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踏莎行

宋词三百首全解 作者:[清] 上彊邨民 编;王景略 注


踏莎行

祖席[1]离歌,长亭别宴,香尘[2]已隔犹回面。居人匹马映林嘶,行人去棹[3]依波转。

画阁魂消,高楼目断,斜阳只送平波远。无穷无尽是离愁,天涯地角寻思[4]遍。

【注释】

[1]祖席:饯别的宴席。[2]香尘:芳香之尘,多指因女子之步履而起者。王嘉《拾遗记·晋时事》载石崇“又屑沉水之香如尘末,布象床上,使所爱者践之”,沈佺期《洛阳道》有“行乐归恒晚,香尘扑地遥”句。[3]棹:船桨,此处指代船。[4]寻思:思索,考虑。

【词牌说明】

小令,来源不详,《张子野词》入“中吕宫”。以晏殊“小径红稀”为正格,共五十八字,上下阕起首的两句四言,例用对偶。别名《喜朝天》《柳长春》《踏雪行》等。

【语译】

长亭中设下饯行的酒宴,有人在宴席上唱起离别的歌曲,你逐渐远去,虽然脚下扬起的芳香尘土已将我们隔开,你仍然不时地回头观看,依恋不舍。我的坐骑在林间嘶鸣,看到你的坐船在水波中辗转。

登上画阁,黯然销魂,高楼远眺,望断泪眼,看不清你啊,只能见到斜阳护送着平缓的波涛逐渐远去。最无穷无尽、无法消解的只有离愁了,让它带着我的思念,追随着你,去往天涯海角的每一个角落。

【赏析】

这首词,上阕写离别之景,下阕写相思之情,风格流畅,气韵雅致。

首先写长亭饯别,悲歌一曲,开篇两句四言对偶,本写同一件事。然后写行人的恋恋不舍,已经被尘土隔开很远了,依旧频频回首,内心惆怅。香尘本有其典,是指女子的步履,或解为繁花落地,尘土皆香,但词中并没有明确的季节词汇,只一个“香”字硬作是解,未免绕得圈子太大。晏殊在这里不用“征尘”“浮尘”而偏要用“香尘”,可见他送别的是名女子。

这女子乘船而去,词人骑马相送,说“匹马映林嘶”,其实不是马在嘶鸣,而是送别之人的内心在悲叹。因为依恋不舍的送别,人的情感感染了坐骑,使得马嘶不停,这种写法源自江淹《别赋》之“舟凝滞于水滨,车迤迟于山侧,櫂容与而讵前,马寒鸣而不息”。但《别赋》中说离去的舟船(以櫂即棹来指代)“容与”,也即徘徊不前,此词中的舟船却翩然远去了。“去棹依波转”,“转”字用得佳妙,船只既然随波而去,那么只有波转才能棹转,似是舟船绕过一个弯,已经在送别之人依恋的眺望中消失不见了。

舟船消失不见,行人也便消失不见。所以下阕写“登楼目断”,远远望去却不见行人影踪,并因此而“魂消”。《别赋》开篇就说“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只有离别是最令人愁绪万端,难以自解的。所以在词人眼中,此刻只有“斜阳”下的“平波”,缓缓流向远方,却不见自己所依恋的那条舟船。此句虽然简单平实,但所蕴含的依恋之情却极为深刻,所以王世贞在《艺苑卮言》中说它是“淡语之有致者也”。

结尾平实地点出主题:离愁无穷无尽,只能靠想象,用思绪来追随行人前往天涯海角去了。这和“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用词相近,结构不同,所言也似不尽相同,但所要表达的情感却是非常类似的。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