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上简单的课,做不简单的人
门当户对,只是感觉不到位
对王阳明来说娶个媳妇不难,状元儿子要结婚,保媒拉纤的还不得踩烂了门坎。官宦子弟结婚,最低层次也讲求个门当户对。高官重臣子弟的婚姻通常掺和一定的政治因素。假如王阳明是普普通通读书人家的孩子,那么他的择偶范围会很狭窄,无非在亲族里面选择。王华没有因为自己当年考中了状元,又在京城做官,而去攀高枝。王华的未来儿媳妇是江西布政司参议诸养的女儿诸氏。
诸养与王华乃至交好友,他也是绍兴府余姚人,与王阳明论起来还是他舅舅。王阳明小时候,诸养在吏部工作,主会试那一年到王家串门,见王阳明活泼可爱,细眉凤目,怎么看都有种贵人相。再听说王阳明出生的各种祥瑞,以诸养的阅历认为这孩子以后是出息人。
诸养酒酣耳热后,当即口头表示把女儿许配给王阳明,定了娃娃亲。酒醒后,诸养有那么一丝后悔,嘴咋就那么欠,王华尚在复习功课,他日能否登第尚属未知,允诺似乎有点过早。没想到,王阳明十一岁时,王华高中状元,一鸣惊人。诸养暗自窃喜,当年的话说对了。眼瞅着王阳明一天天长大,也不知今日王华是否还记得当年孩子们的婚约。诸养派人去催婚,都被王华以孩子年幼打发了回来,他心里七上八下的,正愁没辙,王华找上门来了,要求给孩子们择日完婚。诸养喜出望外,聘礼啊什么的不用带,人到即可,直接来南昌,在这里举行一次隆重的婚礼。
明孝宗弘治元年(1488年)七月,王阳明到了南昌。
南昌有两大标志建筑,一是坐落于赣江东岸的滕王阁,另一处是位于今星火路的宁王府。
这一年,王阳明十七岁,宁王朱权四世孙朱宸濠十岁,三十一年后,宿命让两人在这里一决高下。
王阳明来到丈人家,提议迎娶新娘到余姚老家办婚礼。诸养当即表示没那个必要,纯属多此一举。南昌城里啥都有,一切准备就绪,就在这办。其时,整座南昌城最高兴的人当属诸养,他比结婚的王阳明还高兴。
合卺之日,诸府上下,张灯结彩,宾朋络绎不绝,比过年热闹。结婚当天不如过周末,除了疲惫,只有疲惫。王阳明见高谈论阔举杯相邀的宾朋,感觉结婚也就那么回事儿吧,淡然无味,毫不令人心潮澎湃。
王阳明岳父诸养与众位同僚宾朋一醉方休,婚礼圆满成功,女婿人才一表,简直太有面子了,这可能是诸养生平最高兴的一天。诸养晃晃悠悠送走最后一位客人,回到屋子里,呷了口茶,叫了声:“守仁……守仁呐……”不见王阳明回话,诸养忙命人把王阳明叫来,这小子怎么这么不老实,还没到送入洞房的程序。仆人找了一圈不见王阳明,又找了一圈,客厅里、书房里、新房里,还是不见王阳明。诸养“刷”地一下酒醒了——王阳明丢了!大事不妙,诸养派出所有家丁仆人,叫上老哥几个,玩命似的找,翻遍全城,也得找出来。
洪都新府,豫章故郡,南昌对王阳明来说人地生疏,他是外地人,黑灯瞎火的万一跑丢了,迷路了,次日一见被杀了,怎么办?诸养冷汗涔涔,坐立不安。女儿结婚当夜,女婿丢了,传出去已成笑柄,这都无所谓,关键是若找不到王阳明,怎么向京城的王华交代,人家可在中央政府任职,况且他只有一个儿子。
天已经亮了,诸养心灰意冷,老泪纵横,准备一会儿去府衙贴个寻人启事,纠集更多人力再找。诸养叹了口气,疲惫至极,靠在柱子上,眯一会儿。正当这时,王阳明大摇大摆地回来了,只见诸府灯火通明,岳父大人诸养无精打采,心下了然几分。王阳明急忙走上前去,轻声问道:“爹,早上好!”
诸养一激灵,反诘道:“你是我爹啊!小祖宗,你可算回来了。”
昨晚王阳明见诸位喝得酩酊大醉,他自己没意思,童心大起,于是偷偷溜出了诸府,在大街上瞎溜达。走着走着见前面一处庙宇,匾额上写着三个庄重大字——铁柱宫,即今南昌万寿宫。始建于晋朝永嘉六年(312年),北宋时期江西文化人欧阳修、王安石、曾巩、黄庭坚等捐钱修葺。宋宁宗时,赐匾额“铁柱延真之宫”,简称铁柱宫。明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赐名“妙计万寿宫”,清顺治十四年(1657年)改名万寿宫,沿用至今。近代饱经战火,万寿宫被焚毁,原址处现为南昌市第二十一中学及万寿宫商城。
铁柱宫,明代时香火极其鼎盛。王阳明看着看着,信步走了进去,见一名道士端坐榻上,长得鹤发童颜,道貌岸然,一瞅就是养生大师级水平。
王阳明礼貌地打了个招呼,老道士看他一眼说:“你脸色不好。”
王阳明回道:“自小如此。”
“难怪你要走进来。”道士兀自说道,“摄养身心使长寿,丹诀道藏自有法。且听我给你讲一讲如何把吃出来的病吃回去。”
就这样,两人开始谈论养生术。这时候王阳明学识不足,但思维活跃,常有惊人之语,引得道士拍手称赞。不知不觉,两人竟然聊到了拂晓时分。王阳明忽然想起来今天是他大喜之日,还没入洞房呢!王阳明急忙起身告辞,原路返回。
诸养见王阳明活着回来了,喜出望外,把他推进洞房。正所谓洞房昨夜停红烛,蜡炬成灰泪始干。新娘诸氏的心情与烧完的红烛一般无二。合卺之日,不入洞房,古今也只有王圣人能干得出来。王阳明与夫人诸氏实际上感情不深,两位素未谋面的孩子,一朝合卺,结为伉俪,对他们来说婚姻更像成人童话,虚无缥缈,只是生命中从此多了一人。没有感情基础的婚姻就像电动车,看着堂皇华丽,实际上跑不了多远。按照习俗,王阳明要在南昌待上一年半载,这对他来说,实为一种折磨。好在王阳明找到了消磨时光的好办法——书法。
阳明先生书法
练字,属于修身养性的一种良好方法,陶冶情操,身心安静。习练书法基本法主要是临摹,而后临写、背临、创临,经过三种过程才能达到一定水平。至于能否自成一家,只能看天赋了。王阳明天赋异禀,对于书法颇有心得,他曾说过:“吾始学书,对模古帖,止得字形。后举笔不轻落纸,凝思静虑,拟形于心,久之始通其法。”
王阳明说开始练习书法时,对着古帖临摹,纵然临摹得非常相似,但只是形似而已,缺乏神韵。后来为打破这种僵局,每次提笔时都会凝神细想,想一想这个字究竟该怎么写,并不草率下笔,想好了再写。凡经过此种方法,不断实践历练,忽然有一天你会发现,再写出来的就是你自己的字。凡事皆在心上求索,此为心学之道。心学广博宏大,可以渗透到生活中的各个方面。
贡院失火与天人感应
次年,王阳明带着夫人诸氏回余姚老家省亲。
在外打工子弟逢年过节,最能令家人激动之事无非带对象回家过节,何况王阳明与诸氏结为伉俪,带媳妇回家省亲。王阳明路过上饶(明属广信府)听说娄谅在此讲学,“做圣贤”的想法又冒了出来,早已心向往之,特意去拜访娄老师。今江西省上饶市水南街劳动路娄家巷30号为当年娄谅、娄性父子讲学之地,为上饶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这一年,娄谅六十八岁,王阳明十八岁。
娄谅,字克贞,别号一斋,明代著名理学家。娄老师大有来头,他有一个女儿嫁给了后来的宁王朱宸濠(宁王兵败,娄妃投水自尽),也算“皇亲国戚”了。娄老师不像王阳明那么干脆,打小立志做圣贤,但也稀奇古怪,少年得志。娄老师年轻时对理学很感兴趣,四处求师问教,跑遍了半个中国。经过一些人一些事,方知那些头顶光环的专家教授们,其实狗屁不通,比普通学者强点有限。大学问家们忙着办辅导班,没工夫研究学问,也懒得研究,悉心教导培养举子们,有两个中举的,下一期生源便不是问题。人间熙攘,皆为利往,娄谅失望透顶,不由得讽刺了一句:“大家所说举子学,非身心之学问。”就在他心灰意冷之际,听闻抚州府崇仁(今江西抚州市崇仁县)有一叫吴与弼的牛人,学问甚深,也开课收徒办培训班,但不以科举考试为主。大学问家娄谅见得多了,没几个有真才实学的,他也没抱着多大希望去见吴老师。到了之后,娄谅惊讶地发现,吴与弼才是真正的学问家。
吴与弼,号康斋,今江西省崇仁县东来乡小陂村人,明代著名理学家。且说吴老师没有师承关系,没人教他,完全闭门造车,好在天资聪颖。传说吴老师经常后半夜睡不着觉,哭天抹地的,久而久之哭出了心得,自学成才,创立崇仁学派。吴老师教出的学生非常“狠毒”,一下山就名动天下,主要有陈献章(陈白沙)、娄谅、胡居仁、罗伦、谢复、胡九韶、周文、杨杰等。清代著名思想家黄宗羲著作《明儒学家》一书中,将《崇仁学案》位列第一。
娄谅这小伙子长得一看就像人才,吴老师甚喜,收下为徒。学习时间一长,吴老师发现娄谅乃一性情中人,豪迈之士,不屑于凡俗事物,油瓶倒了都不扶的主儿。对于做学问而言,没有严谨的精神,事事不关心,岂非成了空谈,这种态度非常危险。于是某次吴老师带领学生们在田间劳作,吴老师对娄谅说:“学者须亲细务。”天性聪明的娄谅一下子顿悟了。此后洗衣扫地亲自为之,不劳烦僮仆。这一切,吴老师都看在眼里,孺子可教也。果不其然,后来娄谅成了吴老师的关门弟子。吴老师将毕生所学毫无保留地传授于他。
娄谅在吴老师处学习几年,返回上饶。景泰四年(1453年),娄谅乡试中举,具备了做官的资格,要想仕途辉煌还得参加会试、殿试。考中了举人,全家高兴,唯独娄谅反应平淡,他志不在此。他觉得科举与做学问相比,简直不值得一提。为了做学问,娄谅又跑到吴老师处学习。如此往返十余年,娄谅他爹实在受不了,强烈禁止儿子胡闹要求他去科考。父命难违,娄谅于天顺七年(1463年)去南京参加进士考试。
娄谅走到浙江衢州,忽遇逆风,船无法起航,前去赶考的举子们坐等天晴。娄谅望望天,转身就走,悠哉地回到了上饶。老爹见他回来了惊诧万分,问清情况,气愤万分,又没山崩地裂,洪水泛滥,凭什么不去科考?娄谅解释说:“此次科考非但不能中举,会反遭奇祸。防微杜渐,是以我才回来了。”理由编得充分点也行,这也太牵强了。家里人无可奈何,娄谅多年研究学问,难道说他已经成仙得道,心入化境了吗?家里有个能折腾的祖宗谁也没辙。然而,没过多久娄谅的话居然应验了。正当家里人满腹狐疑时,南京考场传来了消息——贡院失火。
天顺七年(1463年)二月九日,南京考场发生特大火灾,烧死举子九十余人。朝廷迅速对有关部门有关领导下狱处理,遇难的贡士皆赐进士出身。经过这件事,大家觉得娄谅成了半仙,对他钦佩有加。娄谅则认为此乃研究理学,静久而明之结果,这或许是儒家常说的天人感应。
天顺七年癸未科会试,因考场失火,改至当年八月举行,殿试推迟至次年(甲申)三月。为了满足家里人殷切期望,娄谅再次上路,名列乙榜,没有进京参加殿试的资格,但具备了做官的资格,官职通常比较小而已。娄谅不在乎,去了成都上任待了两个月就申请病退,回家研究理学,终成一代宗师。天顺八年(1464年)甲申科殿试金榜有三人值得一提,分别是二甲第一人李冬阳(官至内阁首辅)、二甲第三十九人焦芳(阉党,官至吏部尚书)、三甲第二十一人刘大夏(官至兵部尚书)。
理学一词,经常会出现,它是儒家哲学思想的一种,那么什么是“格物致知”,什么是理学?什么又是哲学?对我们的生产生活有什么意义,且看下面详解。
哲学是什么?到底有啥用?
下面的内容将有点枯燥,但这里又不适合快速翻页。哲学思想这块跳过的话,犹如做菜不放盐,食之无味,也搞不清楚王阳明。
我们经常会使用到一些哲理词句,点缀事物,丰富生活,那么这里引申出一个问题:哲学究竟是什么玩意儿,到底有啥用?
哲学相当神秘,相当深奥,也通俗易懂。哲学乃一门严肃学科,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自然知识、社会知识、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蔡元培说“哲学之思想,与科学及哲学相随焉”,完全正确,哲学是自然学科的基础。换言之,人类任何伟大发明,大到核武器、计算机、航天飞机,小到筷子、挂钩、裤衩,都与哲学息息相关。
天地玄黄,鸿蒙初开,人们过着茹毛饮血的原始生活。原始人类在生产生活中,渐渐地认识到了自然界的声光雷电,掌握了一些自然规律,譬如日出日落,生老病死。这个时候哲学处于萌芽状态,主要表现在,人们有了东、西、南、北、中的方位概念,也有现在、过去、未来的时空概念。随着社会不断地发展,人们出现了意识形态。通俗地讲是你为啥活着。假如你说为了混吃等死被人埋,没人拦着你,那是你的权利,那是你的世界观。人是群居动物,所以形成群体、部落、民族,他们的世界观形成了部落意志、民族意志、国家意志。简言之,即这群人想要干什么。有地种地,没地开荒,不会种地去打仗,去杀、去抢、去掠夺,渐渐地形成了本民族的哲学思想。
以上为宏观概念,笼统的说法。哲学在生活中极为常见,只是有时候我们无法用语言去把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比如说我们都知道的最朴素的哲学思想——穷则思变。
举个赚钱的例子,最能说明问题。试问一个人一辈子能赚多少钱?以时下情况,按薪金5000元/月,20岁开始工作,60岁退休,工作40年计,一个人一辈子能赚200万~500万元。此为一个区间,还是毛收入,况且很多人达不到这个水平。人生走到尽头,油尽灯枯,混个负数也是有可能的。其他先天因素不计算在内,如富二代等。这是最基本的生活费用,不包括买房、买车、买奢侈品、搞按摩等额外开销。每个人世界观不同,思想也截然不同。有的人觉得这些钱够花了,得过且过,无欲无求。有的人不这么认为,他们不服,凭什么我天天挤地铁看人脸色活着,起得比鸡早,睡得比鸡晚,夜以继日,拼死拼活地干,最后才得到那么一丁点报酬?不公平!公平是相对而言的,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公平。所以,若要享受高质量生活,首要客观条件便是争取更多的财富。那么也就有了“穷则思变”一说,一个人的思想开始改变,确定自己的人生观,然后朝着目标前进。只要肯这样做,他一定会成功,只是财富蛋糕有多大的问题。
通过上面的例子得出,想要赚更多的钱,先要改变思想。脑袋瓜子里时刻琢磨怎么赚钱,有了这种思想,树立敏锐的经济观念,之后才能发现商机,继而一蹴而就。生活中此类型人有很多,同学聚会,也经常谈论某某在何处发财。更多人是得过且过混日子型,会经常抱怨命运不公,时运不济,有那工夫为什么不审视自我?天天不想着赚钱,梦想有天飞黄腾达,如果钱是大风刮来的,那么人人都愿意站在马路边,四十五度角仰望天空喝西北风。此种人逐渐会沦为社会底层,也就是穷人。当然,彩票提供了一夜暴富的可能。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此乃一连串的思想化学反应,放之四海皆准,各个行业,均可使用。时间一长久,于是形成了:穷人越来越穷,富人越来越富。我们常说“人穷志不短”,现实生活中这是一句自我安慰的话。长期处于贫穷状态的人,会变得人穷志短,各种不道德的事儿都能干得出来。贫穷不是经济状态,而是一种精神顽疾。很多处于贫困状态下的人,思想久困,碌碌无为,一混岁数就大了。过了三十五岁还没有正经营生,后半生颠沛流离可能性很大。或者有人想到了“穷则思变”,仅酒后侃大山吹牛耳,并未付诸实践,这跟咸鱼有什么区别?就好像饿了,大饼摆在地上伸手即来,但宁可挨饿,也懒得猫腰,是以穷人缺少思想的改变和创造财富的能力。一个人把自己发家致富的思想及过程形成理论体系,那就是成功学;一个国家把本民族致富的思想及过程形成理论体系,那就是国富论。
日本三菱财团成立于1956年,该集团主要经营重工业和化学工业,与三井财团、住友财团、富士财团、三和财团、第一劝银财团并称为日本六大财团。三菱财团实力最为雄厚,主要有三菱重工、三菱制钢、三菱化工、三菱汽车、三菱电机等,均为世界前列。
三菱财团创始人岩崎弥太郎,1835年出生于地下浪人家庭,早年一直过着贫穷的生活,21岁时,因给入狱的父亲鸣冤叫屈,在衙门口写了句“无贿不成官,罪由喜恶判”,人家恼羞成怒把他也扔进了监狱。在狱里,一砍柴大叔教会了他算术,凭借这个本领,他混了很多年,才混上一个小公务员,管理衙门的买卖。干得不顺心,辞职了,后又把他找了回去,刚想着大干一场,日本爆发倒幕运动。1868年9月8日,新政府改年号为明治,史称明治维新。明治政府废藩置县,当局要把衙门买卖卖给个人,岩崎倾家荡产拿出四万两银子买断,创立三菱商会,也就是三菱财团的前身。当时,涩泽荣一(日本第一国立银行创建者)是他的强有力竞争对手,两人在商场上展开角逐,各有辉煌建树。后,三菱商会在中日甲午海战中,向军方提供军费和物资,肮脏发迹。
日本企业之父涩泽荣一有云:个人之富即国家之富,个人如无欲求富,国家之富如何可得?正因国家之富与个人之荣达,人人才能夙夜匪懈,自我勉力。
岩崎弥太郎、涩泽荣一这两位商业巨子,皆为王阳明信徒。一种哲学思想的产生未必被当世接受,但会为后世所用。产生阳明心学的土地,将其弃如敝履,而被看似弱小的岛国继承发扬。若干年后,以彼之道还施彼身,用王阳明的思想赚王阳明子孙的钱,一直到现在。阳明心学子孙未能继承使用,反在另一处开花结果。阳明先生的后人们除了脸红,唯有凄凉。
还是那句话,哲学思想是任何自然学科的基础,万丈高楼平地起,哲学是地基,埋在下面,看不见摸不着,但一直存在,如超市里的商品,五花八门,各有卖点,指导人们生活和社会发展。小到吃喝拉撒,大到改朝换代,都用得着。看下如今的高丽、扶桑,便知哲学思想这玩意儿有多么重要。
中国哲学史发展脉络
简单回顾一下中国哲学思想史,看下发展脉络,一目了然。同中国社会历史发展阶段相适应的哲学思想有:先秦诸子、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宋明理学和近代西学。根据社会制度的不断变化和统治阶级的意志,政治选择思想,思想服务政治。在历史长河中,各种哲学思想流派争相出场,起伏沉落。
1.春秋战国时期
周灭商后,中国社会制度由奴隶制进入封建制,又称封土建国,简单理解就是分一块具有世袭属性的地盘。那时候的国家不是现代意义上的国家,而是天子分给他的兄弟叔伯的地盘,称之为诸侯国。民谚“远亲不如近邻”,说的是如果亲戚不经常走动,亲戚也不亲,出五服之后,形同陌路,谁也不认识谁,打起来下手贼狠。所以到了东周,天子失去统领天下的领导意义,各大诸侯国各自为政,相互进行吞并战,最后剩下了战国七雄。
中国哲学思想经过漫长的发展,到这一时期达到了巅峰状态,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主要思想学派有十家——儒、墨、道、法、阴阳、名、纵横、杂、兵、小说,每家学派各有自己的思想主张和政治主张。每家学派均将自己的想法述诸笔端,形成文字理论体系,用以说明阐述自己的思想。各家学派的思想通俗地理解为“在哥看来,我希望世界是这个样子”。例如,儒家希望全国没文盲,人人是大师,天天仁义礼智信;墨家希望大家平等,全民兼爱,不要有战争,消除等级分化,共同富有或共同贫穷;道家希望,道法自然,掌权者不要妄为,不要胡作非为,更不能为所欲为。人民最好啥也不知道,吃饱了往树底下一躺,便于管理;法家认为,天下除了国君之外,任何人都得受到法律的约束,不听话,斩立决;名家希望,两人一见面就“白马非马”唧唧歪歪抬杠,诸如此类。
各家学派建立了自己的哲学体系,奔走呼号,向统治阶级推销兜售。各个诸侯国纷纷拿起思想武器,武装统治。最后使用法家思想的秦国于公元前221年统一中国。法家思想主张以“权、术、势”逐级统治为根本,建立“以法治国”的规章体系,迎合服务于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实行郡县制的政治主张。由此可见,任何一种哲学思想,本无好坏优劣,只是哪一种更适合统治阶级,哪一种才会被选择使用。法家为主流思想的秦帝国,国祚仅仅维持了十五年,公元前206年灭亡,是中国历史上最短命的王朝之一。
2.两汉时期
这就出现了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大秦帝国排山倒海灭掉六国,为什么统一之后“二世而亡”?学者们渐渐地得出了答案——思想不对。最早看到问题结症的人是秦朝遗臣陆贾,还在刘邦打天下的时候,陆贾就向他推销儒家思想。刘邦对儒家思想不感冒,甚至蔑视,他说:“老子骑马打天下,还能用得着诗书礼仪?”陆贾反唇相讥道:“骑马可以打天下,但骑马能治江山吗?”每一个不同的阶段要有一个不同的哲学思想,陆贾的好心被当成了驴肝肺。
刘邦似乎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入关时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余悉除去秦法。”出台一系列顺应民心、与民休息的政策。汉建立没多久,爆发了白登之围。刘邦御驾亲征率领三十二万大军与匈奴决战,结果被围困在白登山。关键时刻,刘邦火往上蹿要跟人家拼命。丞相陈平极为冷静,拼不是问题,问题是拼不起。刚刚建国没几年,这点儿家底若打光了,江山易主,到时候怎么办?陈平灵机一动,施展杀手锏,性贿赂匈奴冒顿单于(和亲),答应每年给匈奴大量物资,从而解除白登之围。刘邦看到彼此之间的差距,消停治国。
曹参为相时,邀请全国学者探讨治国之道,大汉该使用什么哲学思想统一人民?学者们各说各的理儿,曹参也迷糊了,不知所从。后来曹参听说胶西有一叫盖公的世外高人,善于黄老之术,也就是黄老思想,传说是黄帝和老子的思想,实乃假托黄帝和老子,融合道家和法家思想,兼顾采用阴阳家、儒家、墨家等诸思想学派的观点综合而成。曹参重金请过来,一听盖公讲的黄老之术非常简单,一句话“政治贵清静而民自定”。
在社会政治领域,黄老之术主张“是非有分,以法断之,虚静谨听,以法为符”,君主应“无为而治”“省苛事,薄赋敛,毋夺民时”,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黄老之术对西汉初年的社会起到了积极作用,轻徭薄赋、与民休息,出现了“文景之治”,这种思想治国方略,又被称为“黄老政治”。
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年),黄老政治最后一位统治者窦太后驾崩,汉武帝朝纲独揽。建元初年,汉武帝的新政遭扼杀,独揽大权后,新政再一次被提上日程。儒生博士董仲舒提出了著名的“天人三策”,主要建议:君权神授、罢黜百家、尊王攘夷、建立太学。在地主阶级中央集权制形成,迫切要求对王权神圣不可侵犯的历史背景下,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的建议,从此儒家思想正式登上中国政治舞台。
汉武帝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官学有五经(《易》《书》《诗》《礼》《春秋》)博学。儒家思想发达泛滥了,学者们纷纷对儒家经典著作进行注疏,学术上称之为两汉经学。代表人物董仲舒、贾逵、许慎、马融、服虔、卢植、郑玄等。
3.魏晋时期
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门阀士族地主阶级走向政治舞台,改朝换代必须有新的思想理论作为官方哲学。在这个特殊的历史阶段,儒家思想有短板,为了弥补其不足,又与外来的佛家理论结合,形成了玄学,统治阶级用这套思想为自己的合法地位进行有力辩护。主要代表人物有何晏、王弼、阮籍、嵇康、向秀、郭象等。随着历史的发展,这套政治思想逐渐沦为精神养生术。
4.隋唐时期
隋唐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转型期,先后两个大一统朝代,唐朝强盛时疆域(应该说是势力范围)达1251万平方公里。地盘大、人口少、民族多,思想复杂,所以隋唐时期采用了儒、释、道三家思想并用政策。三家相互诘难,又相互吸收,各有所长。仿佛手机系统一样,塞班、安卓、苹果等,都叫智能手机系统,各有功能缺陷,彼此相互指责,却又在技术上相互吸收。最后结果,儒家衰微,道家尊崇,佛家被扶植。
5.宋明时期
唐朝末年,黄巢起义后,唐朝名存实亡,形成了藩镇割据局面。公元907年,朱温建立后梁,中国社会进入进入五代十国(十一国)的大分裂时代。公元960年,赵匡胤陈桥驿兵变,建立宋朝,经过多年征战,平定中原。在这一时期,儒家那套思想又适合了时代的发展需要。
儒家在这一特殊的历史时期有了新的发展,形成了王安石新学、司马光朔学、苏轼蜀学等。后谈兼性理而著名的理学逐渐走向正统地位,学术上称之为理学,又叫道学,构建了一个新的精神世界。实际创始人为周敦颐,其时理学四大派有周敦颐的濂学、张载的关学、二程(程颢、程颐)的洛学。南宋时期,洛学由朱熹发扬光大,他在福建创立闽学。理学形成于北宋,盛行于南宋、元、明。南宋时期理学达到巅峰状态,出现程朱理学,以程颢、程颐、朱熹为代表。当时,还有一非主流学派,即陆九渊兄弟的江西之学,到了明朝形成了陆王心学。
南宋朱熹理学思想(朱学)在他生前并未取得思想界的统治地位,一度被认为是伪学。门人遭到迫害,流离失所,“弃暗投明”。南宋末年,庆元党禁解除,朱熹理学方得到统治阶级认可。元代仁宗皇庆年间,科举以朱熹《四书集注》及五经的朱学传注为思想准绳,实际上朱学仍未受到重视。直到明成祖永乐十三年(1415年),官方修成三部《大全》,即《五经大全》《四书大全》《性理大全》,标志着朱学的统治地位,得以确立。
朱老师之所以能成为继孔子、孟子之后的又一位儒家宗师,有些理论确有独到见解,诸如“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自敬,则人敬之;自慢,则人慢之”、“日省其身,有则改之,无则加勉”、“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云云,治学思想,有自己的一套打人的把势。然而,过分提及“三纲五常人伦秩序”,如概括性的一句“饿死事小失节事大”和“存天理灭人欲”的思想观点,压抑人性,流毒千年,那是一把看不见的杀猪刀,屠宰了千千万万的子子孙孙。
清代著名哲学家戴震,在《与某书》中说:“其所谓理者,同于酷吏之所谓法。酷吏以法杀人,后儒以理杀人,浸浸然舍法而论理,死矣,更无可救矣。”将理学比作酷吏,两者皆杀人,一个以法律杀人,另一个则杀人于无形之中。于是,清代末年,出现了谭嗣同、邹容、宋恕、孙中山、陈独秀、吴虞、胡适、鲁迅、巴金、曹禺等一批反封建反礼教的革命斗士。
1919年5月4日,在北京爆发了中国人民彻底反帝反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称之为“五四运动”。运动前夕,先锋舆论媒体《新青年》杂志,连续刊登吴虞撰写的《吃人与礼教》等多篇文章,强有力地抨击封建礼教和旧文化,并喊出嘹亮震撼的口号——打倒孔家店。
原始儒家思想,思无邪,非常厚道,实用也实在,没那么多杂七杂八的东西。孔子无罪,人伦秩序,压抑人性,这些理论也不是他老人家提出来的。朱学原是一种学术思想,由于很对统治阶级的胃口,许多想法与上峰极为吻合,所以它才被确立为正统思想。统治阶级“拿来主义”将其原有思想直接异化,适合其需要。理学作为地主阶级新的思想理论体系,对当时社会生产起到了一定作用,但是在过分强化封建礼教、维护宗法等方面,限制了中国人的思维。自此,昔日那个积极的、血性的、健康的、向上的中华民族,由攻转守,变为消极的、保守的、病态的、迷茫的民族。
朱熹代表作《四书集注》,被官方修订放大为《四书集注大全》,以朱熹本人思想为主,收录朱熹门人的理论以及其他一切符合统治阶级思想的哲学理论,全国推行,为科举考试之教科书。顾炎武在《日知录》中批判明代官方教材“抄袭成书,内容陋劣,经学之废,实自此始”,看来顾老师一点都不糊涂。
明代确定朱熹理学为官方教材后,出现了两位大师级人物——薛瑄和吴与弼。
薛瑄与弟子张鼎、阎禹锡和私淑段坚等形成河东之学,再由段坚门徒周蕙及其再传弟子吕等,形成明中期的关中之学,这是理学的分支之一。另一分支,也就是吴与弼的理学,门人有陈白沙、娄谅、胡居仁、罗伦、谢复、胡九韶、周文、杨杰等。学生们又分为两派,以陈献章为代表,得吴老师静观涵养之理,开启白沙学派。娄谅、胡居仁得吴老师笃志力行之精神,创立余干学派。另,吴老师这里又是姚江之学(阳明心学)根源始肇。
6.近代时期
进入清朝,特别是鸦片战争爆发后,促使清朝政府在19世纪60年代开始推行洋务运动,洋务人士主要采取“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态度。后,清朝末年又出现了新儒学。
以上哲学发展简史,有着一个极为清晰的发展脉络,也得出了以下结论:
第一,哲学看不见摸不着,但一直存在,指导人们生活和社会发展。
第二,每种哲学思想都经历了漫长岁月,无数哲人智慧积累,前仆后继,形成体系,是群体智慧的结晶。
第三,政治选择思想,哲学服务统治。
第四,难易程度因人而定,认为哲学难,有时很简单;认为哲学简单,有时很玄奥。
折腾人的学术热点
儒家思想创立伊始,经过千年变化,几度浮沉,最终确定为中国人的思想核心。犹如一款软件的诞生,经过使用,不断地改良升级,但总有经典的一款。阳明心学是儒家思想分支,好比一棵果树,有若干枝干,有的枝干有花无果,有的枝干硕果累累。阳明心学这一枝,果实丰沛,影响深远。只可惜,在它的产生地未能落地生根,反而在别处土壤姹紫嫣红。
儒家思想经典著作,主要有儒家十三经,即《论语》《孝经》《尔雅》《孟子》《易》《书》《诗》《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其中,《诗》《书》《礼》《乐》《易》《春秋》这六本经典著作是孔子他老人家编著的,每本著作教育范围和意义大不相同。
如《诗》《书》明志:简言之,一个人为啥活着?这是很多人在人生路上百转千回之后,来自心底最沉重的一问,人到底为了什么活着?问题一旦上升到哲学层面,会变得复杂起来。对于此,孔子他老人家为诸位提供了参考文献《诗经》和《尚书》。《尚书》里面记载尧、舜、禹、夏、商、周的历史故事,看看先贤们是怎么活着的。另外,《诗经》是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的诗歌总结,孔子对《诗》有一句经典的评论,“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人到底为了什么活着呢?读读诗经,看看史书,或许能从中找到人生的真谛。
又如《礼》《乐》明养:在《诗》《书》中能够找到一个人为了什么活着,《礼》《乐》则告诉我们,人怎么活着?混吃等死、坑蒙拐骗、丢人现眼、急功近利云云,人各不同,各有自己的活法。这两部著作,体现出了儒家思想实实在在的想法,告诉了我们该如何活着。先要解决个人修养问题,不说人见人爱,至少不能人见人踹。时下,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极为迫切,礼仪不可缺少。另,《礼记》中明确提出了“三纲八目”的人生目标,此后文详述。这些不是封建糟粕,更不是思想禁锢。仔细琢磨琢磨,儒家思想非常实在。“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君子忧道不忧贫。”孔子他老人家厚道地告诉我们,追求金钱没什么错误,活着离不开钱。社会在发展,很多儒家经典思想也在与时俱进,时下这句话应该理解为学好专业技能,把你的手艺搞得呱呱叫,方能“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作为知识分子,除了修身养性外,《礼》《乐》还告诉了我们要“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随着社会不断向高级文明发展,这样的人越来越少了。
再如《易》《春秋》明知:这两本著作旨在教会读书人谋生的技能。假如从前面四本书中找出了“人为什么活着”和“人怎么活着”,那么这两部著作则是告诉我们“人(读书人)活着的基本技能”。学而优则仕,大凡取士,最起码也得有两把刷子。领导问什么,你总得对答如流,触类旁通,并能提出合理化建议。如此,方觉得你是个人物,才有可能享受高官厚禄金钱美女的待遇。这叫做学问,也就是读书人谋生的技能。《易》如果是一部算卦的书,不会流传至今。孔子他老人家轻易不教人这个,属于上乘武功秘籍。《春秋》是鲁国的编年史,记载了从鲁隐公元年到鲁哀公十四年(公元前722—前481年)的历史,因为这部书的时间与历史时代吻合,所以史学界将东周分为两段,即春秋和战国。《尚书》是史书,《春秋》也是史书,但《春秋》属于近代实事,意义类似于今天的行政综合知识。
花开两朵,单表一枝,且说儒家思想中有一个重要的概念——格物致知。
儒家各学派的学术切磋焦点,几千年来,一直争论不休。
“格物致知”源于《礼记》中的《大学》篇,文曰: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短短一百九十八字,道出了中国知识分子的核心价值观。承认也好,不承认也罢,中国知识分子的核心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皆在这一百九十八个字。此处是吾乡,不管你信不信,事实摆在眼前,即便你不知有此一说,这辈子也在其中,并非踽踽独行,在人生的路上,你并不孤单,因为有千百万的受儒家思想影响的读书人,共同前行,一起裸奔。
《大学》篇明确提出了个人道德修养境界和人生奋斗目标,即“三纲八目六证”,三大纲领,八小条目,六个补充,读书人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三纲: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
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六证:止、定、静、安、虑、得
《大学》开篇提出了“三纲八目”的全文总纲领,然后逐条解释,也不知因为疏漏还是其他原因,文中提及的“格物”和“致知”,没有明确解释,并且先秦古籍也没有出现过“格物”、“致知”,无参照物,遂使“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成了儒学思想的千年谜题。很多大儒发现了这个漏洞,纷纷根据自己的阅历学识理解体会,注上了自己的读书心得。于是各位大师纷纷钻空子,“格物致知”遂有了多种版本。时间一长,形成习惯,关于此的注疏是学者能否成为大师的学术标志。
最早做出注解的是东汉经学大师郑玄,他注解为:事物之来发生,随人所知习性喜好。唐代孔颖达与之心得一致,较之更加细化。
唐代李翱注解为:物至之时,其心昭昭然明辨焉。
北宋司马光注解为:抵御外物诱惑,而后知晓德行至道。
北宋程颢注解为:穷究事物道理,知性不受外物牵役。
北宋程颐注解为:穷究事物道理,致使自心知通天理。
南宋朱熹注解为:穷究事物道理,致使知性通达至极。
南宋陆九渊注解为:修持心性不为物牵,回复天理之知。
明代王阳明注解为:端正事业物境,达致自心良知本体。
明代王艮注解为:规范反省自身行为,了知德行根本。
明代益智旭(明代高僧,俗名钟益)注解为:修持唯心识观,转意识为妙观察智。
明代憨山德清(明代高僧,俗名蔡澄印)注解为:感通外境万物,致以化为自心真知。
诸位大儒对“格物致知”的注解还有很多,不再一一列举。当初孔老师的一个疏漏,导致后世争论不息,每个人的哲学思维截然不同,就这句话来说,一百个人会有一百零一种解释,无法统一。究竟哪种注解才最近接孔老师的本意?后世儒家学者模棱两可,也提不出来新鲜命题,遂从历代注疏中寻找心中最接近孔子本意的那一个。经过激烈争论,朱熹胜出,他的格物致知注解成为主流说法,即是“研究事物而获得知识和道理”。之所以能成为主流思想,盖因元代中期朝廷将朱熹的《四书集注》定位官学,公务员科举考试的教材。
到了明代,有臣建议朱元璋认南宋大儒朱熹为祖宗。历代皇帝都希望能成为秦皇汉武唐宗宋祖那样英明伟大的帝王,想方设法地往自己脸上贴金。朱元璋与朱熹虽为同乡,但他们是八竿子打不着的关系。朱元璋一代性情帝王,断然拒绝了大臣的建议,老子就一农民,贴金给谁看?但这并未影响朱熹《四书集注》的官学地位,并一直延续到清代,对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思想产生了深远而巨大的影响,时至今日,我们还受其影响。
在朱熹理学为明代官学的历史条件下,王阳明振聋发聩的呐喊,能否惊醒国人儒家思想原始的本性,翘首期盼,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