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文学史上,《小说月报》代表着一个时代,也开创了一个新文学的新纪元。如果没有上世纪二十年代《小说月报》的努力,三十年代新文学的局面大概不会如此热烈。
2017-08-07
文汇报一种文化的发展(用最宽泛的意义来说)是能源和科技的产物:通过科技,能源被利用了,就像社交系统是科技的表达一样,一种文化的状态依赖于(且取决于)被利用的能源的多少。
2017-08-07
利维坦天下美食,可写成一套像《大英百科全书》的字典。尽量吃最好的,也不一定是最贵的。愈难找愈要去找。吃过之后,此生值矣,再也不必说死前要吃些什么,你已经不怕死了。
2017-08-07
港台文学选读2017年夏天,由腾讯文化、京东图书支持的中国人民大学游学计划分日本、南欧、北欧三条线路进行,梁鸿、杨庆祥、盛可以、蒋方舟四位青年作家前往北欧五国,记录了这片上帝恩赐的绿色…
2017-08-05
文化有腔调1980年代末到1990年代,巴诺书店在全美大规模扩张,10年间新开出400多家“超级书店”,最多的时候有超过1000家实体店,4万余名员工。
2017-08-05
澎湃新闻亚马逊实体书店仅有一半面积陈列图书,没有让读书人惊喜的冷僻奇怪的图书,仅仅推销亚马逊网站上热门的图书。该书店最重要的功能并不是卖书,而是为亚马逊贵宾招兵买马。
2017-08-05
微信公号“练小川微言”妖怪是生长在人心和世界的缝隙之间的东西。我们所认知的世界与客观世界之间是有缝隙的,面对理解不了的事情,需要一个合理的解释,来填补认知上的空白,这就有了各种宗教信仰、神仙…
2017-08-04
文景在日本对“萝莉控”的社会评判一直是模棱两可的状态,因为社会上确实存在认可的人群,但这也被很多“恋童癖者”、“儿童性侵者”利用诡辩,混淆视听。
2017-08-04
澎湃新闻作家还会用食物来构建或突显人物性格。《雾都孤儿》(Oliver Twist)中,奥利弗要求添粥却遭毒打,却没有什么比这能更好体现他的勇敢。有时,食物也是欲望的一种隐喻。
2017-08-04
中国日报网嫁很远,不是很难回娘家看父母、看兄弟姐妹吗?怎么会是这样呢?在中国,更为流行的是嫁富人、高攀大款,难道印度人不这样?
2017-08-04
经济观察报观察家美国真实校园生活,整个就是一个中国理想中的“学霸”的聚集地,美国学生学习这样的场景,只有在中国电影里才能看见,而我国的学生,却在现实生活里只会模仿美国电影里的东西。
2017-08-03
澎湃新闻2025年春节档,动画电影《哪吒:魔童闹海》(下文简称《魔童闹海》)与《唐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