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创作与发展的特殊规律和固有法度,决定了衡量文学经典的标准很难统一和固化,但至少有一点不容否定:只有经得住时光淘洗和时间检验的优秀文学作品,才能成为真正的经典。
2016-12-22
解放日报2016年即将划上句号。蓦然回首,在这一年里,中国文艺界有一些熟悉又亲切的身影已永远消失在我们的视线当中:阎肃、葛存壮、周小燕、梅葆玖、陈忠实、杨绛……。
2016-12-21
文艺星青年2016年的出版业依旧热闹非凡,无论是名家新作,还是热点阅读都是今年不可不说的话题。贾平凹、王安忆等文坛巨匠新作相继问世,路内、张悦然、徐则臣等新一辈力量也纷纷出手。
2016-12-21
北京晨报继“2016年十大流行语”后,12月21日《咬文嚼字》编辑部颁布“2016年十大语文差错”榜单。本次评选的标准为:典型性、新闻性、广泛性。
2016-12-21
澎湃新闻就“世界首富”这个“大目标”来说,“1个亿”确实是一个“小目标”,王健林的话并无不妥;对普通人来说,“1个亿”几乎是遥不可及的“天文数字”,于是网友纷纷吐槽:“这个目标确…
2016-12-16
咬文嚼字我的父母有一套世界图书百科全书,我把它从头读到了尾。当时可不像今天这样,有这么多的网络课程、讲座视频或者介绍各种创意和创想家的播客节目。
2016-12-16
澎湃新闻文学世界和音乐世界是双向交通轨道,这源于早几十年前垮掉的一代。歌词一开始打印在唱片封套的插页上,因为听众是受过教育的年轻人,他们迫切渴望自己喜爱的音乐是有深度,有意义的…
2016-12-16
新快报《中华帝国全志》被誉为“欧洲中国风的圣经”,出版不久就被译为英、德、俄等多种文字再版。这部书的内容囊括了中国的自然、地理、历史、社会、人文、戏剧、建筑。
2016-12-13
澎湃新闻有人说,使用网络流行语的一大影响是我们都患上了“语言贫乏症”;也有人说,网络流行语是一种语言上的“病症”,是语言文化的“毒瘤”。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2016-12-13
解放日报中国的网文被一些国外读者热捧,这就是新的媒介、新的生产方式,对旧媒介、旧生产方式的胜利。而中国因为自身国情而积攒的压力和动力,使得这一过程格外凶猛强烈。
2016-12-10
澎湃新闻现在“最好的”语文老师就像机器人,上课不漏要点,整齐划一。对语文教学的批评也集中在对语文老师的批评上。语文学科“被考试化”后,教师屈从了考试制度,从而成为替罪羊。
2016-12-06
新京报书评周刊2025年春节档,动画电影《哪吒:魔童闹海》(下文简称《魔童闹海》)与《唐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