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文化

探寻杜绝考试作弊的“弥封”法 源于武则天时期

武则天当政时期,因吏部选举多有不实,因此下令使用“弥封”法,即用纸糊上考生姓名,暗考以定等第。此法遏制了作弊行为,但是并没有形成制度坚持下来。

2017-06-06

中国纪检监察报

时间规则:周和周日的历史演进

大体上说,对时间度量和划分,服务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需要,而“周”作为人为设立的时间单位,比其他任何一种时间单位更加体现社会、经济和文化生活的节奏。

2017-06-06

光明网

周国平、朱小棣:不希望读者总是停留在桥上

本源意义上的阅读和写作都是非职业的,属于每一个重视心灵生活的人。我的经验是,在写作时不要把自己当作家,要纯粹是出于喜欢而读书和写作。创造的快乐在于创造本身。

2017-06-06

解放日报

77、78年我高考:张艺谋刘震云易中天的高考记忆

当年的天之骄子,如今多已功成名就。时代造就了他们,国家选择了他们。

2017-06-06

人民网

科举作弊:一场读书人与当局之间的顶级较量

因为有违公平的行为,向来为人不齿,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人生即是考场,不论是看得见考场的考试或是其他考试,尽管赢了纸面的成绩单,却输了人格里的分数,实在是得不偿失。

2017-06-06

文史怪谭

古代城市如何处理垃圾?乱丢者剁手!

现代社会处理垃圾的技术遥遥领先于古人,但制造垃圾的“能力”膨胀得更迅猛,这就难怪要爆发出各种环境问题了。

2017-06-06

南都周刊

两家书店将“暂别”北大,为何引发诸多感慨?

对于爱书人和学生们的期待,野草书店经理赵亮表示“我们肯定希望留在这儿,毕竟都开十几年了,肯定有感情”;而据媒体报道,博雅堂书店店长杨彩霞则希望这事能够尽早定下来

2017-06-06

中国新闻网

偌大的城市,如何才能容得下一家小小的书店

截止2014年统计数据来看,十年来已有超过五成实体书店“阵亡”在了资本洪流中。它们的生存状况究竟如何?腾讯文化记者走访了北京的几家有代表性的实体书店,寻找答案。

2017-06-06

腾讯文化实习生

新苏维埃文化的形成,需要教育还是斗争?

列宁当年曾经尖锐地批判过无产阶级文化派头号理论家、批评家亚波格丹诺夫的“马克思主义”是非常危险的,它可能成为冒险和残酷失败的思想基础。

2017-06-06

一枚石头

既然成年人热衷网络文学,又怎能指望孩子有高级阅读

70后、80后的新一代的年轻父母们,伴随着近十多年来绘本及亲子共读的理念引入国内,焦虑着如何从不断涌入童书市场的新书中沙里淘金,也焦虑着如何在亲子共读中构建理想的亲子关系。…

2017-06-06

新京报书评周刊

争论:“民间科学家”还是“伪科学”?

科学界基本上还是一个对事不对人的圈子,也是一个看重事实和证据的圈子。科学界接纳新观点看的并不是提出者的身份是否尊贵,而是看观点本身是否经得起科学的推敲。

2017-06-06

知识分子

从夏志清到李欧梵、王德威:80年代以来的文学史线索

他们都坚持一种“日常生活叙事”来对抗五四和左翼的“宏大叙事”。对夏志清来说,这条文学史叙事线索最重要的是以人生安稳一面反抗飞扬一面的张爱玲、书写日常生活的钱钟书、沈从文…

2017-06-06

腾讯文化

不靠资料,不找照片,七旬老人一支笔一座城

我于1942年出生于北京,住在前门附近的平房院里,直到现在。虽然从童年时代开始我就十分喜欢画画,但这本书是我七十余年人生中第一次把画作结集出版。

2017-06-05

北京晚报

《红楼梦》的最大贡献,竟是北京话写得太生动了?

《红楼梦》可以说是京味儿文学语言的扛鼎之作,正是这部作品,让北京话,或者说让京味儿文学语言,在中国近代文学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2017-06-05

北京文摘

从鲁迅到许世瑛:推荐书目背后的学问

鲁迅在1930年应同乡老友许寿裳的请求,特意为刚刚考入清华大学中文系的许世瑛开具了一份附有简要评语的推荐书目。

2017-06-05

澎湃新闻

热门文章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