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文化

童趣:古诗词里描绘的儿童游戏

古代虽然没有如今种类繁多的玩具,但那时候儿童玩的游戏是置身于大自然,亲近山川河流,童年趣事最多的是垂钓、牧牛、放风筝、捕知了等。

2017-06-08

北京晚报

“知识改变命运”还是“教育使人不被命运所摆布”

教育有其限度,其用在于“修道之谓教”,人既有自然的限度,还有社会的制约,更有道德的皈依;教育合度之用在于剪裁润色。

2017-06-08

探索与争鸣杂志

中华文明为何能“不死”

政治体的文化根基是文明,事实上,文明必须变成一种政治体和政治秩序才能得以延续。中华文明很早就变成一种普遍性政治秩序,而且经历数千年的历史演变而从未中断过,这就是“天下”…

2017-06-08

一枚石头

晚清的“日本教习”田冈岭云:三度来华,思想骤变

设身处地感受日本士兵的心境,下船后又耳闻目睹了真实的战争、暴行后的惨状,这一切使田冈受到了深深的震撼,也彻底改变了他的战争观。

2017-06-08

澎湃新闻

高考恢复四十年,听77级考生讲述当年的高考故事

高考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和职业生涯。从教35年,无论做什么,都是认认真真,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行。

2017-06-08

谷雨故事

从海洋视角到内陆视角:不能把西北“边疆化”

“西北”作为一个多中心互动的历史空间,长期被另一种视角遮蔽,只有“去边疆化”才能释放“中心”的意义,这对于认识“丝绸之路经济带”背景下的新地缘区位观具有相当的重要性。

2017-06-08

澎湃新闻

有人有钱,为何阿拉伯军队难赢以色列?

在一个较封闭的社会中,军队有可能率先成为一个心智相对开放的精英群体,并将其现代精神向社会扩散。在不少非西方国家的现代化进程中,多少也能看到类似现象。

2017-06-07

一枚石头

毛昭晰:保护文物不能光靠“拍桌子”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毛昭晰秉承着中国知识分子述往圣思来者、赓续道统和学统的使命,生命不息,奋斗不止。

2017-06-07

求是

郑永年:大国与世界秩序的关系如何理解?

在国际关系中,世界的无序状态一直被视为是常态。正因为是无政府状态,战争也被视为是正常的,不可避免的,而和平则是偶然的,不是必然的。

2017-06-07

一枚石头

鲁院文学沙龙:文学中女性主体精神为何在后退?

当代,女性已经努力走入复杂的社会,以亲身实践来完成自身角色的不断转换与定位,以独立的姿态理解这个世界。

2017-06-07

文艺报

从世界文明发展趋势来看,一种新的文明要被开发出来

从世界文明发展趋势来看,一种新的文明要被开发出来,而能够承担这一世界历史任务的就是中国。

2017-06-07

上观

霓虹国最早是怎么描画美国人的?

一个国家封闭久了,当看到异族面孔,就会出现一种特有的错愕表情,这种表情既包含了好奇,又充满着某种恐惧。在一百多年前,日本人却用另外一种表现形式记录了他们看到“洋人”时的…

2017-06-07

利维坦

《红楼梦》中的李纨为何性格矛盾?

前人自己不能解圣人之书,便另出己意,混编纂出来的”。只为后世混编纂出来的书,让整个社会成了污浊不堪的社会,而混编纂出来的价值观也已经成为邪恶的了。

2017-06-07

红楼梦学刊

中国的外销瓷与欧洲的瓷业间谍

欧洲很多国家都在模仿中国瓷器,甚至还派出间谍,德国虽然也加入其中,瓷器生产却较为滞后。而最后,烧制出地地道道瓷器的幸运却落在一个叫波特格尔的德国青年身上。

2017-06-07

光明日报

中国人关于吃的罪恶,西方人渐渐受不了

明清之际,西方来华人士的增多和西方渴望深入了解中国的需求,使得中国饮食文化这一相对于其他饮食文化来说极其独特的饮食文化,不可避免的成为西方人争相介绍的对象。

2017-06-06

明清史研究

热门文章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