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险
古今言地险者,以谓函秦宅关、河之胜,齐负海、岱,赵、魏据大河①,晋表里河山,蜀有剑门、瞿唐②之阻,楚国方城③以为城,汉水以为池,吴长江万里,兼五湖之固,皆足以立国。唯宋、卫之郊,四通五达,无一险可恃。然东汉之末,袁绍跨有青、冀、幽、并四州,韩遂、马腾辈分据关中,刘璋擅蜀,刘表居荆州,吕布盗徐,袁术包南阳、寿春,孙策取江东,天下形胜尽矣。曹操晚得兖州,倔强其间,终之夷④群雄,覆汉祚⑤。议者尚以为操挟天子以自重,故能成功。而唐僖、昭之时,方镇擅地,王氏有赵百年,罗洪信在魏,刘仁恭⑥在燕,李克用⑦在河东,王重荣在蒲,朱宣、朱瑾在兖、郓,时溥在徐,王敬武在淄、青,杨行密⑧在淮南,王建⑨在蜀,天子都长安,凤翔、邠、华三镇鼎立为梗,李茂贞⑩、韩建⑪皆尝劫迁乘舆⑫。而朱温⑬区区以汴、宋、亳、颍嶻然⑭中居,及其得志,乃与操等。以在德不在险为言,则操、温之德又可见矣。
【注释】
①大河:这里指黄河。
②瞿唐:即瞿塘峡。西起奉节县的白帝山,东迄巫山县大溪镇。
③方城:楚长城北起今河南方城,故称方城。
④夷:平定。
⑤祚:指皇位。
⑥刘仁恭(?—914):唐末将领,官卢龙节度使。据有幽州(今北京)。
⑦李克用(856—908):沙陀人,唐末将领,官河东节度使。据有河东。
⑧杨行密(852—905):初名行愍,字化源。五代时吴国建立者,902—905年在位。
⑨王建(847—918):字光图,五代前蜀建立者,907—918年在位。
⑩李茂贞(856—924):本姓宋,名文通,唐僖宗赐姓名。后梁时自称岐王,后唐时上表称臣。
⑪韩建(855—912):字佐时,唐刺史,封许国公。后降朱温,官至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⑫乘舆:天子代称。舆,乘坐的车驾。
⑬朱温(852—912):唐末将领。唐僖宗赐名全忠。天祐四年称帝,改名朱晃,国号大梁。
⑭嶻(jié)然:山势高峻。
【译文】
从古至今凡是论说地势险要的记录,都认为秦国凭借函谷关的天险和黄河的有利地形,齐国依仗大海和泰山,赵国、魏国依恃黄河之险,晋国外有黄河、内靠高山,蜀地据有剑门关、瞿塘峡的险阻,楚国则以长城作为城垣、汉水作为护城河,吴国拥有万里长江和太湖的险要地势。这些地方都能凭借有利地形建立和巩固国家政权。只有宋国、卫国的周围地处平原,四通八达,没有一处险要可以据守。然而,在东汉末年,袁绍所控制的地区地跨青州、冀州、幽州、并州四州,韩遂、马腾等人分据关中,刘璋占据蜀地,刘表割据荆州,吕布窃据徐州,袁术占有南阳、寿春,孙策攻取江东之地。天下四方的险要都被割据完了。曹操到了最后才得到兖州,在群雄角逐之间逐渐崛起,最终消灭了群雄,倾覆了汉王朝。而评议的人还认为是因为曹操挟持汉朝皇帝,提高了自己的权威,所以才能取得成功。但是在唐朝僖宗、昭宗时代,藩镇割据,王氏割据赵地百余年,罗洪信割据魏地,刘仁恭割据燕地,李克用割据河东,王重荣割据蒲州,朱宣、朱瑾割据兖州、郓州(今山东郓城)一带,时溥割据徐州,王敬武割据淄州、青州,杨行密割据淮南,王建割据蜀地,李唐皇帝建都长安,连天子脚下的凤翔、邠州、华州三镇也鼎足而立、不服号令,李茂贞、韩建都劫持皇帝。然而,就是在这样的形势下,朱温仅仅凭借毫无险要可守的小小汴州、宋州、亳州、颍州几个地方,孤立地处于强藩之间,但等到他志得意满的时候,却和昔日曹操的境况一样。如果说他们的成功是依靠德行而不是依据地势险要,那么曹操和朱温的德行显而易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