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韩愈

中国古典散文精选注译:记叙文卷 作者:傅璇琮 主编,吴小林,李莉娟 注译


韩 愈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州)人。贞元八年(792)进士。贞元末,官监察御史,因上书言事,贬阳山(今广东阳山县)令。宪宗时,累官至太子右庶子,随宰相斐度平淮西藩镇吴元济有功,迁刑部侍郎,不到两年,因谏迎佛骨,被贬为潮州(今广东潮州市)刺史。穆宗即位(821)后,召为国子祭酒,转为兵部、吏部侍郎。世称韩吏部。谥“文”,世又称韩文公。因郡望为昌黎,故又称韩昌黎。

韩愈“文起八代之衰”(苏轼《韩文公庙碑》),倡导了革新文体和文风的“古文运动”,为“唐宋八大家”之首,是司马迁以后中国文学史上最杰出的散文家之一。其文各体兼长,汪洋恣肆,雄奇奔放。其中记叙文往往用简洁凝练的语言对事物进行细致的刻画,写得鲜明生动,具体可感,是我国叙事性文学中的宝贵财富。

著作有《昌黎先生集》四十卷,《外集》十卷。

画 记

杂古今人物小画共一卷:骑而立者五人,骑而被甲载兵立者十人,一人骑执大旗前立,骑而被甲载兵行且下牵者十人,骑且负者二人,骑执器者二人,骑拥田犬者一人,骑而牵者二人,骑而驱者三人,执羁靮立者二人,骑而下倚马臂隼而立者一人,骑而驱涉者二人,徒而驱牧者二人,坐而指使者一人,甲胄手弓矢alt钺植者七人,甲胄执帜植者十人,负者七人,偃寝休者二人,甲胄坐睡者一人,方涉者一人,坐而脱足者一人,寒附火者一人,杂执器物役者八人,奉壶矢者一人,舍而具食者十有一人,挹且注者四人,牛牵者二人,驴驱者四人,一人杖而负者,妇人以孺子载而可见者六人,载而上下者三人,孺子戏者九人。凡人之事三十有二,为人大小百二十有三,而莫有同者焉。

马大者九匹。于马之中,又有上者,下者,行者,牵者,涉者,陆者,翘者,顾者,鸣者,寝者,讹者,立者,人立者,龁者,饮者,溲者,陟者,降者,痒磨树者,嘘者,嗅者,喜相戏者,怒相踶啮者,秣者,骑者,骤者,走者,载服物者,载狐兔者。凡马之事二十有七,为马大小八十有三,而莫有同者焉。

牛大小十一头。橐驼三头。驴如橐驼之数,而加其一焉。隼一,犬羊狐兔麋鹿共三十。旃车三两。杂兵器弓矢旌旗刀剑矛楯弓服矢房甲胄之属,瓶盂簦笠筐筥锜釜饮食服用之器,壶矢博弈之具,二百五十有一,皆曲极其妙。

贞元甲戌年,余在京师,甚无事,同居有独孤生申叔者,始得此画,而与余弹棋,余幸胜而获焉。意甚惜之,以为非一工人之所能运思,盖藂集众工人之所长耳,虽百金不愿易也。明年出京师,至河阳,与二三客论画品格,因出而观之。座有赵侍御者,君子人也,见之戚然,若有感然。少而进曰:“噫!余之手摸也,亡之且二十年矣,余少时常有志乎兹事,得国本,绝人事而摸得之,游闽中而丧焉,居闲处独,时往来余怀也,以其始为之劳而夙好之笃也。今虽遇之,力不能为已,且命工人存其大都焉。”余既甚爱之,又感赵君之事,因以赠之,而记其人物之形状与数,而时观之,以自释焉。

【注释】

①被(pī音批):同“披”。

②羁(jī音基):马络头。靮(dí音敌):马缰绳。

③隼(sǔn音笋):似鹰而较小的猛禽,驯养后可用以助猎。

alt(fǔ音府)钺(yuè音月):两种兵器名。alt通“斧”。竖刃为斧,横刃为钺。

⑤壶矢:壶和箭,投壶用具。投壶是比赛投箭入壶以决胜负,为古代宴乐时的游戏。

⑥挹(yì音意):舀出。

⑦陆(lù音路):通“踛”,跳跃。

⑧讹:动弹,活动。《诗经·小雅·无羊》:“或寝或讹。”

⑨龁(hé音核):咬。

⑩踶啮(dì niè音地聂):踢咬。

⑪橐(tuó音驮)驼:骆驼。

⑫旃(zhān音沾)车:插着赤色曲柄旗的车。旃:赤色曲柄旗。一说旃通“毡”,旃车即带毡篷的车。

⑬盂:盛流动食物的圆形器皿。簦(dēng音登):用竹或草编制的遮雨或太阳的用具,有柄,似现在的伞。筥(jǔ音举):圆形盛物的竹器。锜(qí音奇):有脚的锅。釜(fǔ音斧):无脚的锅。

⑭贞元甲戌年:唐德宗贞元十年(794)。

⑮弹棋:古代的一种游戏,“两人对局,白黑棋各六枚,先列棋相当,更先弹也,其局以石为之。”(《后汉书·梁冀传》注)。

⑯藂:同“丛”。

⑰河阳:今河南孟州。

⑱侍御:官名,即殿中侍御史,掌管宫廷仪卫及京都的纠察。

⑲闽中:今福建一带。

【今译】

许多古今人物同绘在一幅长卷上:骑着马站着的五个人,骑着马并且身披铠甲、佩带兵器站着的十个人,一个人骑在马上,手举大旗,在前边伫立,骑着马,身披铠甲、佩带兵器,将要由马上下来牵马的十个人,骑着马并且背着东西的两个人,骑着马,手里拿着兵器的两个人,骑着马,身后跟着猎犬的一个人,骑着马,手里还牵着别的马的两个人,骑着马,驱赶马快跑的三个人,手执马络头和马缰绳站着的两个人,从马上下来、靠着马站着、臂上架着隼的一个人,骑着马,用鞭赶马过河的两个人,步行赶马去吃草的两个人,坐着指挥别人做事的一个人,披甲戴盔,手里拿着弓箭、将斧钺之柄植立于地的七个人,披甲戴盔、手里拿着旗帜直立着的十个人,背着东西的七个人,仰卧休息的两个人,披甲戴盔,坐着打瞌睡的一个人,正在过河的一个人,坐下来脱去鞋子正准备过河的一个人,感到寒冷而靠着火取暖的一个人,拿着各种器物干活的有八个人,恭敬地捧着投壶用的壶和箭的一个人,停下来准备食物的十一个人,把酒从一个容器里舀出来又倒进另一个容器里的四个人,牵着牛的两个人,赶着驴的四个人,一个人拄着拐杖、背着东西,妇女带着小孩坐在车上可以看见的有六个人,车子上正在上车和准备下车的有三个人,做游戏的儿童有九个人。画面上描摹人的各种行为动作共三十二种,画人的大小图像共一百二十三个,而没有彼此相同的。

马画得较大的有九匹。在马之中,又有上去的,下来的,行走的,被牵着的,涉水的,跳跃的,抬头的,回头看的,嘶叫的,睡觉的,活动着的,站着的,像人那样用两腿站着的,吃草的,喝水的,便溺的,登向高处的,走向低处的,身上痒而在树上摩擦的,缓缓吐气的,嗅着周围气味的,高高兴兴地相互戏耍的,发了脾气相互又踢又咬的,吃饲料的,被人骑着的,疾驰的,奔跑的,驮着衣服和器物的,驮着狐狸兔子等猎物的。画面上马的情态有二十七种,画的马大小共有八十三匹,没有彼此相同的。

牛大小共十一头。骆驼三头。驴比骆驼多出一头。隼一只,猎犬、羊、狐狸、兔子、麋鹿共三十只。旃车三辆。杂计弓箭、旌旗、刀、剑、矛、盾、弓套、箭囊、铠甲、头盔之类武器,瓶、盂、簦、笠、筐、筥、锜、釜等饮食穿着器具,投壶、赌博、下棋的用具,共二百五十一个,都细致地表现出所画之物的全部妙处。

贞元十年,我在京城里,无所事事,和我住在一起的有一位独孤申叔,他先得到了这幅画,和我玩弹棋,我有幸胜了他,赢得了这幅画。我十分爱惜它,认为不是一个画匠所能运笔构思的,大概是聚集了许多画匠的特长才画成,即使拿出一百两银子,我也不愿用它来换。第二年我离开京城,到了河阳,有一次和几个客人评论画的高低等级,于是拿出来与大家一起观赏。在座的一位赵侍御,是一位有才有德的人,见了这幅画显得很难过,像是有所感触的样子。过了一会儿,他走上前来说:“唉!这是我亲手临摹的,丢失将近二十年了。我年轻时常有志于绘画,有一次得到国中最好的原本,我就谢绝人事往来,专心致志地把它临摹了出来,后来在闽中一带游玩时丢失了。闲暇无事,一个人独自呆着时,时时萦回于心,不能忘怀,因为以前描摹它时花了很多心血,又一直非常喜爱它。现在虽然又看到这幅画,我已经没有能力再亲手临摹了,姑且让画匠保存原样轮廓,描摹个大概吧。”我既十分喜爱它,又被赵侍御的事所感动,就把画赠送给他,但记下画中人物的形状和数目,不时把这篇文章拿出来看看,用以宽慰自己。

【简评】

苏轼曾批评这篇《画记》“近似甲名帐耳,了无可观”(《记欧阳论退之文》)。其实本文运用精练的语言,描绘画上的人马器物还是相当生动的,且在谋篇布局上,能寓巧于拙,在精整中颇具变化错综之妙。后来明代魏学洢的《核舟记》、黄淳耀的《李龙眠画罗汉记》皆受到此文的影响。

燕喜亭记

太原王弘中在连州,与学佛人景常、元慧游。异日,从二人者行于其居之后,丘荒之间,上高而望,得异处焉。斩茅而嘉树列,发石而清泉激。辇粪壤,燔椔翳,却立而视之:出者突然成丘,陷者呀然成谷,洼者为池而缺者为洞,若有鬼神异物阴来相之。自是弘中与二人者晨往而夕忘归焉,乃立屋以避风雨寒暑。

既成,愈请名之,其丘曰“俟德之丘”,蔽于古而显于今,有俟之道也;其石谷曰“谦受之谷”,瀑曰“振鹭之瀑”,谷言德,瀑言容也;其土谷曰“黄金之谷”,瀑曰“秩秩之瀑”,谷言容,瀑言德也;洞曰“寒居之洞”,志其入时也;池曰“君子之池”,虚以钟其美,盈以出其恶也;泉之源曰“天泽之泉”,出高而施下也;合而名之以屋曰“燕喜之亭”,取诗所谓“鲁侯燕喜”者颂也

于是州民之老,闻而相与观焉,曰:吾州之山水名天下,然而无与“燕喜”者比。经营于其侧者相接也,而莫直其地。凡天作而地藏之以遗其人乎?弘中自吏部郎贬秩而来,次其道途所经,自蓝田入商洛,涉淅湍,临汉水,升岘首以望方城,出荆门,下岷江,过洞庭,上湘水,行衡山之下,繇郴逾岭,蝯狖所家,鱼龙所宫,极幽遐瑰诡之观,宜其于山水饫闻而厌见也。今其意乃若不足。传曰:“智者乐水,仁者乐山。”弘中之德,与其所好,可谓协矣。智以谋之,仁以居之,吾知其去是而羽仪天朝也不远矣。遂刻石以记。

【注释】

①太原王弘中在连州:王仲舒,字弘中,太原(今山西太原西南)人。贞元十二年(804),王仲舒自吏部员外郎贬为连州司户参军。连州治所为桂阳,即今广东连县。

②燔(fán音凡):焚烧。椔(zī音资):直立而枯死的树木。翳(yì音义):树木枯死。

③呀(xiā音瞎)然:深广的样子。

④“秩秩之瀑”:《诗经·秦风·小戎》“秩秩德音”,“秩秩”指治理清明而富有智慧。因此下文说“瀑言德也”。

⑤取诗所谓“鲁侯燕喜”者颂:《诗经·鲁颂·宓宫》:“鲁侯燕喜,今妻寿母。”燕:通“宴”,饮宴。此诗歌颂鲁僖公的武功,祝其多福多寿。

⑥吏部:唐六部之首,掌管全国官吏的任免、升降、调动等事项。郎:指部中的郎中和员外郎。贬秩:贬官。

⑦蓝田:即今陕西蓝田。商洛:商县和上洛县的合称,即今陕西东南部的商州市。

⑧淅(xī音析):淅水,在河南西南部。湍(zhuān音专):水名,在河南境内。

⑨汉水:即今汉水,在湖北武汉入长江。

⑩岘(xiàn音线)首:又名岘山,在湖北襄阳。方城:山名,在湖北竹山东南。

⑪荆门:山名,在湖北宜都西北长江岸边。

⑫岷江:水名,在四川中部。

⑬洞庭:洞庭湖,在湖南省。

⑭湘水:湘江,源出广西,经湖南入洞庭湖。

⑮衡山:山名,中国著名的“五岳”中的南岳,在湖南衡山县西。

⑯繇郴(chēn音嗔)逾岭:繇,通“由”。郴:州名,治所在湖南郴州市。岭:南岭。

⑰蝯狖(yuán yòu音援幼):猿猴。蝯,即猿。狖:长尾猿。

⑱“智者乐水,仁者乐山”:语出《论语·雍也》。

⑲羽仪:《易·渐》:“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孔颖达疏:“其羽可用为物之仪表,可贵可法也。”因此“羽仪”比喻被人尊重,可作为表率。

【今译】

太原人王弘中在连州贬所,和僧人景常、元慧交往游玩,过了几天,他跟着这两个人在他们住处背后的土丘荒野之间散步,登高一望,竟发现了一个不同寻常的地方。割掉茅草,便见秀美的树木排列成行;掀开乱石,清澈的泉水就喷射出来。运走粪土,烧掉枯树,退到远处来看:突出之处成为高耸的山丘,深陷之处成为空旷的涧谷,低洼之处形成池塘,缺失之处形成洞穴,仿佛有鬼怪神灵在暗中帮助他们。从此弘中和这两人清晨前往游玩,到傍晚还留连忘返,于是建起一座房屋来挡风遮雨,驱寒御暑。

建成之后,我请求为这片胜景命名,那山丘叫“俟德之丘”,从前一直隐藏着,而现在显露出光彩,含有“俟德”的道理;那石谷叫“谦受之谷”,瀑布叫“振鹭之瀑”,谷名说的是德行,瀑名说的是仪容;那土谷叫“黄金之谷”,瀑布叫“秩秩之瀑”,谷名说的是仪容,瀑名说的是德行;洞穴叫“寒居之洞”,标志着进洞的季节;池塘叫“君子之池”,水少池虚时可以聚集美德,水溢出池时可以排除恶行;泉水的源头叫做“天泽之泉”,表示它出于高处,施惠于民;综合以上这些名字,给那所屋子命名为“燕喜之亭”,取自《诗经》中“鲁侯燕喜”那篇“颂”。

于是州里的乡亲父老听说之后都结伴前来观赏,说道:我们连州的山水著称于天下,但没有一处能和“燕喜”相媲美。在燕喜亭附近耕田种地的人比比皆是,却没有人认识这块地方的价值。大概凡是上天创造出来的胜地,大地都要收藏起来,预备留给合适的主人吧?弘中从吏部员外郎贬官来到这里,依次排列他路上经过的地方,从蓝田进入商洛,涉过淅水、湍水,来到汉水,登上岘首山来眺望方城山,出荆门,下岷江,过洞庭湖,上湘江,经过衡山脚下,由郴州越过南岭来到连州,到过猿猴安家的山,鱼龙筑宫的水,看尽了幽僻荒远瑰丽诡怪的景观,对于山水应该听饱看够了。现在看他修亭的意思,好像还是有所不足。《论语》中说:“智者乐水,仁者乐山。”弘中的品德,和他的爱好,可说是一致的了。他的智慧用来筑亭,他的仁爱用来安居,我知道他离开这里,回到朝廷,成为人们的表率,已经为时不远了。于是将本文刻在石头上来记下这件事。

【简评】

本文借亭写人,将山水亭台记与赞颂人物巧妙地结合在一起。

值得一提的是,中间一段“……也”字句的大排比,使文章显得节奏鲜明,读起来朗朗上口。这种句式,可能对创作《醉翁亭记》的欧阳修产生过有益的启发。但韩文气势充沛,笔力雄健,欧文委婉流畅,平易近人,前者是“沉着痛快”的美,后者是“优游不迫”的美,相似的句式,产生了如此悬殊的效果,大概是“文如其人”的缘故吧。

试大理评事王君墓志铭

君讳適,姓王氏。好读书,怀奇负气,不肯随人后举选。见功业有道路可指取,有名节可以戾契致,困于无资地,不能自出,乃以干诸公贵人,借助声势。诸公贵人既志得,皆乐熟软媚耳目者,不喜闻生语,一见,辄戒门以绝。

上初即位,以四科募天下士,君笑曰:“此非吾时邪!”即提所作书,缘道歌吟,趋直言试。既至,对语惊人,不中第,益困。

久之,闻金吾李将军年少喜事可撼,乃蹐门告曰:“天下奇男子王適,愿见将军白事。”一见语合意,往来门下。卢从史既节度昭义军,张甚,奴视法度士,欲闻无顾忌大语,有以君生平告者,即遣客钩致。君曰:“狂子不足以共事。”立谢客。李将军由是待益厚,奏为其卫胄曹参军,充引驾仗判官,尽用其言。将军迁帅凤翔,君随往,改试大理评事,摄监察御史,观察判官。栉垢爬痒,民获苏醒。

居岁余,如有所不乐,一旦载妻子入阌乡南山不顾。中书舍人王涯、独孤郁、吏部郎中张惟素、比部郎中韩愈日发书问讯,顾不可强起,不即荐。明年九月疾病,舆医京师,某月某日卒,年四十四。十一月某日,即葬京城西南长安县界中。

曾祖爽,洪州武宁令。祖微,右卫骑曹参军。父嵩,苏州昆山丞。妻上谷侯氏处士高女。高固奇士,自方阿衡、太师,世莫能用吾言,再试吏,再怒去,发狂投江水。

初,处士将嫁其女,惩曰:“吾以龃龉穷,一女,怜之,必嫁官人,不以与凡子。”君曰:“吾求妇氏久矣,惟此翁可人意,且闻其女贤,不可以失。”即谩谓媒妪:“吾明经及第,且选,即官人。侯翁女幸嫁,若能令翁许我,请进百金为妪谢。”诺,许白翁。翁曰:“诚官人耶?取文书来。”君计穷吐实。妪曰:“无苦,翁大人,不疑人欺我,得一卷书粗若告身者,我袖以往,翁见,未必取眎,幸而听我。”行其谋。翁望见文书衔袖,果信不疑,曰:“足矣。”以女与王氏。生三子,一男二女,男三岁夭死,长女嫁亳州永城尉姚挺,其季始十岁。

铭曰:鼎也不可以柱车,马也不可使守闾。佩玉长裾,不利走趋。只系其逢,不系巧愚。不谐其须,有衔不祛。钻石埋辞,以列幽墟。

【注释】

①试:试用,未正式任命。大理评事:主刑狱的大理寺的属官。

②有:应从一本作“而”。戾契:刻划,磨练。

③上初即位:指唐宪宗(李纯)刚做皇帝。

④四科:一、贤良方正直言极谏科;二、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三、达于吏理可使从政科;四、军谋弘远堪任将帅科。唐宪宗元和四年(809),在明经、进士之外特开这四科取士。

⑤金吾李将军:金吾,即金吾卫,是保卫皇帝的卫队之一。李将军:指李惟简,元和初任左金吾大将军。

⑥蹐(jí音瘠):走小碎步,用极小的步子走路。蹐字与下文自称“天下奇男子”的行动不合,应从别本作“踏”。

⑦卢从史:原为藩镇督将,擢拜昭义军节度副大使,拥兵自重,蓄意背叛朝廷,后谋反被赐死。

⑧胄曹参军:官名,负责保管兵器。

⑨引驾仗判官:官名,掌管皇帝出行时仪仗等事。

⑩迁帅风翔:元和六年(811),李惟简升任凤翔陇州节度使。

⑪摄:代理。监察御史:官名,掌分察百官、巡按郡县、纠察刑狱。

⑫观察判官:观察使的属官,掌民事行政。

⑬栉(zhì音志)垢:即梳去头上的污垢。栉:梳子、篦子的通称,引申为梳头。爬痒:搔痒。栉垢爬痒:比喻除去不利于人民的弊政。

⑭阌(wén音文)乡:地名,在今河南省。

⑮中书舍人:官名,掌草拟诏书。王涯:字广津,太原人,文宗时官至司空。独孤郁:字古风,洛阳人,官至秘书少监。

⑯吏部郎中:官名,掌官员选举事项。张惟素:元和间曾任吏部侍郎。

⑰比部郎中:官名,属刑部,掌管经费和俸禄等会计事项。

⑱京师:即京城,指唐代首都长安。

⑲洪州武宁:今江西武宁县。

⑳右卫骑曹参军:官名,掌管外府杂畜、簿账、牧养等事。

㉑苏州昆山:今江苏昆山市。

㉒上谷:郡名,治所在易县(今属河北)。

㉓阿衡:官名,相当于后世的宰相,殷汤和太甲时,伊尹曾任此职。太师:官名,三公之一,周武王时,吕望(姜太公)曾任此职。此处阿衡、太师即指伊尹、吕望,都是古代著名政治家。

㉔龃龉(jǔ yǔ音举语):齿不正,比喻与别人意见不合。

㉕文书:指授官文书。

㉖告身:授官文书,即后世的委任状。唐代朝廷给候选人授官,由吏部发给文书,盖好印信,印文是“尚书吏部告身之印”,因此授官文书又叫“告身”。

㉗眎:同“视”。

㉘亳州永城:即今河南永城。

㉙鼎:古代煮东西的食器,亦用作礼器。

㉚裾:衣服的前后襟,亦泛指衣的前后部分。

㉛祛(qū音区):开散,引申为施展。

【今译】

王君名適。喜欢读书,怀抱奇才,以才气自负,不肯随着一般人去参加科举考试。他看到功名业绩有许多途径可以轻易取得,名声也可以通过磨炼而获取,苦于没有财产、地位,无法靠自己的力量脱颖而出,就采取求见公卿权贵的办法,借助他们的声望权势。那些公卿权贵已经得志,都喜欢会说甜言蜜语、善于谄媚逢迎的人,不喜欢听生硬的话,只要见过王君一次,就告诫看门的人拒绝为他通报。

当今皇帝刚刚即位时,以四科招揽天下的能人,王君笑着说:“这难道不是我建功立业的时机吗?”就提着他所写的书,一路唱歌吟诗,去参加“贤良方正直言极谏科”的考试。到了考场之后,他对答的话令考官震惊,因此没有考取,处境更加困窘。

过了很久,听说金吾卫李将军年轻好事,可以打动,就登门对守门人说:“天下奇男子王適,希望见将军谈点事情。”两人一见面就很谈得来,从此王君经常出入李将军府。卢从史担任昭义军节度使后,十分狂妄,非常轻视遵纪守法的人,想听肆无忌惮的大话,有人把王君的经历告诉了他,他就派人去拉拢。王君说:“这个狂妄的小子,不值得和他共事。”立即谢绝了卢从史派来的人。李将军因此对他更加重视,上奏请求朝廷任命他为金吾卫胄曹参军,担任引驾仗判官,对他言听计从。李将军升任凤翔陇州节度使,王君随同前往,改任试大理评事,代理监察御史、观察判官。王君剔除了不少弊政,使当地百姓得以休养生息。

过了一年多,王君好像有些不高兴,有一天,他用车拉着妻子儿女进了阌乡县南山,不再回来。中书舍人王涯、独孤郁、吏部郎中张惟素、比部郎中韩愈时常写信去问候,但无法再勉强他出山做官,于是不再举荐。第二年九月王君患病,抬到京城求医,于某月某日去世,享年四十四岁。十一月某日,就安葬在京城西南长安县境内。

王君的曾祖王爽,曾任洪州武宁县令。祖父王微,曾任右卫骑曹参军。父亲王嵩,曾任苏州昆山县丞。妻子是上谷隐士侯高的女儿。侯高本来是一位才学出众的人,自比伊尹、吕望,认为当世无人能听取自己的意见,两次试用为吏,两次都愤然辞职,后来精神失常投江而死。

当初,侯高隐士要嫁女儿,鉴于自己的教训,说:“我因为和世人意见不合,一生困窘,只有一个女儿,我疼爱她,一定要把她嫁给当官的人,不能给普通人。”王君说:“我选择妻子已经有很长时间了,只有这位老人合我心意,而且听说他的女儿很贤惠,我不能错过这个机会。”就对媒婆撒谎说:“我考中了明经科,将要被选派官职,就是当官的人。侯高老人的女儿希望嫁给当官的人,如果能让老人把女儿许配给我,我送一百两银子谢你这个媒人。”媒婆答应了,去向侯高老人说媒。老人说:“真是当官的人吗?拿授官文书来。”王君没有办法,只好向媒婆说出实情。媒婆说:“别难过,侯高老人是一位正人君子,不会怀疑别人欺骗自己,拿一卷和授官文书差不多的字纸来,我装在袖筒里去见他,他看见了,不一定拿去认真验看,或许侥幸相信我。”于是就按这个计谋行事。侯高老人看见文书装在袖筒里,果然深信不疑,说:“好啦。”就把女儿许给了王君。侯氏生了三个孩子,一个男孩,两个女孩,男孩长到三岁就夭折了,大女儿嫁给亳州永城县尉姚挺,小女儿才十岁。

铭曰:鼎不能用来支撑车,马不能用来看里门。挂着玉佩,拖着长衣,不便奔跑。人的一生成败,全看机遇如何,不关聪明、愚笨。不合此人需要,胸中有抱负,也无法施展。把这些话,刻在石上,埋在地下,陈放在幽暗的坟墓中。

【简评】

本该庄重严肃的墓志铭,却写进一段奇趣横生的“骗婚记”,正是奇人奇事,由奇文记来,相得益彰。这是韩愈“生平好弄神通”(林纾《韩柳文研究法·韩文研究法》)的典型一例。

蓝田县丞厅壁记

丞之职所以贰令,于一邑无所不当问。其下主簿、尉,主簿、尉乃有分职。丞位高而偪,例以嫌不可否事。文书行,吏抱成案诣丞。卷其前,钳以左手,右手摘纸尾,雁鹜行以进,平立,睨丞曰:“当署。”丞涉笔占位署,惟谨。目吏,问:“可不可?”吏曰:“得。”则退。不敢略省,漫不知何事。官虽尊,力势反出主簿、尉下。谚数慢,必曰:“丞。”至以相訾謷。丞之设,岂端使然哉!

博陵崔斯立,种学绩文,以蓄其有,泓涵演迤,日大以肆。贞元初,挟其能,战艺于京师,再进再屈于人。元和初,以前大理评事言得失黜官,再转而为丞兹邑。始至,喟曰:“官无卑,顾材不足塞职。”既噤不得施用,又喟曰:“丞哉!丞哉!余不负丞,而丞负余。”则尽枿去牙角,一蹑故迹,破崖岸而为之

丞厅故有记,坏陋污不可读。斯立易桷与瓦,墁治壁,悉书前任人名氏。庭有老槐四行,南墙钜竹千梃,俨立若相持,水alt循除呜。斯立痛扫溉,对树二松,日哦其间。有问者,辄对曰:“余方有公事,子姑去。”

考功郎中、知制诰韩愈记

【注释】

①“丞之职”句:唐代京都附近各县称为畿县(蓝田是畿县),设置县令一人,县丞一人。令是一县之行政长官,丞为副职。贰令:副县令。

②偪:同“逼”,逼近。

③鹜(wù音误):即“鸭”。

④慢:闲慢官,即闲散官员,冗员。

⑤訾(zǐ音仔)謷(áo音熬):谩骂、诋毁。

⑥博陵:今河北安平县。崔斯立:字立之。韩愈的友人。

⑦泓涵:水深广的样子。演迤(yí音移):源流绵长。

⑧贞元:唐德宗李适年号(785—805)

⑨再进:崔斯立于贞元四年(788)登进士第,六年(790)又中博学宏词科,因此说“再进”。

⑩元和:唐宪宗李纯年号。

⑪噤:闭口不言。

⑫“则尽”三句:枿(niè音聂):同“蘖”,绝的意思。牙角、崖岸:比喻人像动物有牙有角,山水有崖有岸一样有棱角和锐气。

⑬桷(jué音觉):方的椽子。

⑭墁(màn音慢):涂墙的工具,此处作动词。

altalt(guó音国):水声。

⑯考功郎中、知制诰:官名。前者掌官吏考核之事,后者掌起草诏命事项。

【今译】

县丞作为县令的副职,对于一县的公务,没有什么不可以过问的。丞之下设有主簿、县尉。主簿、县尉各有专职,各司其事。县丞官位高于主簿、县尉,逼近县令,历来都为避免与县令争权的嫌疑而对公事不置可否。公文在县衙内传递,县吏抱着县令签署过的案卷来见县丞,卷起前面的正文,用左手牢牢夹住,右手取出纸尾,像雁和鸭子一样慢腾腾走过来,和县丞并排站着,斜视着他说:“该你署名了。”县丞小心翼翼地拿起笔把自己的名字写在适当的位置,看着县吏问道:“可以了吗?”县吏说:“行啦!”然后就下去了。县丞一点儿也不敢过问公文的内容,根本不知道是什么事。他的官位虽然高一些,势力反而在主簿、县尉之下。社会上一说起闲散官员,总是举县丞为例,甚至以县丞作为讥笑毁伤人的话。国家设立县丞一职,难道本意就是使它如此吗?

博陵人崔斯立勤学苦读,学问博大精深,与日俱增。贞元初年,他凭仗着自己的才能,在京师与同试者比文较艺,两次应试都压倒别人而得中。元和初年,他因为上书议论朝政得失,由原任的大理评事经过两次迁谪,来任蓝田县丞。到任伊始,他慨叹道:“官职没有尊卑之分,只怕自己的才力不能称职。”当他不得不默然而无所作为时,又叹息道:“县丞啊!县丞啊!我不曾辜负县丞,是县丞辜负了我!”于是藏起锋芒,磨去棱角,完全遵循旧例行事,收敛了自己的锐气。

县丞官厅的墙上本来有一篇厅壁记,已经污损破败,看不清楚了。崔斯立翻修了屋顶,粉刷了墙壁,并把前任的姓名都写在上面。庭院里种着四行老槐树,南墙边还有千竿巨竹,昂立着仿佛两军对峙。水哗哗地流过庭阶。崔斯立彻底洒扫一番,又相对栽了两棵松树,每天徘徊其间,吟诗作赋。每逢人来问事,就回答说:“我正忙公事呢,你先去吧!”

考功郎中、知制诰韩愈记。

【简评】

厅壁记本是一种记叙前后任为政履历的官样文章,但韩愈写来,却一点也不板滞。它一反旧例,具体描绘县丞在文书上签字的情景,只用寥寥数语,就把县吏仗势欺人、县丞逆来顺受的神态刻画得栩栩如生,酷似一篇文笔洗练而生动的微型小说,而县丞有职无权、形同虚设的尴尬境地也就昭然若揭了。这样充满着辛辣的讽刺意味的文章,在厅壁记中真可谓别具一格。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