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文化

恶妻、隐家、仿冒制服,你一定想知道的日本名词

忘年会是年底办的宴会。平时常见面的同事啦、朋友啦,年底的某一晚约在餐馆、居酒屋,一起吃喝玩乐,不一定回顾过去的一年,也不一定展望要来的新年。

2017-06-30

单向街书店

换副眼光看民国学术

1911年清帝逊位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般称为民国时期。这一时期,虽然政局不稳、战乱频仍、民生凋敝,但思想、学术、文化却殊为活跃、异彩纷呈。

2017-06-30

北京日报

明朝士大夫眼中的各地:广东、四川、湖广、云南

,《徐霞客游记》这本书地理价值比《广志绎》高,但是《广志绎》在描述各地的人文风俗上要比《徐霞客游记》强,两个著作各有千秋。

2017-06-29

澎湃新闻

哈利波特中国销量曾被韩国人鄙视:才卖出35万册

台湾出版人詹宏志曾指出:“畅销书的内容议题或作者的行为,一定要有某一部分符合社会大众的某种压抑或情绪出口,才可能有大规模的阅读现象发生。”

2017-06-29

杨早

小国的地理“宿命”:“新加坡奇迹”究竟有何玄机?

在战后国际经济体系中,东亚地区的小型经济体颇受世人瞩目,“亚洲四小龙”“东盟四小虎”是东亚经济奇迹的重要体现。这与东亚迅速成为全球经济核心区域的地缘经济环境紧密关联。

2017-06-29

闲谈新知

值得思考的问题:学者还是工匠塑造了近代科学?

潘诺夫斯基强调,“去隔离化”不仅仅表现在学者和工匠的交流合作中,更体现在对个人学养和情操的塑造上,这是文艺复兴独特的时代精神。

2017-06-29

知识分子

寒门难出贵子VS中产鄙视链:在今天,教育怎么了

中产父母出于自身的身份焦虑,惧怕走向“下滑通道”,因而身体力行,尽一己之所能,为“教育是最好的投资”正名,却无意间在孩子的世界构筑了成人世界才有的壁垒。

2017-06-29

新京报书评周刊

真性情、能自律:讲礼的孔子也有“叛逆”的时候

道德中有自律和他律,在绝大部分时候面对道德的他律的时候,我们很容易规避掉他律。但其实不一样的人,对什么是正确的事情,会有不一样的标准和做法。

2017-06-29

港台文学选读

中华法系体系构造中的儒家与法家

中华法系的源头可上溯到华夏文明孕育的上古时期, 但她在形态上完善起来却是在汉代天人感应理论的加工后。

2017-06-28

政治思想史杂志

俞敏洪:人与人之间的差距是怎么样越拉越大的?

尽管人生来都一样,但长大后产生很大差异的原因,最主要的不是智商和家庭背景不同,而是个人本身的一些特征不一样。

2017-06-28

21世纪经济报道

糟蹋名著?文化自媒体领域兴起《西游记》解读潮

解读《西游记》并非自媒体时代独有的事情,《西游记》自从成书以来,就有无数人解读、点评、脑洞、续本等。解读《西游记》的风潮应该始于大明万历二十年(公元1592年)。

2017-06-28

老僧奇谭

唐之后为何还用“荼”指“茶”

“茶”字广泛使用后,唐代及其之后的有时还会用“荼”来表示“茶”,例如,在清代甚至当代的书法作品中,仍然能够看到以“荼”指“茶”的现象。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2017-06-27

北京晚报

严肃阅读的消逝:你为什么失去了阅读的耐心

一个长期存在并愈演愈烈的现象:严肃阅读并不受欢迎。这的确引人思索,为什么严肃阅读不受欢迎?究竟是什么在侵袭严肃阅读?

2017-06-27

澎湃新闻

阿城:中国文化,基本是世俗文化

以平常心论,所谓中国文化,我想基本是世俗文化。

2017-06-27

港台文学选读

朱光潜谈读书:你是否买书如山倒,读书如抽丝?

读文学作品以作家为中心,以问题为中心时,心中先须有一个待研究的问题,然后采关于这问题的书籍去读,用意在搜集材料和诸家对于这问题的意见,以供自己权衡去取,推求结论。

2017-06-27

时代华语

热门文章排行