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木兰花

宋词三百首全解 作者:[清] 上彊邨民 编;王景略 注


木兰花

燕鸿[1]过后莺[2]归去,细算浮生千万绪。长于春梦几多时,散似秋云无觅处[3]

闻琴[4]解佩[5]神仙侣,挽断罗衣留不住。劝君莫作独醒人[6],烂醉花间应有数[7]

【注释】

[1]燕鸿:指燕子和鸿雁(大雁),前者是夏候鸟,后者是冬候鸟。[2]莺:指黄莺,又名黄鹂,中原地区的黄鹂乃是夏候鸟。[3]长于春梦几多时,散似秋云无觅处:化用白居易《花非花》中“来如春梦不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句。[4]闻琴:用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的典故。据传文君新寡,相如以琴声挑逗,于是文君夜奔相如。[5]解佩:用郑交甫和江妃的典故。刘向《列仙传》记载,郑交甫尝游汉江,遇二华服女子,前往求佩,二女解佩相赠,旋即佩与女子全都不见。[6]独醒人:用屈原的典故。《楚辞·渔父》记载屈原曾说“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7]数:指定数,命中注定的事物。

【语译】

燕子和鸿雁都已经飞走了,接着就连黄莺也归去了。仔细想来,这浮生中的往事还真是千头万绪,难以理清啊。相聚比起一场春梦来,又能长过多少呢?而分别倒好似秋天的浮云散去一般,再也难觅影踪。

即便是因为琴声而心心相印,或者相赠玉佩表述衷肠的神仙眷属,也终有分离的一日,就算扯断罗衣,恐怕也难以挽留那段感情。所以奉劝你不要在世人都沉醉的时候单独保持清醒吧,事物都是命中注定的,还不如在花丛中喝个酩酊大醉呢。

【赏析】

这是一首感叹往事如烟,深情难久,劝人及时行乐的词。首句写秋天来到,候鸟都已经飞走了,以设定时光流逝的大前提。在这个大前提下,欢会显得是那么短暂,分别倒异样长久,词人回想往事,诸般愁绪涌上心头,难以自己。

白居易《花非花》写道:“花非花,雾非雾,夜半来,天明去。来如春梦不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原本为赠妓之词,说这名妓女夜来朝去,行踪缥缈。晏殊在此借用得非常巧妙,他将楚襄王梦巫山神女的“朝云”典故改为“秋云”,一来与上句“春梦”相对照,二来也抹去了狎妓之意,纯粹用来表述聚合离散的无奈。

那么聚合离散,究竟有多无奈呢?下阕开篇先用了两个典故,一是司马相如情挑卓文君,二是江妃解佩相赠郑交甫,“闻琴”和“解佩”都是古典文学中著名的爱情故事,但同时这两个故事也还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难以长久。“闻琴”,据《西京杂记》载:“相如将聘茂陵人女为妾,卓文君作《白头吟》以自绝,相如乃止。”夫妻关系曾一度出现裂痕。“解佩”更不用说了,郑交甫接佩以后,“即趋而去,行数十步,视佩,空怀无佩,顾二女,忽然不见”,看似浓烈的情感,转瞬间就化为烟云消散了。所以晏殊才说,就算扯断罗衣,强要挽留,情感一旦消逝,也是根本留不住的。

聚合离散如此恼人,爱情终究无法长久,人们又应当怎样面对这种现实呢?词人建议说还不如在花间烂醉哪,终究这些都是命中注定的呀。既然在说情感,那么所谓“花间”恐怕不是真的写花丛,而是指大群的女子,更可能是指大群妓女。既然深情难以长久,情断难以挽留,那还不如及时行乐,到处拈花惹草算了。应该说这种结语不仅仅是颓废的,还是非常不健康的。所以就有人怀疑晏殊此词,表面上在写情感,其实是感怀身世,别有怀抱。所谓“独醒人”,就是以屈原自况,说随着时光流逝,以前了解我的人也不再了解了,以前清醒的人也都逐渐沉醉了,既然如此,我又何必独清独醒,执着于自己的信念呢?这种说法虽然可以讲通,但未免绕了太大的弯子,还不如归于本意更恰当——晏殊或许在感情上受了什么挫折,所以打算自暴自弃了。

【对照阅读】

渔父词

暮暮朝朝冬复春,高车驷马趁朝身。金拄屋,粟盈囷,那知江汉独醒人。

南宋绍兴元年,宋高宗赵构看到黄庭坚所书写的张志和十五首《渔父词》,一时技痒,也和了十五首,这是第九首。词中也写“独醒人”,可以说只是平铺直叙,也可以说用了屈原的典故,但实在和“众人皆醉我独醒”不大挨得上,毫无抒发怀抱可言。所以说晏殊的《木兰花》“燕鸿过后莺归去”,完全不必要深入强解。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