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卷二

陶庵梦忆·西湖梦寻 作者:[明]张岱


卷二

孔庙桧[1]

己巳[2],至曲阜谒孔庙,买门者门以入。宫墙上有楼耸出,匾曰“梁山伯祝英台读书处”,骇异之。进仪门[3],看孔子手植桧。桧历周、秦、汉晋几千年,至晋怀帝永嘉三年而枯[4]。枯三百有九年,子孙守之不毁,至隋恭帝义宁元年复生[5]。生五十一年,至唐高宗乾封三年再枯[6]。枯三百七十有四年,至宋仁宗康定元年再荣[7]。至金宣宗贞祐三年罹于兵火[8],枝叶俱焚,仅存其干,高二丈有奇。后八十一年,元世祖三十一年再发[9]

至洪武二十二年己巳[10],发数枝,蓊郁;后十余年又落。摩其干,滑泽坚润,纹皆左纽,扣之作金石声。孔氏子孙恒视其荣枯,以占世运焉。再进一大亭,卧一碑,书“杏坛”二字,党英笔也[11]。亭界一桥,洙、泗水汇此[12]。过桥,入大殿,殿壮丽,宣圣及四配、十哲俱塑像冕旒[13]。案上列铜鼎三、一牺、一象、一辟邪,款制遒古,浑身翡翠,以钉钉案上。阶下竖历代帝王碑记,独元碑高大,用风磨铜赑[14],高丈余。左殿三楹,规模略小,为孔氏家庙。东西两壁,用小木匾书历代帝王祭文。西壁之隅,高皇帝殿焉。庙中凡明朝封号,俱置不用,总以见其大也。孔家人曰:“天下只三家人家:我家与江西张、凤阳朱而已[15]。江西张,道士气;凤阳朱,暴发人家,小家气。”

【注释】

[1]孔庙:曲阜孔庙,是祭祀中国春秋时期的著名思想家和教育家孔子的本庙,位于孔子故里、山东曲阜城内,又称“阙里至圣庙”,始建于鲁哀公十七年(前478),历代增修扩建,是中国渊源最古、历史最长的一组古建筑,和相邻的孔府、城北的孔林合称“三孔”。

[2]己巳:即崇祯二年,1629年。

[3]仪门:明清官署、邸宅大门内的第二重正门。

[4]晋怀帝:司马炽(284~313),字丰度,晋武帝司马炎第二十五子,晋惠帝司马衷异母弟,西晋第三位皇帝,初封豫章王,惠帝在位期间,被立为皇太弟。司马越毒死惠帝后,司马炽被扶植为帝,改年号为“永嘉”。永嘉三年即309年。

[5]隋恭帝:杨侑(605~619),隋炀帝杨广之孙,元德太子杨昭第三子,隋朝最后一位皇帝。义宁元年即617年。

[6]乾封:唐高宗李治的年号,666年至668年。亁封三年即668年。

[7]宋仁宗:赵祯(1010~1063),宋朝第四位皇帝。初名受益,宋真宗的第六子。康定:宋仁宗赵祯年号,1040年至1041年。唐定元年即1040年。

[8]金宣宗:完颜珣(1163~1223),初名吾睹补,又名从嘉。金世宗长孙,卫绍王侄,金朝第八位皇帝。贞祐:金宣宗年号,1213年至1217年。贞祐三年即1215年。

[9]元世祖三十一年:即1294年。

[10]洪武:明太祖朱元璋的年号,1368年至1398年。洪武二十二年即1389年。

[11]党英:即党怀英(1134~1211),金代文学家、书法家,字世杰,号竹溪。大定十年(1170)进士,官至翰林学士承旨,世称“党承旨”。擅长文章,工画篆籀,称当时第一,著有《竹溪》十卷。

[12]洙、泗:洙水和泗水的合称,孔子在二水之间聚徒讲学。

[13]宣圣:汉平帝元始元年谥孔子为褒成宣公。此后历代王朝皆尊孔子为圣人,诗文中多称为“宣圣”。四配:指颜渊、子思、曾参、孟轲,旧时以此四人配祀孔子庙,颜渊、子思居东,曾参、孟轲居西,通称四配。十哲:十哲指的是孔子门下最优秀的十位学生(子渊、子骞、伯牛、仲弓、子有、子贡、子路、子我、子游、子夏)的合称。《论语·先进》:“子曰:‘从我于陈蔡者,皆不及门也。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

[14]赑(bìxì):又名龟趺、霸下,龙生九子之一,排行老大。貌似龟而好负重,有齿,力大可驮负三山五岳。其背亦负以重物,多为石碑、石柱之底台及墙头装饰,属神兽。

[15]江西张:指东汉张道陵,他是五斗米道的创始人,也就是后来的天师道。天师的位子一直由张姓后人承继,传承千年,张家成为与山东孔家并列的大家族。凤阳朱:因为朱元璋是凤阳人,指朱元璋一族。

孔林[1]

曲阜出北门五里许,为孔林。紫金城,城之门以楼,楼上见小山一点,正对东南者,峄山也[2]。折而西,有石虎、石羊三四,在榛莽中。过一桥,二水汇,泗水也。享殿后有子贡手植楷[3]。楷大小千余本,鲁人取为材、为棋枰。享殿正对伯鱼墓[4],圣人葬其子得中气。由伯鱼墓折而右,为宣圣墓[5]。去数丈,案一小山,小山之南为子思墓[6]。数百武之内[7],父、子、孙三墓在焉。谯周云[8]:“孔子死后,鲁人就冢次而居者百有余家[9],曰‘孔里’。”《孔丛子》曰[10]:“夫子墓茔方一里,在鲁城北六里泗水上。”诸孔氏封五十余所,人名昭穆[11],不可复识。

有碑铭三,兽碣俱在。《皇览》曰[12]:“弟子各以四方奇木来植,故多异树不能名。一里之中未尝产棘木、荆草。”紫金城外,环而墓者数千家,三千二百余年,子孙列葬不他徙,从古帝王所不能比隆也。宣圣墓右有小屋三间,匾曰“子贡庐墓处”。盖自兖州至曲阜道上[13],时官以木坊表识,有曰“齐人归处”[14],有曰“子在川上处”[15],尚有义理;至泰山顶上,乃勒石曰“孔子小天下处”[16],则不觉失笑矣。

【注释】

[1]孔林:又称至圣林,是孔子及其后裔的墓地,坐落于曲阜城北。

[2]峄(yì)山:又名邹峄山、邹山、东山,位于今山东邹城东南。

[3]子贡:端木赐(前520~前456),复姓端木,字子贡(古同子赣),以字行。孔子的得意门生,孔门十哲之一,子贡在孔门十哲中以言语闻名,利口巧辞,善于雄辩,办事通达。

[4]伯鱼:孔子的儿子鲤的字,见《孔子家语·本姓解》。后用作对别人儿子的美称。

[5]宣圣墓:即孔子墓。

[6]子思:子思(前483~前402),又称“子思子”,名孔伋,字子思,孔子的嫡孙、孔鲤的儿子,春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

[7]武:步。

[8]谯周:谯周(201~270),字允南,西充国(今四川西充)人。三国时期蜀汉著名的儒学大师和史学家。

[9]冢次:长幼。

[10]《孔丛子》:三卷,二十一篇,旧题孔鲋撰。内容主要记叙孔子及子思、子上、子高、子顺、子鱼(即孔鲋)等人的言行,书末又附缀孔臧所著之赋和书上下两篇,而别名为《连丛》。

[11]昭穆:墓地的排列次序。

[12]《皇览》:三国魏文帝时刘劭、王象、桓范、韦诞、缪袭等奉敕所撰,撰集经传,分门别类,共四十余部,八百余万字。供皇帝阅读,故称“皇览”,是中国类书的始祖。宋代王应麟《玉海》载:“类事之书,始于皇览。”

[13]兖州:今山东兖州,靠近孔府。

[14]齐人归:出自《左传·定公十年》,记载定公与齐侯会于夹谷,孔子为相,使得齐人归还了郓、、龟阴之地。

[15]子在川上:出自《论语》,“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16]孔子小天下:出自《孟子·尽心上》:“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燕子矶[1]

燕子矶,余三过之。水势湁潗[2],舟人至此,捷捽抒取[3],钩挽铁缆,蚁附而上。篷窗中见石骨棱层,撑拒水际,不喜而怖,不识岸上有如许境界。戊寅到京后[4],同吕吉士出观音门,游燕子矶。方晓佛地仙都,当面蹉过之矣。登关王殿,吴头楚尾,是侯用武之地,灵爽赫赫,须眉戟起。缘山走矶上,坐亭子,看江水潎洌[5],舟下如箭。折而南,走观音阁,度索上之。阁旁僧院,有峭壁千寻[6],碚礌如铁[7];大枫数株,蓊以他树,森森冷绿;小楼痴对,便可十年面壁。今僧寮佛阁[8],故故背之,其心何忍?是年,余归浙,闵老子、王月生送至矶,饮石壁下。

【注释】

[1]燕子矶:位于南京观音门外,长江三大名矶之一,是岩山东北的一支。山石直立江上,三面凌空,形似燕子展翅欲飞,故名为燕子矶。

[2]湁潗(chìjí):水沸涌貌。

[3]捽(zuó):揪、抓。

[4]戊寅:崇祯十一年,1638年。

[5]潎洌(pìliè):水流轻疾貌。

[6]寻:古代的一种长度单位,八尺为一寻,约现在的1.6米。

[7]碚礌(bèiléi):古代守城用的石头。

[8]僧寮:僧舍。

鲁藩烟火[1]

兖州鲁藩烟火妙天下。烟火必张灯,鲁藩之灯,灯其殿、灯其壁、灯其楹柱、灯其屏、灯其座、灯其宫扇伞盖[2]。诸王公子、宫娥僚属、队舞乐工,尽收为灯中景物。及放烟火,灯中景物又收为烟火中景物。天下之看灯者,看灯灯外;看烟火者,看烟火烟火外。未有身入灯中、光中、影中、烟中、火中,闪烁变幻,不知其为王宫内之烟火,亦不知其为烟火内之王宫也。殿前搭木架数层,上放“黄蜂出窠”、“撒花盖顶”、“天花喷礴”。四旁珍珠帘八架,架高二丈许,每一帘嵌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一大字。每字高丈许,晶映高明。下以五色火漆塑狮、象、橐驼之属百余头,上骑百蛮,手中持象牙、犀角、珊瑚、玉斗诸器,器中实“千丈菊”、“千丈梨”诸火器,兽足蹑以车轮,腹内藏人。旋转其下,百蛮手中瓶花徐发,雁雁行行,且阵且走[3]。移时,百兽口出火,尻亦出火[4],纵横践踏。端门内外[5],烟焰蔽天,月不得明,露不得下。看者耳目攫夺,屡欲狂易[6],恒内手持之[7]。昔者有一苏州人,自夸其州中灯事之盛,曰:“苏州此时有烟火,亦无处放,放亦不得上。”众曰:“何也?”曰:“此时天上被烟火挤住,无空隙处耳!”人笑其诞。于鲁府观之,殆不诬也。

【注释】

[1]鲁藩:鲁王的封地,洪武三年(1370),朱元璋封第八子朱檀为鲁王,后代袭封。

[2]灯:点灯、装点,作动词。

[3]且阵且走:一边列队一边跑。

[4]尻(kāo):屁股,脊骨的末端。

[5]端门:宫殿的正南门。

[6]狂易:精神失常。

[7]内:同“纳”,内手即收手。

朱云崃女戏

朱云崃教女戏,非教戏也。未教戏先教琴,先教琵琶,先教提琴、弦子、箫、管,鼓吹歌舞,借戏为之,其实不专为戏也。郭汾阳、杨越公、王司徒女乐[1],当日未必有此。丝竹错杂,檀板清讴[2],入妙腠理,唱完以曲白终之,反觉多事矣。

西施歌舞,对舞者五人,长袖缓带,绕身若环,曾挠摩地[3],扶旋猗那[4],弱如秋药[5]。女官内侍,执扇葆璇盖、金莲宝炬、纨扇宫灯二十余人,光焰荧煌,锦绣纷叠,见者错愕。云老好胜,遇得意处,辄盱目视客[6];得一赞语,辄走戏房,与诸姬道之,佹出佹入[7],颇极劳顿。且闻云老多疑忌,诸姬曲房密户,重重封锁,夜犹躬自巡历,诸姬心憎之。有当御者,辄遁去,互相藏闪,只在曲房,无可觅处,必叱咤而罢。殷殷防护,日夜为劳,是无知老贱自讨苦吃者也,堪为老年好色之戒。

【注释】

[1]郭汾阳:郭子仪(697~781),华州郑县(今陕西华县)人,唐代政治家、军事家。安史之乱时,因平定叛乱有功被封为汾阳郡王。杨越公:杨素(544~606),字处道,隋朝诗人、军事家。灭陈后,封越国公,任内史令。杨广即位,拜司徒,改封楚国公,谥景武。王司徒:王允(137~192),字子师,东汉末年大臣,历任豫州刺史、司徒。

[2]檀板:简称板,乐器,因常用檀木制作而有檀板之名。清讴:清凉的歌声。

[3]曾挠:曾通“层”,重叠;挠,缠绕。

[4]猗那:柔美。

[5]秋药:秋日的白芷。

[6]盱(xū):张目,瞪着眼睛看。

[7]佹(guǐ):时而、不时。

绍兴琴派

丙辰[1],学琴于王侣鹅。绍兴存王明泉派者推侣鹅,学《渔樵回答》《列子御风》《碧玉调》《水龙吟》《捣衣环珮声》等曲。戊午[2],学琴于王本吾,半年得二十余曲:《雁落平沙》《山居吟》《静观吟》《清夜坐钟》《乌夜咏》《汉宫秋》《高山流水》《梅花弄》《淳化引》《沧江夜雨》《庄周梦》,又《胡笳十八拍》《普庵咒》等小曲十余种。王本吾指法圆静,微带油腔[3]。余得其法,练熟还生,以涩勒出之[4],遂称合作。同学者,范与兰、尹尔韬、何紫翔、王士美、燕客、平子。与兰、士美、燕客、平子俱不成,紫翔得本吾之八九而微嫩,尔韬得本吾之八九而微迂。余曾与本吾、紫翔、尔韬取琴四张弹之,如出一手,听者駴服[5]。后本吾而来越者,有张慎行、何明台,结实有余而萧散不足[6],无出本吾上者。

【注释】

[1]丙辰:万历四十四年,即1616年。

[2]戊午:万历四十六年,即1618年。

[3]油腔:腔调浮华。

[4]涩:不熟练、生涩。

[5]駴服:惊叹、折服。

[6]结实:这里指弹奏的力度很到位。

花石纲遗石[1]

越中无佳石。董文简斋中一石[2],磊块正骨[3],窋咤数孔[4],疏爽明易,不作灵谲波诡,朱勔花石纲所遗[5],陆放翁家物也[6]。文简竖之庭除[7],石后种剔牙松一株,辟咡负剑[8],与石意相得。文简轩其北,名“独石轩”,石之轩独之无异也。石篑先生读书其中[9],勒铭志之。大江以南花石纲遗石,以吴门徐清之家一石为石祖。石高丈五,朱勔移舟中,石盘沉太湖底,觅不得,遂不果行。后归乌程董氏,载至中流,船复覆。董氏破资募善入水者取之。先得其盘,诧异之,又溺水取石,石亦旋起。时人比之延津剑[10]焉。后数十年,遂为徐氏有。再传至清之,以三百金竖之。石连底高二丈许,变幻百出,无可名状。大约如吴无奇游黄山[11],见一怪石,辄瞋目叫曰:“岂有此理!岂有此理!”

【注释】

[1]花石纲:宋徽宗在江南广搜奇花异石并运至汴京。运送船十艘为一队,称“一纲”。

[2]董文简:董玘(1487~1546),原名元,字文玉,号中峰。历任刑部福建司主事、吏部考功司主事等职,谥文简。

[3]磊块:俊伟貌,奇特貌。

[4]窋(zhú):中空。

[5]朱勔(1075~1126):北宋“六贼”之一。因父亲朱冲谄事蔡京、童贯,父子都任有官职。当时宋徽宗垂意于奇花异石,朱勔奉迎上意,搜求浙中珍奇花石进献。

[6]陆放翁: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爱国诗人、词人其一生笔耕不辍,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7]除:台阶。

[8]咡(èr):口旁,口耳之间。

[9]石篑先生:陶望龄(1562~1609),字周望,号石篑,历任翰林侍讲、国子监祭酒等职。

[10]津剑:指龙泉和太阿两把宝剑,这里泛指宝剑。

[11]吴无奇:名士奇,万历二十年(1592)进士。官至太常寺卿,以拒魏忠贤致仕。著有《绿滋馆稿》《史裁》《明副书》等。

焦山[1]

仲叔守瓜州[2],余借住于园,无事辄登金山寺[3]。风月清爽,二鼓,犹上妙高台[4],长江之险,遂同沟浍[5]。一日,放舟焦山,山更纡谲可喜。江曲涡山下[6],水望澄明,渊无潜甲[7]。海猪、海马,投饭起食,驯扰若豢鱼。看水晶殿,寻瘗鹤铭[8],山无人杂,静若太古。回首瓜州烟火城中,真如隔世。饭饱睡足,新浴而出,走拜焦处士祠[9]。见其轩冕黼黻[10],夫人列坐,陪臣四,女官四,羽葆云罕,俨然王者。盖土人奉为土谷,以王礼祀之。是犹以杜十姨配伍髭须[11],千古不能正其非也。处士有灵,不知走向何所?

【注释】

[1]焦山:又名“傅玉山”,位于今江苏镇江。因汉代隐士焦光居此山而得名。系“镇江三山”(另两山是金山和北固山)之一。

[2]仲叔:这里指张岱的二叔张联芳。瓜州:在今江苏扬州。

[3]金山寺:在今江苏镇江,东晋时建造,原名泽心寺、龙游寺。

[4]妙高台:又名晒经台、妙高峰、天柱峰,在浙江宁波飞雪亭西。

[5]沟浍:田间的水渠。

[6]曲涡:盘旋、回环。

[7]甲:带有甲壳的水生动物。

[8]瘗(yì):埋葬、掩埋。

[9]焦处士:指隐居于焦山的东汉隐士焦先。

[10]轩冕:原指古时大夫以上官员的车乘和冕服,后引申为官位爵禄,泛指为官。黼黻(fǔfú):泛指礼服上所绣的华美花纹。

[11]杜十姨:杜甫曾任右拾遗,杭州有杜拾遗庙,以祀杜甫,有村学究竟误为“杜十姨”,遂作女像。伍髭须:浙西吴风村有伍子胥庙,村人讹传为“伍髭须”,因塑其像,须分五处。

表胜庵

炉峰石屋,为一金和尚结茅守土之地[1],后住锡柯桥融光寺。大父造表胜庵成,迎和尚还山住持。命余作启,启曰:“伏以丛林表胜[2],惭给孤之大地布金;天瓦安禅,冀宝掌自五天飞锡[3]。重来石塔,戒长老特为东坡;悬契松枝,万回师却逢西向。去无作相,住亦随缘。伏惟九里山之精蓝,实是一金师之初地[4]。偶听柯亭之竹笛,留滞人间;久虚石屋之烟霞,应超尘外。譬之孤天之鹤,尚眷旧枝;想彼弥空之云,亦归故岫。况兹胜域,宜兆异人,了住山之夙因,立开堂之新范。护门容虎,洗钵归龙。茗得先春,仍是寒泉风味;香来破腊,依然茅屋梅花。半月岩似与人猜,请大师试为标指;一片石正堪对语,听生公说到点头[5]。敬藉山灵,愿同石隐。倘静念结远公之社[6],定不攒眉;若居心如康乐之流[7],自难开口。立返山中之驾,看回湖上之船,仰望慈悲,俯从大众。”

【注释】

[1]守土:居住。

[2]丛林:佛教徒聚集的地方,这里泛指佛寺。

[3]五天:指古印度。古代印度的区域分为东天竺、南天竺、西天竺、北天竺、中天竺五大部分。

[4]初地:寺庙。

[5]“一片石”二句:出自晋代无名氏的《莲社高贤传·道生法师》:“竺道生入虎丘山,聚石为徒,讲《涅槃经》,群石皆点头。”体现了万物皆有佛性的观点。

[6]远公之社:东晋释慧远于庐山东林寺,同慧永、慧持和刘遗民、雷次宗等结社精修念佛三昧,誓愿往生西方净土,又掘池植白莲,称白莲社。

[7]康乐:谢灵运(385~433),南北朝时期杰出的诗人、文学家,袭封康乐县公,故世称谢康乐。中国文学史上山水诗派的开创者。

梅花书屋

陔萼楼后老屋倾圮,余筑基四尺,造书屋一大间。旁广耳室如纱[1],设卧榻。前后空地,后墙坛其趾[2],西瓜瓤大牡丹三株,花出墙上,岁满三百余朵。坛前西府二树,花时积三尺香雪。前四壁稍高,对面砌石台,插太湖石数峰。西溪梅骨古劲,滇茶数茎,妩媚其旁。梅根种西番莲,缠绕如缨络[3]。窗外竹棚,密宝襄盖之。阶下翠草深三尺,秋海棠疏疏杂入。前后明窗,宝襄西府,渐作绿暗。余坐卧其中,非高流佳客,不得辄入。慕倪迂“清[4],又以“云林秘阁”名之。

【注释】

[1]耳室:位于正屋两侧,恰如两耳在人脸的两侧而得名。耳室一般作为仓库使用。

[2]坛:设坛、建坛,用作动词。

[3]缨络:一种将项圈或项链以及长命锁等颈饰融为一体的饰物。

[4]慕倪:即倪瓒(1301~1374),元代画家、诗人,初名珽,字泰宇,后字元镇,号云林子、荆蛮民、幻霞子等。存世画作有《渔庄秋霁图》《六君子图》《容膝斋图》等,著有《清阁集》。

不二斋

不二斋,高梧三丈,翠樾千重,墙西稍空,蜡梅补之,但有绿天,暑气不到。后窗墙高于槛,方竹数竿[1],潇潇洒洒,郑子昭“满耳秋声”横披一幅。天光下射,望空视之,晶沁如玻璃、云母[2],坐者恒在清凉世界。图书四壁,充栋连床;鼎彝尊罍[3],不移而具。余于左设石床竹几,帷之纱幕,以障蚊虻;绿暗侵纱,照面成碧。夏日,建兰、茉莉,芗泽浸人[4],沁入衣裾。重阳前后,移菊北窗下,菊盆五层,高下列之,颜色空明,天光晶映,如沉秋水。冬则梧叶落,蜡梅开,暖日晒窗,红炉毾氍[5]。以昆山石种水仙,列阶趾。春时,四壁下皆山兰,槛前芍药半亩,多有异本。余解衣盘礴[6],寒暑未尝轻出,思之如在隔世。

【注释】

[1]方竹:竹杆略显方形,别具一格,故名,其干可制作手杖。

[2]玻璃:玉名,水玉或水晶。云母:矿石名,俗称千层纸,有绢云母、白云母、金云母、锂云母、黑云母等。

[3]罍(léi):古代一种盛酒的容器。

[4]芗泽:芗通“香”,香气。

[5]毾氍(tàqú):一种织有花纹图案的毛毯。

[6]解衣盘礴:袒胸露臂,随便席地盘坐,形容无拘无束的样子。

砂罐锡注[1]

宜兴罐[2],以龚春为上[3],时大彬次之[4],陈用卿又次之[5]。锡注,以王元吉为上,归懋德次之。夫砂罐,砂也;锡注,锡也。器方脱手[6],而一罐一注价五六金,则是砂与锡与价,其轻重正相等焉,岂非怪事!一砂罐、一锡注,直跻之商彝、周鼎之列而毫无惭色[7],则是其品地也。

【注释】

[1]锡注:一种锡做的酒壶。

[2]宜兴:今江苏宜兴,古称“荆邑”“阳羡”,地处江苏南部,太湖西岸,宜兴是紫砂壶的原产地。

[3]龚春:又名供春,被称作制造紫砂壶的鼻祖。

[4]时大彬(1573~1648):著名的紫砂“四大家”之一时朋的儿子。他对紫砂陶的泥料配制、成型技法、造型设计与铭刻都极有研究。

[5]陈用卿:明天启、崇祯年间制陶名人,器物做工精细丰美,有“弦绞金线如意壶”传世。

[6]脱手:出手,指刚刚完成。

[7]商彝、周鼎:彝、鼎是商、周时期祭祀用的礼器,泛指极其珍贵的古董。

沈梅冈[1]

沈梅冈先生许相嵩[2],在狱十八年。读书之暇,旁攻匠艺,无斧锯,以片铁日夕磨之,遂铦利[3]。得香楠尺许[4],琢为文具一、大匣三、小匣七、壁锁二;棕竹数片,为箑一[5],为骨十八,以笋、以缝、以键,坚密肉好[6],巧匠谢不能事。夫人丐先文恭志公墓[7],持以为贽[8],文恭拜受之。铭其匣曰:“十九年[9],中郎节,十八年,给谏匣[10];节邪匣邪同一辙。”铭其箑曰:“塞外毡,饥可餐;狱中箑,尘莫干;前苏后沈名班班。”梅冈制,文恭铭,徐文长书[11],张应尧镌,人称四绝,余珍藏之。

又闻其以粥炼土,凡数年,范为铜鼓者二,声闻里许,胜暹罗铜[12]

【注释】

[1]沈梅冈:名束,字宗安,号梅冈,嘉靖年间进士,曾任礼科给事中等职,后因得罪严嵩入狱。

[2]嵩:严嵩(1480~1567),字惟中,号勉庵、介溪、分宜等,明朝重要权臣,奸佞妄为,把持朝政多年。

[3]铦(xiān):锋利、尖锐。

[4]香楠:楠树,有香气。

[5]箑(shà):扇子。

[6]肉:古代称圆形物中有孔的边。好:扇骨上的孔。

[7]丐:请求。

[8]贽:古代初次拜见尊长所送的礼物。

[9]“十九年”二句:苏武(前140~前60),字子卿,西汉大臣。天汉元年奉命以中郎将持节出使匈奴,被扣留。匈奴贵族多次威胁利诱,欲使其投降,后将他迁到北海边牧羊。苏武历尽艰辛,留居匈奴十九年持节不屈。

[10]给谏:指给事中,六部皆有,掌管稽查、弹劾等事务。

[11]徐文长:徐渭(1521~1593),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等别号。明代文学家、书画家和军事家。

[12]暹(xiān)罗:泰国的古称。

岣嵝山房[1]

岣嵝山房,逼山、逼溪、逼韬光路,故无径不梁,无屋不阁。门外苍松傲睨,蓊以杂木,冷绿万顷,人面俱失。石桥低磴,可坐十人。寺僧刳竹引泉[2],桥下交交牙牙,皆为竹节。天启甲子[3],余键户其中者七阅月[4],耳饱溪声,目饱清樾。

山上下多西栗、边笋,甘芳无比。邻人以山房为市,蓏果、羽族日致之[5],而独无鱼。乃潴溪为壑[5],系巨鱼数十头[6]。有客至,辄取鱼给鲜。日晡,必步冷泉亭、包园、飞来峰。一日,缘溪走看佛像,口口骂杨髡[7]。见一波斯坐龙象[8],蛮女四五献花果,皆裸形,勒石志之,乃真伽像也。余椎落其首,并碎诸蛮女[9],置溺溲处以报之。寺僧以余为椎佛也,咄咄作怪事,及知为杨髡,皆欢喜赞叹。

【注释】

[1]岣(gǒu)嵝(lǒu)山房:见张岱《西湖寻梦》卷二,其中对岣嵝山房有详细的介绍。山房主人李茇以“岣嵝”为号。

[2]刳(kū):从中间破开再挖空。

[3]天启甲子:天启四年,即1624年。

[4]键户:闭门不出。

[5]蓏(luǒ):草本植物的果实。

[6]潴(zhū)溪为壑:拦截溪水,让它成为水沟。

[7]杨髡(kūn):杨琏真珈,又作琏真伽、杨琏真加,元朝人,西夏藏传佛教僧人,吐蕃高僧八思巴帝师的弟子,见宠于忽必烈,史载杨琏真珈善于盗墓,曾盗掘南宋诸皇帝、皇后陵寝和公侯卿相坟墓,把盗来的陪葬品作为修建寺庙的资金。

[8]波斯:泛指来自中亚地区的人。

[9]蛮女:少数民族女子,胡女。

三世藏书

余家三世积书三万余卷。大父诏余曰:“诸孙中惟尔好书,尔要看者,随意携去。”余简太仆、文恭大父丹铅所及有手泽者存焉[1],汇以请,大父喜,命舁去,约二千余卷。天启乙丑[2],大父去世,余适往武林,父叔及诸弟、门客、匠指、臧获、巢婢辈乱取之[3],三代遗书一日尽失。余自垂髫聚书四十年[4],不下三万卷。乙酉避兵入剡[5],略携数簏随行[6],而所存者,为方兵所据,日裂以吹烟,并舁至江干,籍甲内,挡箭弹,四十年所积,亦一日尽失。此吾家书运,亦复谁尤!余因叹古今藏书之富,无过隋、唐。隋嘉则殿分三品,有红琉璃、绀琉璃、漆轴之异。殿垂锦幔,绕刻飞仙。帝幸书室,践暗机[7],则飞仙收幔而上,橱扉自启;帝出,闭如初。隋之书计三十七万卷。唐迁内库书于东宫丽正殿,置修文、著作两院学士,得通籍出入[8]。太府月给蜀都麻纸五千番,季给上谷墨三百三十六丸,岁给河间、景城、清河、博平四郡兔千五百皮为笔,以甲、乙、丙、丁为次。唐之书计二十万八千卷。我明中秘书不可胜计,即《永乐大典》一书[9],亦堆积数库焉。余书直九牛一毛耳,何足数哉!

【注释】

[1]简:挑选。太仆:指张岱的高祖张天复(1513~1573),字复亨,号内山,历官云南按察司副使、太仆寺卿,著有《皇舆考》《鸣玉堂稿》《博山居印谱》。文恭:这里指张岱曾祖张元忭(1538~1588),字子盖(子荩),别号阳和,明隆庆五年(1571)状元,授翰林院修撰。万历中为左谕德兼侍读。手泽:指称先人或前辈的遗墨、遗物等。

[2]天启乙丑:天启五年,即1625年。

[3]臧获:古代对奴婢的贱称。

[4]垂髫:古时儿童不束发,头发下垂,因以“垂髫”指儿童。

[5]剡(shàn):今浙江嵊县。

[6]簏(lù):竹篾编的盛物器。

[7]暗机:隐蔽的机关。

[8]通籍:指记名于门籍,可以进出宫门。

[9]《永乐大典》:编撰于大明永乐年间,由解缙总编的一部中国古典集大成的旷世大典,初名《文献大成》,是中国百科全书式的文献集,全书22937卷(目录占60卷),11095册,约3.7亿字。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