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文化

《小说月报》:开创了中国新文学运动的新纪元

在中国文学史上,《小说月报》代表着一个时代,也开创了一个新文学的新纪元。如果没有上世纪二十年代《小说月报》的努力,三十年代新文学的局面大概不会如此热烈。

2017-08-07

文汇报

人类到底能发展到什么程度?

一种文化的发展(用最宽泛的意义来说)是能源和科技的产物:通过科技,能源被利用了,就像社交系统是科技的表达一样,一种文化的状态依赖于(且取决于)被利用的能源的多少。

2017-08-07

利维坦

大英博物馆修复敦煌巨作之三:如何面对绣线脱落问题

人们关于文物、艺术品的修复、保护意识正在不断增强,同时,修复伦理也越来越多地成为人们讨论的话题。

2017-08-07

澎湃新闻

看完美食家蔡澜死前必吃清单,是时候及时行乐了

天下美食,可写成一套像《大英百科全书》的字典。尽量吃最好的,也不一定是最贵的。愈难找愈要去找。吃过之后,此生值矣,再也不必说死前要吃些什么,你已经不怕死了。

2017-08-07

港台文学选读

哪种诗,杜甫写不过王维?

诗者志也,“志”是评价诗作的首要标准。王维的和诗以皇帝为主体,即便末句称扬贾至,也是因为他给皇帝尽忠效力。这是其他三人无法比拟的。

2017-08-07

解放日报

梁启超、张作霖、张宗昌中间谁的麻品更高一些?

国人喜欢麻将,却对麻将文化知之甚少,麻将究竟是何人发明的,直到今天仍是个未解之谜。

2017-08-05

见微知著说历史

梁鸿:杯中的北欧天空

2017年夏天,由腾讯文化、京东图书支持的中国人民大学游学计划分日本、南欧、北欧三条线路进行,梁鸿、杨庆祥、盛可以、蒋方舟四位青年作家前往北欧五国,记录了这片上帝恩赐的绿色…

2017-08-05

文化有腔调

巴诺书店:美国最大的连锁书店被数字化“革了命”?

1980年代末到1990年代,巴诺书店在全美大规模扩张,10年间新开出400多家“超级书店”,最多的时候有超过1000家实体店,4万余名员工。

2017-08-05

澎湃新闻

亚马逊的书店是为谁而开?读书人还是贵宾会员?

亚马逊实体书店仅有一半面积陈列图书,没有让读书人惊喜的冷僻奇怪的图书,仅仅推销亚马逊网站上热门的图书。该书店最重要的功能并不是卖书,而是为亚马逊贵宾招兵买马。

2017-08-05

微信公号“练小川微言”

汉字字体有意识形态,中国字塑造了中国性格

中国汉字书写的特殊性,极大地影响了我们的民族性格和工作方法,而且影响了我们的所谓汉字书写和文学。

2017-08-04

北青艺评

日本的绝大多数妖怪都是从中国照搬过去的?

妖怪是生长在人心和世界的缝隙之间的东西。我们所认知的世界与客观世界之间是有缝隙的,面对理解不了的事情,需要一个合理的解释,来填补认知上的空白,这就有了各种宗教信仰、神仙…

2017-08-04

文景

日本“萝莉控”文化的罪与非罪

在日本对“萝莉控”的社会评判一直是模棱两可的状态,因为社会上确实存在认可的人群,但这也被很多“恋童癖者”、“儿童性侵者”利用诡辩,混淆视听。

2017-08-04

澎湃新闻

那些文学作品中的饕餮盛宴

作家还会用食物来构建或突显人物性格。《雾都孤儿》(Oliver Twist)中,奥利弗要求添粥却遭毒打,却没有什么比这能更好体现他的勇敢。有时,食物也是欲望的一种隐喻。

2017-08-04

中国日报网

陈志武:干嘛要把女儿外嫁很远?这其实是经济学

嫁很远,不是很难回娘家看父母、看兄弟姐妹吗?怎么会是这样呢?在中国,更为流行的是嫁富人、高攀大款,难道印度人不这样?

2017-08-04

经济观察报观察家

亲历中美高等教育的差距:我们真的不如美国人勤奋

美国真实校园生活,整个就是一个中国理想中的“学霸”的聚集地,美国学生学习这样的场景,只有在中国电影里才能看见,而我国的学生,却在现实生活里只会模仿美国电影里的东西。

2017-08-03

澎湃新闻

热门文章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