凡有文字疏漏,必能得父亲纠正。一次,其子来信是托人所写,张謇即回信说:“儿须知父苦心,细细看过,一一收好。须用纸夹,收得整齐。儿不会做者,交德润做。儿能做者,须自己做。切勿习懒,记得儿五六岁时吃饭拿凳皆要自己做,别人做辄哭,可见儿本性是勤,现在寄父之信,尚托人写,是渐渐向懒,此大病也。儿须痛改!”

张謇十分看重课堂之余的修习。知道儿子喜读诗,便打算专为其选些古人小诗,供其课外阅读。他对家居生活中的闲言碎语比较戒备,为此曾寄《徐霞客游记》给儿子,嘱咐“无事时可看一小段……胜似说无益话”。为帮助儿子更好地利用课余时间,张謇还曾提示说:“每日上课外能有两三小时安心用功,不愁不长进。儿其自砺!成人之基在是。”“国文须自于星期或课余温习,勿使荒落。”

习惯养成,存乎细节。张謇家书中,多处可见他在细节上对儿子的督导。儿子十五岁上给他写信,大概觉得自己长大了,遂在信封上以字署名。张謇读过,回信时由“字”说起,循循善诱——“古之人冠而字,以其有成人之礼,而尊其名也。今儿裁十五,父虽曾为之字,而未以命之也。对他人尚不可遽称字,况于寄父之函而可题封以字乎?此事关于礼教,不可不知。”

由此开始,张謇愈加注重儿子为人之道的训导。在校中,“对教师须温敬;对同学须谦虚”。入社会,“世道日趋于乱,人心亦趋于恶,君子处之,唯有中正澹退。儿若观《易》,当能悟父所言。儿处人须时时记定‘泛爱众而亲仁’一语。尤须记‘谨而信’一语。所谓《论语》《孟子》,信得一二语,便终身受用不尽也。平日勿雌黄人物,勿随众浪掷可贵之时间,作无益害有益”。“外间谣言日多,坏人日众,儿慎言慎行,为时时须注意之事。”

或是因为张謇对礼崩乐坏的感受特别强烈,另一封家信又嘱咐:“世道人心实不堪问,儿在外务须择交。设有所闻,少发议论,议论高,招人忌;议论鄙陋,惹人訾。”这自然是张謇的经验之谈,不过,儿子尚小,缺少经验,尺度难把握,若因此小心到谨小慎微,临事欠坦荡,为父者恐怕会另有忐忑。故,言教之外,张謇施以身教,告儿——“父生平待人坦怀相与,不事机诈。人之以机诈待父者,往往自败。然父仍含容之。所谓君子落得为君子;小人枉自为小人也。”

张謇超迈,也期待儿子既仁于世,且游于艺。为此,养性怡情的功课不可少。他曾以家中庭院栽种的核桃、腊梅为题赋诗,写在信中给儿子读——“生平手植众草木,一华一谢皆关心。二树当年本移置,数尺列我堂之阴。堂成三千六百日,岁岁度高三两寻。一树累累甫结实,喜笑待荐祖考歆;一树繁花媚残蜡,照窗万点堆黄金。方期嘉树为娱老,婆娑其间啸且吟……”

家庭教育之外,广开民智是张謇念兹在兹的头等大事。观其一生事功,主要集中于实业、教育和慈善。三者之间,又以教育为轴心。对教育事业的意义及发端,张謇朝思暮想,且啸且吟——“一国之强,基于教育”;“启民智必由教育”;“教育必资于经费,经费惟取诸实业,所谓实业为教育之母也”……

不妨说,张謇创办实业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为兴办教育事业积累资金。1903年,他在南通创建通州师范专科学校,这是中国现代史上第一所民办师范学校。从1903年到1907年,他为该校投入经费十八万两白银。其中三分之二来自他创办的大生纱厂的利润,其余是他和亲友的捐款。

采取这种模式,秉持“师范为教育之母”的理念,仅在南通一地,张謇就创办了通州师范、女子师范、通海五属公立中学、私立实业敬孺初级中学、东台母里师范学校等教育机构。他说:“鄙人立志办师范学校,盖始于此。”他还留下了“家可毁,师范不可毁”、“立学校须从小学始,尤须从师范始”的遗教。张謇留下的文字中,有他对学童上学行路远近的考虑。

1906年某日,张謇写《论通州乡镇初等小学事寄劝学所教育会函》,表达前瞻之虑,函中说:“州境方一万里,合有初等小学四百所,此按每所之地纵横二十五方里而言,计校距离最远之学童为二里半,每日上学散步,行走十里,兼亦以是令学童练习勤劳也。而(我)昨自崇明久隆镇至牧垦公司,是日小雨,乡僻道路,泥泞非常,念如十岁以内学童,必不能胜此十里之行走……拟改为每十六方里,设一初等小学,是为纵横四方里。”

张謇以国务政要之身,亲民恤童之心,设身处地,细察寻常而不经意的疏漏,以改善格局,照顾学童脚力,此善何人可及?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