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文化

北京朝阳:工业遗存成文创高地,助力经济转型

红砖小楼星罗棋布,碧绿的爬山虎布满墙面,前卫的雕塑、时尚的酒吧随处可见。游走其间,时尚又复古的气息扑面而来,成为工厂遗存改造的典范之作。

2017-09-13

人民网

科学家又说了,从喝酒偏好能看出你是什么样的人

根据不列颠上瘾期刊(British Journal of Addiction)的一项研究显示,女性比男性更喜欢葡萄酒,但总体而言男性更喜欢酒精饮品。此外,啤酒爱好者多是年轻男性。

2017-09-13

微在趣闻社

在三毛的那个时代,台湾文人的朋友圈是什么样的

正如宇文所安老先生所说的,在我们不假思索地接受了一种相对稳定的文学史叙述时,他却提醒我们,文学史是不稳定的,我们应该学会接受一种随意性和不确定性。

2017-09-13

港台文学选读

“五虎”到“四象”:清末南浔商人与地方秩序的重建

“五虎”到“四象”的背后是南浔商人群体从“商”到“绅商”的转变,也是太平天国之后的南浔重整地方秩序所带来的结果。

2017-09-13

澎湃新闻

十万加的时代,梁文道、许知远、熊培云怎么样了

只有未知和不确定性,才是我们能够唯一被知晓和确定的存在,这样的状态,正如我们每天都在面对着的那个未知与不确定的明天,还有什么事情会比这个更美好的?

2017-09-13

新京报书评周刊

向往的生活在书房

“在这里我可以远离喧嚣。”

2017-09-13

南方周末

为什么女性知识分子越来越冷峻?

冷峻是一种经过深思熟虑的伦理、美学和政治策略,是女性知识分子们有意为之。尽管身处各种不同的艺术和知识传统,但在表达极度情感的时候,她们都一致倾向于斯多葛主义,表现得坚忍…

2017-09-13

雅理读书

中国为什么被称为China,这个问题你想过吗?

说起我们祖国的他称,也就是外国人对中国的称呼,最为人熟悉的应该就是英语中的China了。那么,China一词究竟从何而来?

2017-09-13

中国国家历史

无比阴森让人脊背发凉的奥斯曼帝国皇宫中的法场

与其它皇宫改建成博物馆不同的是,托普卡比宫依然保留着昔日皇宫陈设的原貌,博物馆只不过是将帝国的瑰宝从珍宝库里搬到了宫中摆放至了展柜里而已。

2017-09-12

走遍世界博物馆

有时候岁月徒有虚名:9月文艺联合书单

文艺联合书单,由全国最具影响力的21家文艺类图书出版单位联合发布。

2017-09-12

花城出版社

底层少年与教育公正:乡村教育改革后的机会困境

公平。如果不改变现有的统一化的教育筛选规则,实施合理有效的分层评价制度,那么底层循环还将长久持续,而城乡教育一体化改革也将永远处于形式层面的资源配置层次而难有深层突破。…

2017-09-11

经济观察报书评

摩尔定律接近终点,计算机行业该怎么样来应对?

摩尔定律是摩尔(Gordon Moore)1965年有一个预测,他看了英特尔做的几个芯片,他觉得18到24个月可以把晶体管的个数翻一番。当时他看的只是几个数据,没想到这么一个简单的预言成真…

2017-09-11

知识分子

《青年阅读大数据报告》显示:严肃阅读回归

移动互联网时代,阅读是个性化的,严肃阅读并没有就此式微,反而也同样以个性化的形态出现。

2017-09-11

人民网

“长枪短炮”没什么了不起,手机也能拍下全世界

这是一个全民成为媒体的时代,每个人对自然、他人和社会都有自己观察,而手机摄影正是让这份观察记录、保留下来,拍摄自己的时代。

2017-09-11

北京大学出版社

机器能否触到文艺殿堂的塔尖?人工智能是协作者

每个时代,科技的进步都会颠覆很多事,重新定义人类和世界的关系。但人类创作者的意识优势,使我们仍处在“创造”食物链的顶端,人工智能只是协作者。

2017-09-11

中国经济网

热门文章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