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翻译家们
一
翻译在英国文艺复兴里起了很大作用:首先是作为前驱,正是无数翻译作品首先造成了人文主义的心智气候,其次是殿后,就在王政复辟的年代里翻译仍然活跃,不过注意力转到法国作品。中间的岁月里,即伊丽莎白女王在位的1558—1603的半世纪内,翻译活动更是频繁,名译也出现最多,构成了整部英国文学史上的一个翻译高潮。
高潮不是突然而来。翻译的兴盛是因为有实际需要。我们已经谈过《圣经》英译的初期历史,那是同宗教改革运动不可分的。16世纪中叶,还出现了另一部重要宗教经典的英译,即《普通祷文书》(1549)。原来英国教会用的祷文都是拉丁文,现在在克兰默的主持之下译成了英文。托马斯·克兰默(Thomas Cranmer,1489—1556)曾任坎特伯雷大主教,但最后在玛丽女王任内被作为新教徒烧死。他很会运用英语,对于韵律特别敏感,所译有素朴之美,例如:
To strengthen such as do stand;and to comfort and help the weak-hearted;and to raise up them that fall;and finally to beat down Satan under our feet.【1】
(立者护之,弱者慰之助之,失足者扶之,于是踏撒旦于脚下。)
As it was in the beginning,is now,and ever shall be:world without end.Amen.【2】
(起初如何,今日如何,将来亦如何,世无尽期,阿门。)
Man that is born of a woman hath but a short time to live,and is full of misery.He cometh up,and is cut down,like a flower;he fleeth as it were a shadow,and never continueth in one stay.【3】
(妇生之子在世短促,充满苦难。方起即落,有如花朵,遁如阴影,一次停留,再无继续。)
另一个早期翻译家是伯纳斯勋爵(Lord Berners,1467—1533)。他是朝臣,做过财政大臣,在业余译了几部法文和西班牙文的传奇和英雄史诗,最有名的是傅华萨的《闻见录》(译本出版于1523—1525)。里面尽是法国和英国骑士们的事迹,写得生动,用意是歌颂骑士制度,但也涉及中世纪的种种暴行,例如记述加莱城派出6个代表向国王求情的结果的一段。代表们说:
'Gentle king behold here we six who were burgesses of Calais and great merchants;we have brought to you the keys of the town and the castle;and we submit our self clearly into your will and pleasure,to save the residue of the people of Calais,who have suffered great pain.Sir,we beseech your grace to have mercy and pity on us through your high nobless:then all the earls and barons,and other that were there wept for pity.The king looked felly on them,for greatly he hated the people of Calais for the great damages and displeasures they had done him on the sea before.Then he commanded their heads to be stricken off.【4】
(“仁慈的国王,请看我们这里是六个加莱城的市民和商人。我们给您带来了本城和堡垒的钥匙,我们自己也完全听候您的处置,但愿能救加莱城饱受痛苦的余剩人民的性命。我们请求您高抬贵手,怜悯我们。”所有在场的伯爵、男爵和别的人都哭了。国王严厉地看着他们,因为他对在海上给了他那样多的损失和麻烦的加莱人民深恶痛绝。接着他下令把他们统统砍头。)
作为翻译,伯纳斯在细节上不甚忠实,也有错误,但他在总体上抓住了傅华萨的气势,而他的英文更是以其顺畅清新获得了学者们的称赞。傅华萨写的仍是中世纪气息浓厚的世界,伯纳斯的风格却带来了文艺复兴时期的清风。
二
更引起后代人注意的是这一时期古典文史名著的翻译。这里的情况——用我们现代的话说——是社科类多于文艺类,散文著作多于诗篇。
而在古典文史本身,罗马时期的作品又多于希腊。没有多少直接译自柏拉图的著作,却有好几部西塞罗论著的译本(《官职》,1533;《友谊》,1550;《老年》,1569)。只有一部希腊悲剧(以欧里庇得斯的《斐厄济人》为根据的《约卡斯塔》,1566)译了过来,而且是通过意大利文转译的,却有许多部塞内加和泰伦提乌斯剧作的英译,塞内加对于伊丽莎白朝诗剧的影响尤为广泛。
历史书受到很大的注意。古希腊的希罗多德、修昔底德和色诺芬,罗马的李维乌斯、凯撒、斯维托尼乌斯、萨卢斯提乌斯、塔西佗等人的史学著作都有英译。诺斯所译普卢塔克的《希腊罗马名人比较列传》(1574)更是当时流行的书,莎士比亚的剧本中有关希腊和罗马英雄人物的情节大多出自此书。
诺斯是通过法文译本转译普卢塔克的。当时翻译界不反对转译,颇有一些希腊、罗马的古典作品是转译来的。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和《政治学》就是分别通过意、法文译本转译成英文的。
近代欧洲各国的作品,译成英文的数量大于古典,浪漫传奇和小说之类特多。上面提到伯纳斯译傅华萨即是一例。埃斯卡姆所指责的“淫书”也是;它们都是“最近从意大利文译成英文,在伦敦每家书店出售的”。这当中威廉·佩因特编译的《欢乐宫》(1566—1567)影响很大,不仅读者多,而且为莎士比亚、韦伯斯特、马斯顿、麦生求等提供了剧本的故事情节,例如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爱情故事就来自此书。薄伽丘的《十日谈》虽然迟到1620年才译出,但它的部分故事已为佩因特收入《欢乐宫》。
另外,从意大利文还译出了卡斯蒂利奥内的《侍臣论》(译本1561),译者为托马斯·霍比,前已提到。此书对于培养德才兼备的统治者的看法,对当时英国的教育思想有很大影响,连埃斯卡姆也加以赞许。马基雅维利的《军事艺术》和《佛罗伦萨史》分别在1560年和1598年译了过来,但其《君主论》则要到1640年才有英译本问世,而其间马基雅维利已在英国政界和知识界造成了巨大影响,大臣们私下照他的理论行事,纵横捭阖,弄尽权术;一般人则视他为奸雄,为魔鬼的替身,仅在戏剧家的作品里把他作为反面人物提到的就达300处之多!【5】
法国作品译成英文的也多。因为地区邻近和历史上关系密切,英国人掌握的外文以法文为最好,因此光是文艺上的名译就有弗洛里奥的蒙田《随笔集》(1603)和托马斯·欧克赫特的拉伯雷《巨人传》(1653)。两书也都在英国文坛造成重大影响:蒙田所写的“黄金时代”在莎剧《暴风雨》中被提到,拉伯雷的泼辣俚俗的散文风格成为小册子作者们的楷模。
西班牙作品中,《堂吉诃德》要等17世纪之初(1612)才译成英文,但在16世纪已有格瓦拉的《王子们的时钟》的英译本(1557)受到广泛欢迎。重要的流浪汉小说《托梅斯河上的小拉撒路》也在1576年译了过来。
上面提到的散文翻译家之中,有几个人需要略作介绍。
第1个是诺斯。托马斯·诺斯爵士(Thomas North,1535?—1601)所译的普卢塔克《希腊罗马名人比较列传》流行广,影响大,前面已提到;它是从阿米欧(Jacques Amyot,1513—1593)的法文译本转译的,但其结果是:它既不是普卢塔克,也不是阿米欧,而是“在普卢塔克的题材上写成的一部新杰作”。【6】原因是,诺斯是运用英语的能手,而当时英语正处于青春时期,有一种蓬勃的活力,使他的风格带上戏剧性。可以拿他写柯里奥兰纳斯一节的开场白为例:
It was even twy light when he entred the cittie of Antium,and many people met him in the streetes,but no man knewe him.So he went directly to Tullus Aufidius house,and when he came thither,he got him up straight to the chimney harthe,and sat him downe,and spake not a worde to any man,his face all muffled over.They of the house spying him,wondered what he should be,and yet they durst not byd him rise.For,ill-favoredly muffled up and disguised as he was,yet there appeared a certaine majestie in his countenance,and in his silence:whereupon they went to Tullus who was at supper,to tell him of the straunge disguising of this man.
同阿米欧的法文本比较,我们就会发现法译更有古典的节制,用词较少,故事线索也更清楚,但是缺乏诺斯的生动性,例如“they of the house spying him”中的“spying”是法译与希腊原文均无而属诺斯所加,这一加就增添了戏剧性。同样,“ill-favoredly muffled up and disguised as he was”中的副词也是诺斯加的,也是为了使整段的神秘气氛更加浓厚。这样的散文,难怪吸引了许多人,包括一再来此书寻找剧本故事的莎士比亚。
第2个是菲利蒙·霍兰(Philemon Holland,1552—1637),有6、7种成功译作,包括李维乌斯、斯维托尼乌斯、色诺芬的历史书和普林尼的《博物志》,都通过原文译出。由于他精通拉丁文和希腊文,所译甚少错误,译文质量也高,且注重音韵效果,读起来顺耳。但有两个毛病:1.喜欢雕饰,如原文是“Jacta est alea”(Suetonius),他译成:“The dice be thrown.I have set up my rest;come what will of it.”2.当代化,即用当代色彩过浓的词语译古人之言,如普林尼《博物志》的译文中有这样一句:“Sirrah(quoth he)remember you are but a shoemaker,and therefore meddle no higher I advise you than with shoes.”这个Sirrah就太17世纪英国化了!但这个趋势当时戏剧里也有:舞台上的中世纪意大利人举止言谈就如当时伦敦街上的行人。无论如何,当时人是欣赏霍兰的译文的。一位在17世纪写《英格兰名人传》的富勒称他为“翻译大将军”(the Translator Generall in his age)。
第3个是约翰·弗洛里奥(John Florio,1553?—1625),他把蒙田的《随笔集》译得生气盎然,虽有误译和生造词语的毛病,却使它变成了一部英国化了的有趣读物。试挑一段来比较一下。蒙田的原文是:
Le plus fructueux et le plus naturel exercice de notre esprit,c'est à mon gré la conférence.J'en trouve l'usage plus agréable que toutes les autres occupations.C'est la raison pour quoi,si j'étais forcé de choisir,jecrois que je préférerais perdre la vue plutǒt que l'ouie ou la parole...L'étude des livres,c'est un mouvement languissant et faible,qui n'échauffe pas.Au contraire,la conférence apprend et exerce en même temps.Si je confère avec une ǎme forte et un rude jouteur,il me presse les flancs,me pique à gauche et à droite,ses imaginations donnent élan aux miennes...Et l'unisson est ce qu'il y a de plus ennuyeux dans la conférence.【7】
弗洛里奥的译文是:
The most fruitfull and naturall exercise of our spirit,is,in my selfe-leasingconceit,conference.The use whereof,I finde to be more delightsome,then any other action of our life:And that's the reason,why,if I were now forced to choose,(being in the minde I now am in)I would rather yeeld to lose my sight,then forgoe my hearing or my speech...The study and plodding on bookes,is a languishing and weake kinde of motion,and which heateth or earnesteth nothing;whereas conference doth both learne,teach and exercise at once.If I conferre with a stubborne wit,and encounter a sturdy wrestler,he toucheth me to the quicke,hits me on the flanks,and pricks me both on the left and right side:his imaginations vanquish and confound mine...And an unison or consent,is a quality altogether tedious and wearisome in conference.【8】
对照一下,我们发现译文比原文长得多(152个字对115个字),几乎每句都增加了词,特别是在动词方面:“l'étude des livres”变成了“the study and plodding on bookes”,“qui n'échauffe pas”变成了“which heateth or earnesteth nothing”,“ennuyeux”变成了“tedious and wearisome”,还有整句是外添的,如“being in the minde I now am in”,“he toucheth me to the quicke”,像是译者有无数的语词在握,不怕浪费,只求把意思说清楚——而意思也果然说清楚了,而且说得生动。然而蒙田的节制与纯朴却不见了,因此从最高的要求来看,弗洛里奥的译文还不是理想的。
这也就使我们想到了一个问题:为什么在这个时期一个又一个著名的译者尽管各有不同,却表现了一个共同趋势——语言过剩?别的时期别的地方的译者常苦于所掌握的语言太少太贫乏,而这里从诺斯到弗洛里奥却都喜欢加词加句子,怎样也按捺不住。当然,我们也可把这现象看成是当时英语的不济事不干练,因此别的语言只消用一个词一句话表达清楚的意思它就非用更多更啰唆的说法不可。两种情况显然都有,都表现英语在蓬勃发展;单从语言这一点讲,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文学也呈现一种如日方升的兴旺气象。
这当中还有翻译家的自信。霍兰把翻译看作一种征服。在他所译普林尼《博物志》的前言里,他说他的“志愿与努力是尽力于现在用笔尖征服罗马人的文学,来报复过去他们用刀锋征服这个岛屿”。他们也用翻译为国家服务,替统治者效劳。译品中历史著作的数量那样大,就是因为他们认为其中有值得英国君臣借鉴的东西。托马斯·威尔逊在译希腊政治家狄摩西尼的时候,认为每个好的臣民应该比较今昔,当他听到雅典和雅典人的时候,应该想到英国和英国人。
带着这种气概,他们到处收罗“能为我用”的古代和欧陆著作,能懂的语言固然要译,不懂的也通过第三国语言转译。对于原作他们也不迷信,不采取鹦鹉学舌、字字照译的办法,而是将它英国化、现代化,改之削之,加词加文,译文本身也往往忽今忽古,文白杂凑,务求达意,务求通过它去开拓英国人知识上的新天地。
三
以上谈的是散文作品的翻译。
在诗歌方面,转译的情况罕见,而且总是以诗译诗,在过程中给了英诗本身以巨大好处。一个时期内,注意力集中于维吉尔和奥维德两人的作品。译了《埃涅阿斯纪》而未竟全功的首先有萨里;他在1540年左右译了此诗一部分,译文虽不出色,但所用的“白体诗”却成了英诗的最重要的诗体之一,这一创始之功不可没,我们以后还要谈到。另一个译者叫理查德·斯塔尼赫斯特(Richard Stanyhurst)译了《埃涅阿斯纪》的前4卷(1582),虽然在翻译(甚至音韵)上颇多主张,译文却雅俗杂糅,显得怪诞。在他之前,还有一个托马斯·弗厄也译过《埃涅阿斯纪》(1558),译文平庸。维吉尔作品的真正卓越的译本要等到17纪末年才出现,译者是德莱顿。
奥维德吸引了更多的译者,其中有诗人和戏剧家马洛、查普曼和波曼,但以阿瑟·戈尔丁(Arthur Golding,1536?—1605?)所译的《变形记》(1565—1567)在当时最为有名。奥维德之所以有号召力是因为通过他人们可以了解希腊、罗马的神话,又加他的《爱的艺术》投合青年人所好,作品中有许多后世作家可以加以利用的题材和典故。戈尔丁则竭力宣扬奥维德的道德精神和典型性,认为每个人都可以在他的作品里找到一面反照自己的镜子。他的译文是流利可诵的,当时学者卜登南评为“非常清楚,忠实地体现了作者的意图”,【9】作家纳什也称赞了他,莎士比亚则借用过他的诗句。
流利的译本还有约翰·哈林顿的意大利阿里奥斯托的史诗《疯狂的罗兰》(1591)。塔索的《被解放的耶路撒冷》也有两个英文译本。
然而这个时期的天才译者却得数查普曼。乔治·查普曼(George Chapman,1559?—1634?)是戏剧家,又有诗才。据说莎士比亚在十四行诗第86首提到的“他的华章,春风得意,扬帆驶去”的“笔笔神来的诗人”就是指他。他写剧,写诗,也译诗,例如译过奥维德的《声色之宴》,都很出色。但是他的震动后世的译作却是荷马的两部史诗(1616年合出)。他极尊重荷马,把译荷马认为是毕生第一大事,所以译完之后说:“我是为这件工作而生的,现在完成了。”大多数十六七世纪译者不谈翻译理论,查普曼可以说是一个例外。在所译荷马的前言中,他写道:
一个有本领有价值的译者的任务是遵守他的原作者所用的句子、词藻和语言形式,遵守他真正的意义和深度,然后用适合译文本身语言的词藻和语言形式把它们装饰起来。【10】
这一种着重“装饰”(adorn)的翻译当然是同“字对字的译法”对立的,是以意译为主的,在过程中查普曼为了充分表达原作者的“真正的意义和深度”添加了许多东西,有时候可以有若干行译诗是原诗所无,例如第6卷325后的12行。他不讳言自己所为,但辩护说:
我把一切重要的东西都译出来了,其生动与深刻足以与原作相称(虽然有些迂回之词,如不迂回则无人能译好任何值得一译的诗人。)。【11】
迂回之词(periphrasis)就是译者添加和装饰之词,查普曼把这点定为译诗必须遵守的原则,别的十六七世纪诗人翻译家也很少不照办的,当时的诗歌翻译往往就是创作,二者密不可分。
现在让我们来看看他的作品。以下是《伊利亚特》译本中的一段:
All grave old men,and souldiers they had bene,but for age
Now left the warres;yet Counsellors they were exceeding sage.
And as in well growne woods,on trees,cold spinie Grashoppers
Sit chirping and send voices out that scarce can pierce our eares
For softnesse and their weake faint sounds;so(talking on the towre)
These Seniors of the people sate,who,when they saw the powre
Of beautie in the Queene ascend,even those cold-spirited Peeres,
Those wise and almost witherd men,found this heate in their yeares
That they were forc't(though whispering)to say:'What man can blame
The Greekes and Troyans to endure,for so admird a Dame,
So many miseries,and so long?…'
——Iliads,iii,159—169
下面是同一段诗词的后代译文。译者是18世纪有名的新古典诗人蒲柏:
Chiefs,who no more in bloody Fights engage,
But Wise thro' Time,and Narrative with Age,
In Summer-Days like Grasshoppers rejoice,
A bloodless Race,that send a feeble Voice.
These,when the Spartan Queen approach'd the Tow'r,
In secret own'd resistless Beauty's Pow'r;
They cry'd,No wonder such Celestial charms
For nine long years have set the World in Arms;
还有一段是现代英文译文,译者里士满·拉铁摩尔(Richmond Lattimore)也是以译荷马出名的:
Now through old age these fought no longer,yet were they excellent
speakers still,and clear,as cicadas who through the forest
settle on trees,to issue their delicate voice of singing.
Such were they who sat on the tower,chief men of the Trojans.
and these,as they saw Helen along the tower approaching,
murmuring softly to each other uttered their winged words:
'Surely there is no blame on Trojans and strong-greaved Achaians
if for long time they suffer hardship for a woman like this one.
把这3段译文对比,第一个明显的印象就是:查普曼的(11行)比蒲柏(8行)和拉铁摩尔(8行)都长,所增主要是“Those wise and almost withered men,found this heate in their yeares”的一行;虽然上行已经有了“those cold-spirited Peeres”作了交代,但查普曼还是特别标出这些年老精衰的贤人在那一瞬间血液奔腾如火的情状。查普曼写得具体、生动,带情感;相形之下,蒲柏显得干净利落,甚至俏皮,但音韵过分优美,反而无力;而我们20世纪的译者则显得凌乱,散文化。在最后一句的译法上,查普曼尤具压倒性的优势:拉铁摩尔的平淡,蒲柏的一般化,都比不上查普曼的戏剧化和强有力,甚至在节奏上也缺乏他的感染力(请看3个“so”字的安排)。当然,3段译文表现3个时代的诗风:蒲柏的新古典主义的优雅,拉铁摩尔的20世纪的随意风格,更加衬出处于文艺复兴黄金时代的查普曼的雄伟俊美了。无怪乎19世纪浪漫派诗人济慈读之如“见一颗新星泳入视界”,而维多利亚时期批评家阿诺德则认为过分藻饰了。
查普曼和他的同辈在那个时代还于诗歌本身大有作为,我们将在下面介绍。
注释
【1】“The Litany”.
【2】“Morning Prayer.Gloria”.
【3】“The Order for the Burial of the Dead”.
【4】傅华萨:《闻见录》,第146节。
【5】这是一位德国学者的研究结果,见《剑桥英国文学史》,第4卷(1934),第8页。
【6】《剑桥英国文学史》,第4卷,第10页。
【7】《随笔集》,第3卷,第8章。
【8】《蒙田随笔集》(人人丛书版,1603),第3卷,第158页。
【9】转引自《剑桥英国文学史》,第4卷,第21页。
【10】转引自上书,第4卷,第2页。
【11】转引自道格拉斯·布什:《牛津英国文学史17世纪早期卷》(1945),第6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