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家族和家族以外的人
宗族,或者说家族,简单来说就是将具有血缘关系、超越阶级的多个家庭联系在一起并拥有内部自治权的一个组织。它是农业社会的基本构成单位,也是中国的封建王朝能持久长存的关键。萧红出生于清末民初,帝国的统治已摇摇欲坠,作为其基础的家族制度却如巨树的根系,交叉盘结在看不见的地底,牢牢牵制着地表的一切。萧红就出生在这样一个封建家族里,据1935年修的《东昌张氏宗谱书》,张家祖籍是山东省东昌府莘县长兴社东十甲杨皮营村,今属山东省聊城市莘县,祖先张岱于清乾隆年间迁移到东北落地生根,到清末,他的后人们便在黑龙江开枝散叶,繁衍成了一个不大不小的家族。据张抗查对谱书,张家五世同宗兄弟就有三十人,萧红的父亲张廷举排行二十一。
家族成员之间关系亲疏有别,同宗兄弟三十人,和张廷举最亲厚的是他亲生大哥张廷蓂。据《东昌张氏宗谱书》记载,张廷蓂“幼年读书,颇有心得。仪容端方,举止庄严,身材魁梧,望之凛凛焉。喜围猎,爱枪马,尤长于管弦之属。非风尘中人,实山林逸者,视宦途如河海。精通俄语,尚义侠之举。迨民国二年(1913年),只身到黑龙江省拜泉县贞字四甲十二井开荒,艰俭备尝者二十余年,于兹中间千百磨炼,胆略不为之挫。长于谈论,每坐家,对于匪患,防之极严,恒终夜而不寐,日中任聚三五知己高谈阔论。其精神健旺,概可知矣”。从这些溢美之词不难看出,和“书生气”的弟弟张廷举不同,张廷蓂是个能文能武、极具男子汉英雄气概的豪侠人物。因为弟弟张廷举长期在外地任职,张廷蓂便常到呼兰替他打理家事,萧红后来写散文《镀金的学说》,也毫不掩饰对这位大伯父的崇拜,“伯父最爱我,我五六岁时他常常来我家,他从北边的乡村带回来榛子。冬天他穿皮大氅,从袖口把手伸给我,那冰寒的手呀”,“我的伯伯,他是我童年唯一崇拜的人物,他说起话有宏亮的声音,并且他什么时候讲话总关于正理,至少那时候我觉得他的话是严肃的,有条理的,千真万对的”。伯父给萧红带榛子,给她讲解古文,夸她聪明,从伯父身上萧红得到了父爱式的温情,因此她受他影响较深,“他说穿衣服素色最好,不要涂粉,抹胭脂,要保持本来的面目”,萧红就默默遵行着,“常常是保持本来的面目,不涂粉不抹胭脂,也从没穿过花色的衣裳”。
只是,家族里的长辈与晚辈除了血缘和亲情,还有更为重要的伦理关系,包括晚辈对长辈的“孝”与“顺”,长辈对晚辈的权威,以及成员对家族利益和秩序的绝对服从。萧红的倔强叛逆,不止父亲张廷举和呼兰张家容不下,疼爱过她的张廷蓂乃至整个家族也容不下。争取升中学权利的那次战争,萧红对抗的不仅是父亲,也是整个家族。张廷蓂也反对萧红升学,理由是“女学生们靠不住,交男朋友啦!恋爱啦!我看不惯这些”,也许正是听了大哥的话,张廷举才格外坚决,连父亲张维祯来说情也不让步的。萧红和伯父的感情就此淡漠了,“伯父对我似乎是客气了,似乎是有什么从中间隔离着了”。等到萧红中学毕业闹了两回离家出走,淡漠和隔离就升级为对立了,萧红被带回阿城福昌号屯老家暂住,张廷蓂从萧红的继母梁亚兰口中听说了她的事,要打她,萧红躲进婶子房里一天到晚不敢出屋,后来还直接从福昌号屯出逃,从此再没有回过家。萧红逃离福昌号屯老家之后,暴怒的张廷举开除了她的族籍,使她成为了“家族以外的人”。1935年8月,分布各地的张氏族人集资修《东昌张氏宗谱书》,就既没有录入张秀环也没有录入张迺莹(前者是萧红的原名,后者是六岁时改的名)。
也许是常被无根的感觉侵扰,1936年旅居日本时,萧红创作了带有自叙色彩的短篇小说《家族以外的人》。小说中的“有二伯”是一个类似于《红楼梦》中焦大的人物,他在“我”的家族里做了多年长工却始终没有挣得“家里人”的待遇,还因年老日渐遭到嫌弃,他衰弱、孤独、绝望,想离开又无处可去,他和焦大一样对东家心有不满时常骂骂咧咧,终于招致“我”父亲的痛打。后来萧红又对《家族以外的人》进行改写,在“有二伯”的悲剧里增添了温情的喜剧色彩,并将它糅进了《呼兰河传》。
“有二伯”确有其人吗?他的人物原型又是谁呢?张秀琢说有二伯实有此人,姓张而不姓有,因为乳名叫有子,大家就随口叫起有二伯来,忘了他的真姓。有二伯的身世详情,张秀琢也不大清楚,他所知道的与《呼兰河传》中写的基本一致,有二伯无依无靠没有亲人,从三十岁到呼兰张家,一待就是三十多年,名义上是家人实际是不挂名的长工。他工作勤恳,每天很早就起床莳弄张家房后的菜园,给全家上下提供食用的蔬菜,张家不给他发工钱只供吃穿,给他的生活待遇也很不好,干活在先吃饭在后,还多半是和老厨子一起吃,穿用也都破旧不堪。张秀琢还说萧红与有二伯感情很好,有二伯到菜园干活萧红也去,有二伯锄地萧红就拿一把小铲子挖草,有二伯浇水萧红就提着小喷壶玩水,有二伯喜欢萧红萧红也关心有二伯,她帮他缝补破旧衣物,给他送吃的,有时还背着家人把落花生、冻梨送给有二伯,离家后还曾打听过他的情况。
那么,有二伯到底从何而来,跟呼兰张家又是什么关系呢?学者铁峰在《萧红传略》中指出,萧红的小婶曾说有二伯原名张廷臣,乳名有子,是张氏家族中败落得最早的一支,在五世同宗兄弟二十九人中排行老二。这一说法后来经张抗考证为不实,因为张氏谱书记载五世同宗兄弟三十人,名叫张廷臣的人排行二十三,娶妻孟氏,生三子二女,家居宾县猴石屯,是当地的中等地主,他显然不可能是“有二伯”,同宗兄弟三十人中排行第二的名为张廷彦,在萧红出生之前就已去世,也不可能是“有二伯”,而且,三十个人里并没有乳名叫有子的。有二伯的来历,成了一个难解之谜,同样难解的,还有他的结局,《家族以外的人》结尾道:
“春天,我进了附近的小学校。
“有二伯从此也就不见了。”
有二伯是死去还是被逐,萧红没有道明,张秀琢和张抗的文章也没有道明。可以肯定的是,他至死都是“家族以外的人”。
- 张抗《萧红家庭情况及其出走前后》,原载《萧红研究》第一辑,哈尔滨出版社,1993年9月。
- 张抗《萧红家庭情况及其出走前后》,原载《萧红研究》第一辑,哈尔滨出版社,1993年9月。
- 也有一说是当时的政治环境下族人考虑到萧红左翼作家的身份可能招致祸患,就没有将她编入族谱。
- 张秀琢《重读〈呼兰河传〉,回忆姐姐萧红》。
- 张抗《萧红家庭情况及其出走前后》,原载《萧红研究》第一辑,哈尔滨出版社,1993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