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职业教育
十六年五月八日为中华职业教育社十周年纪念之期。社友杨卫玉、潘文安二先生为文述职业教育十年来之成绩,嘱为披露之于《学灯》,并嘱弁一二言于篇首。
在职业教育声浪甚嚣尘上之今日,鄙见所及,以为有宜亟切注意者三端焉。请分别言之。
职业教育之实际效用
年来国内盛倡种种救国之论,如基督教救国论,国家主义救国论,地方自治救国论,甚至音乐救国论,不一而足。教育救国之论,较其他救国论之历史较久,亦较易捉摸;近年来从事之者更各就其见解能力所及,分别倡为平民教育,义务教育,及职业教育救国之论,诚盛事也。
世无百病皆治之良药;救国事业,当然非一种口号,一种主义,或一种特殊之社会举措所可独立骤几,故以救国二字相号召者,不过极言其重要耳。虽然,倡说者之所谓重要未必即为社会与一般通人之所谓重要也。以教育与其他流行之事业较,教育自最重要。以职业教育与平民义务等教育较,职业教育似更较根本,此先富后教,先仓廪后礼节之说,先民已具言之,不待今日而后知者也。
第言教育普及而不顾受教者之遗传与环境,不为之异其种别或程度,与夫施教之方,则其患且甚于教育不普及,此孔子所以有“民可使由”“不可使知”之言,而近日竭力提倡平民教育与义务教育者所宜三思者也。虽然,职业教育则异是。中国今日之社会问题,泰半一生计问题也。职业教育家所实授者,不为空洞无物之智识,而为切实可靠之技能。普通教育之所赐,饥不能食,寒不能衣,建言立议则不足,乱发意见则有余,与职业教育较,其实际教育效用不可同日语矣。
职业教育与人才教育不宜相混
国内职业教育之初倡,有人疑其将破坏文化者(见同日《学灯》杨卫玉先生报告):是不谅解职业教育者也。治职业教育者大声疾呼,容有热度过高之处,然必欲使人人受职业教育,强人人于生计满足外,不作他求,我敢必其无是主张也。虽然,怀疑者亦未尝无相当之见地,大学校教育,专以人才教育为事者也,而号称大学教育最发达之美国,近且以程度日益低降闻。美国大学之商科及其他职业科每有尾大不掉之势,报名攻读者大率志在求狭隘之职业智识,外此于国家文化之大业,不欲问闻,亦无力问闻。大学程度之低降,当然别有原因,而此当为重要者之一,可无疑义。
此种不幸之教育现象实基于不健全之社会哲学。此哲学曰:一切职业皆属平等;故研究院出身之教授,与职业学校卒业之工人,二者同为社会服务,故其价值相等,不容歧视。既不容歧视,则大学而兼作二种人才之训育所,于理论无乖,于实际可收经济之效。此昧于事实之论也。夫二种职业之不宜歧视,固当;然谓其社会价值相等,则大谬;职工之所为,教授能为之,而教授之所为,职工不能为之,换言之,一国人口之中,可为教授之原料少,而可为职工之原料多,多则价值不能不低降,此供求之原理有然,不可强改者也。
我国今日之职业教育,尚未与人才教育相混。然有不能不提防者。组织上相混之结果既如上述。即不相混(德国教育之所谓双轨制),而同时于社会价值观念不加注意,则有才力之青年,于国家文化有贡献之可能者,或相率入职业之训练一途,不更求深造,社会亦不使之更求深造,则所失不已多乎?
总之,以职业教育为教育之一种,而知其所适合者,虽为人口之一大部分,而非其全部,则前途不患不能有重大之贡献。如谬以为一种教育学说,从而为之铺张扬厉,以为无往而不适宜,则利将为弊所掩矣。
职业教育与中国人口问题
职业教育使人人有生活之技能,宜若可以解决中国今日之人口过剩问题矣。此若然而未尽然之说也。人口问题之一方面为粮食问题,如粮食有限,则虽人人有吃饭之本领,而饭之依然不够吃如故。工业发达后,生产品日多,利之所入,未尝不可购多量之粮食入口,济本国之不足,然是固有限而不可久持者也。且从事职业者之生活既较充裕,若辈之生产率将日增,而死亡率日减;人口之过剩或愈甚,其为问题也或将愈亟;是亦不可不注意者也。
(选自1930年11月《读书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